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神州飄搖第七十八章權利平衡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四卷神州飄搖第七十八章權利平衡福或禍“於中堂這話說哪裡去了?恭王是恭王,於中堂是於中堂…。”慈禧頓時皺起眉頭,不悅地說了一句,和珅這話讓她聽起來有些要挾的味道,似乎是說奕訢下臺,他這個做老師的也難咎其職,打算辭官罷職一般。
不用抬頭去瞧慈禧的臉,和珅就明白她心裡是怎麼想的,當下就把如今朝中各派爭利,慈禧突然打壓奕訢,使得保守派士氣大震,洋務派上下卻人心惶惶,朝局內外開始有些不穩的隱患用含蓄的說詞告訴慈禧。同時,和珅並巧妙地指出,慈禧打壓奕訢對平衡權利來說並沒有什麼錯,不過做的卻有些過了,一旦奕訢真的為此一蹶不振,眼下的局面肯定會生變化,這些年裡所耗費的銀兩與
力將付諸東
,對國家和皇權的穩固並不是件好事。
這麼一來,和珅作為洋務派領,奕訢的老師,就此提出罷職也是情由可原的。這麼做一方面是出於自我保護的無奈,另一方面也是避免在此事上與慈禧生衝突,免得給予保守派以口舌之爭,引來朝局動盪。
和珅的這些話一一道來,這才讓慈禧徹底放了心。瞧著依舊跪在地上,懇切而道的和珅,慈禧不由得覺得和珅的的確確是為她在著想,千方百計給她出著主意呢。
“小安子,快扶於中堂起來…。”等安德海把和珅扶起,重新坐回座位後。慈禧動之餘,也忍不住對剛才和珅所說的那些道理暗暗琢磨著。她打壓奕訢地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避免皇權旁落,朝中再次出現一個類似與多爾袞的人物。可慈禧在辦這件事的時候確實也沒有考慮到和珅所說的那些話,對於洋務派對國家變革的措施來說,年輕的慈禧從心裡還是非常支持地。
國家積弱已久,西方強國屢屢欺凌中國。就連咸豐在承德之死歸結底也是因為外敵侵入的原因。慈禧雖然是個女人,但也懂得治國必須先強國地基本道理。要不然她當初也不會支持洋務,把朝政大權
給和珅與奕訢等洋務派了。
“難道…我對老六這次做的真的過了麼?”作為一個太后,從未掌握過如此權利的慈禧不由得自問起來,回憶著當初咸豐駕馭臣子的手段,並開始思量這帝王權術的運用究竟應該如何。和珅說的沒錯,帝王權術,說白了實際就是保持權利平衡地手段。歷來各朝各代,朝廷裡都免不了有各派勢力相互爭鬥,做主子的想要控制住各派為己所用,使皇權高高在上,穩如泰山,就必須適當地利用各派之間的弱點,保持他們之間的力量平衡。
現在,奕訢作為洋務派領。又是洋務運動的主要起人和執行者,一旦剝奪了他所有大權,必然會引起保守派的反彈,甚至還會導致洋務派一蹶不振,前功盡棄的後果。
這麼一想,慈禧暗暗有了主意。嘴角出了笑容。
“於中堂,其實恭親王之罪並不太重,哀家這麼做只不過是想敲打敲打他一番而已。恭王作為先帝託孤大臣,又是當朝皇叔,與情與理,哀家都不會把他太過的。”和珅故意一愣,疑惑地抬頭望向慈禧。
“軍機處地席軍機自然少不了恭王,總理衙門的差事當然也要恭王繼續擔起來才是…。”
“太后英明…!”和珅聽慈禧主動鬆口,連忙在下面讚了一聲。
當然,慈禧話中還有另一層意思。那就是議政王職務是不會還給奕訢了。這麼做等於剝奪了奕訢議政大權,既達到了警告奕訢的目的。也進一步穩固了皇權。
“太后,如今朝局漸穩,皇上也懂了不少事,何況內又有太后垂簾聽政,奴才覺得自己議政大臣之職可以免去,還請太后肯…。”
“於中堂還真是忠厚之人那…既然中堂如此堅持,那哀家也就準了…。”
“謝太后恩典…。”和珅連忙起身磕頭謝恩,他這麼做不僅是為了自保,更是給慈禧一個忠心耿耿,不貪圖權力的好印象。既然奕訢的議政王之職都給撤了,那麼他這個議政大臣擺著也是白擺,倒不如自動請辭來得好些。
解決了奕訢地問題,慈禧與和珅拉起了家常,問了問她妹妹蓉兒的近況。當得知和珅夫和諧,幼子聰明的時候,作為大姨的慈禧難得有這份親情,提議讓蓉兒有時間多來宮中幾次,甚至住上幾
,讓她們姐妹好好聚聚。
“潤耘今年七歲了吧?”
“太后好記,犬子的確剛過七歲…。”慈禧笑道:“於中堂是兩代帝師,潤耘的功課自然應該是好的,就不知如今學了些什麼了?”和珅聽慈禧這麼一問,苦笑回道:“回太后,說起來慚愧,奴才一向事務繁忙,平
裡
本沒時間親自教導。何況犬子還在年幼,這些年一直都是蓉兒帶著,前些時候剛教會了些字,背
了一本三字經而已…。”
“家國家國,於中堂只顧國而不顧家,平裡居然連潤耘都沒有時間親自教導,真是難為你了…。”
“這是做奴才的本份,何況犬子乃中人之資,遠比不上皇上聰慧,再過幾年,奴才想為他請個老師,讀點聖賢書,懂得將來如何做人就行了。以太后和皇上的恩典,奴才倒不希望他將來飛黃騰達什麼的,只求安安穩穩,以後守好奴才留下來地家業度即可。”和珅不亢不卑,實話實說。官場險惡。他地確是不想讓自己兒子當官,等將來百年後,只要兒子能守住這份家業,就算是吃一輩子也夠了,何必要重蹈自己當年覆轍,再進官場趟這池混水呢?
和珅如此一說,倒讓慈禧笑了起來。同時也讓她想到了當年年幼地時候。當年地慈禧只不過是一個普通官宦家的小姐,要不是父親突然去世。家道敗落也不會進宮。雖然,她如今已經貴為太后,但其中這麼多年的苦澀也只有自己知道,有時候想想,還真是平安度來得輕鬆自如,哪裡來每
這麼多麻煩,又哪裡來宮裡宮外。甚至朝廷中的那些勾心鬥角呢?
“於中堂想的倒好,就不知將來究竟如何。老話說的好,兒孫自有兒孫福嘛…不過,依哀家來看,潤耘還是多學些地為好,他與皇上也算得上是表親,等將來中堂告老,皇上身邊能有用得上的自己人。也算是一件好事。”
“呵呵…。”和珅只淡淡一笑,也不去接口,慈禧這話既是籠絡他,也是為了剛才他給慈禧出主意地報答。只不過,和珅卻從來沒有這個念頭,更不想為了自己而把孩子也拖進權利的鬥爭中去。
見和珅不可至否。慈禧琢磨了一會,突然說道:“於中堂,哀家覺得皇上一個人讀書也怪悶的,既然中堂平繁忙,倒不如把潤耘接進宮來,當皇上的伴讀如何?”和珅一驚,連忙搖頭道:“太后,這如何使得?潤耘年幼,還不懂君臣之禮,萬一…。”
“這又有什麼?皇上也大不了潤耘幾歲。何況潤耘又不是什麼外人。伴讀更用不了什麼規矩。再說了,皇上前些時候也與哀家提起過幾次。說他一人讀書怪悶的,既然潤耘在家也是一人,倒不如他們一起做個伴。這麼一來,於中堂教導皇上之時,也能順便教教潤耘,不比中堂自己請老師更好麼?”聽慈禧如此堅持,和珅也沒辦法,只能連忙謝過慈禧恩典。
等跪安離開後,和珅回家路上一直在琢磨慈禧讓他兒子入宮當皇帝伴讀的目的。從表面上看,慈禧是一番好意,更給了和珅極大地恩寵,等這事傳了出來,朝廷內外肯定有不少人羨慕和珅。但是,和珅卻總覺得這事不是這麼簡單,似乎慈禧這麼做還有著另一層的意思,彷彿是用他的兒子在暗暗控制著和珅,再加上她又讓蓉兒入宮的那些換,更讓和珅到一絲絲不安,一時間也猜不明白,這個
漸深沉的女人究竟心裡在想些什麼。
“老佛爺,恭王之事難道就這麼了了?”和珅走後,安德海心裡總覺得有些彆扭,眼看著奕訢要倒黴了,沒想到和珅拐著彎說了幾句話,就讓慈禧改了主意。心有不甘的安德海怕奕訢將來報復他,腦子一轉,藉著問話的機會,打算再給奕訢潑點髒水。
“怎麼?你想讓恭王貶為庶人麼?”慈禧輕哼了一聲,眼中出寒光。
安德海聞言一驚,連忙跪在了地上,連連稱道不敢。
“哼!別以為哀家不知道你心裡是怎麼想的,朝廷地事還論不到你這奴才說話!”
“奴才不敢,奴才…奴才這是為老佛爺您著想啊!”
“呵呵,為哀家著想…?小安子!”
“啊…!”
“自己掌嘴!”安德海一愣,瞧著面如寒霜的慈禧心裡嚇了一跳,一時間不知道究竟什麼地方惹了慈禧,但絲毫不敢猶豫,連忙提起手來,左右開弓,噼裡啪啦地打起了自己耳光。
也不知道了多少下,安德海的臉很快就腫了起來,嘴角更是
出了一縷鮮血。直到這時候,冷眼瞧著他的慈禧這才開口讓他停下。
“小安子,知道自己哪裡錯了麼?”慈禧幽幽地問道。
“奴…奴才知道了…。”安德海哪裡知道?但這時候不說知道還不得繼續打下去?只能哭喪著臉,嘴裡含糊不清地應道。
“你是哀家身邊的人,要懂宮裡的規矩!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以後得掂量掂量…。”
“小安子明白…小安子謝太后老佛爺教誨…。”安德海這才鬆了一口大氣,連連磕頭謝恩。
“行了,你下去吧…。”慈禧向他揮了揮手,慢慢合上了眼。
安德海小心翼翼地爬了起來,忍著臉上地痛悄悄退了出去,等把宮門關上後,他連忙齜牙咧嘴地捂住臉,撒腿就往自己住處奔去。剛才那幾十巴掌打得太重了,再不上藥的話,他明個兒整個腦袋恐怕就要成豬頭了。
而此時,宮裡的慈禧卻出了一絲微笑,雖然今
因為和珅讓奕訢逃過了一劫,但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自這次事後,奕訢雖然還是軍機大臣和總理大臣,但手中的權利卻一落千丈,再也不能給皇權造成威脅了。同時,由於和珅主動也辭去了議政大臣職務,更讓慈禧握住了比原本更多的權利。只要皇帝一
不親政,這整個大權就全到了她的手中,讓她忍不住有些得意。
權利的平衡,帝王之術。慈禧非常滿意這個結果,隨著她逐步登上權利的頂峰,開始以一種掌權者地眼光來看待事物,處理朝政了,這對以前地慈禧來講是本不可能的事。
這個結果,是她沒有想到地,也是和珅也沒考慮到的,潛移默化展到今,誰能料得準明天還會生些什麼呢?
沒過幾,朝中對奕訢的上諭重新修改後又了下來,冠冕堂皇的文章裡先是把奕訢狠罵了一通,最後筆峰一轉,以念在他這些年勞苦功高,與國有功的份上歸還了奕訢軍機大臣和總理大臣、都統之職,但依舊奪去了奕訢議政王、內大臣職務。
這麼處理的結果,讓保守派大失所望,也讓洋務派暗暗到慶幸,同時又順利把議政的權利歸到了兩宮手裡,實際上也是慈禧的手中。
經過這次事,保守派的勢力有了些抬頭,卻未給洋務派帶來嚴重打擊,整個國家的洋務運動依然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可在朝廷中,卻再也沒有壓倒的權利了。這樣的結果,對中國來說也不知道是福還是禍,但作為和珅,眼下所做的只有這麼多,而他也沒有
力把目光放在兩派的爭奪上,現在在歐洲生的戰爭,才是他最為重視的。
(上一章有個筆誤,奕訢應該是都統,我寫成了統領,特改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