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二部分-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二部分第2章白先勇說崑曲(1)每個民族都有一種高雅緻的表演藝術,深刻地表現出那個民族的神與心聲,希臘人有悲劇,意大利人有歌劇,本人有能劇,俄國人有芭蕾,英國人有莎劇,德國人有古典音樂,他們對自己民族這種“雅樂”都極端引以為傲。我們中國人的“雅樂”是什麼?我想應該是崑曲。這種曾有四百多年曆史、雄霸中國劇壇、經過無數表演藝術家千錘百煉的緻藝術,迄今已瀕臨絕種之危,如何保存我們唯一現存的“雅樂”應是文化工作者的當務之急。筆者訪問中國當今崑曲第一名旦華文漪女士,暢談她對崑曲的看法及學藝經過,希望能夠引起文化界的注意,共同愛護保存崑曲這項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

白:我現在跟中國崑劇第一名旦華文漪女士作一個對談,主要圍繞崑劇來發問。聽說你九月份被邀請參加洛杉磯國際藝術節的演出,是嗎?

華:是的,洛杉磯國際藝術節委託我組織崑劇團,來代表中國藝術參加演出。這次國際藝術節有二十幾個國家、一百多個藝術團體,共九百多個藝術家參加,其中主要宣傳十位藝術家,我是其中一位。我想這是個宣傳、發揚崑劇藝術的好機會,希望通過這次演出,能有更多的朋友瞭解中國藝術,喜歡崑劇藝術。

白:這次演哪幾個戲?你演什麼?

華:這次演出三齣戲。有活猴王之稱的陳同申和名花旦史潔華合演《孫悟空借扇》,有名花臉鍾維德和名小丑蔡青霖演《魯智深醉打山門》;我和名小生尹繼芳、名花旦史潔華合演《牡丹亭》其中的二折《遊園驚夢》。

白:我看過你演《牡丹亭》的錄像帶,演得非常好。《遊園》與《尋夢》一戲形成很強烈的對比,很好。《遊園》是對天的喜悅、驚喜,《尋夢》是花凋謝以後的暮,那種哀悼。我相信外國人看這齣戲會受動,這麼多年在美國還沒有正式演過。

華:我們在英國倫敦以及香港等地都演過此戲,演出結束後都有年輕婦女觀眾上臺與我握手,動得掉淚。過去只是在歷史材料中看見,有的演員在臺上演杜麗娘竟身臨其境,動得死在臺上。還有的看了《牡丹亭》的書也因此鬱郁而死。當今婦女看了此戲,也是如此受動。這都說明偉大的劇作家湯顯祖寫出了婦女的心聲,我著重體現原著的神。

第二部分第2章白先勇說崑曲(2)白:請你談談為什麼《遊園驚夢》會成為崑劇的經典鉅作,你又是怎樣演的?

華:《牡丹亭》表現出幾百年前封建社會里的一般女子,受到舊家庭、舊禮教束縛的苦悶,在戀愛上渴望自由的心情,是並無今昔之異的。從藝術上來講,這是當年一出常唱的戲,經過許多前輩藝術家在音樂、身段上耗盡心血、千錘百煉,才留下來這樣一個名貴的作品。後來再加上梅蘭芳先生的細細推敲、斟酌,演出時就成為一個很完美的戲劇傑作了。

白:我一句,據我瞭解,你與梅先生曾同臺演出。

華:我曾參加過梅先生拍攝的崑劇電影《遊園驚夢》的演出,扮演花神,那時我才二十歲出頭,受他的影響很深,對我以後演好此戲起了很大的作用。

白:那你是怎樣揣摩演此戲的呢?

華:我著重體現湯顯祖原著的神,抓住反對封建禮教,婦女要求自由解放的神,加以突出。此戲不像祝英臺抗婚和《西廂記》裡的鶯鶯,有個父母的對立面,杜麗娘只有心理衝突的矛盾,是以觸景生情的心態來體現。在封建禮教家庭中的壓抑和心裡的追求,是一種非常細微的內心戲,全要在有意無意之間來透出一點劇中人的內心情,所以相當不好演。另外此戲身段繁重,幾乎每一句臺詞都有身段,要在身段的基礎上下功夫,為求做到動作優美,如詩如畫,並能準確表達詞意,我要求自己像個舞蹈演員一樣,能夠不說話做動作,就能把人物內心表達得一清二楚。

白:我非常贊成這樣的演法,我在一九八七年的時候去上海,看過崑劇《長生殿》,第一次看到上海崑劇團的表演,當時我可以說大吃一驚,劇團藝術水準這麼高,所以對劇團歷史很興趣。我想今天請你談談,因為你曾經做過上海崑劇團團長,對該團歷史一定很清楚,它是怎樣產生的,以及上海崑劇團在“文革”前後的歷史。

華:我想分“文革”前後來講。

“文革”以前,我們的團叫“上海青年京崑劇團”成員是由上海戲曲學校京、昆第一班(也稱大班)畢業生組成。

“文革”中因江青的一句話,崑劇被砍掉了。她說崑劇是最典型的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封、資、修的東西,這樣一來,我們學崑劇的人就慘了,大都改行到工廠當工人,好一點的則在滬劇、淮劇、越劇學館當老師,那時我被調到上海京劇院《智取威虎山》劇組,改唱京劇樣板戲。一直到“四人幫”被打倒後,一九八七年經大家要求重新成立劇團,叫“上海崑劇團”成員由崑劇大、小二班組成。

第二部分第2章白先勇說崑曲(3)白:那時候大家都回來了,成立劇團後演過哪些戲?

華:本來都散在各單位,後又進行集中。劇團成立時第一個戲是演現代戲《瓊花》,即《紅娘子軍》,後來就演全本《白蛇傳》,新排歷史劇《蔡文姬》、武戲《三打白骨》,恢復大戲有《牆頭馬上》、《販馬記》、《爛柯山》,摺子戲《思凡下山》,等等。

白:據我瞭解,《長生殿》很風光,《牡丹亭》、《潘金蓮》、《釵頭鳳》,還有莎士比亞名劇《麥克白》改編的《血手記》,我都很喜歡。你再談談大、小班的情形。

華:大班招生的時候是一九五四年,報名有一千多名,只取三百六十名,年齡都在十一二歲,這是上海戲曲學校的前身,叫華東戲曲研究院崑劇演員訓練班。後來成立了上海戲曲學校,才招了第二班,也就是昆小班。

白:除了俞振飛、言慧珠二位校長外,你們的傳字輩老師有幾位在學校教學的?

華:有十幾位老師任教,充分發揮藝術人員的才能。

白:崑劇團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行當齊全,各行都能獨當一面,你再談談大班的同學和搭檔。

華:我與兩個小生搭檔較多,蔡正仁與嶽美緹。美緹是女小生,主要唱巾生,和她一起演的戲有《牡丹亭》、《玉簪記》、《牆頭馬上》等,她的表演十分細膩,身段很講究。正仁主要唱官生,和他一起演過《長生殿》、《販馬記》、《斷橋》等,蔡正仁的嗓子特別洪亮,很像俞振飛老師的嗓音,表演大方,表現力強。另外還與演老生的計鎮華同學合作過新編歷史劇《蔡文姬》與《釵頭鳳》。計鎮華的特點是會表演,在臺上很有光彩,並有創新神,他們三位都對我啟發很大。

白:我看過你和嶽美緹的《牡丹亭》錄像帶,蔡正仁也與你配搭得很好,簡直天衣無縫。

華:主要是和他們長期合作,互相有相當的瞭解和悉,藝術觀點比較一致,所以在臺上很有默契。

白:你和蔡正仁在《長生殿》中配合得好極了,尤其是演到《埋玉》那段,兩個人的生離死別的情有淋漓盡致的發揮,很動人,相當成功。你和蔡正仁、嶽美緹配戲時覺有什麼不同?

華:嶽美緹比較細膩,恰如其分,蔡正仁比較誇張,幅度較大,這大概跟戲路子不同有關係。

白:他們兩個人是你重要的搭檔,而計鎮華與他們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