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207章思想轉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王少章的摩托車轉眼就消失在拐角處,只留下一股青煙和同伴們有些疑惑的目光。

“蘿蔔,你說少章在家裡釀酒究竟能不能掙錢呢?”有些鬱悶地坐在石墩上,楊展問身邊坐著的一個夥伴。

“應該能吧?”外號‘蘿蔔’的羅b有些遲疑地回答道:“聽我老爸說,他這段時間生意興隆,米酒都是供不應求的。”

“少章算什麼呀?現在村子裡最厲害的還是劉睿”旁邊另外一個同伴話道:“劉家的酒坊每天都能生產上千斤的米酒,全部賣到縣城,要不然他也不會那原先的設備和客戶都轉給王少章”

“這麼厲害?”聽到這樣的話,楊展是嚇了一跳,將信將疑問道:“這麼說劉家豈不是要發財了?”

“什麼要發財?”這時候旁邊的另外一個人接著說道:“劉家現在已經發財了,別看他們家還是磚瓦房,但是遲早有一天會超過錢大彪”

“不會吧?錢大彪那幾艘沙船可都是進斗金,咱們村子誰能比得過呢?”楊展倒是覺得不太靠譜,搖搖頭說道。

“劉睿種植的兩畝小番茄,若不是凍雨的緣故,起碼能有十萬塊的收入,看來劉睿在村裡幹得還真的是風生水起”羅b想了想,把自己聽到的一些消息也是說了出來。

劉睿的番茄地被凍雨摧毀之後,損失慘重的事情在梁村乃在周邊村寨之中都已經是傳遍了。畢竟十萬塊錢並不是小數目,是一般村民渴望不可及的巨大金額,足以讓村民們熱議一段時間。

“除了這些之外,劉睿還投資了湖邊的養豬場、糧站休閒莊園指不定已經有幾十萬的身家了”在旁邊的夥伴們紛紛是把回家之後聽到的消息都講了出來,言語之中多有一些揶揄的情緒。

這也難怪,這群年輕人打工回家之中,家裡父母親言辭之中對劉睿多有推崇,對比之下自然是對自家孩子有更多的期盼。殊不知,年輕人最煩的就是父母動不動就把自己和別人進行對比,於是,連帶著他們對劉睿也是多有一絲不滿的情緒。

聽完夥伴們的話,楊展心裡開始泛起了一絲b瀾,對劉睿產生了更多的興趣。

當初劉家宏出車禍受傷的時候,還不到正月十五,楊展也就還沒有返回工廠上工。但是劉家一陣兵荒馬亂,再後來劉睿就覺得不再去年高三的下學期,輟學回家支撐家裡的生計。

當楊展離開梁村,前往珠三角繼續自己打工生涯的時候,劉家依舊是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當時,楊展還在心裡猜測,劉睿指不定在家裡支撐個一年半載的,就會到廣東去打工。畢竟,楊展還真的想不出村裡能做什麼營生,可以填補劉家宏的鉅額醫yào費。

不過,當楊展返回梁村過節的時候,一年時間梁村發生了很多的事情,劉家居然從瀕臨崩潰轉為梁村最有發展前景的家庭。如此巨大的變化,如何能不讓楊展到不勝唏噓。

一開始,楊展也是覺得很多事情都是有些誇大,以訛傳訛之下,劉睿儼然成為了梁村的致富帶頭人,變成了老支書王華國的左膀右臂。劉睿再有能耐,也不過是一個高中都沒有唸完的年輕人,怎麼可能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掙下數十萬的家產?

不過,隨著更多的信息、事實擺放在楊展的面前,楊展不得不開始相信,梁村真的發生了變化,不再是那個死氣沉沉的小農莊。

或許,留在村裡,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年中的時候,一直在外打工,混到領班的王軍居然放棄了在廣東兩千多塊的工資,返回梁村組建所謂的竹藝公司。

一開始,村民們還以當初王軍失敗的種菇場經歷的眼光看著他,覺得王軍再一次回到梁村只能是失敗而告終。於是,當初王華國求爺爺告希望能夠把竹藝公司的股份分攤下來,卻是碰了無數的軟釘子。

後來,王華國、王軍、劉睿、張振光以及幾個硬著頭皮的村幹部出資組建了竹藝公司,開始有序地開發竹林坳的竹資源。後來發生的事情就令無數的村民是追悔莫及,海蘭貿易源源不斷的訂單讓竹藝公司是開足馬力動工,收入是滾滾來。

扣除了支付給村裡的資源費、工人的工資、水電等等費用,在前不久竹藝公司實現了第一次分紅,很是羨煞了不少的村民。

竹藝公司的成給梁村的村民打開了新的思路,村民們開始發現,其實村子裡還是有很多發財的資源,只不過大家一直都沒有發現罷了。

緊接著,城裡餐館在梁村大規模的收購觸動了村民們心中的那弦,很多村民的積極就這樣被調動起來了。通過種菜、出售山貨等等途徑,村民們終於是找到的一些增加收入的辦,再也不會守著寶山過著窮子了。

癩頭黿的發現、研究院的進駐、科考隊的行動和小青山自然保護區的成立,短短的幾個月之間,梁村就如同是上演了一幕戲劇,跌宕起伏。

也正是自然保護區的成立讓梁村成為了一個投資熱點,開始有外地的資本湧入梁村,尋找投資的機會。糧站的烈爭奪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原本被村民們視為肋的糧站在一夜之間變成了香餑餑。

政府的宣傳讓村民們明白了保護區未來的發展前景,這也是最近這段時間梁村的村民積極配合村委會對梁村的衛生環境進行大力改造,為的就是將來可以給遊客們創造良好的環境。

以往,梁村的村民在走投無路之下,外出打工,出賣苦力就變成了唯一的途徑。中國的農民是一個對鄉土最為眷戀的群體,錯非實在沒有辦,誰會願意離鄉背井?

但是如今,當村民們看到在家門口都還能掙到錢,可以養家餬口,甚至還有發家致富的希望,無論是誰,都不願再做漂泊人。

現在在家裡可以在湖邊的沙地種植蔬菜,可以在自家的果園放養果場,可以大搞養殖業,出售給縣城的客戶,增加收入。各種農業稅收、統籌、提留的減少甚至取消,都是讓農民們的收入有所提高。

現在,小青山自然保護區已經成立,通過青雲的高速公路也是即將通車,未來梁村的發展不可限量。這些道理就是最沒有見識的村民們也都能看得出來,這讓是不少村民堅定了在村子裡發展的念頭。

當然了,看得出梁村未來的發展前景可期,並不是意味著所有的村民都是能夠找到合適自己的致富之路。村民們還得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尋找合適的項目,才能藉助梁村的發展大勢,致富。

在這種情況下,劉睿的突然崛起自然是引了眾多村民的目光,大家都被劉睿眼花繚亂的動作和蒸蒸上的產業所引。

劉睿積極引進小番茄這樣的種植新品種,只是第一批收穫就已經是把成本掙回來了。雖然因為凍雨的緣故,將近十萬塊的預期收入化為了泡影,但是在梁村的村民眼中,劉睿已經算是成了。

也正是在劉睿的帶動下,不少的村民這才決定參與小番茄的種植計劃,希望能夠通過小番茄的種植,儘快發家致富。

劉睿開拓縣城的米酒市場,把劉家酒坊的米酒賣到縣城的餐桌上,這為他擴大酒坊的生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淘汰下來的釀酒設備低價轉讓給了王少章,也讓王少章找到了創業的覺,讓他再也沒有興起外出打工的念頭。

除此之外,劉睿還參與了大型養豬場、休閒農莊的投資,從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年輕變成了整個梁村最引人矚目的致富帶頭人。

村民們並不知道劉睿之所以如此大膽投資,完全是因為有神農空間在背後支撐,他本就不怕失敗。劉睿的投資熱情染了村民們,起了村民們的好勝之心,也讓村民們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如何發展自家的產業上,而不是想著去廣東打工,一走了之。

當楊展綜合了各種信息之後,初中畢業後已經在外面打工七八年的他心裡頭泛起了驚濤駭

楊展自認為要是把自己放在劉睿的位置上,頂多也就是能夠勉強撐住,不讓整個家庭倒下罷了。但是劉睿不僅僅是把家庭撐住了,還讓家裡的所有產業有了一個飛躍式的發展,從瀕臨崩潰變成了令人羨慕的局面。

楊展在佩服劉睿的同時,也是對梁村未來的發展有了更多的信心。

是不是自己也應該留在村裡開始創業了?

這樣的念頭一旦在楊展的腦海出現,就如同是野草一般瘋長,讓他都有點坐不住了。

回想過去自己的打工生涯,每天都是長達十二個小時的高強度勞動,整個人幾乎都要崩潰了。雖然每年下來可以存下五六千塊錢,但是這並不是長久之計。

現在自己還年輕,自然是可以承受高強度的勞動,一旦自己年老體衰之後呢?

現在梁村正處於一個即將來高速發展時期的關鍵階段,若是能夠返回家鄉進行創業,是不是會更好呢?既然劉睿和王少章都已經是鐵了心留在村裡創業,就說明這其中擁有可觀的利潤,值得試一試。

不過,至於要從什麼行業開始創業呢?楊展還不能拿定主意,畢竟他對於目前的梁村還缺少足夠的認識。

看來晚上等王少章來喝酒的時候,詳細問問他好了,最好能讓他再叫上劉睿,可以瞭解到更多的情況。

很快的,楊展心中已經是作出了相應的決定。

和楊展有類似心思的村民並不在少數,在從廣東返鄉之後,這些村民們經受了相當大的衝擊,思想有所轉變也是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