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神州飄搖第八十一章明治密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四卷神州飄搖第八十一章明治密詔定新政集會之後,各人緊鑼密鼓著手準備,高杉晉作在下關很快就招募了七百餘人,組成了奇兵隊,當通過西鄉幫忙從國外購進了一批洋槍進行裝備後,這支本歷史上第一個新式軍隊就形成了一定的戰鬥力。
當然,僅靠這些是遠遠不夠的,德川幕府能統治本幾百年,其勢力之龐大,
基之牢固,
本就不是輕易能夠撼動的。在一切都未準備妥當的情況下,高杉晉作等人只能暫時等待時機,聯絡有志之士,做好推翻幕府的準備。
現在,關鍵還是要取得天皇的詔書,獲得大義上的支持和名份。為此,大久保利通與宮廷大臣巖倉具視頻繁接觸,試圖達到這個目的。
可是,就如同他們所判斷的一般,孝明天皇本就沒有倒幕的念頭,對他們倒幕尊王的建議非但沒有任何興趣,而且當巖倉具視為他詳細剖析當前局勢,指出倒幕對皇室的絕大好處時,向來害怕幕府藉此對付自己的孝明天皇頓時一臉惶惶,當即就把巖倉具視狠狠訓斥一頓,讓他立即打消這種不切實際的念頭,並表明,如果倒幕派真的要針對幕府行動的話,作為天皇絕對不會有任何支持行為,甚至還會站在幕府一邊,親自下詔全
本,要求各地大名配合幕府,共同討伐“叛逆”孝明天皇的如此態度,讓倒幕派徹底死了心。有這種天皇在,要想取得皇室在倒幕立場的支持是絕對不可能了。就這樣。巖倉具視表面上對孝明天皇唯唯諾諾,口口聲聲做了保證,但背地裡卻加緊與大久保利通商議。
幾後,皇太子睦仁私下與巖倉具視在宮中密談良久,當巖倉具視走出宮中,在宮門外迴向天皇居所回往一眼,神情變得無比堅毅。
一向身體不錯地孝明天皇突然得了重病。請來御醫診斷後,得出的結論居然是可怕的天花。這消息。讓皇宮中人心惶惶,個個自危。巖倉具視作為宮廷大臣,立即下令對孝明天皇居所進行封鎖隔離,並關照御醫盡心症治,努力挽迴天皇的生命。可惜的是,幾後,孝明天皇病情絲毫不見好轉。而且
漸加重。只僅僅半個月不到的時間,年輕的孝明天皇就一命嗚呼,撒手離去。
孝明天皇一死,讓許多人在暗中拍手慶幸,作為皇太子地睦仁理所當然繼天皇之位,年號明治。明治天皇少有大志,從不甘心做幕府的傀儡,即位當就以口頭上答應巖倉具視等人。私下表明支持倒幕派地立場。這事件的生後,從而更加快了倒幕維新運動的進程,使得維持幾百年的德川幕府終於快走到了歷史的盡頭。
一年後,倒幕派經過心策劃完全掌握了薩摩、長州、安藝三藩藩權。之後,薩摩、長州、安藝三藩討幕派在京都聚集,召開了秘密會議。正式通過巖倉具視上折明治天皇。準備動宮廷政變,把德川將軍趕下臺去。
“巖倉大人,天皇陛下怎麼說?”倒幕派眾人聚集在巖倉具視府邸等候消息,直到天黑之後,一早就入宮的巖倉具視才回到府中。等候多時的倒幕派眾人按捺不住,一起湧上前來,急急問道。
“諸君!天皇陛下答應了!”巖倉具視神情動,從懷中取出一份詔書。
大久保利通等人連忙接過密詔,欣喜若狂,趕緊打開細細觀看。只見上面寫著:“不討此賊。何以上謝光帝之神,下報萬民之深仇!”
“天皇萬歲!天皇英明!”眾人一同高聲大呼。有了這份詔書,推翻德川幕府是名正言順,出師有名了。
緊接著,沒過幾天,他們正式著手倒幕對策,提出由三藩兵出三路攻打幕府控制要地,再由京都動政變,一舉從德川幕府手中奪過權利。
可就在這時候,聽聞風聲地德川慶喜突然主動聲明辭去將軍職務,還政給天皇,讓所有人大為驚訝。
難道德川將軍眼見倒幕勢力龐大,又有明治天皇的支持,知道自己大勢已去,這才做出如此明智決定麼?可事實並不如此,原來,德川慶喜聽到風聲,覺著形勢對己不利,決定先制人,主動辭職,以免與改革派正面衝突。實施以退為進,暗中調兵遣將的緩兵之計。
大家連夜討論一番後,一致同意還是以武力解決問題,並給德川慶喜一個措手不及。於是,他們調兵遣將,很快把自己的部隊調集到京都附近,準備動宮廷政變。
十後,西南各諸侯率兵包圍皇宮,以奇兵隊為主力,迅解除德川幕府駐後宮警衛隊的武裝。一舉攻入皇宮,請出了年少的明治天皇。
隨後,正式召開御前會議,宣佈“王政復古”大權全歸天皇掌握。明治天皇隨即頒佈詔書,決定建立由他領導的新的中央政府,並委派西鄉隆盛和大久保利通這些改革派主管政事。
德川慶喜連夜逃出京都,退居大阪,集中了全部兵力,殺氣騰騰地向京都進犯。幕府不甘心失敗,打著“解救天皇,請除臣”地旗號,兵分兩路,準備以鉗形夾擊京都。
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木戶孝允壽人以薩摩,長州、安藝諸藩的武裝,在京都附近的鳥羽、優見兩地擊幕府軍。年少的明治天皇為了鼓舞士氣,親自到陣前督戰,大村益次郎率領的五千名裝備
良西式武器的新政府軍,早已佔據有利地形,並架起了巨炮,靜等幕府軍地到來。
夜半時分,兩軍相遇,雙方在此展開了一場大廝殺,只聽炮聲隆隆,殺聲震天。幕府軍雖然人數眾多,但軍心渙散,士氣很低,裝備又遠不如新政府軍,剛一接觸,便四處潰逃。而新政府軍卻鬥志旺盛,以一當十越戰越勇。
與此同時,改革派還提出“減免租稅”、“四民平等”口號,把農民和商人都爭取到自己一邊,以壯大自己聲勢。因此,由三井等富商資助的各種軍用物資,源源不斷地由市民群眾送到前線,並有許多市民找出土槍、土炮直接參戰。幕府軍早已不得人心,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政府軍和百姓,早已嚇得魂不附體,紛紛投降。德川慶喜看到大勢已去,長嘆一聲倉惶撤退,逃到江戶。
政府軍不給對方絲毫息之機,尾追幕府殘軍,迅即包圍江戶。德川慶喜看到自己的軍隊已經瓦解,江戶的居民又不擁護自己,再戰只有死路一條,於是決定放下武器,向天皇投降。隨後,政府軍便開進江戶,這樣,統治
本長達2oo多年之久的德川幕府終於垮臺了。
半年後,隨著本各地的戰事平息,幕府殘餘力量被徹底消滅後,明治政府先後頒佈了《五條誓文》和《政體書》,從而提出推行資本主義新政的基本方針,對
本開展了大刀闊斧的維新運動。
維新新政開展一年後,本又正式向西方國家派出使團,由大久保利通擔任使臣,遊歷各國,進行考察。同時,在維新政府的改革下,
本下級武士生活
益窮困。徵兵令實施之後,武士地軍事權又告喪失,為打開這種僵局,作為下級武士代表地西鄉隆盛為了打開僵局,上書明治天皇,提出了“徵韓”和“徵臺”的主張,並
遂自薦,要求擔任遣韓大使。
這種觀點,在下級武士中得到了支持,但對於剛剛開始改革地明治維新政府來說,卻是一種危險的信號。先不說它違背了維新的初衷,使本很可能重新走回武士階級的老路上去,而且“徵韓”和“徵臺”必然會使得
本與中國生軍事衝突,以
本目前的國力
本就無法與中國抗衡,一旦大戰爆,會給
本引來滅國之禍。
對此,大久保利通聞訊立即從歐洲趕回本,與巖倉具視一同反對西鄉隆盛的觀點,並與西鄉隆盛正式斷
,從而迫使西鄉隆盛下野。
西鄉隆盛下野後,不甘心在政治上的失敗,同時也對中國一直打壓本維新派心懷不滿。為了達成自己的願望,他在大量下級武士的擁護下組織了一支私兵,與政府軍進行開戰,妄圖奪回政權,把
本帶上自己所向往的道路上去。不過,這一次他的政變失敗了,在與政府軍一戰中,他全軍覆沒,最後自刃而死,成為維新變革後第一個死在自己人手中的維新派。
西鄉隆盛雖然死了,可他的這種主張卻在中下級武士中紮下了基,並且由於西鄉隆盛的人格魅力,加上他對倒幕與維新運動中不能磨滅的功勞,被大多數
本人所稱頌、同情…。
本所生的這一切,遠在京城的和珅都看在眼裡,雖然
本的倒幕維新活動是大勢所趨,他無法把握也是無法阻擋的,但對於
本幕府的輕易垮臺卻忍不住
到深深遺憾。
至此,中國再也無法通過幕府來遙控本政局了,明治政府將來是否會成為中國的朋友或者敵人,這是誰也不知道的事。和珅放下了手中這份剛從江戶回,記錄著關於西鄉隆盛兵敗身亡的電報,忍不住長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