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捲風雷九州第五十章風雨飄搖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三捲風雷九州第五十章風雨飄搖兩相隔羅大綱這次南下蘇州可謂費盡心機,所領大軍人數比上次更多外,還派出陳玉成潛入上海附近,聯絡各處勢力配合起事。從一開始,的確在戰術上佔了不少上風,前後受敵的消息傳來後,大軍壓近的蘇州城裡,飄揚著一股恐慌的氣息。
可左宗棠畢竟是左宗棠,很快就用鐵血手腕平定了百姓的情緒,為了穩定軍民之心,高舉屠刀殺了一大批人,緊閉四門,擺出一副破釜沉舟的架勢,要與羅大綱一決死戰。
兩軍先是小心謹慎的接觸,從開始的局部戰鬥很快就蔓延到整體的攻防戰中。面對羅大綱的猛烈進攻,左宗棠率新軍沉著應戰,巧妙周旋,主動收縮戰線,步步yin*羅大綱踏入陷阱。
開戰幾,羅大綱的軍隊進展順利,很快就攻克了還未修補完成的城門,並向城內迅推進。沒料到左宗棠是故意放棄一線防守,在城內早佈置好了第二、第三道防線,不僅如此,參考上次和珅在蘇州作戰的經驗,左宗棠還把防線周圍挖得戰壕遍地,並利用城內地形阻礙羅大綱大軍陣型布開,集中火力把對方牢牢盯死在防線前。
久攻不下,傷亡巨大的羅大綱所部立即調整戰術,分兵從左宗棠兩翼穿,打算用四面夾擊之策,一舉圍困左宗棠的新軍。
沒料到,羅大綱此舉正中左宗棠下懷,新軍故意丟棄城門。依靠戰壕防守用意就是用來引羅大綱的視線,而左宗棠親臨戰場也是給羅大綱一個錯覺。其實在開戰地前夜,左宗棠的新軍早就一分為二,由心腹大將劉松山率領從蘇州外圍悄悄迂迴到羅大綱的後面去了。當羅大綱分兵三路,中軍力量銳減時,左宗棠突然難,出信號。與劉松山所部全線開始反撲。
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左宗棠也用前後夾擊之策直羅大綱的中軍。從局部的人數和戰鬥力上來看。兵分兩路的新軍對陣羅大綱的中軍佔據了絕對優勢。剛分兵地羅大綱腹背受敵,被打得措手不及,連回軍突圍的反應都沒來得及做出就給全線擊潰。
新軍除千人用來阻擋救援羅大綱地太平軍外,其餘力量全部投入對羅大綱中軍的打擊中,同時一直隱藏軍中不的大炮直推陣前,對準羅大綱的帥旗方向一陣猛轟。一代名將羅大綱被炮火當場炸死,整個中軍頓時大亂。士氣大跌一瀉千里。
羅大綱命喪當場,中軍的迅潰敗和恐慌立即影響到整個太平軍,加上新軍高喊羅大綱已死的連鎖反應之下,人數遠遠出新軍的太平軍被打得丟盔卸甲,落荒而逃。要不是羅大綱地親兵拼死相護的話,就連羅大綱的屍體都保不住,好不容易殺開一條血路,幾萬敗兵在城外奔得是漫山遍野。向南京方向狼狽不堪地逃去。
王有齡、辜鴻銘趕到戰場的時候,戰鬥已經進入了尾聲。這支生力軍的到來,更給大敗的太平軍嚴重的打擊,那些跑的慢地太平軍,在新軍和鄉勇的配合下,死傷遍地。損失巨大。
此次一戰,太平軍六萬人馬中陣前損失一萬有餘,潰敗逃亡中踐踏死傷者更是無數,尤其是賊羅大綱命喪蘇州城,更給太平天國南下江南的計劃造成了嚴重打擊。左宗棠憑此一戰名揚四海,成了繼曾國藩、和珅之後的又一位中興名臣。
蘇州之戰剛剛結束,還沒來得及一口氣的眾人就接到了上海傳來的消息,當得知上海有兵亂生,叛軍已經攻陷總督衙門和製造局時,勝利地喜悅轉瞬就化成了驚愕。
暫時誰都不知和珅在安危如何。左宗棠、王有齡、辜鴻銘等人心急如焚。也顧不得擺什麼慶功宴了。商議決定,立即由王有齡、辜鴻銘率鄉勇馬上趕回上海。劉銘傳帶領一部分新軍隨隊同行,到松江後就地駐紮,至於左宗棠大戰之後暫時無法從蘇州脫身,只能拜託各位儘快行軍,把和珅從危機中救出來。
聽完了王有齡、辜鴻銘的述說,和珅不由得喜上眉梢。雖然這幾生了這麼多事,昨夜還差一點兒被小刀會給擒住,但蘇州之戰的好消息頓時沖淡了所有的煩惱,讓他興奮異常。
左宗棠的蘇州之戰所造成的影響不僅是他個人的,羅大綱的死進一步扭轉了江蘇的戰局,從短時間來看,主將陣亡大敗而歸的太平軍投鼠忌器之下應該不再會輕易攻擊蘇州,這樣一來,就能給蘇州、上海等地一個休生養息地機會。
“好!季高這戰打地好哇!”和珅笑容滿面地在堂上走來走去,疲倦和煩惱一消而散。
“全賴中堂大人慧眼識珠,左撫臺此戰方能一戰定寇。”王有齡笑呵呵地拍著和珅的馬。
至於辜鴻銘,經歷過蘇州這戰後對左宗棠地兵才也尤其佩服,雖然心目中還是認為那句“天下不可一無湖南,湖南不可一
無左宗棠”的話有些不以為然,但從情緒上來看,已經淡薄了許多。
高興歸高興,但上海之亂剛過,製造局等處損失嚴重,尤其是那些親衛與喬阿富之死,讓和珅心有愧疚。如果他當初不是太自信,大意的話,這事本就不會生,但現在再去說這些話已經無濟於事了。
威廉經歷這一次變故,瞧著親手規劃製造起來的,費了不少心血的製造局差一點兒就在戰火中成了廢墟,再加上喬阿富替他而死一事,讓他觸頗多。也不顧自己身心疲憊,與和珅特意讓他多休息幾天的要求,主動承擔起了重建制造局的責任。沒
沒夜地與辜鴻銘等人在製造局裡修理那些被損壞地機械,努力使製造局重新運轉起來。
鄉勇回上海後,和珅下令王有齡仔細搜捕城內潛在的各方勢力,力圖肅清上海的隱患。同時,讓各部配合找尋逃出上海的那些叛軍下落,同時尤其注意周秀英所說的那位“陳大哥”陳玉成由於判斷正確,僥倖在和珅各部大搜之前逃入了江蘇。並沿著太湖北上,進入太平天國控制區。和珅的人忙碌了幾天。這才得到叛軍已經逃脫的消息,把這消息傳回了上海。
雖然人沒抓住,但和珅卻從周秀英所說地職務上了解到了陳玉成的姓名。看著手下報來地資料,和珅開始關注這個年輕的太平天國將領,雖然他們從未直接會過面,但在上海這些子的
手中,卻已經清楚。這個陳玉成的確不簡單。
英國人和法國人在這次上海之亂中的反應讓和珅警惕起來,特別是英國人,居然對自己使出了借刀殺人之計,用心不能不說險惡異常。貪婪的英國人,還有法國人,都對自己的國家虎視眈眈,恨不能把整個中國變成他們地殖民地不可。
一個貧弱的大國,在弱強食的世界上如不抗爭。那只有被人魚
的下場。包令,他那彬彬有禮的笑容下隱藏著是醜惡的嘴臉,紳士的面具下有的是大英帝國對中國地貪婪和無窮的**。中國與英國將來必有一戰,和珅非常清楚這點,雖然他恨不能現在就領兵給這些英國佬狠狠的一個教訓,但從理智上他卻清楚如果此戰不成。帶來的後果會是如何。既迫切,又下意識地儘量延遲戰爭的生,這就是和珅如今的矛盾心理。
在朝廷地無知無畏之下,中國的外簡直就是一片空白。雖然有那些對中國比較友好的國家存在,可正由於咸豐與朝廷的短視,
本就不能去利用它們,給國家取得外
上的主動。
從和珅的判斷下,美國是最可能成為中國盟友的人,但因為咸豐對洋人的厭惡,和美國如今國內的局勢動盪。兩國之間建立起同盟還是很遙遠的事。加上美國是共和國制度。幾黨輪執政,和珅想用地方政府地名義和美國取得局部聯盟
本就是不可能地事。
由於威廉的存在。和珅漸漸把目光投向了普魯士。普魯士在歐洲雖然是個小國,但卻是一個軍事強國,而且為了統一德國,普魯士與英國、法國之間地矛盾非常深。從這點來看,普魯士在中國與英、法有衝突的情況下,很有可能站在中國這邊。
而且,普魯士是一個君主國家,君主國家比共和國的好處就在這裡,和珅可以通過私或者其它方式贏得普魯士王室的好
,利用他們在歐洲的力量展自己,並幫著牽制英、法兩國。
關於這個構思,和珅與辜鴻銘仔細談過幾次,瞭解歐洲局勢的辜鴻銘舉雙手贊成和珅的想法,不過也提出了他的建議。
“普魯士現在要的就是統一德國,如果我們能在德國的統一上幫他們一把的話,普魯士王室完全會傾向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