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十八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到處是他。幾十噸的、一兩多的、戴八角帽的、梳背頭的、正對大街的、邁向人間的、老得睜不開眼的、年輕靦腆像個大姑娘的、全須全尾兒的、笑的、沉思的、夾菸捲的、拿雨傘的、揚臂召喚的、掰手算賬的、裹軍大衣的、套藍大褂的、戳在大門口的、別在脯上的、彩的、全素的、大理石的、白水泥的、石膏的、磚頭的、瓷的、鋁的、塑料的還有海綿的。走到哪兒,他都和你在一起,好像自然界的一部分。

那就像掀開了糞井的蓋子,所有的齷齪都亮了出來。我們到處去看大字報。

我們院禮堂、一食堂那一角有一些,辦公區有一些,文化大革命開始,辦公區警衛得也不那麼森嚴了,小孩也能進出。有時,我們還到翠微小學和翠微中學去看,那兒的大字報更是鋪天蓋地,每一尺牆都糊滿了,樓道、院內拉著一道道鐵絲像晾衣服一樣掛著直垂到地的大字報,整個院子變成用紙牆隔離的曲回宮。

炎炎之下我一次次到震驚。我發現罪惡離自己那樣近,就在那些看上去一本正經威武不屈的大人之中。他們撒謊、背叛、佔別人便宜,個個都是卑鄙小人和無恥之徒。尤其令人痛恨的是他們多次結婚。第一個娶的老太婆好,都是老幹部,工資都高的,一定要離,換個年輕級別低的。我們院小孩的媽沒有幾個是大房,淨是後娶的。我當然不懂結婚之後兩個人在一起主要幹什麼,直覺上到那裡有一種下的勾當,什麼純潔的東西被砧汙了。也許是大字報提到此類事所用的輕蔑或義憤填膺的字句影響了我,我以為那屬於犯罪。坦白講,我發覺自己被這類事引住了,受到一種下賤的情緒支配。看到白紙黑字寫的涉及男女關係的細節我十分不適,情一點點波動,像被狗了,越不適越想再來一下。

對自己的反應很生氣,很厭惡,又無法平復心情的紊亂,於是大怒,於是升騰起強烈的道德觀念:和女的好就是動物,最低一等動物。這些人都該死!以後堅決不結婚,一直跟著主席幹革命。

每個星期都有外面地方的造反派開著卡車衝我們院西門想揪院裡在地方單位工作的家屬。警衛排的戰士攔著不讓他們進,他們就堵在門口和前去勸阻的管理科幹部烈辯論。雙方都拿著紅寶書,胃疼似地捧在前,各自引用主席語錄針鋒相對地對罵,不時一齊振臂高呼主席萬歲。警衛戰士有紀律,叫做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一般只是徒手組成人牆。畢竟那也不關他們的事,他們也不是太起勁,造反派豁出去一衝就衝開個口子。這時,我們小孩就飛跑回各樓叫大孩。這些大孩都是紅衛兵,打人也不犯法,戴著紅箍下樓見外人就打。前來滋擾的造反派大都是文教系統的小知識分子,體格弱,架著眼鏡,很多人是中年人,被打得臉紅脖子還掙扎著昂首講理。有時大孩們一直把他們追殺出院,小孩們也跟在後面起鬨吶喊彈弓砍磚頭,遠遠看去也是頗有聲勢的好幾百口子,浩浩蕩蕩追到翠微路口,才散了隊形,後隊改前隊,一路狂奔,爭先恐後逃回院裡。

我們院都靠小孩保衛了。那使院裡孩子油然而起一種使命在身的責任。也就產生了很強的地盤概念。見到外院孩子進院就要去截,百般盤查,動釩群起追打。很多來走親戚串門做客的小孩都捱了打。就是從那時起,我們院孩子開始和海軍的孩子打群架。我們老要到他們院看演出、澡堂鍋爐壞了要到他們院洗澡、看熱鬧玩玩什麼的,他們也認為這是一種冒犯和侵略。

翠微路口天天都有幾百輛自行車聚在那裡,車座拔得很高,出一截兒掙亮的不鏽鋼管,很多車都拆了後支架,車把安了轉鈴,一或紅或綠的鋼絲鎖彎彎曲曲蛇一樣架在上面。那些人都穿著鬆鬆垮垮的黃軍裝,戴著呢子軍帽,很寬的紅綢子袖標隨隨便便套在小手臂上,被挽起的袖口遮住大部分,只出無字的一圈邊兒。他們一腳支地,歪著肩膀駝著背扎著大堆兒聊天說笑,幾乎人手一支菸,邊說邊有煙霧從嘴裡鼻孔中散出;有人騎車帶人在拐小圈;有人孤獨傲慢且懷惡意地盯著過路的人;有時會有兩個、三個穿軍裝的女孩子站在他們中間和他們說話,那時一些人臉上就笑嘻嘻的;不時,會飛車而來又一群同樣打扮的人,新到的就會和原來在那兒的紛紛握手,說一些很豪的話。有一個人總是獨自走來,戴著布軍帽,很黑,臉上很多壯疙瘩,很沉穩的樣子,一路走去,誰都認識,他們叫他“小保”看見這些人,方槍槍之輩就會互相使個眼,捅捅肋骨,很敬仰地小聲說:“三校”的。那是翠微、育英、太平路三所中學的紅衛兵搞的所謂“三校聯防”我們那一帶最狂的紅衛兵組織。這幾百號人只是翠微中學的一小撮。真正的大隊人馬是從西邊過來,黃釅釅,明晃晃,鋪天壓地,使我總覺得那曾是在下午臨近黃昏看到的景象。不能盡書那種壯觀的場面,只記得受到震撼的心情,覺得他們很輝煌,進行著偉大的事業——他們去衝公安部。

有時清晨,也能看到一些妖嬈的男女現役軍人。一卡車一卡車地從街上疾駛而過,沿途亂喊亂叫,狂呼口號。她們有一個很響亮的名稱:三軍衝派。

一些魁梧黝黑的大個子軍人從禮堂怒氣衝衝地出來,邊走邊吼,紛紛往一輛卡車上爬。他們是駐在長辛店靶場的“三項隊”的人,經常來院裡訂光籃球場和機關年輕幹部打籃球。他們中有幾個是歷屆“社會主義國家友軍比賽”全能和擊、障礙、投彈各單項的冠軍得主,可說是武藝超群。他們在和什麼人吵架,上了車立在後擋板旁還連比劃帶揮手扯著脖子嚷。衛生科的兩個女兵勾肩搭背慢慢從禮堂裡踱出來,站在臺階上罵他們,嗓門也放得很開,又尖又脆。卡車開動了,他們和她們還在不依不饒地對罵。

我也不記得是哪邊罵哪邊的,只覺得這話很上口,一下就記牢了:河邊無青草,餓死保皇驢。

孫中將摘了領章帽徽,敲打著一面很響的銅鑼,沿著大場西邊的馬路邊走邊喊:打倒老孫。

我們在場另一邊桃樹掩映的馬路上邁著正步跟在他兒子身後,一齊有節奏地喊:大腚、大腚。

他兒子突然笑著轉身做追趕狀,我們也笑著一鬨而散。

大批外地的紅衛兵住進了我們院,在俱樂部、禮堂、食堂凡是有空地的房子內席地而臥,每人一張草蓆,吃飯的時候就到一食堂領兩個饅頭一碗白開水。、他們穿的軍裝很多是自己染的,兒很不正,像青蘋果。正經軍裝也多是僅兩個上兜的士兵服。有人自己在下面開了兩個兜,還是能看出來,因為士兵服上兜蓋有釦眼,而幹部服則是藏在裡面的扣樣。

他們很憨厚,個個都是樸實的農家子弟的模樣,口音很侉,見到去找他們玩的小孩就問:你爸是什麼官?你們院都是團長吧?

我們一邊在他們的地鋪上躺下起來折騰,一邊告訴他們:我們院還有好多軍長呢。

白天,他們就坐我們院卡車走了,晚上回來都很幸福,眼中閃爍著生理滿足之後尚未平復的動和愜意。經常還有一個人處於歇斯底里狀態,跳著腳又笑又叫,眼角冒出一片片淚花,耷拉著一隻膀子,扎著五個指頭。我們院好事者圍上去輪握他那隻手,再三地握,雙手捧住,緊緊抖動,臉上也顯示出巨大的亢進和陶醉。那是一隻被主席握過的手,我也擠上去拉了拉那隻手,很想叫自己動。但沒有,只是一手汗和幾個老繭。

那人發誓這隻手一輩子不洗了。

後來,方槍槍看過主席檢閱紅衛兵的彩紀錄片。

主席很莊重,緩緩移動著身軀,在天安門城樓的白欄杆上走來走去。再看金水橋畔的那群紅衛兵,滿臉是淚,身體一上一下地動,喊、叫、大汗淋漓——幹嘛呢嘿!

紅衛兵來來去去,過把癮就走。後來就有點討厭了。

有一幫舒服了幾遍還不走,泡在我們院免費吃住在北京逛公園。再後來他們居然貼大字報,說我們院給他們吃得太次,光饅頭白開水沒菜,而我們院的老爺少爺淨吃大魚大。廢話我們是花錢吃。這幫白眼狼真是蹬鼻子上臉。他們在我們院食堂前聲淚俱下地控訴自己遭受的迫害,說他們是主席請來的客人,在我們這兒都餓瘦了,動員我們起來打破這不平等的社會。講的是慷慨昂,上綱上線,骨子裡還是要飯。自己的動機陰暗說成全世界人都有罪這幫紅衛兵也讓我見識了形而上是怎麼為形而下服務的。

這就叫刁民食堂任師傅說。

一股黑煙在海軍大院上升,直衝藍天。消防車拉著驚心動魄的汽笛從遠處駛來。方槍槍爬上院牆,看到海軍食堂旁的一溜高大的平房著了大火。火苗穿透屋頂,在一排排白瓦上陰險妖撓地晃動,看上去相當無害,所到之處並無異樣。戴頭盔的消防隊員把白練般的水柱澆上去,它們就低頭縮回屋內。房子的門窗往外冒的只是滾滾濃煙,燻黑了框子和牆壁,一點火星也看不見,這使場面顯得不那麼危急,看到的只是一群群忙忙碌碌的人,地面到處淌著小溪般的水。很多海軍的小孩也站在周圍看熱鬧。看見我們院牆頭站滿人,就朝我們吆喝:看什麼看,找打呢。

我們院孩子就揮舞著彈弓說:你過來。

他們就撿石子奮力向我們投來,我們院小孩就拉開彈弓他們。他們一窩蜂向我們衝來,我們連忙跳回院內,滿地找石頭隔著院牆扔過去,那邊的磚頭瓦塊也如雨點般飛過來。

等我們再次探頭探腦爬上牆,那房子已成一個花架般的黑框子,遍地冒煙,火全滅了,一個消防隊員剛從房頂摔下來,人都癱了被同伴抬著往外跑,他捂著肋部表情極其痛苦,接著好像就昏了。我沒看到血。‘李作鵬家的“一面紅旗”像一艘黑遊艇從我們樓前矯健駛過,長,體圍寬及兩邊的馬路牙子。

聽到“嘟嘟乓乓”猶如巨人放嘟嚕的聲音,就知道李家的胖兒子和他下的那輛自動小板凳般的濟南“輕騎”牌摩托車很拉風地來了。

海軍院內的牆上刷著大字標語:堅決擁護李王張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