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七章岡村寧次久聞大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衡水大戰進行到轟炸機群飛臨戰場輪番轟炸的時候,ri軍就已經徹底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了。
小鬼子原來還想著躲進村子依託村子佈防呢,但是這個原本不算理想的理想都被粉碎了。冀中、冀南地道成網,特別是劉一民為了打破ri軍重兵圍剿襲佔石門時,特別指示冀中、冀南軍區領導,要在鐵路下面挖地道,溝通冀南、冀中和路西的聯繫。冀中軍民、冀南軍民歷史上就是地道戰的發明者,劉一民這一點撥結果就可想而知,冀中、冀南都有地道和路西據地聯通,彼此之間也有地道聯通。德州、衡水都是ri偽軍的重要防禦支點,又都是華北平原上重要的貨物集散地,
據地軍民和ri偽軍鬥爭、爭奪,離開地道是不行的。德州周圍和衡水又都被我軍攻佔過,以我軍的作風,每到一地都是把發動群眾、武裝群眾放在第一位,這裡的老鄉在地方幹部的組織下,也挖地道,而且和冀南區、冀中區連接成網。這次ri軍對冀中大掃蕩,對冀中地道網嚴加破壞,只不過因為戰局突發鉅變。他們來不及徹底破壞,而且就算沒有戰局變化,他們也不可能徹底破壞完。遍地都是地道網,小鬼子能怎麼樣?這不,冀中參戰的部隊、地方武裝、民兵,有一部分就通過地道進入了村莊。槍打手榴彈炸。
得小鬼子望村莊而生畏,不敢進村,只能在野外頑抗。
衡水以東的ri軍第三十九師團、第五十八師團、第五十九師團被第二兵團、第三兵團主力包餃子了。轟炸機編隊追逐著ri軍,先是用航空炸彈轟炸ri軍成建制的部隊,把小鬼子炸散,接著就是機載機槍橫掃四處奔逃的ri軍,一直把ri軍的師團建制打散成聯隊、聯隊打散成大隊、大隊打散成中隊、中隊打散成小隊,到最後,殺得興高采烈的飛行員們連小隊規模的鬼子都不放過了。看見幾十個小鬼子就會俯衝下來,賞賜給小鬼子一頓機載機槍子彈。直到地面部隊請求停止轟炸,已經轉移到北平的中美空軍指揮部才下令轟炸機編隊中止轟炸。
轟炸機編隊一撤離戰場,裝甲二旅、裝甲三旅引導著主力快速突擊,坦克炮、步兵炮打的山響,車載機槍呱呱直叫。各部隊人人奮勇、個個爭先,殺得小鬼子除了跪地求饒就只能魂歸東洋去了。
衡水以西的岡村寧次率領的第六十九師團和石門守備隊與筱冢義男率領的第二十五師團、第六十二師團、dúli混成第九、第十旅團,遭到的轟炸機轟炸更猛烈。因為他們趕到戰場的時間短,戰鬥力強,挨炸彈多就是必然的了。
這部分鬼子剛剛遭到炮群一頓痛揍,還沒有反應過來呢,轟炸機群就撲下來了。
這個時候。炮群為了避免誤傷,已停止炮擊。一兵團的機械化突擊集團在外圍攻擊,驅趕ri軍往一塊集中。轟炸機群輪番轟炸,也在將ri軍往一塊驅趕。
堂堂ri本陸軍大將、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yù哭無論。只能率領著司令部隨著我軍裝甲集團和轟炸機群的指揮不停地轉移。
等到岡村寧次和筱冢義男匯合到一起了,轟炸機的轟炸就更猛烈了。這一次是美軍的空中堡壘轟炸機顯威風了,炸彈成串成串地往下落,尖銳的呼嘯聲刺得岡村寧次、田道盛武、筱冢義男等人耳鼓發麻,心都揪到了一起。
一聲聲爆炸,一股股煙塵,被驅趕到一起、相對集中的ri軍,在為大轟炸貢獻著戰果,不停的有鬼子被炸彈高高拋起又重重摔下,不停的有鬼子被震的七竅血倒地而死,不停地有鬼子被橫飛的彈片擊中,血
滿地。
這一次轟炸和剛才的驅趕ri軍往一起集中不同,那是中心開花,專揀ri軍集中處投彈轟炸,把ri軍炸散,直到把ri軍炸成一股股、一隊隊潰兵,美軍的空中堡壘才姍姍離去。接下來就是我軍空軍的ri式重型轟炸機、輕型轟炸機和美軍的輕型轟炸機對ri軍實施低空轟炸、掃shè,追逐著ri軍,把一股股、一隊隊ri軍繼續打潰散。
轟炸機群中止轟炸後,第一兵團第九軍也趕到了戰場。三個軍由西向東發起了大規模的突擊、兜剿。坦克在戰場上縱橫馳騁,裝甲車在戰場上縱橫馳騁,汽車跟在坦克和裝甲車股後面,戰士們就在車上開槍shè擊,收割著ri軍的生命。
這個時候,岡村寧次也端不起大將的架子了,筱冢義男也忘了他是大ri本陸軍的中將軍司令官了,兩個人包括華北方面軍的參謀長田道盛武、副參謀長平田正判以及鐵道部長下田室力等高級將官和普通士兵一樣,奔跑、臥倒,躲避著彈雨。到最後,岡村寧次逃到了滏陽河邊的北照磨村附近,在一座古木森森的大墓葬群裡停了下來。
戰場上亂成了一鍋粥,華北ri軍的這群頭頭腦腦們全都成了鬥敗的公雞,一個個坐在墳堆上一聲不吭。
都到啥時候了,華北方面軍參謀長田道盛武還在指揮架電臺,聯繫各部隊。
岡村寧次面如死灰,靠著一棵古樹坐著,半天才喊過田道盛武,低聲待道:“給十二軍司令官土橋一次君發報,一、命令他接替華北方面軍司令官指揮華北各部隊。二、命令十二軍緊急收縮山東各部隊,迅速撤向徐州,依託隴海線佈防。溝通與華中聯繫。三、命令十二軍務必控制連雲港,情況最壞時可以依靠海軍支援,撤回本土。”田道盛武對岡村寧次到這個時候還心懷全局
動不已,大聲說到:“司令官閣下,請筱冢義男君組織部隊保護司令官閣下突圍,我願意留下組織部隊阻擊。誓死效忠天皇陛下!”岡村寧次看了一眼田道盛武。又看了一眼殺聲震天的戰場,搖搖頭,聲音裡滿是悲愴:“不可能了,我們已經失去了突圍的條件了。北支那方面軍毀在劉一民手裡了。大ri本帝國要輸掉這場戰爭了,形勢已經無法逆轉了。田道君,給大本營發報,請他們務必派出聯合艦隊,接應、支援十二軍撤退,晚了就來不及了。劉一民會馬上進軍橫掃山東的,第十二軍各部隊分散各地,經不起劉一民部的打擊。另外,告訴大本營一聲,我愧對天皇陛下的厚愛,我將剖腹謝罪。以武士的方式體面地結束自己的生命!”岡村寧次確實想剖腹謝罪,因為他此時滿腦子羞愧,羞愧得只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岡村寧次自負的很,以智將自居,每一次作戰都仔細調查、認真分析、周密籌劃,沒想到到頭來把幾十萬大軍給葬送了,而且是送的如此的乾淨徹底。連個反手的機會都沒有。他不羞愧誰羞愧?他不剖腹誰剖腹?要知道,這些部隊可都是嚴格執行了他的命令才落到了覆滅的地步。要不是他自以為聰明,要在灤河搞什麼反擊作戰,換一個比較常規的戰法。在從錦州撤退時把主力擺在山海關到喜峰口一線,依託天險拼死固守,恐怕這個時候東野主力還到不了北平城下呢!而且,以ri軍士兵的頑強和勇敢,東野主力就算攻破山海關到喜峰口一線,那也得付出巨大犧牲,沒有三兩萬人傷亡的代價,恐怕是很難突破天險的。當然,這也只是岡村寧次心裡的想法,說出來一點意思都沒有,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徒落笑柄而已!
田道盛武去發報了,岡村寧次拔出了指揮刀,用軍服的衣袖擦了擦,眼睛裡滴出了幾滴淚珠,低聲唱開俳句了。
沒有人阻攔岡村寧次剖腹自盡,因為這些ri軍將領們都已經絕望了,他們中有些人都在權衡是剖腹好還是用手槍自裁好,甚至還想到了當俘虜的話會不會上絞刑架。
筱冢義男的兇悍勁不知道跑哪裡去了,竟然和岡村寧次並肩而坐,拔出了指揮刀,細緻地擦拭了幾遍,也跟著岡村寧次大將唱開了俳句。
這情景,讓聚集在這片大墳裡的ri軍將領們心如刀絞、淚如雨下。
華北方面軍鐵道部長下田室力少將沒有落淚,而是低聲嘟囔道:“真羨慕木下中將啊!剖腹時還可以享受一杯清酒!”一杯清酒,一杯清酒,這個時候已經成了華北方面軍下田室力的奢望!
想想,下田室力幾天前還坐在北平的辦公室裡,指揮著ri軍平漢路鐵道守備隊、津浦路忒到守備隊、膠濟路鐵道守備隊、德石路鐵道守備隊、隴海路鐵道守備隊,控制著華北的鐵路運輸,把華北的礦石、煤炭、糧食、棉花往ri本運,往華北方面軍各部隊運。那些想通過鐵路運輸貨物發大財的ri本商人們跟在下田室力的股後面亂轉,趁著他不注意,把小金魚、花花綠綠的票子往他辦公室的
屜裡
。晚上的時候,還可以讓不同的女人侍寢。那是一種什麼境況啊!這才短短几天,下田室力就要面臨著當俘虜還是剖腹這樣艱難的選擇。簡直是恍然若夢啊!
不光是下田室力發出這樣的概,這群在華北燒殺搶掠、幹盡壞事的侵華魔頭們都是一副死到臨頭的
覺。
岡村寧次和筱冢義男退到了這個位置,ri軍的潰兵們也逐漸朝這裡集中。可惜的是,ri軍沒有挖戰壕、搞工事的機會。飛機轟炸停了,炮群炮擊停了,東野一兵團的裝甲集團在戰場上縱橫馳騁,追著ri軍潰兵股打,很快就用坦克履帶把聚集在大墓葬群周圍的ri軍潰兵們分割開了。
坦克炮、汽車上的九二步兵炮、迫擊炮、擲彈筒在炮擊,車載機槍在shè擊,跳下汽車的戰士們端著八一自動步槍、半自動步槍吶喊著、shè擊著、衝殺著,小鬼子本就不可能組織有效抵抗,只能是潰逃、哭喊、被消滅!
第一師師長王大湖率領部隊衝到這座古木森森的大墳跟前時,才知道自己一網撈的都是大魚。
這個時候,聚集到大墳周圍的ri軍士兵們都已經躺倒在地了,華北方面軍參謀長田道盛武還在指揮報務員不停地滴滴答答發報。不過,他傳達岡村寧次命令的電報早就發過了,這個時候是替這些ri軍高級將領們發訣別電,一封挨一封,得排隊輪候。
華北方面軍副參謀長平田正判跳了出來,舉著指揮刀,大聲吼了一通。
王大湖聽得懂ri語,平田正判說的是“支那軍官,我們要和你們決鬥,一對一的公平決鬥,各安天命,不死不休!”這個平田正判,在北平、天津抓地下黨的時候怎麼就沒想起來公平決鬥,這個時候才想起公平決鬥,晚了!
王大湖抬手就是一槍,打在平田正判的小肚子上。平田正判手裡的指揮刀哐噹一聲掉在了地上,彎下捂著肚子慢慢倒在了地上。
岡村寧次要剖腹謝罪,但是腦子裡那麼多俳句怎麼都唱不完。沒辦法,岡村寧次博學多才,對ri本傳統文化的經典俳句學的太多,體會太深,這個時候不抓緊
唱完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千古艱難唯一死!
岡村寧次大將不是怕死,而是酷愛ri本的俳句,總得把會唱的
唱一遍,這才能死的安心麼!
王大湖領著戰士們衝進大墳的時候,岡村寧次這才停止了唱,雙手倒握軍刀,朝著自己的腹部扎去。只聽“砰”的一聲,岡村寧次的指揮刀一下就掉到了地上。
王大湖朝自己的槍口吹了口氣,這才笑眯眯地看著岡村寧次的大將肩章,笑眯眯地說到:“岡村寧次,久聞大名啊!”岡村寧次的脊樑骨似乎一下子就軟了,聞言直接出溜到了樹幹上,再也不發一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