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江陵第三百五十五章劍與財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門包呢…”
“我的殿下誒,您是什麼身份啊,還用拿這…,改天我給府上…
“死胖子,…我的門包辱沒了你麼…現清”
“是…是…這是小的榮幸…
在門外,探頭探腦的急的滿頭大汗的趙合德,也只能捏著鼻子,低頭哈著笑臉,掏空了全身上下所有能裝東西的地方,才被勒索得滿滿一捧心滿意足的小丫頭放進來。
“我的總制大人誒,您可面了,我們也算有主心骨了。
許久不見,第一覺是他老了,最為最初隨軍商人的領頭人,他這些年勞心勞力的奔走各地,讓這位四十五歲的豪富,頭髮都有些霜白顏
,肚腩也縮水了一大圈,實在當不得胖子這個稱號。不過他那個可笑的圓臉兒倒是一點沒邊,只多了點褶子。
“少來…不要危言聳聽…”我淡淡一笑,招呼他坐下,畢竟他也是有子爵位和從五品下的功名在身的人。
“什麼時候我成你們的主心骨…現在劍南會館可是北地風頭最健的行會,據說以你們的身家,連宰輔門上的都有你們的位子。
這是大實話,象他們這樣掌握了這麼一大批社會資源或是壟斷某方面市場的社會達人,再加上本身已經資助國家平亂什麼的,積累起來的官身功名,不可避免地也受到來自各方的招攬和誘惑。
無論這其中有多少利用或者圖謀的成分。以商人本是不會輕易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在一個籃子裡的。其中某些人,已經暗中攀結上看起來更好的選擇,還有更多的人在猶豫和觀望。
商人的本質,在於他們不會特別忠於誰,只會忠於本利益,什麼
情什麼恩德,在利益地矛盾和衝突之前。都是相當脆弱的。但有了利益做基礎,也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什麼門客,什麼禮遇,那都是虛的。無非是看我們有點身家…都是打點出來地門面,裡子其實什麼都不是…”他也沒有否認,也沒有刻意辯解什麼。
“飲水思源…您老可是我們的衣食父母…還得給我們做主…”我心知肚名,他是為了龍武軍隨駕北還的事情來地,慶功宴會上已經小範圍的透過了,皇帝的出行可不比普通人,不但先要欽天司算好黃道吉
,光準備隨行人員的車馬儀仗就要預備一個月,護駕的內衛、
前班、北軍也要形同出征一樣準備至少一個月的錢糧輜重,其他沿途州縣還預先通知做好清道和
送工作…
“行宮留守使、宮內省營造、行內苑監…有興趣麼…”我輕描淡寫的說。就見他眼睛一亮。
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龍武軍大部走後留下的空白,將涉及到方方面面地利益變動。
在這之前,先要說到龍武軍收入的組成部分。
現在龍武軍的收入,總體分做幾大快,其中成都府的田賦戶稅,是最合法也最穩定的一塊收入,不但龍武、金吾兩府三軍將官的俸祿,士兵的糧餉皆出其中。還包括了附屬團練、義勇、民狀的維持費,因為鄭元和經營有方,又相對吏治清明,這個收入一直在逐年增加,但是自從南沼人來過以後,預期的歲入大為縮水,還要投錢進去以恢復民力。太上老皇帝從內胬拿出來地年節賞賜。還不算其中。
然後就是以民大營為中心。分佈各地的礦山、工場、民屯,掛靠在將作、軍器諸監名下的關係產業所創造的收益。同樣也是名正言順的收入,但是產權關係就比較混亂和複雜,將士們的勤務津貼和生活補助,以及家眷的安置,也集中在這快,也在南沼人地入侵中,受到了很大地影響,此外,在這個體系內,大小各級將領還有軍屬事業的固定分紅,如果他們地家人想做什麼營生,也有相應免抵押的無息貸款和信用透支額度的扶助。
然後就是長期以來邊境上以軍隊名義進行的,各種合法或不合法的回易和走私,這也是龍武軍迅速積累財富和打下強大後勤基礎的重要依據,按照天南地北的也分做好幾大區域,遊擊軍和銳字營戰據的安東南部算一塊,這裡比鄰渤海、新羅、本等大小藩屬諸國,還有大量室韋、契丹、秣赫的土生部族,對天朝的華美
巧之物,有很大的需求量,不過由於海路新建立不久,還要被作為重要中轉站的夷州和登州分走一部分,收益和產出大部分,都就地消化了。
在河西北路也算一塊,河西北路到關內道北端,經過金吾軍的清理和掃蕩,除了還算是盟友的回紇,沒有其他太過強大的草原部落,算是一個很有發展潛力的地區,但是同樣要與馬凜、李嗣業名下的當地駐軍分成,而且受限於遊牧民族的侷限,除了最常見也最大宗的茶馬市外,可以
易的項目並不多,那些牛羊駿馬皮
什麼的,還要二次加工才能變成有效率的
動現金。
廣南和浙南,還有閩中也算一快,那裡商業和海貿的歷史都非常悠久,海外市場固然極大,同樣各種背景的利益關係也異常複雜,龍武軍依靠扶植自己的官方代理人,也並沒有形成太多壟斷和主導的優勢,只能憑藉部分特有商品的供方市場來調控縱價格,以讓地方勢力妥協的目的,這種通過海外代理建立貿易地收入相對穩定,但是收益要與地方上的合作對象分享。天文數目的前提下,實際上已經被攤薄了不少。
然後是松州到一帶的吐蕃邊境的走私,傳統的青海道上商路往來頗為頻繁,越過高原的西域商人和北天竺商人很喜歡這條捷徑,但畢竟是在和戰爭狀態下敵國境內易,雖然數量很大,但是往往
易週期不太穩定,而且受政治生態影響。充滿各種變數。,至於西北路,雖然也有類似的貿易網絡,但是因為線路太長,實際暗中參與地人太多。龍武軍並不是最大頭,也無從談起掌握二字,畢竟那是那位陛下的勢力範圍。行事多少還要有所忌諱的。
本來南沼方面的業務算是最大地一大塊,這條大唐帝國八縱五橫國際商路中,被稱為安南天竺道的的陸地貿易線由來已久,由當時地安南都護府的治所趾城出發(今越南河內附近),唐人的商隊經太平、蜂州(今越南山西),嗍紅河而上,經谷湧步(雲南曼耗),到龍武州(雲南建水)出安南邊境進入劍南。與另一條成都——驃國道的路線匯合。
成都——驃國道,則由成都出發過巴州、戎州,經南沼境內的姚安、會理,越過國都太和城,到達永昌郡(雲南保山),度過怒江和高黎貢山,到達騰衝附近的諸葛亮城,再次分位西路和西南路兩條線,分別進入印度和緬甸。
其中西南路為主幹道。可行馬車,則由諸葛亮城出發,經過薩洛瓦地江左岸的突閿城(緬甸太公城),到驃國(北緬甸)舊都海陵,度過親敦江和阿拉幹山,到達東天竺阿薩密地區的迦摩縷波國,再到奔那伐擅那國國都奔那那羯羅(今印度馬哈斯坦)。
西路為山道。由諸葛亮城出發。密支那附近地麗水城,度過薩洛瓦地江。經孟烘到東天竺的曼尼坡,越巴勒爾嶺,亦進入迦摩縷波國,在奔那伐擅那與西南路會合,最後沿恆河,到達中天竺的政治文化中心——摩揭陀國,才算終止。
著條商路聯結的國家最多,而且沿途物產豐富,因此利潤極大,商旅往來不絕,由於南沼的崛起,以及與唐關係的緊張,這條商路也不可避免受到影響,西路和西南路只剩下一些與軍方關係密切的大型馬幫商隊,仍舊在往來其中,基本上算是壟斷了大部分利益,而且從邊境上來說,距離龍武軍的老巢成都,也比其他地方近,利潤回收週期很短,也是龍武軍最早開始走私發家的地方。
當然,隨著馬幫商隊進去地,還有大量培訓過的探子,他們負責打探山川地理物產民風,畢竟與虎謀皮也要防虎變臉,只是當初這個只是為了保險起見的預防措施,卻在後來的戰爭中派上了很大的用場。
徵南的進軍路線,基本就是沿這這條成都——驃國道進發的,龍武軍地前鋒和遊騎軍,能夠在戰爭前期,就迅速強佔南沼人地關要,準確的掃蕩那些烏蠻地聚居地,可以說與他們的努力是分不開了,因此戰爭的初期,南沼人就和我們,處於某種不對稱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