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分歧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私章小說網】:4ZXS.COM
話題又回到是否出兵河北的事情上面。
侯方域問高原:“請問主公,為什麼一定要出兵河北。”高原大聲道:“這個問題問得好,不管我們和朝廷的關係如何,但有一點請大家記住,我們是漢人。難道眼睜睜看著後金強盜殺我同胞不成?這是國戰,高原義不容辭。”這一席話,高原說得擲地有聲,神情昂。可惜在座文官們都興趣缺缺,一臉
不以為然。民族氣節,愛國情
很值得懷疑。
侯方域又道:“主公你有一點沒想透,金人是那麼好對付的嗎?早年的盧象升、孫承宗大人,今年的松錦大戰,無不說明後金軍隊非常強悍。我們去了,未必是人家對手,到時候損兵折將,不是親者痛仇這快嗎?”
“放!”高原怒喝一聲:“放任後金韃子進河北屠殺百姓,那才是親者痛仇者快。我看你讀書都將腦子讀糊塗了,還有沒有民族氣節,還是不是漢人?”侯方域不理睬高原地怒嘯,繼續大聲道:“我陳留有兵三萬,若遍發境內青壯,可有十萬。這樣的力量去河北,對上金人,未必能勝。就算勝,也沒有任何好處。”
“好處,凡事都要有好處才幹嗎,什麼道理?”高原猛拍著桌子。
見高原暴怒,眾人都不說話了。屋子裡只侯朝宗清亮的嗓音。
侯方域提高聲音:“你可以不聽我的,但我必須說。以我陳留十萬大軍,還不如東進擊徐州,佔淮泗。到時候,我陳留軍西靠河南,中控運河漕運,東有海鹽之利。南窺江南魚米。時機一旦成,渡江拿下南京。龍盤虎踞。東南形勝…”
“妙計!”
“朝宗大才也!”眾文官口稱讚,又大聲喧譁起來。
高原叫得聲音都嘶啞了:“住口。”
“主公,這才是王道呀!”
“住口,任何人都不能動搖我的決心。在民族危亡地關口,任何個人、團體的利益都要放在一邊。”高原大聲道:“來人,把他們通通都給我趕出去。”
“主公!”侯方域“撲通!”一聲跪下:“主公,將不可以怒興師,三思呀!”
“將軍三思!”
“高將軍,你要慎重呀!”高原頭大如頭,扭身面壁。
衛兵走進來。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
傅山這才對眾人道:“各位大人,這也是高將軍地一個想法,卻不是最後定案。今天就議到這裡,請回吧。”眾人這才吵著鬧著去了。
等眾人離開,高原這才頹廢地轉過身來,摸了摸額頭:“青主。我這個主公是不是很不合格,這麼多人反對我?”傅山小心地說:“將軍自然有將軍的道理,但侯朝宗說的也對。具體該如何實施,還得將軍一言而決。”
“你這個滑頭,說實話。”傅山:“其實,出兵江淮地確是最佳方案。只要拿下徐州,就可截斷漕運,又有江北的人力物力補充,後拿下南京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侯朝宗對南京一帶又非常
悉,不得不承認他的戰略眼光非常獨到。”高原:“你也不贊成我出兵河北?”
“不。我贊成。”傅山說:“實際上,我非常贊同。侯朝宗說的雖然非常有理,但也不過是正常人地思維。只重得,而失去了勢。而取天下,最重要地卻是一個勢字。”
“哦,說來聽聽。”傅山道:“表面上看,我們出兵河北可以說一無所獲,還冒著損兵折將地危險。也難免會被荀宗文他們反對,可他們不明白,現在地河北朝廷已經沒多少力量了。金人這次入寇非常順利。幾乎沒遇到任何抵抗。朝廷的無能,後金已是徹底地領教到了。現在的後金已經不是崇禎初年的後金了。你想,一個有著龐大領地,眾多人口和一支銳大軍的軍事集團會甘心蟄伏於小小的一個東北嗎?我擔心…”他想了想,整理一下思路:“我擔心。在看透朝廷地虛實之後。後金東虜會下決心入主中原。到時候,爭奪天下的人可就多了一個啊!其中變數實在不是你我所能預測的。將軍您覺得。現在還有誰是後金的對手,朝廷、張獻忠還是李自成?”
“他們都不是後金的對手。”作為一個穿越者,高原非常明白這一點。
“那麼,我們陳留軍呢?”
“沒手過,不敢肯定。”
“那麼,只有一戰了,不但要打敗後金,還得打疼他們,打消他們入關爭霸的念頭。”傅山一笑:“只要打敗後金,我陳留軍的聲望和威勢就徹底建立起來。試問,如此一來,還有誰敢與我軍叫板?到時候,將軍有擊敗建州後金的戰績和名望,何去何從,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哈哈,是這個道理。”高原心懷大暢。
傅山冷笑:“可嘆那群腐儒,鼠目寸光,這麼淺顯的道理也看不透。”
“問題是,有他們地反對,我出兵會有不少阻力呀!”
“不怕。”傅山笑道:“我看了一下,剛才來的那群人當中沒有陸鶴這個人,此人生懦弱,又有把柄捏在將軍手中。他又主管財政,有他在,後勤上不會出任何問題。將軍下來可找陸松年談談,並派得力幹員從旁協助監視。至於軍隊,還不是將軍說了算,將士們都巴不得上陣立功呢?”高原苦惱地說:“可就是荀先生那裡不好
,真有點怕這個老夫子。”傅山哈哈一笑:“荀夫子那裡也好辦,李自成不是剛在襄陽成立了大元帥府嗎?作為他的部將,將軍是時候去上一個賀表,表示表示。荀夫子本是闖軍老人,在襄陽
人多。加上又是我陳留高官,他去是最合適的人選。只要老夫子一走,其他文官也鬧不出什麼名堂來。此去湖廣山高水長,來回至少一個月。那時候,我陳留大軍只怕已經打到北京腳下了。”
“好一個釜底薪,高,實在是高!”二人大笑。
接下來兩,高原絕口不提出兵的事,只對大家說了說襄陽的事情,並拜託荀宗文去襄陽一趟,送上賀表,並附帶了兩大車禮物。
荀宗文雖然諸多懷疑,卻也不得不勉強接受了這個委派,帶著兩大車禮物出發了。
荀宗文一走,高原立即翻臉,馬上找來陸鶴。他也不廢話,直接道:“我馬上要出兵河北,你務必在十天之內準備高六千人馬的甲冑、彈藥、糧食、冬裝。能不能做到?”高原這次出兵並不打算將所有士兵都帶出去,畢竟是長途奔襲,又深入敵境,去太多人也沒啥用,兵貴不貴多,再說,陳留老窩也需要留人看守。
因此,高原這次決定只帶自己的親軍和無畏、長勝兩營出河北。
而定遠和鎮遠兩營則分別鎮守陳留和歸德。
至於吉圭的曹字營,部隊已經被打殘,現在正在水城整編,沒個小半年也恢復不了元氣,自然也不在考慮之中。
陸鶴低頭想了想:“冬裝沒問題,士兵們一人本就有兩套棉襖,不需要特別準備。甲冑也好了,士兵的板甲、馬匹地具裝也有現成的。可就是糧草上面卻有些困難。實際上,糧倉裡已經沒糧了。”
“沒糧食了,我怎麼不知道?”高原大驚。
今年河南歉收,地裡本就沒什麼收成,這一點高原也明白。其實,現在才陳留是一個典型的消費型城市,所有的物資完全依靠從外地購買。也因此,高原集團同揚州的徽商集團聯繫緊密。為了進一步籠絡住那群商人,他甚至將貨幣地發行權也下放了。
好在有商業上地稅收,加上又有錢票和鑄幣的利潤,陳留地預算雖然依舊赤字,卻也下降到一個心理能夠承受的程度。按說,高原對糧食這種戰略物資從來都是高價購買,應該不會發生短缺才是。
為什麼糧倉裡會沒糧食了呢?
陸鶴的回答非常簡單:“黃河封凍了。”
“啊!”高原頹然坐下“我怎麼忘記了這一點。”在沒有火車和汽車的年代,物資的運送全靠水運。也因為靠著一條黃河,又有大量黃金壓庫,陳留才沒有物資短缺之虞。
可現在的問題是黃河上凍,河運是指望不上了。但若靠陸路肩挑背扛,那些糧食從江南運到河南,且不說一路兵荒馬亂,且不說需要耗費多少人力。光腳伕在路上吃喝嚼裹,十成糧食運到河南能剩一成就算好的了。
而陳留現在又有幾十萬人口,以前購買的糧食被這幾十萬張嘴吃上幾個月,也所剩無幾。
難道,這次軍事行動就這麼產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