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说网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说 阅读记录

第四卷神州飘摇第五十五章卧塌碾转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和珅早年游历西洋各国。加上这些年中一直和洋人打道,而且手下又有辜鸿铭这类奇才在,可以说在中国除了他没有任何人更清楚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差异之处,和相互间的不同了。

向小皇帝说了些当年自己在美国的见闻,还有欧洲大6的情况后,小皇帝听地是津津有味。尤其是当和珅比划着讲述西方国家横贯四方的铁路和强大工业时,小皇帝更是饶有兴趣地问个不停,并追问中国是否也有这些东西,还想找时间去亲自见一见。

“在上海已有制造局在,制造局现在的规模虽不如西洋大国。但在亚洲也是屈一指了。等安庆的兵厂完成后。规模就会再大一番。至于铁路嘛,这个我国暂时还未有建。也许过些子朝廷会考虑建上一条。”

“为什么没有?”小皇帝奇怪地问道,接着又说了一句:“既然西洋各国有,那么我天朝上国也应该有,朕是皇帝,可以下圣旨。老师,要不我去求两位皇额娘用印,给你一道旨意,把这铁路尽快建起来如何?”

“呵呵,皇上好意奴才心领了。”见小皇帝如此天真,和珅忍不住笑道:“可是,即使皇上下旨,这铁路也暂时无法修建啊。”

“这是为什么?”小皇帝不解地问道。

和珅叹了口气:“还不是长!长未灭,南北未通,这铁路就是想建也不可为。等将来灭掉长,平定天下后,不用皇上下旨,奴才也会上书两,恳请修建铁路。”

“好可恶的长!”小皇帝听和珅如此一说,失望中又有些气愤的捏紧小拳头,认真地说道:“老师,朕如今还年幼,不过等朕长大了,一定要御驾亲征,把这些贼全部剿灭!”

“好好好!皇上有如此雄心壮志,实乃天下之福啊!”和珅大笑赞道,接着向小皇帝眨眨眼,又摇头叹道:“可惜…皇上恐怕是等不到御驾亲征地那时候了。”

“这又是为何?”小皇帝愣了一愣。

“不等皇上长大,这长就要灭了。到时候天下太平,哪里还需要皇上御驾亲征呢?”小皇帝顿时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地也笑了起来。

“老师,学生有一事不明,不知老师能否向朕解说一番呢?”小皇帝笑后又想了想,歪歪脑袋犹豫地问道。

“皇上有何不明请直言,只要奴才知道的,当然为皇上仔细解说。”小皇帝这才问道:“我朝一直称为天朝上国,幅员辽阔,子民亿兆。应有尽有。但为什么西洋各国有那么多我们没有的东西?而且朕还听说,当年先皇在承德驾崩,更是因为西洋人攻入我朝所至,如此奇大辱,为什么不兵西洋,以报血仇呢?”和珅脸上地笑容渐渐淡去,神情严峻地问道:“皇上。这些话是谁告诉你的?”

“没有人告诉朕呀,是朕听了老师那些故事后自己琢磨的。”小皇帝天真地答道。

和珅先向书房四周看了看。确认这除了他们两人没有外人时,这才正说道:“皇上,此话以后千万不要在第三人面前提起,知道么?”

“知道了,老师。”小皇帝出于对和珅的信任,毫不迟疑的点点头,同时又有些疑惑地问道:“不过…老师。为什么不能说呢?”

“哎…。”和珅叹道:“皇上,你还年幼,这些事并不是你如今能理解的。皇上说的没错,我国千年来一直被称为天朝上国,万国来朝,富有四海,但在百年前,西洋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一跃走到了我们前面,而我朝安于现状,朝中上下把那些东西称之为奇技yin巧,不屑一顾,这正也是我朝渐渐衰弱地原因。另外,鸦片毒无穷。祸害我朝亿万子民,使我国力大损,多年海之策又使我无半帆海军,沿海各城如同不设防一般,任由西洋人来去自如,如此一来,能不败与西洋各国手中?另外先皇驾崩虽与西洋入侵有联系,但其中另有隐秘,等皇上长大亲政之后,两太后自然会对皇上细言。”和珅地这席话。小皇帝是听地半知半解。想了好一会儿,这才点头答应。

“好了。刚才说的事先在放一边,等将来有时间奴才再与皇上细说。不过,皇上可别忘记刚才的承诺,对此事一定要守口如瓶,千万不能再说与第三人知晓,要不然,奴才可就…。”和珅苦笑着,虽然他没把话说下去,但从语气中听得出这结果会是什么样。

“请老师放心,朕一定不会说的。”小皇帝一向比较眷恋和珅,见和珅说的如此严重,连忙信誓旦旦保证道,说完后怕他不放心,又加了一句:“就算是在皇额娘那边,朕也绝对不会说!”听到这个保证,和珅终于放下了心头一快大石。他别的不怕,就怕小皇帝年纪太小,口无遮掩,在其它场合中说出不应该说地话。刚才那些话要是放到朝堂上去,定会引出悍然大*。不过,同时和珅又暗暗到欣,小皇帝在这种年龄居然能独自思考,从而想到这些问题,足以表明他聪慧而好学,在他的身上,和珅仿佛看到了一代圣主的影子,假如将来等皇帝心智大开,长大成*人,亲政天下后,这个国家很可能在他手里重新焕出新的生命。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接下来他们谁都没再提起它。和珅继续说着其它故事,而小皇帝在一旁兴致地听着,并听到有趣的地方提些问题,而和珅也耐着子细细解释,尽量足小皇帝的好奇心。

两人在南书房里这么一呆就是大半天,聊的兴起连时间都差不多忘了,直到两太后一直见小皇帝还未下学,不放心之下亲自前来一看时,这才结束了今的课程。

“奴才叩见两皇太后…。”

“皇儿给两位皇额娘请安…。”见两太后进来,和珅连忙停下了话,站起身来给两请安,而小皇帝也用他稚地嗓音,跪下给两请安。

“皇帝起来吧,于中堂也快快请起!”慈安太后微笑着看着皇帝,等皇帝站起身后向他招招手,一向由慈安抚养长大的小皇帝也高兴地向她跑了过去,亲昵的扑在她的怀中。

“皇帝,今个读了一整的书,觉得累了吧?”慈安怜地看着小皇帝,关切的问道。

“老师书教地好,朕听的入神,到也没觉得累。”小皇帝嘻嘻笑着答道。

慈安听小皇帝如此说,扭头向身边的慈禧看了一眼,两人同时也笑了起来。

“于中堂果然不愧是两代帝师,皇帝的学业可多亏于中堂了。”和珅连忙道:“奴才是尽职责本分。皇上聪慧好学,奴才所做地只不过是在旁指点而已,哪里有半点功劳。”慈禧看了看身边的儿子,又见和珅如此谦虚,大为意。由于此时已到用膳的时候,小皇帝刚才听的入,一时间到不觉得肚子饿。现在一停了下来,嚷嚷着就想吃东西。慈安太后一向视小皇帝如同己出。对他比皇帝的生母慈禧还要宠上几分,连忙让女、太监们去为小皇帝准备膳食,随后向慈禧、和珅说了几句话,就先行带着小皇帝离开了。

等小皇帝和慈安太后走后,慈禧走前几步,坐到了和珅刚才给皇帝授课的位置坐下,随后抬头面带微笑。向和珅望来。

“太后,奴才今授课已毕,军机处与总理衙门尚有些事需要处理,容奴才先行告退…。”和珅打着马蹄袖,就准备告辞离开。

“于中堂,不如再留一会儿,哀家还有些事要问你。”

“太后有何事要问奴才?”

“于中堂先请坐。”慈禧笑盈盈地往边上一指,已经升为总管太监地安德海连忙搬来一把椅子。放到一旁。

和珅谢过后坐下,等待慈禧问话。

可没想到,慈禧先是与他东拉西扯了一大堆琐事,从他子蓉儿与子地家产谈起,说了半天又转到小皇帝近来的学业,足足讲了半个时辰都没点到重点。和珅烦闷之下也不敢直问。只是就着她地话头恭恭敬敬地回话,不敢有丝毫大意。

“于中堂,前方战事现在如何?以你估计长可灭?”好不容易,慈禧总算说到了国家大事上。

“回太后的话,军机处今刚有军报送来,长已坐困死地,各军逐步完成合围,如不出意外的话,估计下月就能把长主力团团困住,随后直攻南京。”慈禧脸上一喜。又问道:“那么南京得用多少时拿下?贼洪逆还在南京么?”

“南京城高墙厚。又是长多年经营之地,拿下南京恐怕不是一能为的。不过请太后放心。南京易手是早晚的事,以如今局面看,或许用不了半年时间就能把长剿灭。至于洪秀全,听说他依旧在南京未走,只等城破之后,奴才定会让他枭,以示天下!”

“阿弥陀佛,有于中堂这些话,哀家总算放心了。”慈禧口称一声佛号,双手合十,笑了起来。

“于中堂,听说此次曾国藩的湘军出力最甚,是真的么?”和珅点头道:“太后说地没错,湘军各部已为主力,石达开在大军迫下,只能步步防守,可依旧不敌湘军猛烈攻击。”慈禧点点头,接着好奇地追问了一句:“曾国藩的湘军一共有多少人?怎么这么厉害?”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和珅心头忍不住一跳,他不经意地瞧了慈禧一眼,从她的表情中并没有看出什么,但总觉得她问这话不会像表面这么简单。

“湘军如今有四十万大军,另有五万左右的长江水师。不过水师已被奴才调各处,暂时离了湘军编制中。”想了想,和珅并没有隐瞒,直接回答道。

“四十万?好厉害!”慈禧啧啧叹道:“这曾国藩还真是奇才,当年一个侍郎领兵,屡战屡败之下非但没全局覆没,反而越打越大。要不是他湘军有这么多人,此次围剿长恐怕没有这么容易吧?你说呢…于中堂?”和珅笑道:“太后说的是,新军、淮军经英人一战后都有不小损失,唯独湘军尚有元气在。加上吉字营从两广回师,实力更增不少,此次如不是湘军为主力,打长的确吃力…。”

“嗯,是这道理。”慈禧点头,微微一笑,接着什么话都不说,莫名其妙的就在和珅面前提起自己双手,自顾自地把玩起套在十指上那长长地指套,左瞧右看了半天,这才放下双手,抬头望着和珅长叹一口声,摇头幽幽说道:“于中堂,哀家总觉得这指套虽漂亮,可惜却太长了些,平里看着不错,可晚上睡觉时总觉得十分别扭,到很不方便…。”(62oo字,周五所缺的一章总算补齐,请读者朋友继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