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四卷神州飄搖第十五章下戰書最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四卷神州飄搖第十五章下戰書最後通牒面對如此結果,和珅也頗為無奈,英國人步步緊,就算沒有今天之事他們也會單方面開戰。大而富饒的中國,在英國人眼中早巴不得把它攬入懷中,把它變成第二個印度,成為女王皇冠上的又一顆明珠。

英國向中國正式宣戰的消息傳到北京,朝野震動。面對如此咄咄人的英國人,咸豐惱羞成怒,下旨讓和珅在上海繼續談判,並嚴令葉名琛在廣州做好防務工作,以戰促和,打算給狂妄的英國人吃點苦頭。

和珅在上海並沒閒著,讓辜鴻銘把英國人與太平天國私下的和約通過各種渠道了出去,先佔據外上的主動,隨後頻頻約見各國公使,請求各國在上海的駐軍以維護各國利益為由,儘量封鎖英軍北上的路線。接著,他又寫信給左宗棠、曾國藩、李鴻章等人,讓各部儘量調遣一部分兵源,南下廣州,以增援葉名琛作戰。

至於京城那邊,和珅密信給恭親王奕訢,請他嚴密注視直隸,尤其是做好天津大沽口的防務,以免英國人故伎重演,繞道再取天津。

廣州城,兩廣總督衙門。

葉名琛早年任廣東巡撫,咸豐二年授兩廣總督兼通商大臣,此人長於內政,善於理財,對太平天國等黨徒心狠手辣,殘忍嗜殺,權傾兩廣,可謂風光一時。

可這幾來,葉名琛突然像老了許多一般,總是憂心忡忡地望著廣州以東。特別是接到咸豐聖旨後,他更是每心神不寧,短噓長嘆。

“大帥,英夷到廣州海外已有五,看來大戰將至,還請大帥儘早打算啊!”巡撫柏貴坐在下,一副愁眉苦臉的樣。

“是啊!大帥。朝廷既然已經下旨,大帥總督兩廣。再不決斷地話怕時無多呀!”廣州將軍穆克德訥連連點頭,催促著葉名琛早作決斷。都統來存、千總鄧安邦等面目嚴峻,坐在最後緊鎖雙眉,附和點頭。

葉名琛微閉雙眼,手裡拿著咸豐的聖旨,長嘆道:“聖上旨意,此戰以促和為主。當息兵為上。今天請大家來,就是商議一下這仗究竟該如何打?”坐下眾人面面相覷,卻誰都說不出個話來,瞧著他們一副害怕的樣子,葉名琛怒道:“廣州乃兩廣要地,長剛去,英夷又犯,此戰事關重大。爾等食君之祿當盡臣子本分!”

“大帥,卑職有話說!”都統來存血氣方剛,起身抱拳應道。

葉名琛一喜,連忙說道:“來都統,請講。”來存不屑地先瞧了一眼巡撫柏貴,這才說道:“此次英夷無端挑起戰火。欺我天朝內亂,是可忍,孰不可忍!卑職願親率兵士抗敵,以報皇恩!”

“卑職等也願拼死抗敵,以報皇恩!”千總鄧安邦等一同站起,跟隨來存慷慨昂道。

“好!有你等齊心協力以抗強敵,是皇上之幸、本督之幸,也是兩廣百姓之幸也!”葉名琛拍手讚道,接下來話鋒一轉,卻又搖頭嘆道:“英夷此來雖說只有兩千人。但堅船利炮非我等血之軀可敵。廣州駐軍加起來也只不過區區萬人。青壯強悍者十之四五亦。各位雖有雄心壯志,兩軍對陣卻是勝負難測。況且聖上旨中其意甚明,當息兵為上,本督兩為其難那。”

“正是!正是!”巡撫柏貴在這些人中膽子最小,連忙說道:“廣州靠近香港,英夷此來雖人數不多,但香港也有駐軍,如果兩面夾擊之下,廣州定然岌岌可危。以本撫來看,大帥還是以和談為主,儘量委曲求全,以保全廣州為上。”

“和談?”葉名琛斜眼瞧著柏貴,冷笑一聲:“於中堂在上海都沒能談出什麼來,以我等就能談得了麼?”

“那麼…就是打了?”柏貴遲疑地問道。

“打?你可有十足把握?”

“這…。”柏貴被問得張口結舌。

廣州將軍穆克德訥在一旁口說道:“大帥,屬下倒有一策似乎可行。”

“哦,將軍有何策,請道來。”穆克德訥瞧了葉名琛一眼,這才猶豫地說道:“皇上聖旨中雖說息兵為上,但也點明以戰促和。眼下看來,廣州之戰已在所難免,就算我們不打,英夷也必將挑起戰火。當務之急是守住廣州為上,至於和談之事我想於中堂在上海定有安排…。”葉名琛點了點頭,用眼神鼓勵他繼續往下說。

穆克德訥接著說道:“不過大帥剛才的話也在理,廣州之軍雖比英夷多出幾倍,但可戰者只有其半。況且英夷擁有堅船利炮,實非我等可以抵擋。以屬下來,倒不如在兩廣招募些鄉勇,放武器,讓他們配合官軍以擋強敵…。”

“胡說八道!”穆克德訥話音剛落,葉名琛不喜反怒,拍著桌子就站了起來。

“兩廣是何地?你身為廣州將軍難道不知長來歷麼?這些年本督費盡心血,殺了多少人?手上又沾了多少鮮血?背了何等罵名這才把長勢力從兩廣清除出去,還我兩廣百姓一個朗朗乾坤。你如今倒好,居然提議在兩廣招募鄉勇?難道是想讓長藉此死灰復燃不成?”

“大…大帥…卑職萬萬不敢有此想法,卑職只不過是…是想為大帥…。”穆克德訥滿頭冷汗,嚇得連忙解釋,幸好葉名琛看在他滿人的面子上沒有過多追究,只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穆克德訥心裡暗暗後悔,他也不知道自己怎麼了居然出了這麼一個餿主意。坐回位置後仍舊捏了把冷汗,幸虧葉名琛沒有藉此追究自己,要不然上折參他一本,他的廣州將軍之位也算做到頭了。

兩廣地確和其它地方不同,是洪秀全太平天國起義地誕生之地,特別是洪楊兵起事後,整個廣東陷入大亂困境。加上兩廣之地又處沿海,向來都是天地會等組織的傳統地區。民間心懷叵測之人不盡其數。正因為如此,在其它各省都有鄉勇地情況下,惟獨兩廣只依靠官軍獨當一面,更嚴厲杜絕百姓中有練勇組團之事。

這也是葉名琛在兩廣不遺餘力,拼命剿殺內匪。同時也是兩廣要處處設防,導致廣州兵力不足的最大原因。

“招募鄉勇之事不必再提,以本督來看…。”正當葉名琛覺得剛才話說重了些。打算安一下穆克德訥,免得大敵當前將帥不合,影響大局時,突然遠處傳來一聲炮聲,轉瞬間呼嘯而至,炸得廣州城地動山搖。

“英夷…英夷開炮了!”巡撫柏貴嚇得一臉蒼白,不顧自己的身份,跳起來就桌子底下躲。

葉名琛等人雖不像柏貴這般無用。但被如此突然炮擊也全嚇了一跳,騰地一下站起身,大步向衙門外走去。

“何處中炮?城內百姓如何?”都統來存身為武將衝在最前面,大聲向外吼道。

“大人!廣州海外的英夷突然炮,打中一段城牆,有一名士卒炸死。三名重傷…。”

“什麼!英夷無恥!欺人太甚!”都統來存雙眼通紅,拳頭捏得咯咯直響,回身就向葉名琛道:“大帥,卑職請大帥下令,上虎門炮臺,開炮還擊英夷!”葉名琛也是氣得渾身抖,但依舊還是沒答應來存地請求,擺手說道:“來都統,你可派人上虎門炮臺,但切記不得輕易開炮。待本督問清英夷究竟後再作打算。”

“大帥!英夷已向我大清宣戰。我們何必還要息事寧人?不如打吧!”

“是啊!大帥!不如打吧!”聽聞有胞澤死傷於英國炮轟之下,這些將領個個都按捺不住。神情動地跪下懇求道。

英國人突然炮轟廣州,葉名琛也是氣憤難填,見士氣可用,差一點兒就想答應他們的要求。但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搖頭嘆道:“各位將軍,本督明白你們地心意,其實本督也何不如此想呢?但你們別忘記皇上地囑託,萬一真大打起來,廣州不保之下,我大清還要受夷人羞辱啊!”

“大帥!有英夷送來書信一份!”這時,一個戈什哈從遠處匆匆跑來,大聲稟報道。

“書信?”葉名琛眉一揚,連忙接過他手中的信,但並不立即打開,而是細問道:“英夷送信的人呢?”

“對方在城門下書後就轉回船上,並未進城。”

“下去吧…。”等戈什哈走後,葉名琛帶著眾人回到屋中,坐下後拆開了此信細看了起來。

沒想到才看了幾句,葉名琛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憤怒,氣得拿著信的雙手也不住地抖。

信是用中文寫的,上面地內容非常簡單,英國人以遠征軍司令額爾金的名義向葉名琛下達了最後通牒,信裡要求中**隊必須在四十八小時之內撤出廣州城,如果逾期不投降,就向廣州動全面攻擊。

整封信充滿了英國人地狂妄與自大,彷彿整個廣州城在他們眼中就如同囊中之物一般,剛才的炮擊正是配合這封戰書向中國政府赤1uo的挑戰,妄圖用此來恐嚇葉名琛,從而不費一兵一卒,輕易取得廣州要地。

“大帥,英夷來信何說?”眾人見葉名琛突然這等模樣,連忙急問道。

葉名琛咬牙切齒,說道:“英夷給本督下了最後通牒,讓本督兩天之內讓出廣州城,如若不然就要炮轟廣州!

“葉名琛乃是封疆大吏,為官幾十年,手握兩省重權,哪裡受過如此羞辱?與會眾人傳閱後也都是氣憤非常,尤其是武將個個叫囂著要與英國人決一死戰。

都統來存本就按捺不住,聽到這話更是暴跳如雷,要不是有旁人拉著,他拔刀就要衝出城外找英國人惡鬥一番了。

“大…大帥…這如何…如何是好?”巡撫柏貴衣服上全是灰塵,帽子也因為剛才匆忙之間歪在一旁,聽到英國人下了最後通牒,再回想起剛才嚇人的炮擊,他怕得連話都說不利索了。

好不容易讓自己平靜下來,葉名琛雙眉愁結,呆呆地坐著,似乎沒聽到各人的話。但心裡卻是又氣又惱,被人如此欺負,是他為官以來從未有過的事,從心裡來講他地確是想與英國人大戰一場,但他眼神無意中瞧在放在一旁的聖旨,心裡卻又打起了鼓。

先不說是否有把握戰勝英國人,此戰是勝也好,敗也好,兩種結果都是他不願意看見的,丟城失地咸豐會砍了自己腦袋,打贏後如果惹來更多的英國人,同樣咸豐會要他的命。

無奈之下,他只能暫時選擇不戰不降,讓各將領帶兵守好各處,除非英軍主動進攻,一律不準先行還擊。另外,他立即讓人寫摺子,把廣州之事詳細上奏朝廷,請求朝廷對此事決斷。

好不容易壓制住幾員將領的憤怒,打走眾人後,葉名琛回到後堂,搖頭嘆息。定了定神,他小心翼翼地從袋中取出幾枚銅錢,先面朝京城跪下,隨後雙手合十祈禱一番,深一口氣,閉上眼把手一鬆,銅錢瞬間撒在地上。前途難測,他打算為自己卜上一卦以求兇吉。

慢慢睜開眼睛,瞧著銅錢掉落後呈現地卦像,葉名琛趴在地上仔細看了半天,總算長噓了一口氣,微笑了起來。看來這卦的結果還算不錯,至少稍稍安了他忐忑不安的心情。

雖然不敢正面與英軍開戰,但葉名琛不可能嚥下這口惡氣,當天下令,他就以兩廣總督、通商大臣的名義關閉廣州海關,並斷絕與各國一切易,想用這來報復英國人給他地最後通牒。同時借用貿易來迫各國向英國施加壓力,緩解廣州地危機。

“此戰必將無事…!爾等定會遠走亦…!”深夜中,葉名琛站上城牆,眺望著廣州海外那龐大的敵船,手裡緊緊捏著卜卦地幾枚銅錢,小聲地自我安道。

(以下字免費:葉名琛,是一個頗多爭議的人物,他被咸豐譏為“六不”總督:“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如此疆臣,如此抱負,古之所無,今亦罕有。”廣州兵敗,背了一身罵名,又被英國人抓去,解往印度加爾各答途中決食而亡。從民族大義上來說,這樣一位功過混沌、史說不清的歷史人物,我真覺得難以下筆。他愛國、有氣節;於官場,老練持重;心狠手辣,殘忍嗜殺;權傾兩廣,壓制異己。

客觀地看,葉名琛有著很多地無奈,站在當時最理地角度,莫過於以外讓步謀求和平,爭取時間變法強國。但是即使葉名琛有這般見識,他能做得了主嗎?當時有一幅輓聯:公道在人心,雖然十載深思,難涕;靈魂歸海外,想見一腔孤憤,化作洪濤。

他是一個悲劇人物,也是一個替罪羊,可悲可嘆又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