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100章又不敢勸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恰巧幹隆帝的六公主已到了下嫁的年紀,便有大學士阿文成出來做媒,替福康安求婚,一面又由幹隆帝的岳母進宮去求富察後。不料幹隆帝一口回絕不準,那富察後也對她母親笑笑説道:“這件事體,是萬萬使不得的。”福康安的母親董額氏也不願她的兒子去做駙馬,這時福康安兩個哥哥做駙馬的,幹隆帝卻不十分寵愛他們。

如今這福康安是幹隆帝極寵愛的,卻不肯招他做駙馬,這裏面的深意,卻只有皇帝皇后和董額氏三個知道,後來那傅恆的母親實在求得厲害,皇后便答應把六公主下嫁給福康安的兄弟,卻把和碩親王的格格指婚給福康安。

這時福康安年紀只有二十六歲,當時奉旨完婚以後,接着又有廓爾喀賊匪侵犯後藏,聖旨下來,仍叫福康安親統六路兵馬,會同大學士阿文成前去征剿。説也奇怪。

那賊匪一聽得嘉義公的名氣,便嚇得他魂膽飄搖,連打敗仗,不到一個月,便平服下來,接着又是甲爾古拉集寨酋長反叛,皇上便命福康安統領得勝兵馬轉戰前去,那酋長聽説福康安人馬趕到,便嚇得跪在帳前求降。得勝文書送到京中,聖旨下來,許他班師。

福康安官升大學士,加封忠鋭嘉勇公。兵馬走在路上,幹隆帝又賞他御製誌喜詩,親筆寫在扇子上。又賞御用佩囊六枚。

又加賞一等輕車都尉。照王公親軍校例,賞他僕從六品藍翎頂戴。皇帝這樣看重福康安,那沿路的地方官,誰不趨奉他!

兩湖總督濮六年,為了討福康安的好,便和他幕友商量:沿長江一帶,都扎着燈綵,吹打送。湖南巡撫又到杭州去借得水戲台來,跟着福康安的坐船,夜演戲。

那福康安在船中吃酒看戲,十分快樂。船到庭湖中,那湖裏原有一種庭艇子,四面湘簾明窗,收拾得十分清潔。艇子頭尾上掛着五琉璃燈,兩邊遮着繡帷。

船梢頭都用船孃搖櫓,打扮得十分妖豔,一共有百十隻艇子,那船孃齊聲唱着皇上的誌喜詩,歌聲十分嬌脆,福康安座船在中央,那許多庭艇子都圍繞着大船,慢慢地蕩着槳,緩緩地唱着歌。

福康安看了,讚歎道:“她們真好似洛水神仙!”便吩咐艇子靠近大船,福康安跳過艇子去,見裏面明窗淨几,便吩咐設席,請過幾個幕友來陪他吃酒。席散以後,福康安偶然踱到後艙來閒望,只見船尾一個女孩兒,赤着一雙白足,身上披一件腥紅斗篷。

丰容盛鬋,桃腮櫻,十分俊俏,手中搖着櫓,那一搦柳臨風擺動,真是小巧輕盈,把個福康安看怔了,忽聽得那女孩兒輕展珠喉,唱起曲子來,嫋嫋動人。

微風起處,掀開了斗篷的下幅,出紅裳綠襖來,那女孩兒回過頭來,見了福康安,不眼波一溜,嫣然一笑,出十分蕩意。

福康安不心旌搖盪,拍着手説道:“江南地方有這樣的妙人,俺在京中如何見得過?”忙回進艙來,吩咐侍從把那船梢上的女孩兒喚來。

那侍從去喚時,這女孩兒説道:“青天白,羞答答的,叫人怎生見去?”福康安聽了,笑了一笑,説道:“吩咐她晚上來見俺罷。”到了昏夜。

只見那女孩兒打份得異樣風,走進艙來,笑拜下地去。福康安在燈下看時,見她容光煥發,和間又是不同,忙把她扶起來。

拉在懷裏,問她名字,那女孩兒説名喚寶珍。福康安從此寵愛寶珍,一路南下,俱是寶珍伺候。看看到了揚州地方,福康安替寶珍買一座別墅,給她住下。

所有沿路官員的供獻和皇帝的賞賜,約有五六十萬銀錢,福康安統統給寶珍,自己帶兵凱旋進京去。

幹隆帝見了他,自然有一番獎勵稱讚。傳旨下去,賞戴三眼花翎,晉封貝子銜,仍帶四字佳號照宗室貝子例給護衞,這一天,福康安進宮去謝恩,由內監領他直走進古董房,只見皇上身旁有一個年輕大員,手中拿着一個古瓶,和皇帝説笑着。

那舉動十分輕佻,皇帝非但不生氣,反拉着他的手,笑嘻嘻地説道:“你歡喜這瓶嗎?便賞給你拿回家去罷。”那大員謝也不謝,便拿着瓶去了。

福康安在一旁看了,心中十分狐疑,問又不好問得。退出宮來,悄悄地去問劉統勳。劉統勳説道:“這便是皇上新近識拔的總管儀仗大臣和珅便是。”福康安在京外時,也聽説皇上十分寵信和珅,但他也不曾見過和珅是怎麼樣的人,如今見他舉動輕佻,心中便厭惡他,暗暗地叮囑劉相國,須要好好地防着他。

列位,你知道和珅是什麼人?何以幹隆帝忽然寵信他到這地步?説起來,這裏面也有一段豔史。

原來當初幹隆做太子的時候,只因雍正皇帝和鈕鈷祿後十分寵愛,常常把他留在宮裏,幹隆皇帝這時候還是寶親王,到底少年心,見宮中十分好玩,便東溜西逛,什麼把戲都玩出來。

雍正皇帝有十六個妃嬪,內中最得寵的有四人:一是舒穆祿氏,一是伊爾覺羅氏,一是馬佳氏,一是陳佳氏,那馬佳氏和陳佳氏原是漢女冒充旗人入宮的,雍正皇帝因她兩人長得比別人格外白淨細膩,便格外寵愛。

太子這時年紀已有十七歲,男女之愛正濃厚的時候,便終和那班妃嬪宮女調笑無忌,那妃嬪也因他是皇帝和皇后寵愛的太子,誰敢不依順他?再則,因那太子也長得英俊風,那班宮女也愛和他逗笑。內中只有一個馬佳氏,她自己仗着美貌,脾氣也冷僻,不肯和太子胡纏。

這太子偏看中了她,時時覷她不防備的時候,便闖進宮去,摟着馬佳氏,或是要吃她嘴上的胭脂。得那馬佳氏惱了,他才放手。這種事體也不只一次了,這一天合該有事。

馬佳氏在宮中閒着無事,見自己的雲髻有些鬆散下來,便喚宮女替她重理梳妝。青絲委地,正在梳理的時候,這寶親王忽然悄悄地走進屋子來。

宮女見了,正要聲張,那寶親王站在馬佳氏身後,忙搖着手,叫不要聲張,一定要躡手躡腳地走上去,從馬佳氏身後伸過手去,俺住馬佳氏的兩眼。

那馬佳氏猛不防有人來調戲她,顫着聲兒問:“是誰?”寶親王忍着笑不做聲,那宮女也掩着嘴暗笑。馬佳氏認做是歹人,她這時手中正握着一柄牙梳,猛力向身後打去,只聽得“哎唷”一聲,不偏不倚地打在寶親王的眉心裏。

那血便直淌出來,寶親王忙放了手,捧着臉,轉身逃出宮去。這裏馬佳氏知道是打壞了太子,心中又害怕,又羞憤,暗地裏哭了一場。

誰知大禍來了:因為恰巧第二天是初一,宮中規矩,皇子皇女都要進宮去朝拜父皇母后。寶親王眉心裏受了傷,給鈕鑽祿後看了,十分心痛。便把寶親王拉近身來,細細地一看,知是被人打破的,便十分詫異,連連追問:“和誰打過架來?”那寶親王見問,又是心慌,又是羞愧,便期期艾艾地説不出話來。

鈕鈷祿後看了,越發起了疑心,便大聲喝問。寶親王被母后問不過,一時也無可推託,便説:曾和馬佳妃玩兒,妃子失手打傷的。

這馬佳氏情冷僻,又因皇帝寵愛她,鈕鈷祿後也因此厭惡她。如今聽了這個話,便十分動怒,一口咬定説馬佳妃調戲她兒子,立刻傳命,把馬佳妃喚來,一頓子亂打。

喝着太監,拉出月華門去勒死。寶親王見母后生了氣,又不敢勸,又不敢走。站在一旁,眼看着太監把馬佳妃橫拖豎拽地拉出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