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039回慧眼堪識點金指鍾離初試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也許是過了穿越適應期之後一種典型的心理反彈現象,就像一個人到了一個新環境覺已經適應之後,也會出現一段時間的莫名煩躁。而且梅振衣知道孫思邈在不久之後將離開,他將告別來到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生導師,心中有些許的失自我的覺。

梅毅聞言勸道:“少爺隨孫真人學習修行之道,如此心境可不是好事。”梅振衣點頭:“你說的對,我明白的,會沒事的。”張果在一旁笑著開解:“梅毅,不必太見怪,堂堂大少爺要和家奴借錢,不鬱悶才怪呢。”石太醫與綠雪神祠都開工建造了,購置材料與請工匠都託舅舅柳直幫忙,自然不用再心。梅振衣最近心情有些不舒,也時常獨自出去在山野中漫步。他如今習武也略有小成,加上在自己家的地盤裡鬼神不傷,張果也由著小少爺去。

“錢吶,真是個好東西!有了它可以造石太醫,可惜不是我自己的。唉,這世上有什麼東西,又真正算是自己的呢?名字,身份?我這樣,到底算是什麼人?”在妙門山中,梅振衣獨自練劍,然後又找了個溫泉洗了個澡,躺在草地上望天長嘆自言自語。

此時一陣風吹來,風中傳來詩之聲…

莫厭追歡笑語頻,尋思離亂好傷神。

閒來屈指從頭數,得見清平有幾人。

這聲音梅振衣十分耳。與那天在桃花道上路遇道士所聞的歌聲一模一樣。他一身從地上彈了起來,朝著聲音傳來地方向抱拳道:“何方高人在此,不妨現身一見。”只聽咳嗽一聲,一個灰衣道人出現在遠處的山坡上,相貌古樸清癯,間掛個酒葫蘆。正是那在桃花道上路遇的道士。他飄飄然就像隨風而行,速度卻是極快,一眨眼就已經站在了梅振衣面前,手捻鬍鬚道:“你這孩子,年紀輕輕,怎會有那樣的慨?”梅振衣見他出現,微微吃了一驚但並不是太意外,搖頭道:“道長,各人有各人的情況。你不明白的。”那道人看著他眼神中很興趣,問道:“常人見我隨風而來,要麼驚慌失措,要麼拜服於地,你為何偏偏衝我搖頭嘆息呢?”梅振衣道:“道長不是怪物,我為何要驚慌?您又不是我爹,我為何要拜倒?見面打個招呼稱一聲前輩,我也知道修行規矩。”那道人:“有意思。有意思,我越看你越有意思。聽說你是孫思邈地弟子,他把你調教的很不錯。”梅振衣噢了一聲:“原來你認識我?”道人:“是啊,我認識你。菁蕪山莊的大少爺。你不也認識我嗎?”梅振衣:“對不起,我不認識道長,還未請教名號。”道人淡淡一笑:“你真不認識我嗎?我複姓鍾離,自號東華先生,也有俗人稱我東華上仙。你在萬家酒店不是已經對紀掌櫃說出我的名號了嗎?”按姓鍾離?靠。不會是八仙之一的鐘離權吧,傳說中呂賓的師父!呂賓那個道士已被自己奪了書、名號趕跑了。但看眼前這個道人,絕不是等閒之輩,連師父孫思邈都說過此人有出神入化大神通。

梅振衣這下是真的吃了一驚,拱手道:“我那只是隨口一說,沒想到真是先生名號,請問前輩到此有何貴幹啊?”同時心中暗歎,原來明崇儼冒充東華上仙之名騙呂純陽也不是完全瞎掰,世上真的有東華先生這個人。

東華先生笑道:“你隨口說出了我的真名號,你我又在此地相遇,看來是真有緣吶!我是來採葯地,卻恰巧看見你小小年紀在山中嘆息,聽說這座山是你家的產業,不知我在山中採葯可不可以?”梅振衣一擺手:“山野之地,本屬自然,我家圈佔為產業,也應與人方便。你如果採葯自用或救人,而不是搜刮此山物產,那就採吧。”東華先生眯眼點頭道:“好好好,我這種人既受你一言之恩惠,就要報答你,你想要我為你做什麼呢?”梅振衣:“不敢不敢,您報答過紀家母子,可人家被折騰的夠嗆【平心】我既然親眼見過,就不敢再要您報答了,您還是隻管採葯去吧。”他沒怎麼搭東華仙人的茬,一方面他對這道人的印象不是太好,再加上他已經有修行上師孫思邈了,清楚修行之道是怎麼回事;另一方面他現在的心情也不好,覺得什麼事都沒意思提不起興趣來,此時沒有興致和這位高人打太多道。

他這個態度,卻勾起東華先生的興致來,看著梅振衣哈哈大笑,笑聲驚動附近山林中的飛鳥都撲扇著翅膀紛紛飛走。梅振衣奇怪地問:“前輩,什麼事這麼好笑?”東華先生:“我昨又經過萬家酒店,見到門前左右各掛了兩面題字桃符,上書四句此處山中味,仙人也徘徊。佳釀隨仙去,美酒自攜來。有不少人在門前駐足評點,還有夥計在介紹此中典故,這也是你的主意吧?”梅振衣:“確實是我地主意,那紀家是老老實實的生意人,也沒幹過什麼壞事,他們一家遭遇困境,我既然碰到了,力所能及幫個忙而已。”東華先生笑道:“這不就是了,你幫了紀家的忙,還打著我地名號,等於我也沒害他們,你我就在這段緣法之中啊,你的語氣中又何必責怪我呢?正因為如此,我才會來找你。一定要報答你,仔細想想,你想要什麼,可不要錯過機會呀。”梅振衣搖頭:“我現在心情不佳,實在想不起我在這世上想要什麼,等以後我想起來有機會見到道長。那時再說吧,今天就不耽誤您採葯了。”東華先生眉頭一皺:“你這孩子,怎這麼說話,小小年紀顯得老氣橫秋!不對不對,我剛才還聽你嘆世間錢財好,是不是缺錢用?沒關係,給你這個。”說著話彎揀起一塊拳頭大小的石頭,右手食指一點,灰溜溜地石頭眨眼間變的金光燦燦。他將這塊“金子”遞到了梅振衣手中。

靠,點石成金術!傳說中江湖八大門中火門唬人地手段今天見到了,看那道士地手法變的不是戲法,而是施展了障眼一類地法術。梅振衣掂了掂這塊金子,撲通一聲,隨手扔進了旁邊地溫泉裡。

肇東華先生吃了一驚:“小子,你不要就不要,為何把這塊金子丟進水中?”梅振衣反問道:“道長自己想要嗎?滿山都是石頭。我再揀一塊還你就是了。如果還想要那一塊,我下水撈上來好不好?”東華先生看著他。表情就像看見一件很奇怪的東西,點頭道:“那好,你給我撈上來。”梅振衣二話不說撲通跳下水。順手一抄,揀起了剛才丟的那塊石頭。在水潭裡怎能這麼容易就找到了剛才那塊石頭?這也與他的修行有關,此時梅振衣的身體雖然還沒有恢復五氣朝元的境界,但已經修煉成修行人特有的那種應外物的“神識”石頭被丟下水不看見了。卻一直在他的神識應之中。所以一下水又撈了回來。

他從水中一躍上岸,將那塊“金子”回到東華先生手中。東華先生愣住了,半天沒有說話。只見剛才那塊金光閃閃地東西,此刻又變成普普通通灰不溜丟的石頭。

“你只用微微一縷神識牽引,甚至未動半點法力,怎麼就能破了我的法術?小子,你是怎麼辦到的?”良久之後東華先生才開口發問。

梅振衣聳了聳肩膀答道:“我也不知道前輩用的是什麼法術,估計是人耳目吧,但我心裡明白的很那就是石頭,拿在手裡掂一掂本不是金子的份量,比鐵還輕得多呢。”迸人平時驗金常用三種方法,要麼拿火燒,要麼用牙咬一下測硬度,要麼測密度。【平心】黃金的密度比石頭大得多,拳頭大小地一塊黃金普通人單手幾乎拿不動。那塊石頭雖然變得金光燦燦的樣子酷似黃金,可是拿手一掂還是石頭地份量,做為有現代物理常識的人,梅振衣當然明白這就是一種障眼法。

東華先生眯著眼睛道:“你說的道理簡單,但你地眼中所見已被我的法術所,神識清醒卻未失去,這就很不簡單了。世上有多少人,在此情形下還能如你般無動於衷,順手丟開?我方才聽你嘆錢財,所以才略施小計引你入所妄境,卻沒成想轉眼就被你破了,小子,我有些看不懂你了。”梅振衣嘆了一口氣,似是自言自語道:“一塊石頭算什麼妄境?眼前的這個世界對我來說就是個巨大的妄境,我都想不明白我是誰。”他說的是實話,東華先生出現之前他正在那裡煩惱,想不明白“我”與莫名得來地“梅振衣”這個身份是什麼關係?

東華先生地眼睛眯的更細了,搖頭道:“不對不對,不是這麼回事,你肯定是早有察覺已經看破,否則以你地修為就算不上當,也本破不了我的法術。”說到這裡,這位東華先生到底是誰呀?此人複姓鍾離,名權,自號東華先生,在東漢年間得道,故此世人又稱他為漢鍾離。他說梅振衣早有察覺已經看破,還真猜對了!在穿越前梅振衣就聽說過不少關於呂賓的傳說,逢年過節鄉下唱社戲甚至都演過,比如呂賓三戲白牡丹、呂賓戲觀音等等,其中就有一出“鍾離十試呂賓。”據說漢鍾離在收呂賓為徒之前,為了試探他的心,用各種方式一連試了他十次。其中就有一次是當面演示點石成金術,看呂賓對那些金子動不動心?這些都是梅振衣早就聽過地傳說,今天見面前道人報了姓氏名號,又揀塊石頭用手指比劃,他本能的就想起了這一出,東華先生未施法之前就被他看破了。

梅振衣也有些疑惑。民間傳說不是鍾離十試呂賓嗎?現在呂賓被他趕跑了,東華先生怎麼跑到這裡試起自己來了?難道因為自己穿越到唐朝的所作所為,已經改變了歷史的某些走向嗎?他心念轉動,卻沒想的十分明白,聽見問話思忖著答道:“多謝前輩,你讓我想明白了一個問題。”

“哦,你想明白了什麼問題?”東華先生反問,語氣中的興致越來越濃。

梅振衣:“前輩在萬家酒店所施地法術,那井中出的美酒恐怕也不是真正的美酒。無非變化惑口腹而已,井水還是井水。”東華先生呵呵笑了:“你小子好悟!一點不錯,事實就是如此,我三年前倒入井中的那壺酒就是施法的靈引。但此地人到萬家酒店飲老黃,無非就是為味口腹之慾,我也不算騙人。你既然這麼聰明,那麼我再問你,假如我剛才點成的是真正的金子。你要還是不要呢?”梅振衣搖頭:“不要,連你自己都不要的東西。我為何要拿?”東華先生:“此話怎講?”梅振衣:“你要是有那本事,幹嘛還要向萬家酒店白白討要三年美酒?直接拿金子買不就得了?你自己都不用的東西,我何必要。”他今天心情不是很。也看破了面前地道人是在有意試探,很乾脆的不上套。

東華先生一瞪眼,有些不悅的責問:“我好歹是位真仙,你怎麼這樣與我說話呢?我剛才說的是假設,假如點石成真金。你要嗎?”梅振衣想了想:“如果讓我選。我要你那手指好不好?”他這個回答也是來源於一個經典的傳說,據說有個老農無意幫了神仙一個忙。神仙拿塊石頭變成金子送給他,老農不要,神仙問他想要什麼?老農說想要神仙那手指。結果神仙長嘆而去,臨走還說了一句話,和東華先生曾對紀家老母說的那句話一模一樣,就是“世人之慾,所求無厭!”梅振衣是故意的,就想看看面前這位“東華上仙”究竟會不會也對自己說“世人之慾,所求無厭!”然後拂袖而去。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此人就不算什麼神仙了,因為他讓自己這個凡人給耍了。不料東華先生不僅沒生氣,反而很開心地笑了,手捻鬍鬚笑道:“哈哈哈哈,你想學我的仙法,悟倒是不錯,可是拜在我門下不是那麼簡單地事。”他為什麼笑的這麼開心?同樣的話要看什麼人說,又是什麼人聽,鍾離權今天就是衝梅振衣來地,而且暗中觀察他已經有三個多月了。其實去年十月鍾離權就來到了蕪州,也是被梅振衣醒來時蕪州雲氣變化所驚動,查探此地究竟有何方神聖出世?但是他也沒找著。

前不久鍾離權到萬家酒店了結三年因果,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卻沒有馬上離開,仍然在昭亭湖對岸的山林中留駐。梅振衣到萬家酒店喝酒聽聞此事,為紀家老母治病,還指點紀山城如何面對眼前的困境,出的主意非常巧妙。更巧地是,梅振衣隨口叫破了“東華”名號,這一切鍾離權都察覺了,對這個小小年紀地孩子非常興趣。

後來梅振衣離開時,鍾離權在十里桃花道上觀望,一眼就發現這孩子骨奇特。梅振衣曾經非常柔弱,但經過世間第一神醫孫思邈的悉心調養,如今已經恢復如常,而且他相當於在最糟糕地情況下重新打造一個最完美的基,目前還不能說有多強壯,但是挑不出一點缺陷來。鍾離權就更興趣了,特意唱了一首詩歌試探,又發現這小子有修行基。

隨後這段時間鍾離權把梅振衣的情況調查了一番,今見他在山中獨自一人長嘆,故此現身相見,當面做一番試探。一試之下發現這孩子不僅資質好,而且連情與悟都是人間上上之選,叫他如何不動心。他和孫思邈一樣,見到梅振衣也起了收徒之念。一好苗子,在不同的高人眼裡,都是好苗子。

其實這多少是個誤會,因為梅振衣佔了穿越前現代經驗的便宜,已經把東華先生試探的用意和想做的事情看破了,自然顯得情與悟超乎一,他與孫思邈之間也多少有過這種誤會。但這一切真的僅僅是誤會嗎?也難說!

像鍾離權這種人行事高深莫測,在凡人眼中喜怒無常,但也不是無跡可尋,無非遵循緣法。梅振衣在萬家酒店無意中說破了東華名號,自稱受東華上仙所託而來,緣法已經有了,那就別怪真正的東華先生會找上門,是禍是福就看他自己是什麼人了。梅振衣說想要鍾離權那能“點石成金”的手指,就是學法之意,說到了鍾離權心裡他如何不高興?

看見東華先生呵呵笑,梅振衣卻搖頭道:“前輩誤會了,我的意思是如果是拿假冒的金子和您那手指相比較,我寧願選擇手指。但我不是真的想要那手指,如您所說,只是打個比方而已。我已經有傳法上師孫思邈孫真人,師父的學識浩如淵海,我所學尚且差的很遠,此時不必貪多,也不敢擅自拜入他門,所以先生多慮了。您不是要採葯嗎,就不耽誤前輩時間了,您快去採葯吧。”東華先生笑了一半被噎回去了。鬱悶啊,著實有點鬱悶!已經開口說出要收徒的話了,對方不僅沒有拜倒在面前請求他來考驗,反而來了這樣不冷不熱的一句。雖然鬱悶卻又沒法生氣,梅振衣雖不是很熱情,但表現一直很恭敬,絲毫沒有得罪的地方。

唉!人間事就是這樣奇妙,有多少人願意拜倒在他面前肯求結緣,可惜鍾離權看不上,等碰到個能看上的吧,對方卻不怎麼主動。

聽梅振衣這麼說,鍾離權反而不走了,臉一沉道:“你這孩子,到底是聰明還是傻?你是孫思邈的弟子,要尊師,我也沒法說你什麼。但你今發出不知己身是誰的嘆,你師父沒有傳你心法襟嗎?

小子,我知道你為何事鬧心,長安侯府是不是來了一位專找你茬的程先生?來來來,此事我幫你擺平,也算報答報答你。”說完話也不問梅振衣答不答應,將道袍的大袖一揮,梅振衣只覺得四面八方有無形的力量包裹而來,身形隨著飄然而起,這股力量壓迫得他說不出話,眼前光影扭曲也看不清東西。鍾離權以化身之力帶著梅振衣從妙門山中飛出,將他一直攝到蕪州城北。

等落地之後收了法術,梅振衣才看清周圍景象,這裡他非常悉,就在菁蕪山莊大門口的路對面,但眼前的菁蕪山莊已經面目全非,只剩一片斷壁殘垣,廢墟中還冒著縷縷青煙。這裡不久前應該經歷了一場慘烈的大火,周圍看不見一個人。

ps:民間神話傳千年,溯本求源難知當初究竟,本小說一家之言演繹,行文用意可能另有不同,不必太較真:)另,今天章節小小加料,懇求書友們更多的支持!

【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