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成都篇第一百零四章突如其來的今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靠、靠、靠…”我看了遞上來的口述,鬱悶的只想罵人,對著正座幾位面也不怎麼好的親信部屬,狠恨吐了句口“這傢伙還真是捅了個超級馬蜂窩了”誰也沒想到一個看似尋常街頭治安事件,可以牽扯出這些東西。這其中的干係也大了些,我只保留了少數的知情範圍。

“私命軍士回易敵國,每年獲利鉅萬盡入私囊;虛報軍費,坐吃空餉數千人;奪部屬之功為己功;強佔民田建花園私邸;藉故擅殺異己、部屬;殺良冒功…>。動於衷的吧。”眾人之中,惟有薛景仙還是那副不緊不慢的子,捏著自己新愛的小鬍子,好象說的是無關輕重的事情,只是每念一條,就冷笑一聲,這些文人就是喜歡搞這種寵辱不驚的小資臭美情調。讓我很有些惡意的想,要不要竄兜小丫頭,把他下巴那點寶貝都給拔了。

“韋老二怎麼說”我轉頭看向另一位上座的韋韜。

一反平那副萬事不動,早知如此的表情,憋著眉頭,很有些慨然,又有些奮的道“老大,你怎麼說我怎麼做,有些血的,總道是要給一個說法的”他放棄了手頭的公務,突然被我到這裡來商量,本有些不高興地。但是知道了大概情形後,卻又一反常態的反應強烈的。

隨又補充道“兄長那裡已經說過了,只要一個由頭。兄長說,反正憲臺三院御史,都有風聞奏事之責,不怕當上這個干係”這冒功吃空,古往今來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比如把傷敵的數目充做殺敵。誇大戰績算是極善良和客氣,這般誇大乃至虛報軍功的事情本朝也不少見。比如前段子傳繳天下那殺敵數萬的戰報,那是政府公告級別的合法灌水。

但其中,可以憑空捏造、無中生有,並達到登峰造極的,當屬本代地楊國忠、李林甫兩位宰相。前者可以一手遮天,將數天寶戰爭中的先後二十萬的死傷數字一筆勾銷,變成罕見的大捷,後者可以為了一句對皇帝內地三萬士子全部落榜。

但殺良冒功的質就不一樣了,不好就是官民反的前奏,還有這私命回易這種事情,由於天寶戰爭,常年處於敵對的封鎖。一些物產稀罕的價比真金白銀,決計不是一兩個家族輕易可以擔待的下來。其中的牽涉,無論是縱向還是橫向。要收買打點的面相當的廣泛…

怎麼的,就讓我想起遠華事件和逍遙海外地賴某人,有軍隊保駕護航,有黑幫為之爪牙,原來古今都有共通之處啊。

因此,有人需要隱沒身份,淪為大街上幫派亡命砍殺的對象,也就不希奇了。可是事情地背後。遠還不止如此。

作為蜀地一大特,就是眾多的大小世家豪族。無論歷史還是規模都很有特點,但其中,有能耐使動一個地方大幫會為之跑腿,並出動團結營為之善後地,卻並沒幾家。

因此那位被追殺的目標人物,要告御狀的對象,也不是別人,正是號稱北川世族翹首的鮮于氏。

關於這一點,龍武軍新進的長史,做過成都行營書記的魏方進,對此倒並不陌生的,據他所言的,這個北川鮮于家,絕非尋常地世族可比的。

說起鮮于這個姓氏,與慕容、宇文、呼延等常見地複姓一樣,都來自五胡漢化的後裔,自北魏時入蜀,紮下來的歷史也有數百年的淵源了,繁衍生息至今,在蜀地也算是是很有勢力的老牌豪族。

到了本代更盛極一時,于軍政兩途皆有淵源故舊,還有好些子弟在劍川軍中效力的。其上代家主鮮于仲通,歷任過劍南採訪支使、蜀郡大都督府長史、御史中丞、劍南節度副大使、劍南節度大使、京兆尹等等要職。更是連現任那位崔圓崔使君的,也是他任內提拔起來的,見了面都要客氣的稱呼聲老帥、老前輩的,在任劍南經營了多年,親信黨羽也是不少的。

而鮮于家族的風光,又要從那位大名鼎鼎的權相楊國忠說起了。

不知道是誰說過,凡有大大惡之徒,往往也是大智大勇大才之人。當初來投的時候,那楊國忠前呼後擁的,我也曾遠遠眺過一眼,這位歷史上有名的相,屬於那種儀容俊偉,兼具風度和引力的‮婦少‬殺手類型,倒不負傳聞中他文章和理財手段一般出眾的說法。

若不是有人指給我看,真的很難相信這位儀表堂堂的人物,就是歷史上哪個臭名昭著的臣。

相比許多小說中那種,出場一看知道是滿臉詐,動不動就眼中閃著狠毒和惡,就差沒把是天壤之別。

而這劍南道,正是這位臣列傳中排頭名的楊相國,起家和發跡的地方,而作為蜀中大豪鮮于仲通及其家族,在其中的作用,可說是功不可沒的。

楊國忠本名釗,蒲州永樂(今山西城)人。從輩分上算是楊太真之從祖兄(叔祖的遠房堂兄),劍南的楊氏宗族不多,本來生活中沒有什麼集的,早年楊國忠生活放蕩,濫飲好賭,很快就敗光了家當,生活相當困頓,為地方所不齒,以至於三十歲仍未取,後來從軍做過文書,但不為上司所喜,依舊相當潦倒,所賴有蜀中的大豪鮮于仲通常給資接濟,才不至於淪於飢寒。

後來有同族的從父(叔父)楊玄>=。便以族兄身份治喪打理一切,其間據傳開始與妹通,即後來的國夫人有了私情,也因為搭上了這層干係,才有後來靠楊太真非凡騰達的進身之途。

楊國忠為人雖然敗家爛賭,但因為有一手好文筆,鮮于仲通出任劍南採訪支使後,將其推薦給當時的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為書記,章仇兼瓊入京為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後,又引他為主薄為,是以楊國忠擅長理財,頗有成效,計算鉤畫,分銖不誤,乃至老皇帝悅曰:“度支郎才也。”是以累遷監察御史,開始嶄頭角。,據說他儀容秀偉,言辭捷,奏對時頗稱上意,因命供役官,出入中,由於他善逢,又不惜財貨上下打點,通過國夫人姐妹,搭上楊太真的一條線,被認為兄長,才真正開始政治上大爆發。

後來作為早年資助和舉薦知遇的回報,位極人臣的楊國忠對鮮于仲通及其宗族,亦是不遺餘力的投桃報李,不但引為心腹,還很了些人物。

後來鮮于仲通出為劍南節度使,有云南太守張虔陀,苛難南詔王鳳邏閣一行,被忿而攻殺,兩國惡爆發著名天寶之戰。

鮮于仲通發兵7萬攻南詔,首戰勢如破繡,一度打到蒼山洱海邊的王都太和城下,南沼國求和不準,鮮于仲通陰殺其使,乃至無路可走,南沼舉國同仇敵愾,唐軍於西洱河邊先勝後敗。所存不過一二。

楊國忠廕庇之,指使黨羽隱沒其敗,鮮于仲通反而以莫須有的戰績,升任京兆尹、御史中丞。又發關中、河北兵,使劍南留後李再討,結果這些北兵不習慣在南荒溫暖溼的雨林中作戰,未接戰就因為毒蟲、瘴氣、疫病折損無數,疲病者多,屢屢累師喪亡,先後折損二十多萬人。

最後沒能再進行下去,也不是楊國忠良心發現,而是第五次天寶戰爭後,最終促成南沼國投向吐蕃,盟誓互為犄角共抗大唐。

因此,崔圓接手鮮于仲通、李之後兩次天寶戰爭留下的爛攤子,在兩國相呼應侵攻下,經略有方,未失寸土,經營了現在的局面也算是有功績和才幹的了。

而一些經過歷次戰事,僥倖逃回來的將士,為邊軍收容後,也因為某些特殊的因由,被強令滯留在了南疆。

本來這個事件就這麼被壓住了。有些人也在地方安家了,大概還要等上若干年才有機會,陸續揭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