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59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期:2011-01-0509:32:44第八十九章權力野獸也有天一、太子保衛戰楊震走了,彈劾楊震的耿寶發了。人生在世,來得快不如來得巧。劉祜母親早死,一直由嫡母耿姬照顧,倆人情特好。做為耿姬哥哥的耿寶,身為國舅是趕上好時候了,因為他趕走楊震有功,劉祜任命他為大將軍。

現在,樊豐總於可以睡個好覺了。因為楊震走後,自以為江湖正統派的士大夫們,再也不見誰敢出來跟他單挑。

而像陳忠這種貨,他雖掛著儒士的名號,跟他們也不是同一戰壕的。但是,反正大家都是為皇帝服務的。你對我有意見,皇帝不聽,可我們對皇帝提意見,你還不得服服帖帖實施。這種有理想但沒骨氣的東西,遲早也被他們招安,跑不掉的。所以,本就不擔心他在背後搞什麼小動作。

樊豐睡了一個好覺,還得起來幹活。身在深宮裡,總是有吃不完的飯,搞不完的階級鬥爭。接下來,他還得替閻皇后搞掉一個人,不然留下禍患,將來大家都不好過。

對他們構成威脅的,不過是個十歲的孩子。年紀雖小,但威力無窮,他的名字就叫劉保,時為劉祜太子。

說起來,劉保這孩子可憐的。當初,其母李氏剛生下他時,就被閻皇后盯上了。閻皇后無子,他沒有馬皇后的襟,更沒有竇皇后的心計,做事只管結果不管過程。所以,為了怕早生貴子的李氏,將來搶了他飯碗,兩話不說,直接就派人端了一杯鴆酒過去,把人家搞死了。

一晃好些年就過去了,他先是希望,接著是失望,最後變成了絕望。他絕望的是,可怕的時間,終於證明她沒有生育能力。更絕望的還有,劉保一年年在長大。如果有一天小樹長成了大樹,想連拔起,就有難度了。

所以她認為,必須把劉保在成年之前,把他廢掉。

當年竇皇后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也殺了人。問題是,他鴆佔雀巢,搶了人家的孩子來養,多少還有點情義。但是,閻皇后竟然連養的心情都沒了,可見這女人腦袋是多麼的不夠用。

閻皇后對劉保放棄了撫養權,所以這十年來,撫養太子的任務,就落到了劉保的孃身上。孃,孃,有就是娘,時間久了,就變成了親孃,劉祜對他孃的態度就是一個例證。這樣的話,麻煩就大了。

於是,閻皇后就將樊豐這幫跑腿的找來,商討計策。他們討論來討論去,都一致認為,現在最危險的人,不是劉保,而是他的孃。壞孩子都是大人教出來的,只要搞死孃,穩住還未諳世事的劉保來說,應該不是問題。

他們說完,就分工行事了。沒想到,就在這時,劉保母自投羅網,撞到刀口上來了。

事情是這樣的,劉保驚病不安,到父親劉祜母王聖那裡暫住。王聖是什麼東西,劉保的母是知道的,呆在這老女人身邊,絕對的不安全。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她給王聖提了個意見,說您老人家住的是新房,太子不應該久居,久居會犯了土,不如就先回去吧。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劉祜的母,就是劉保的半個。劉保的母可是半個母親。這半個母親跟那半個搶太子,理論上說那是找。於是乎,王聖就聯合樊豐等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去劉祜那裡告狀。

具體告了什麼狀,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劉保孃,以及一個長期替劉保管伙食的,一同拉出去砍了。砍完了以後,樊豐負責觀察劉保,看太子有沒有啥心情變化。

不觀察不知道,樊豐竟然發現,劉保對孃的死憤憤不平,有點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架式。突然的,一股不祥的念頭湧上他的心頭——太子長大了。

樊豐急忙去找閻皇后彙報情況,閻皇后一聽,咬咬牙,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按她原來的想法,把劉保廢了。紙是包不住火的,如果不把他廢掉,睡覺的時候都覺得頭上懸著一把刀,這子過得哪踏實呀。

三十六計,廢為上策。就這麼幹了。

但是,要廢掉劉保,還須得劉祜這個當爹的點頭才行。但是怎麼讓劉祜答應這事,實在有點懸。對於外人,你樊豐愛搞誰,反正都不是割自己身上的。可劉保畢竟是劉祜的親生兒子,都是心上一塊呀。

所以,必須好好研究研究,想出一招好計才行。至於想什麼好計,那不是閻皇后的事了。她沒那個腦袋,留給樊豐去折騰吧。

樊豐馬上又回頭找劉祜的母王聖。劉祜是王聖看著長大的,孩子心裡有幾經,餵的心裡多少是清楚的。還有孩子愛聽什麼,愛吃什麼,愛玩什麼,她可是瞭如指掌的。而且,劉祜這些年來,之所以有驚無險地渡過種種難關,母是出過力的。由此推出,這個看慣了後宮爭鬥母,她不是滅絕師太,但身上肯定有著滅絕師太的絕世武功,讓她來對付劉祜,沒有比她更合適的人選了。

還記得劉祜的父親劉慶,當初也是太子的他是怎麼被廢的吧。對手竇皇后只派他說他腦袋有病,是個神經病,劉炟竟然就從了。然後下詔,公開說太子劉慶是個神經病,沒有理政能力,把他廢了,換上劉肇。

有這個經典案例,做為學習教材,王聖女士就容易入手了。她就跑到劉祜那裡常說太子壞話,說什麼,沒人知道,但我們可以猜。

我猜應該是這樣的,樊豐向王聖傳達了閻皇后的意思,說要廢太子。王聖又發現,這太子劉保向著他那半個母親,跟自己這半個不搭調,留著也是個累贅,幹嘛受這個氣,不如將計就計了。

由此,王聖在劉祜耳邊吹,意思大約就是,我一大把年紀了,養大了老爹,老爹還對我好。現在好心收了太子,太子竟然都不向著她,只向著那死去的母。你說,這氣不氣人,再這樣氣人,我還能活嗎?

就這樣,經王聖這麼一煸風,劉祜就來脾氣了。他叫囂著要廢太子,給他顏瞧瞧。

劉祜不是喊喊過癮的,經過吃幫及身邊一堆跑腿的不斷鼓吹,他真要行動了。不過,要廢劉保,還得走一個程序,即開會討論,漢朝諸部長通過了才行。如果自作主張,後果很嚴重。如果他們通不過,不要說將來太子的難做人,就是他的工作也很難開展了。

開會就開吧,樊豐沒意見,閻皇后也沒意見,耿寶更沒意見。劉祜既然說出開會討論這事,劉保被廢已是板上釘釘。

理由很簡單,楊震死後,後繼無人,也不見什麼高官出來喊冤鬧事,一切平靜得很。所以,在他們看來,只要是皇帝首肯的事,漢朝那些拿來擺設的眾卿,也會點頭通過的。

事情果然會順利進行嗎?會的,絕對會的。包括劉祜在內,沒有人相信決議會通不過。但是,等到真正開會時,他們都全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