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鄧艾趕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私章小說網,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張休見狀,頓時嚇得面蒼白,不知所然,這時,那些竄入帳篷的將士紛紛退出,驚呼大叫,原來帳內的盡是雜草。
張休方知中計,一眾軍士亦都慌促大亂,眼看無數晉兵圍殺過來,都是膽怯,不知如何是好。
張休最先反應過來,狀若瘋狂,大喝撤軍,陡然間,宛如一聲虎嘯聲起,聲動八方,只見火光人群之處,一員彪悍赤甲大將,縱馬刀奔飛而出,風馳電掣般衝向張休。
張休急提刀而,那赤甲大將,虎目圓瞪,濃眉豎起,揮刀就砍,‘錚’的一聲巨響,張休手中
刀頓時被那赤甲大將打飛而去。
“冥頑不靈之輩,可識得我張文遠耶?”那赤甲大將正是張遼,此下張遼一聲厲喝,震耳聾。
張休被嚇得六神無主,待反應過來時,只見張遼伸展猿臂,便來擒,張休躲避不及,驚呼一聲,就被張遼擒了過去。
張休部眾眼見張休被擒,急來救,張遼將張休砸落在地,背後晉兵一擁而上,瞬間被將張休五花大綁。
“大晉麒麟上將張遼在此,你等統將張休已被擒,何不速速投降?”這時,張休卻仍在不依不饒,破口大罵不絕,喝喊其部眾拼死搏殺,以赴大義,張休部眾眼見四下數之不盡的晉兵紛紛圍來,哪裡敢去拼殺,紛紛棄戈跪下,大喝投降。
張休狀若瘋狂,叫罵不絕,張遼虎目一瞪,轉馬向張休喝道:“倘若吳國尚能保之,百姓能存以安康,你效全忠義,教諸軍為之力拼到底,尚有情理可願!”
“但此下吳國已將覆滅,氣數已盡,吳地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諸軍縱是拼死相搏,亦只是枉死,你張休不過是一不識時務的莽夫罷了!”張遼此言猶如當頭喝,張休聽得,怒氣頓洩,看著己軍一眾將士那落寞、慘淡的神
,一時間竟是啞口無言。
張遼冷哼一聲。遂命人將一眾俘虜盡數收編,就於營內監視。張遼則引剩餘兵眾,併兼張休一同趕往高昌。
途中,張休忽地大叫喝道:“張遼,你雖將我擒下,但要想以我威脅,高昌城內兵眾就範,你是痴心妄想!”張遼聞言,轉馬望去,淡淡而道:“此下高昌城已落入我軍手中。我何必費此功夫!”張休一聽,面
然大變,一個念頭陡起,然後很快便又壓下,仍是不信,叫罵不絕。
張遼並無理會,引兵直到高昌城下。果然在城上火把照耀之下,那隨風飄揚的旗幟,竟都是北晉旗號。
馬岱、顧穆等人,皆在城上戰樓外等候,見得張遼引兵趕來,紛紛吆聲大喝。張休見狀,又驚又怒,剎時變得面容猙獰,向城上的顧穆竭斯底裡地喝道:“顧元則,你這背信棄義,叛國投敵的逆賊,我縱化為厲鬼。亦絕不饒你!”張休才智不低,早前已隱隱猜到與顧穆有關,但想到兩人多年情,還有顧穆平
為人,卻仍是不信。
此下,事實擺在眼前,張休憤恨不已,後悔莫及,彷彿將顧穆這昔
好友,生生撕扯成碎片,顧穆面
悲愴,被張休如此辱罵,卻無言以對。
原來,顧穆依馬岱之計,詐過了張休後,便留於城內為內應,張休引兵剛去,顧穆便暗中與城內官吏商議,道明利害,眾人雖有獻城之心,但此下聽聞顧穆竟如此陷害張休,皆是氣憤不已,更有數將當場斬顧穆洩恨。
顧穆也是了得,臨危不亂,與眾人說明,敢以命擔保,張遼絕不會傷害張休
命,眾人聽了,想顧穆此下如甕中之鱉,也就信了。
這時,城外猝然響起喊殺聲,正是馬岱率兵殺到,高昌官吏、將領皆是大驚失,忽然又聽軍士來報,有人獻了東門,北晉軍已然大舉殺入城內。
顧穆並無驚,因為那獻了東門之將,正是他早前收買之人,至此,一眾高昌官吏、將領見大勢已去,無奈只好紛紛降之。
馬岱引兵入城,迅速穩定局勢,不久後,張遼便率兵趕到,在城上的一眾高昌官吏、將領,見張遼果真並無傷害張休,亦是放下心來。
不一時,張遼引兵入城,顧穆與一眾高昌文武來勸張休,顧穆苦口婆心,向張休分析局勢,言吳南百姓若想恢復以往安居樂業,唯有投靠北晉。
顧穆才智極高,有條有理,細細又與張休分析,吳北之戰,恐怕最終還是魏寇贏下,國將覆滅,懇請張休以吳南百姓著想,降於北晉。
最終,張休似乎亦明白此中道理,降了北晉,張遼大喜,顧穆、張休皆得重賞,又對兩人極為重用,教其安穩桂陽、廬陵民心,顧穆、張休甚為,竭力相輔。
就在桂陽、廬陵漸漸平定,忽有一,斥候來報,言魏國安東將軍鄧艾率一萬兵馬來犯,其軍已殺至高昌城北數十里處。
張遼聞報變,顧穆、張休更是神
緊張,滿臉悲痛之
,魏軍發兵來攻,看來吳北之戰已然結束,最終果然還是魏國笑到了最後!
“平東將軍鄧艾?此人如何?”張遼對魏國新近崛起的智將鄧艾不甚瞭解,當即問道。
張休面一沉,深
一口大氣,出席作揖秉道:“回稟張將軍,鄧艾此子年紀僅是二十出頭,卻驍勇多謀,乃曹老賊麾下首席謀士‘鬼才’郭嘉之徒,此番曹老賊征伐東吳,此子屢立奇功,勇冠三軍,聲名大盛,深得曹老賊重用,東吳許多俊傑猛將敗於此子手下,不可小覷!”
“哦?此子竟如此年輕,真可謂是少年出英雄!”張遼一扶長鬚,甚為驚異一嘆。
馬岱目光一緊,慨然出席,拱手而道:“張將軍莫慮,區區豎子有何懼哉,末將願引一軍前往之,必將其擒下來見!”馬岱此言一出,數員晉將不知鄧艾厲害,紛紛厲聲大喝,皆願出戰,張遼見眾將戰意昂然,心中一喜,便是依從馬岱所請,教其率八千兵眾前往
擊。
馬岱眼眸一亮,他正立以功績,重振西涼馬氏一族,此下正是大好時機,馬岱慨然領命,速引數員將校而出,前往調撥兵馬。(。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
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