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五百三十五章受寵若驚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五百三十五章受寵若驚“金釧怎麼了?”陶傑依然沒有反應過來。

陶卓然捋須,教訓道:“當時,先祖家貧,先祖母只得剪髮換錢,置辦酒菜,哪還有金釧好戴,如有金釧,就徑直可去市上換錢,何必剪頭髮。”要是畫功筆力不足,還可以用年少,技術淺陋來推託,但是這種常識的錯誤,就沒有任何藉口了。陶傑明悟,羞赧低頭,小聲道:“是孫兒疏忽,沒有考慮清楚,只想畫上金釧,會好看一些…阿翁,把畫給我,再重新畫過…”一把手,奪過畫卷,陶傑風風火火跑了出去。

“這孩子,躁躁的。”陶卓然責怪了句,轉頭笑道:“倒是讓客人見笑了。”

“小公子也是心急,想在陶公的壽宴上獻禮而已。”韓瑞笑道。

應對得體,讓陶卓然很是滿意,畢竟是最寵愛的孫子,自己罵了還心疼,況且別人指責,儘管表面上微笑稱是,恐怕心裡恨死了。

這種低級錯誤,韓瑞自然不會觸犯,又說了不少好話,很是順耳,陶卓然心中愉快之餘,也對韓瑞的身份更加好奇了。

前來拜訪虞世南的好友,韓瑞穿著並不張揚,一身普通的青衫,十分低調,也難怪進來之初,陶卓然會將其當成僕役之,可是會談片刻,發現韓瑞的方行舉止,不但沒有僕役低聲下氣的氣息,反而應對如,見識不凡,立即明白,自己恐怕誤會了。

扯了幾句,陶卓然笑道:“揚州,年青的時候,老夫也曾經去過,住了一段子,不知小哥住在何處,說不定,就是我當年居住的地方。”

“就在城東…”韓瑞微笑,說了錢緒家的地址,不信陶卓然會識破。

“哦,聽說過,當時老夫住城南,一個朋友家中…”陶卓然笑了笑,眼睛掠過一抹明瞭之意,城東…那可是富貴人家集居之地,看來,這人的出身,果真不是尋常百姓。

就待繼續挖掘有用信息之時,一個僕役請示之後,走了進來,恭敬說道:“家主,王先生到訪。”

“這麼快就到了。”陶卓然似有幾分欣喜,站了起來,朝韓瑞解釋似的說道:“多年的知好友,住在縣南郊外,也有幾分路程,本來以為會晚些才到的,沒想卻是提前來了…”韓瑞自然陪同起身,心中一動,忍不住問道:“王先生…莫不是琅琊王氏…”

“沒錯。”目光帶著點兒讚許,陶卓然笑道:“若是小哥無事,不妨同我前去相。”韓瑞微笑,沒有拒絕,陶卓然含笑點頭,輕步走了出去。

庭院之中,聽到王家來人了,陶家上下出,就是一些客人,也不請自來,帶著景仰的心情,接王家一行,一時之間,卻是將庭院擠滿,圍得水洩不通,韓瑞識趣,退步在角落,冷眼旁觀。

與陶卓然談笑自若,親切談的,是個銀髮白鬚的老者,旁邊是幾個氣度不凡的中年人,看了兩眼,韓瑞就直接略過,在人群中仔細觀察,沒有發現想找的人,心中泛出莫名滋味,不知道是失望,還是慶幸…

在院中小敘幾句,陶卓然自然客人到廳中,一幫客人,自覺有資格的,自然隨行而進,其餘之人,也就紛紛散去。

沒有亮明身份,韓瑞很有自知之明,沒去湊這個熱鬧,隨大,退出庭院,在陶家宅第閒走,反正今宴會,賓客雲集,宅院之中的每個角落,都有僕役伺候,奉來果瓜糕點酒水,不虞受到冷落。

漫不經心走到後園,欄杆旁邊的小池塘之前,韓瑞低頭,望著青碧的池水,幾尾銀白的小魚兒,在水中自在暢遊,捲起了陣陣波瀾,一圈圈漣漪,慢慢的擴散,一波接著一波,沒有平息的時候。

韓瑞看得仔細,其實已經神遊物外,心中在想事情,卻刻意抑制不去深思,渾渾噩噩,糊糊,待清醒過來,一看左右,卻已經是落時分,酒宴就要開始。

適時,一個僕役走來,笑容滿面道:“公子,開宴了,請去廳中,入席就坐。”韓瑞欣然前往,來到廳中,才發現,這裡是上席,儘管只是陪敬末尾,卻看得出來,陶卓然對於送信而來的韓瑞,印象深刻,特意待安排。對此,韓瑞沒有什麼特別的覺,不過,還是向正與旁人敘談的陶卓然輕輕行禮,入席盤坐。

客廳十分寬敞,席案分成兩排,容納將近四十個客人綽綽有餘,而且中央的位置,還空出大片空間,供伎樂表演。四面牆壁,懸掛輕薄的紗簾,點燃了燈燭,營造出一種離朦朧的氛圍,韓瑞坐於二排末尾位置,旁邊是個年約三十歲,頗為健談的青年文人,以為他是陶家的親戚之類,卻是頗為客氣熱情。

“小兄弟,來一杯。”韓瑞自然不會拒絕,舉盞與之小酌,宴席之上,儘管宴會還未正式開始,但是美酒杯盞已經奉了上來,客人執懷對飲,竊竊si語,談笑風生,倒也熱鬧。

閒聊片刻,青年文人的臉上,忽然出神秘之,身體湊近,小聲問道:“小兄弟,聽說今晚謝公子要拂琴獻藝,為陶老爺子祝壽,是否真有此事?”韓瑞愣了下,有些哭笑不得,看來青年文人,真把自己當成陶家的親戚了,以為自己知道內幕消息。

“這個…我卻是不曾聽說。”韓瑞誠實搖頭,帶著幾分好奇,輕聲問道:“聽兄臺之意,這位謝公子,琴技肯定非比尋常。”這下子,輪到青年文人驚愕起來,十分奇怪道:“小兄弟,難道就沒有聽說過謝公子的聲名?”看到青年文人出,你是火星人的神態,韓瑞啼笑皆非,解釋道:“這位兄臺,在下是揚州人士,近才來到越州,不曾聽說謝公子之名,望請指教。”

“原來如此。”青年文人恍然大悟,表示理解,興致道:“江都揚州,那可是個好地方呀,山清水秀,勝景如林,特別是人傑地靈…”果然健談,韓瑞腦袋冒出黑線,不得不打斷,提醒說道:“咳,說到人傑地靈,卻是不及越州人才輩出,單是大王小王二人,就讓人望塵莫及…”聽到韓瑞提到王羲之父子,青年文人深以為然,心中愉快,補充道:“還有會稽東山的謝安謝丞相,安石不出,將如蒼生何…”

“是是是,差點忘了。”韓瑞點頭,猜測道:“那個謝公子,莫不是謝丞相之後?”

“雖不中,卻也不遠。”青年文人笑道:“是義子,不過,很得謝家的器重,視若親子。”韓瑞微微點頭,也不覺得奇怪,在古代收養子,認義子的情況,並不罕見,是延續家族,維護興旺的一種常用手段。

未成為謝家義子之前,那位謝公子是何來歷,什麼身份,屬於隱si機密,除了謝家人,或者與謝家親近的人之外,青年文人並不清楚,只是知道,這個謝公子,琴技非凡,不過平深居簡出,很少當眾彈奏,現在可能在宴會上獻藝,自然倍受關注。

“既然少有彈奏,你們又如何知道,他的琴技出眾。”習慣的,韓瑞提出了質疑。

“越州達官貴人,名士大儒皆有耳聞,難道還會欺騙我們不成。”青年文人說道,眼睛出了期待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