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紅薯情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走進菜市場,我除了買一些時令鮮菜,還要買上幾個紅薯。這不僅是紅薯有補中和血,寬胃通便,抗癌健美之功效。是我對紅薯有著不解之緣,纏綿之情。每當我看到紅薯,翻動紅薯時,如同撥動了歲月的風鈴,那脆聲聲的鈴聲,喚醒了我塵封的回憶。

上世紀七十年代,吃紅薯長到十幾歲的我,身材瘦小,充分驗證了紅薯具有減肥之功效。每次放學回來,放下書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從灶臺裡掏出帶有餘溫,酥軟香甜的烤紅薯。我敢打賭,當時吃這麼一塊紅薯,比現在吃麥當勞、肯德基還要愜意的多。我吃著紅薯,嗅著風,背上小筐去地裡打豬草。

那時的紅薯,在飯桌上唱主角。秋後,是紅薯收穫的季節,滿地亂滾如足球般大小的紅薯,被幾名漢子玩遊戲似的,堆成一座座小山,然後壓上寫有戶主姓名的紙條。這就是一家人一冬乃至一的希望。

父母興奮地駕著小拉車,把分給自家的紅薯拉回來,挑些個大的、好的放入紅薯窖儲存,為的是吃個長遠。每次讓我從窖裡取紅薯時,媽總是伸長了脖子問,窯裡的紅薯還多嗎?我天真地如實回答,爸給我遞了個眼,我心領神會。等媽再問時,我都會回答,還多著呢?放心吃吧。這時,我看見媽臉上的愁雲變成了彩雲。

挑最好的紅薯進了窖,然後撿一般好的曬成紅薯幹,差一點兒的留在地面上現吃,最差的就用來餵豬,真是物盡其用,一點兒也不費。媽擔心地面上的紅薯放久了會擱壞,就一天三頓變著樣的吃。鍋裡煮的是紅薯,熬的是紅薯粥,灶臺裡烤的是紅薯,吃的我是直吐酸水,媽催促我趕緊吃菜,菜也只是少油無水的大白菜。再好的東西,像這樣的“狂轟爛炸”胃也受不了。那一段時間,我一看見紅薯就反胃,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金黃酥香的玉米餅子。但這餅子,是給乾重活的父親留的,媽看我饞得難受,偶爾也賞一小塊。父母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對我們兄妹三個,最高的獎勵就是賞一塊餅子。為了得到這個獎勵,我們只能是到了星期天,撿回一筐丟落在地裡的紅薯。

那時的學生沒有作業,到了星期天,三五人一夥,成群結隊去地裡拾紅薯。紅薯收穫後,隊裡要派人先拾一遍,然後再放行,這樣,我們才能放心大膽的去拾。有一次,得到了一個小夥伴的“情報”說是村西的一塊紅薯地放行了。為了搶佔先機,我們十幾個人,揹著小筐浩浩蕩蕩地,小跑著來到目的地。但看地的人還沒接到隊長放行的通知,不讓進地,等了一會兒,我們有點不耐煩了。我就模仿電影中張嘎子的樣子,把小夥伴分成兩組,採用聲東擊西的辦法,分頭進地。東頭的小夥伴進地了,看地人就去追趕。這時,我和西頭的小夥伴就進地,讓他顧了頭,顧不了尾。我看到了紅薯,就像看到了寶石,恨不得立馬裝進筐裡,完成父母給的任務,也好回去領賞。我太投入了,竟沒聽到同伴的呼喊,當看到小夥伴四處奔跑,這才想起了跑。跑,也捨不得扔下那筐紅薯,背上近二十斤的紅薯,逃命似的狂奔,還不敢順大路跑,就往田野裡奔,深一腳,淺一腳,跑著跑著,也不知麥地剛澆過水,一腳陷了進去,束手就擒。看地人上來惡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拎起筐子走了。深秋的黃昏,一個十二三歲的小故娘,光著兩片小腳丫子,踩著冰涼硌腳的溼地,拎著兩隻泥鞋,臉上淌著淚和鼻涕。這是一道怎樣的風景啊!

如今,農民往田裡大量撒施化肥,使土地扳結,紅薯產量逐年大幅度減產。物以稀為貴,使得紅薯身價倍增。從田野走向菜市場,從當初的一文不名,到今天的與水果爭寵。

時代在變,但紅薯的本質不會變,它依然是那樣的純樸、憨厚。我對紅薯的那份情,如陳釀的老酒,香香甜甜伴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