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十四章手機站wap.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晉冬十,重耳領團朝周。

離翼前,一干出使兵將車馬在翼城門集合,由晉國的大祭祀親自主持了祭祀天地祖先的儀式,祈求朝聖平安。不過重耳心裏清楚之極,獻公與驪姬奚齊等人莫不希望他一去不復返,最好是死在洛邑。

此次朝周,獻公除了勉強同意重耳自帶六千獵手騎兵之外,還特地派宮中祝史完銅相輔,並領甲兩百騎護送二十輛裝載貢品的騾車,大清早便由翼城南門出發,馳向遠在六百里外的周朝王都--洛邑。

除了幾次戰爭,重耳幾乎從未出過遠門,特別是作為晉使朝見天子,更是以前做夢都不敢想象的。好在有介子推與狐姑隨行,特別是狐姑,作為周公的門客,他曾經在洛邑一呆八年,勉強可算半個洛邑人。

更令重耳高興的是,獻公竟然允許他帶家眷前往,因此浩蕩的車馬大隊中夾雜着三輛載有內眷婢僕的馬車。雪丹清與琉璃共乘一輛馬車,其它兩輛載有四名婢女以及宿營用具。

重耳騎馬奔馳在平緩的官道上,回想起出城前裏克詫異的眼神,只覺得恍如隔世,心神依然無法寧靜。其實在離翼前幾天裏,裏克曾找過他幾次,均被他以準備朝周為藉口推掉。

每當他看見或想起裏克時,都覺得心像是被某種尖鋭的東西猛刺一下,憤怒也開始慢慢在心底沉澱。作為一個男人,他死也不能接受情敵的施捨。加之有了與伊況的易,更有手下鐵衞相隨,他堅信,即便是‘劍主’找他的麻煩,他也有一拼之力。

抬頭仰望,依舊天高雲淡,白雲被天空點綴得幽藍藍的,東一團西一陀地粘在天上,如他的心般不停變幻着彩與圖案。

通過祝史與狐姑的介紹,他大至明白了此次朝周的目的,以及其它朝聖國的基本情況。

周室雖是上有三聖--古公亶父、季歷、姬昌,但周之鼎盛為武王,所以周室以武王的誕辰作為姬姓一族的祭奠,以牛羊玉貢天以祭祖先。

這樣的祭祀對眾諸侯來説,無非就是進貢的代名詞。但隨着周室衰,諸侯的貢品愈少、愈,全然沒有當那周室的風采。當然,每次祭祀不止是一次對眾諸侯實力檢驗的機會,更是對有爭端諸侯間調節或仲裁的一次聚會,是已,祭祀之會有貶有褒,有升有降,甚至影響到疆域的劃分。

因此,雖然周室已然衰落,但每次周王室祭祀,眾諸侯莫不從之。無它,祭祀只是一個眾諸侯相互聚會的藉口。

但此次周室祭祀卻有個大家心知肚明的主題--楚宋之爭。當然,其間還摻雜一些諸如重耳滅虞、虢以及晉室爭紛的事情。

宋國是商的後代,周王之所以封其淮水之地,便是為了控制於它。但問題是宋的南面與東面都是些力量薄弱的陳、蔡等小國或夷邦,而北面的魯、衞等國勢力也與之有差距,只有西面的鄭國略強,對宋構成較大威脅,因此鄭、宋兩國並稱世仇。

而楚在南方,雖地大物博,但國力一直髮展較慢,內部矛盾又多,一時間也不可能向北方發展。

兩國隔山隔水的,紛爭從何而來。

原因皆於雄心的宋襄公決心效仿齊恆公,會盟天下諸侯,共同倡行仁義大道。

宋襄公知道他雖是”名震天下”但依然有許多諸侯不怎麼看重宋國,縱然主動邀請,也恐難以請動大駕。他要給人一種“令行止”的霸主形象,遂有意挑選了五位絕不會拒絕他的弱小之國的國君。

於是邀請衞、曹、滕、邾、鄫前往曹宋邊境會孟。

按他預料,只要他發出邀請,那五位國君定然早早的大道之旁接他的到來,可大出襄公的料想,在會盟之地接他的,僅有曹共公與邾君兩人,衞、滕、鄫三國之君蹤影皆無。

宋襄公只覺得渾身的血轟的湧到了臉上,又依稀看見眾文物大臣全在嘲笑他。

大國不服倒也罷了,幾個彈丸小邦也輕視於他,這令他圖霸天下的信心為之一冷,同時他為了教訓一下幾個不聽話的小國,於是一場征討之戰便拉開序幕。

後,他便囚了滕君,斬了鄫君,並殺了鄫君祭祀小神。這消息很快傳遍天下,令眾諸侯--尤其是與宋相連的諸侯們震驚不已。

宋的世仇鄭國見勢不妙,這宋襄公如此殘暴,好戰成,下一個必定打我鄭國,於是鄭文公借懼宋之名,親至郢都朝拜楚成王。

楚成王正借勢北上,當既大喜,賜楚產赤銅三萬斤於鄭,並與其盟誓--互不侵犯,永遠和好,共阻外敵。

見鄭朝楚大得好處,陳、蔡兩國亦先後朝楚。

而楚成王唯一擔心的便是齊國,據説此次派最親信的上大夫屈晃朝聖,其主要目的便是與齊一晤,以達到其壓宋北進的目的。

宋國更是襄公親往,可見對此次朝聖之重視。

重耳陷入沉思,狐姑回頭看了看祝史完銅的貢品車隊,輕聲道:“公子可知周室內與晉好的大臣是誰?

與晉好既是與獻公好,這點重耳又怎會不明白,畢竟獻公才是晉的當權者,他只是不知道狐姑忽然把話題引到這裏,且語氣又神秘,到底他是知道還是想讓我知道呢?於是重耳微微點頭,示意他往下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