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神州飄搖第三十二章僧王入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四卷神州飄搖第三十二章僧王入營見今亮不管對左宗棠有多少不滿,僧格林沁畢竟是身經百戰的名將,左宗棠能遠道而來救援天津,足能已看出他的誠意。在這種情況下,僧格林沁想守住天津不失就絕對不能得罪左宗棠,再深想一層,或許左宗棠這麼做另有深意也不一定。
想到這些,僧格林沁的目光漸漸緩和了下來,非但沒有火,反而好言安了那斥侯幾句,派人把他好好送出城去。
“王爺!這左宗棠如此狂妄,您為何不奪了他的兵權,強令這些新軍上城呢?”要不是僧格林沁攔著,巴特剛才早把斥侯的腦袋給砍下來了。眼睜睜地瞧著斥侯離開,而僧格林沁一反常態表現得如此軟弱,這個直的蒙古漢子表現得憤憤不平。
“奪左宗棠兵權?哼!”僧格林沁可不是巴特這種沒腦子的莽夫,左宗棠乃封疆大吏,新軍又是他的嫡系,人家好心來救援,你反而奪人兵權?僧格林沁就是再狂也幹不出這事來。何況,他雖是王爺,但對左宗棠這種手握兵權的實力派卻沒絲毫約束力,要真這麼做非得惹出**煩不可。大敵當前,求人的可不是左宗棠,而是他僧格林沁!
正在此時,都統德興阿匆匆跑來,一臉驚惶。
“王爺,英夷艦上炮火厲害,城牆已多處塌陷,缺口堵不勝堵。剛才標下又見英夷已從艦上抬下多門重炮,由6路正向天津近。如炮到城下直接轟擊城門的話,天津將無險可守啊!”僧格林沁大吃一驚,連忙衝了出去,登上城頭就舉千里眼向遠處地英軍望去。的確如德興阿所言,英國人佔領炮臺後幾次攻天津不下,為了增加攻擊力居然從艦上取下百十門重炮運到岸上,由千人護送著緩緩向天津城
近。
雖說英國艦隊的炮火厲害。但畢竟遠在海口,離岸最近的只不過是些淺水艦而已。在江海面往遠處的天津城攻擊。炮轟的準確和威力大打折扣,雖然把天津幾處城牆轟塌,但依舊不能徹底消滅城內的抵抗,這也是僧格林沁接連兩天能打退英國登陸軍隊地原因。
可現在卻不同,英國人為了加強攻擊力度,把艦隊上的大炮給調了下來,有這些炮在近距離向天津攻擊。再加上6戰隊地配合,天津即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
瞧著那些黑的炮頭指向天津,僧格林沁不由得心頭涼,這些大炮要是一起轟鳴起來,就是有再堅固的城牆也是擋不住的,如果城牆一毀,整個天津就會失去最後這道屏障,到那時候。他僧格林沁還用什麼與英國人作戰呢?
“王爺!千萬不能讓他們得逞,事到如今還不如拼死一搏!”巴特雖然莽撞,但跟著僧格林沁南征北戰這麼多年並不缺乏這些眼光,瞧見英國人的大炮陸續到位,他在城頭急得雙腳直跳,苦苦哀求僧格林沁讓他帶千人騎兵出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踹掉這些大炮。
僧格林沁猶豫不決地瞧著那些大炮,遲遲不肯下令。他手上的騎兵是最後地王牌,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絕對不能輕易出擊,何況對方有千人守護大炮,防備森嚴,天津城到海邊的土地又非常鬆軟,並不適合大隊騎兵衝擊。
“王爺!奴才願身先士卒,帶人去搗毀英夷大炮!”巴特按捺不住,衝著僧格林沁跪倒在地。
“起來!”僧格林沁連忙拉起巴特,嘆道:“我何嘗不想如此?但你來看。前方英夷已有防備。地面又不適合騎兵衝擊,如這樣莽撞出擊不免有所巨大傷亡。你們都是我蒙古草原上的好漢,怎麼能忍心讓弟兄們白白去送死呢?”
“王爺!我們蒙古人是天上的雄鷹,戰死沙場是最好的歸屬。要是現在不衝,天津肯定是守不住,與其窩窩囊囊的躲在城裡死,還不如讓奴才帶人去衝一衝啊!”
“王爺,聽說左宗棠的新軍已經到了?他新軍用地全是火器,何不向他請教一下如此對應?說不定左宗棠有什麼辦法可解眼前之困呢?”巴特的話已經打動了僧格林沁,僧格林沁本就是個血之人,差一點兒就要開口答應巴特的請求。但身邊德興阿的一句話卻讓他把已經到嘴邊的話給嚥了回去,站在城頭默默沉思了起來。
“來人!本王要出城!”僧格林沁突然向親隨喊道,整整衣裝轉身就向城下走去。
“王爺,您出城去幹什麼?”巴特急忙拉住他問道。
“去見見左宗棠!”
“見他?這個膽小鬼?”
“啪!”僧格林沁抬手一鞭,就給巴特身上留下了條血痕,沉著臉怒而斥責道:“左宗棠乃是朝廷大員,親率新軍強行打通南北之道,千里救援天津,如何有膽小一說?你可知道擅議大臣是非是何罪否?還不給我退下!”巴特身上的血痕還在火辣辣地生疼,但他卻絲毫沒有在意,反而僧格林沁的斥責讓他一張臉漲得通紅,帶著不甘和倔強的表情默默退了下去。
“德興阿!”
“標下在!”
“本王去見左宗棠,你在此替本王接管天津防務,無本王之令,一律不得擅自出擊!”
“喳…。”天津外的大營,新軍統帥左宗棠正在帥帳中與各部統領商談為天津解圍之事,到了天津附近後,左宗棠就立即派出斥侯奔走四方,詳細調查如今戰局情況,等情報彙總上來後,左宗棠細看之下更覺得形勢比他本預料的還要嚴峻。
因為是千里救援,新軍並沒攜帶任何重型裝備。除了使用地洋槍、彈藥外,裝備的那些各種大炮全都留在江蘇。而英國遠征軍在人數上雖少於僧格林沁和左宗棠的軍隊,但他們卻佔據了武器上的極大優勢,特別是停泊在江海面的百多艘戰艦,更讓在失去了所有炮臺地天津,已完全落入了捱打地下風。
“大帥,以標下看。現在還不如放棄天津,引英軍深入內6。避其之長方為上策!”劉松山是左宗棠地心腹愛將,也是他最得力地將領之一,第一個就提出了一個可行地建議。
“劉將軍所言極是,天津靠海,大沽口炮臺又失。英夷擁有利艦重炮,再怎麼防守也是我們吃虧,要是把他們放進內6。那些艦炮就無處可用了!”
“對呀!這可是一招妙棋,大帥,我瞧著主意可行!”劉松山帶頭,各人紛紛贊同,這些人在左宗棠手下多少都經過新式軍事的薰陶,戰術眼光可比那些八旗、綠營的將領強得許多。
左宗棠卻坐在帥座之上,微閉著雙眼,始終一言不。其實他心裡早就想到了這辦法。也是因為考慮到這些這才會特意不進天津城,而在城外紮營的原因。但是,朝廷有法度,知府知縣者丟城失地,不論何種原因都逃不了一個斬字,就算左宗棠是封疆大吏。朝中清也會拿此大做文章,鬧不好扣頂大帽子上去,奪官罷職算是輕的,
放三千里,或者斬監侯都是有這種可能。
再說了,他左宗棠是新軍主帥,可不是戰場主帥。僧格林沁總攬直隸防務,守護天津,憑他蒙古人的血和王爺的地位,怎麼都不會同意這個建議。說不定還會心起疑心。認為左宗棠是畏敵避戰,不辯是非而上本彈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