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49章半沉半浮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進了一個院落,子云便請大家寬了公服。又道:“今天氣甚熱,紅照人,且龍舟在秋水榭,榴花在小赤城,離此頗遠,不如乘馬過去。”家人們已預先備馬伺候,即帶過來,四人都乘上了,從峭壁下左手轉彎,高高低低,曲曲折折,走上青石羊腸小徑,有些古藤礙首,香草鉤衣。

走完了山徑,便順著圍牆而走,那邊是池水漣漪,依紅泛綠,堤上一帶短短紅闌,修竹垂楊,還有些雜花滿樹,鶯亂飛,已令人塵襟盡浣。

不到半里,又是一堆危石,疊成高山,有十丈多高,如羅浮一峰,俯瞰海曲,擋住去路。子云請客下了馬,從山腳走上石級,三十餘層,有一小亭,中具石臺石凳,署名曰“縹緲亭”對面望去,有幾十株蒼松,黛參天的遮斷眼界,樹杪處微碧瓦數鱗,朱樓一角。此間頗覺清風盪漾,水石清寒,飄飄乎有凌虛之想。航道:“奇奧!

文心一至於此,即匡廬之香爐峰,何以過之。”南湘道:“前似王麓臺,此似蕭尺木,幽邃處卻不險仄。”子云道:“此皆靜宜手筆,佈置時曾數易其稿。”次賢道:“也虧那幾株松樹,不然也就一望易荊”航道:“正不知靜宜先生中有多少丘壑,的是驅排河嶽神手。倪雲林、徐青藤定當把臂入林。”次賢只得謙讓幾句。

四人小憩了一回,走下石磴來,側面有五間樓閣,恰作參差高下兩層,似樓非樓,似閣非閣,畫棟飛雲,珠簾卷雨,又是一番氣象。

窗前闌干外,就是一個十畝方塘,內有層疊荷錢,一半成蓋。中間一座六曲紅橋,欹欹斜斜,接著對面十數間樓榭。

右邊泊著幾隻小小的畫船,都是錦纜牙牆,蘭橈桂槳。次賢道:“那邊就是秋水榭了。”再望水榭,卻是三層,左手一帶是一楊柳低拂水面。

接著對岸修竹長林,竟似兩岸合,當下子云讓客且慢過橋,先進那閣裡來,恰是正正三間,細銅絲穿成的簾子,水磨楠木雕闌,閣中擺設,緻異常,說不盡寶鼎瑤琴,璇幾玉案。

闌邊放一個古銅壺,著幾枝竹箭,中懸一額,曰:“停雲敘雨之齋。”旁有一聯,其句雲:拜石有時具袍笏。

看雲無處不神仙。署款為華光宿。南湘失驚道:“此華公子手筆,不料其詞翰如此。”子云道:“華公子天分極高,不過工夫稍淺,亦其勢位所誤。若論書、畫、詩、詞,倒與其境遇相反的。”航道:“若僅聞於俗之口,幾乎失是人矣。即此聯句,可見其次之雅。即此書法,可見其意氣之豪。”說罷,遠遠望見水榭邊,盪出兩個花艇來,白舫青帘尚隔著紅橋綠柳,咿啞柔櫓之聲,宛轉採蓮之曲,正是水光如鏡,樓臺倒影,飛燕低掠,游魚仰吹,須臾之間已過紅橋,慢慢攏橋,慢慢攏過來。

只見王蘭保起羅衫,盤了辮髮,鬢邊倒一枝榴花,手中拿一小小的紫竹篙,一面撐,一面趕那些家鳧野鴨,倒驚得鴛鴦、溪鳥亂飛起來。

又有一個白鷺鷥,竟著闌干翩然而來,到了簷前,把翅一側,已飛上山岩去了,次賢笑道:“所謂‘打鴨驚鴛鴦’,今見了。”大家正看得有趣,又見船中走出幾枝花來。

一隻船內是寶珠、漱芳,一隻船內是蕙芳、素蘭,共是五個。舟人把舟泊近闌干,南湘道:“芙蓉未開,水榭減。有此眾芳一渡,庶不寂寞。湘娥洛神,江湄遊戲,我度香先生當以玉佩要之。”大家笑了一笑,群旦上來都見過了,次賢道:“你們看靜芳窄袖踟躕的,越顯得風跌宕。竹君之讚語‘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真覺得摹擬入神。”南湘道:“靜芳之倜儻,媚香之靈慧,瑤卿之柔婉,瘦香之妍靜,香畹之丰韻,皆是天仙化人。若以其藝而觀,則趙飛燕之掌上舞,張靜婉之帳中歌,可以彷彿。”子云請客登舟,南湘等上得船來。看那船頭,是刻著兩個頸鴛鴦,船身是棠梨木的,兩邊短短紅闌,內是玻璃長窗,篷蓋上罩著個綠泥灑花大卷篷,兩邊垂下白綾畫花走水。

船裡是兩個艙,底下鋪了細白絨毯,靠後也是長窗,中間鋪設一炕,兩旁是鬼子穿藤小椅,間著幾張茶几,中間一張圓桌,也可以坐得五六人。

那一個船略小了些,是坐那侍從人的,此時王蘭保卻早換好了衣裳,斯斯文文的坐了,寶珠對南湘道:“你們早上到過王大人家沒有?”南湘尚未回言,子云道:“我就在王宅邀來的。”於是眾人談談講講,一路看園中的景緻,有幾處是飛閣凌霄,雕甍瞰地。有幾處是危崖突兀,老樹槎木牙。卻也望見西北上一帶長廊是桃塢,接著是杏村。正北上竹林中望去是梨院,後是牡丹香國。

東北是一帶玲瓏巧山,下是綠陰千樹,金彈離離,結滿了梅子,青黃各半,把個梅崦遮住,看不清楚。對岸樹石蒙茸,卻不知還有多少亭院。航問南湘道:“這園子裡共遊過幾處了?”南湘道:“到卻到過許多回,逛卻沒有逛到。一喝酒就是一天,那裡能逛。約有七八處逛過。”寶珠道:“我同瘦香是逛完的了。”蕙芳道:“我就是桂嶺、菊畦、蘭徑沒有到過,其餘也都逛完。”素蘭道:“桂嶺在前山前,蘭徑、菊畦是在後山後,過澗去一片大空地,有一所莊院,便是菊畦。

那蘭徑是山下,到半山,高高下下的長廓曲徑,最好頑的所在。菊畦過去還有個稻莊。有桔槔戽水,像個村落,漁簾蟹籪,各樣都有。還有兩個鶴欄、鹿棚,也近在那裡。”說罷船已行了半里多,已到轉彎處,池水卻也空闊。秋水榭造在水中,四面周圍有池水圍住,共是三層。

只見第一層是十二間,作個六面樣式,面面開窗,純用玻璃鑲嵌的雕窗,隔作六處。一處之中又分陰陽明暗,仍是十二處,大小方圓扁側,又不一樣,各成形勢。

內中的擺設,是說不盡的。在這間,看那間只隔一層玻璃,到過去時,卻要轉了好幾處,方能過去。

當下諸人,就在這第一層逛了好一回時候。子云道:“客也餓了,此刻將近午正,可以坐罷。”只見四個小童託上四個金漆盤來,放著幾碗杏酪,分送各人面前,各人吃了,航道:“索上那兩層再回來坐罷。”於是轉上樓梯,上了第二層,略小了些,是四面樣式,空出一轉回廓,有闌干迴護,也有雕窗隔作八處,古玩器皿一樣的雅。

望見東北角上柳陰中,泊著龍舟,有三丈多高,舟身子是刻成彩畫一條青龍,中間卻是五六層架子裝起,純用五彩綢緞綾錦氈泥,製成傘蓋旗幡,繡的灑線平金打子各種花卉,還搭配些孔雀泥金散珍珠散銀針穿成的傘,中間又裝上些剪綵樓臺庭院,王宮梵宇,裝點古蹟。

內中人物都是走線行動,機巧異常。一層一層的裝湊起來,為錦為雲,如荼如火。頂上站著一個紮成的金孔雀,船內用石壓底,兩邊共有二十四人蕩槳。

有個八音班,在內打動鑼鼓絲竹,細十番。此是次賢在江蘇看過,畫出圖樣,選匠造制。航是從南邊來,也曾見過,即道:“實在製得華麗,就是常州府的龍舟,是甲於一省的,也不過如此。”大家又上了第三層,卻是三面式樣,外面也是三面回廓,中間隔作六處。

此中窗櫥門戶,是一香楠木,十分古拙,更為雅靜。地位既高,得氣愈,憑闌一望,怡園的全景已收得八九分,只有山陰處尚不能見。

惟覺樓臺層疊,花木扶疏,芳草如碧毯平鋪,清泉如水銀直瀉,水如縈帶,山列主賓,多處不見其繁,少處不嫌其略。

天然圖畫,輞川圖不過如斯。人力經營,平泉莊何足道也。眾人各自憑闌,遙望四處,只聽龍舟內簫鼓悠揚,清波盪漾的劃將出來。

龍尾上掛著個鞦韆架子,兩個孩子一上一下的打鞦韆。次賢道:“還請到底下去看罷,自上望下,不如自下望上好。”眾人即下了雁齒扶梯,仍到第一層,已見正中廓前擺了一個圓桌。此會是賓主四人,名花五人。

子云便要穿衣,經史、田三位止住,只得就便服送了酒,依齒而坐。東首是南湘,子云命蘭保坐在肩下。

西首是航,肩下是蕙芳。上面是次賢,肩下是漱芳。子云坐了主位,左右為素蘭、寶珠二人。飲酒的話頭,無非是那幾套,且慢講他。再看那龍舟已到閣前,盤盤旋旋,來來往往,蕩個不了。

家人遠遠的放了五千一串的全紅百子,響得不祝大家正看得喝采,忽見闌干外走上四個人,穿著綠油綢短衫,紅油綢褲,赤膊拴,紅巾扎額,赤了腳,穿著草鞋,腿上纏緊了藍布,站齊在闌干前,對上叩了一個頭。

南湘不解其故,待要問時,只聽龍舟一聲鼓響,那四個人齊齊的倒翻筋斗下水去了,子云道:“這些蠢奴,他們也要顯些本領。”遂命家人去捉幾對鴨子來,又叫取幾個紅漆葫蘆拋下水去,眾人方曉得是奪標。家人答應,便將一個白鴨先拋下水去,那鴨子下了水,把頭一鑽也翻了一個筋斗,便伸著頭,拍著翅,呷、呷、呷的叫了幾聲。

那邊一人便俯在水面,兩腳一蹬,似梭子的穿過來。那鴨子見人來拿他,便扇起雙翅,半沉半浮,走得風快。正走時,忽見水裡探出個頭來,一手把鴨子捉祝子云道:“好!記著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