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申時行帶著滿腦子的思索回到了朝廷,這一個多月朝廷裡出乎意料地平靜非常。。,首。發也許大家都在等著看,他能在京師右所裡找到些什麼,能給大家帶來什麼好處;也許大家都在等著看,朱一刀這個小小的千戶能掀起什麼大來。有皇帝撐
又能怎麼樣,縣官不如現管,他就能保證自己不出錯?只要是個人就會出錯,只要出錯就有機會把他給
下去。天下太平有什麼不好?幹嗎要這麼窮折騰?
老朱卻沒有閒心管這些,他正忙著進行下一步的改革。軍制必須要改變,為了符合京師右所歷來的習慣,老朱對其並沒有做大的改動,為了方便管理,僅僅是分為十人一個小隊,二十人一箇中隊,一百人一個大隊,五百人為一個小旗,一千人為一個總旗。總旗之就是千戶,百戶的編制被取消,改為總旗助理。每個級別均配有助理,這些助理直接歸屬千戶助理管轄,不再與行政編制相叉;每個月錦衣衛指揮使府會派人對這些助理進行考核,他們不需要有多能打,但必須保證政治的可靠,一旦發現有犯政治錯誤的,按照
質直接押入大牢,嚴重者直接當眾斬首。
極為苛刻的條例要求每個助理都必須掌握。有人反映說這些已經不亞於洪武年間了,但老朱只是不屑地笑笑,要知道這些助理每月的薪水已經是以前的兩倍之多!怎麼會和洪武年間一樣?洪武年間的薪水有現在這麼高?
江飛始終沒能解決的裝備問題,被禮部尚的三公子輕易地解決了。其實很簡單,兵部負責軍械的侍郎,是他的小舅子,也是全家唯一看得起他的人。他這個侍郎小舅子可不一般,兵部這些年換了那麼多人,唯獨他一個人穩坐釣魚臺。
當年張居正還在的時候,侍郎小舅子就已經是兵部武庫清吏司的郎中,一直四平八穩,哪個小小的武庫赫然就是他最安全的保護房。萬曆九年武庫清吏司並革,本來是要把他貶為正九品的司務。剛好那陣子張居正被人彈劾,兵部從到下都跟在那些人股後面吆喝,只有他什麼也沒說,什麼也沒做,每天還是老老實實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幹自己該乾的活。當時的兵部尚也提醒過他,你要注意你的立場,不要站錯了隊!侍郎小舅子只是淡淡一笑,大家既然都發言了估計也不缺我這一個,再說了,總要有人做事?萬一要是出點什麼事情,我可擔不了責任。
風向很快就變了,事實證明張居正確實是政壇不倒翁。所有參與彈劾他的人都倒了黴,但當他聽說兵部只有一個小小的兵部郎中沒有參與,心中很是奇特。找來一問,大加讚賞:這才是做事的人!於是在短短几年的時間裡,他從正五品的郎中先是升任有實權的員外郎,繼而又升任權力僅次於尚的右侍郎。這些年來,兵部除了那個不管事的尚,就是他最大了。
大樹底下好乘涼,朝中有人好做官。申時行跟著張居正,發達了;侍郎小舅子跟著張居正,也發達了。看來出來混,還是得找對好老大才行。
找對了好老大是一回事,能不能混出頭就得看自己的本事了。張居正死後,他一家子都被折磨的奄奄一息,跟著他的那幫小弟,大多數也倒了黴。不是被外放就是被貶,總之那段時間是張居正一黨最為悲慘的時候。可是還是有那麼些能忍能說話的,比如申時行,比如侍郎小舅子。
申時行當了首輔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個禮部尚三公子的小舅子。這些年來,他沒升官卻也沒被貶,還是優哉遊哉地做自己的右侍郎。滿朝文武都知道,只有他看得起禮部尚家的那個廢物。那個廢物簡直是把他兩個哥哥和他爹的臉丟光丟盡了,不是在青樓裡喝醉了酒打架鬧事,居然還在正月十五花燈節的時候差點把自家房子給燒了。京師裡不管是誰,提起三公子就直搖頭嘆氣:禮部尚這麼一個明的人,怎麼就生了這麼一個廢物兒子。
唯獨他,不僅堅持和三公子來往,而且告訴三公子:等什麼玩累了,不想再這麼混下去,就來找我,我知道,你絕不是這種沉溺於酒之人,只是不願意面對這個現實而已。
也難怪申時行這麼看得起他,事實證明,侍郎小舅子做事情還算謹慎,眼光還是非常不錯的!自從三公子被朱一刀大罵一通,把自己關在家裡哭了一天後,整整彷彿變了個人。不僅一改往頹廢消極的態度,而且聽說在京師右所還當了小旗!侍郎小舅子也曾問過他,是不是受過什麼打擊刺
了?告訴我,我幫你。三公子跟他說,我只是不想再被爹罵成廢物,我不是廢物。
這次江飛為了裝備的事情發愁,三公子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這是他唯一位的機會了,他不想錯過這個機會。這個改制也許可以改變自己以後的命運,但是如果不試試,又怎麼知道呢?
於是他找到了侍郎小舅子,把改制的細節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並且跟他說,這個朱一刀你可以不在乎,但他的背後是皇。皇是哪種人我不知道,不過皇既然如此信任他,讓他負責改制,這就說明改制皇是下了決心的。在錦衣衛的京師右所進行改制就是為了避免更多的壓力和干擾,錦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小舅子,你得幫我。
侍郎小舅子經歷了這麼多的風風雨雨又怎麼會不知道這是個機會!於是很快地,朱一刀要求的裝備一套不少地保質保量地送到了右所大營。江飛立馬對三公子官大變,行啊,士別三
當刮目相待啊!老朱也是很欣
:自己的手下終於有了人才了,雖然他也不喜歡讀。
裝備到了事情就好辦的多了。考慮到京師右所最主要的責任是維護京師的社會秩序和治安情況,老朱把三眼銃和柺子銃作為制式裝備,配合隨身的大刀,這就保證了遇到突發事件的時候,不僅可以遂行任務而且還能保證自己的安全。
火銃因為程遠,但是
作慢,被淘汰出去,老朱選擇的是抬槍。這種玩意其實就是大型的鳥槍,帶有三角支架和旋轉裝置,長三米,重十二公斤,
程高達兩百米!外號九頭鳥,威力可比尋常!朱一刀經過考慮,決定把這玩意當成狙擊步槍使用,專門
殺重點目標。三把抬槍組成一隊,放置在房頂,不僅可以照顧到二百米內的一切,還可以彌補
速慢的弱點。
重型武器中的火龍出水讓朱一刀大開眼界!這簡直就是彈道導彈!老朱嘗試著問軍械官道:“若是把佛郎機的散花彈給到火龍出水的戰鬥部,那豈不是威力大增!”軍械官不屑地瞥了他一眼:“那散花彈這麼重,裝進去還飛的起來麼?不懂就不要裝懂嘛!”一臉黑線的朱一刀並不甘心。他找來輜重隊負責維護火器的小旗,讓他們把散花彈裡的火藥和小碎片給
出來,一點一點地裝進火龍出水的頭部,一次次地實驗。那段時間軍士們經常聽到後山轟轟的爆炸聲和老朱一臉的漆黑。
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試驗成功了!但是火龍出水的距離卻大大縮短了,畢竟戰鬥部裡的火藥和碎片要重許多,但還是可以接受的,至少可以打出600米到七百米左右。這個距離完全可以打中敵方指揮官,或者是高大的建築物,從此以後就可以斬首行動了!老朱陰陰地想到。
考慮到近戰的需要,朱一刀還是保留了弓弩和大刀,只不過數量比較有限。火器的擊還是老規矩:三排輪放。但是下雨天的時候,火器受
失靈的比較多,唯獨弓弩大刀等冷兵器比較好用。所以在江飛的力薦之下,長矛長槍等也保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