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三百六十六章軍功改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扶余的貴族們遭到一次慘痛的經歷,雖然他們嚮往繁華富饒的長安,他們很想去,但是被強行抓去,這些人都比較痛苦了。因為他們清楚,一離開就別想在回來了。即便回來,自己也不可能象以前一樣那樣威風了,這是註定的,扶餘國變成了扶余郡,這一點就足以說明一切了。

他們是扶余舊有勢力的代表,沒有了他們,這扶餘國就真成扶余郡了。奴隸貧民不會考慮這些政治問題,他們只關心跟著誰有飯吃。他們這些貴族才是扶餘國的基石,可嬴嘯強行離了他們。

長安,是個好地方,帝國廣闊疆域的心臟。可將他們放在長安,那麼不要幾年,他們就會自己失在漢文明的魅力之下。忘記他們是扶余人,完全的融入帝國。扶余將消失無蹤,除了一小部分人能記得扶余,扶余將成為塵埃。

可是眼下反叛?他們沒有這個能耐,太史慈的大軍就在扶余城中,想送死嗎?除非你離開這裡,到那廣闊的草原之上去,那樣才可以。可是在草原上就真的有可能嗎?那一小部分人的下場是註定了的,大部分人還是順服了,他們準備著家當,去長安,活在一個繁華彩的地方總是好的。

現在嬴嘯卻在和田豐,陳琳議論這個九品中正制。這個是對於官員的改革方案,也是嬴嘯早年聽老爹說起過的事情。可是這個事情他老爹也是語之不詳,現在嬴嘯才和他們討論了起來。只是按照嬴嘯想法來的九品中正制卻和歷史上的九品中正制完全不一樣了…

歷史上的九品中正制,是為了拉攏士族門閥,穩固統治。而現在嬴嘯卻是著力打壓門閥,使得門閥失去政治特權,這九品中正制也變的面目全非了。

現在嬴嘯的選闢制度已經非常先進了。從他老爹開始,就著力進行教育。而現在大秦帝國的教育經費也是國庫支出的第二強,各地學宮的興建,就使得大量地寒門人才得以選拔,雖然做不到全民教育的程度。但是比以前卻好的多了。

以往漢朝的的官員基本都是出身門閥的,並不單單是因為門閥勢力強大,把持著相當地政權。寒門百姓子弟無法獲得適當的教育也是一個重大原因,沒有足夠的教育,何談才華,畢竟天生奇才那是很少數的人。

而嬴嘯的學宮。卻是一副有教無類的樣子。他們收取著低廉的費用卻在少學宮之中教授大量百姓寒門的子弟。優秀者選入太學宮,而在太學宮中能脫穎而出者才能得到郎官的身份。在得到郎官地身份之後,才有可能被朝挖予官職。當然嬴嘯作為皇帝,他還有徵闢的權力,但是這樣徵辟的事情卻已經很少了。幾乎所有地地方官員都是學宮出身,即便是投降的人,嬴嘯也會將他們踢到學宮,走個過場,而後才能上任。學宮出身的人。往往會帶有一個忠誠於帝王的教育。這個是時代侷限,木有辦法的事情…

“你們說說,這個九品制度作為官員的頭銜可好?”田豐是何等的心思靈動。一聽到這個問題,當即說到:“陛下,您這也是為恢復大秦的軍功授爵制度做準備吧。”

“恩。不錯。你看出來了。朕正有此意。”

“這九品制度。便是文官們地爵位吧。可是這樣不妥當。”

“噢。孔璋。你說說看。”在有人地地方。嬴嘯要保持帝王地威嚴。卻不在稱呼陳琳為師兄了。

“軍功授爵。可以依照軍功給予爵位地提升。但文官卻不可如此。文官是看政績地。是輔助陛下治理子民地。他們地品級早已經分好了。有古法可尋。貿然改變。結果難料。文官們不是武夫。他們更看重名聲。所以這個九品制度應該和官銜結合在一起。而不是和個人結合在一起。”

“這有什麼麻煩嗎?現在九成九地官員都是學宮出身。孔璋你出面。難道會有問題?”

“這個倒不會有什麼問題。可文官不同於武人。士兵地軍功進爵。即便在軍中地職位變動。可他們地軍功爵卻不會變動。文官卻不好如此。應該隨著官位地變動。同時進行品地變動。”

“那不是區別待遇了?不好,不好。”

“陛下,這九品制其實沒有必要。”田豐考慮了一下也說話了。

“說說你的意見。”

“既然陛下已經決定恢復軍功授爵制度。那麼這些文官也可以一體對待。”

“文官又不上戰場打仗。如何來的軍功?”

“呵呵,這政績也是軍功。沒有穩定的地方支持。軍隊的糧草輜重從那裡來?難道讓戰士們餓著肚子,用拳頭和牙齒去作戰?孔璋兄,你這可就不對了。”嬴嘯想了一下,這田豐說的有道理。自己要將整個大秦變成一架巨大的戰爭機器,保持不斷侵略姿態,讓任何外夷不敢冒犯。那麼這軍功進爵是勢在必行,那麼這文官也不妨如此辦理。

“恩,不錯,元皓先生說地有道理。朕是打算恢復軍功進爵,但是與前秦地制度略有不同。現在與前秦已經不同,前秦之時,百姓疲憊,生活無著。軍功進爵是他們最快捷的生存道路。而現在,我大秦依然中興。百姓雖然說不上富庶,但是起碼已經能吃飽肚子。這也是朕一直在考慮,遲遲不推行軍功進爵地原因。”

“陛下不必擔心。陛下長說,隨著時代的變革,制度也要作出響應的變革。那麼變革就需要符合時代的特徵,好的舊制度不一定就適合現在。”

“好了,好了。元皓,你怎麼也說起這些,朕可不希望聽你拍馬。你有什麼對策?”

“軍功授爵制,現在可以變革。誠如陛下所說,現在百姓已經有了生活的希望,為生存而去打仗就不會有以前那麼勇猛。所幸陛下現在制度卻有一項前所未有的好處。那就是榮譽。”

“榮譽,不錯,好辦法。”嬴嘯大喜,果然是這樣,自己一直在軍隊中培養榮譽,在百姓中培養軍人的榮譽。那麼現在軍功授爵制也可以變革。讓士兵們不在為生存而打仗,而是為了榮譽而戰。

如此一來,軍功授爵制的賞賜可以改變為榮譽與物質雙重賞賜。物質是必須的,雖然有軍餉,但是誰會嫌錢多了咬手不成?但是光這個,是不夠地。還要有最重要的榮譽。

“恩,這樣如何?元皓。以軍功授爵製為榮譽上下之分。大秦之內,爵位低者需要向爵位高者行禮。即便只是貧民,只要軍功爵位夠高。就是官員,也要尊重他們,給他們尊敬。”

“這…這…這…這於禮不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