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135章在年輕時候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得了貴縣,又得潯州,聲勢一天盛似一天。洪秀全在大黃江,自號太平王,分兵去佔住紫荊山一帶,又攻得永安州,建立了太平天國。

洪秀全加封天王,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洪大全為天德王。

此外封了秦綱、羅亞旺、範連德、胡以晃等四十八個夥伴的各種官職,有做丞相的,有做軍師的,有做參謀的。又把有功的大小將官八百人都加封了官職。

便發出上諭去,説道:天王詔令:凡軍中大小將兵,各宜認真奉行大道。吾等宜知你父上主皇上帝,乃是真神。真神以外,皆非神。天父上主皇上帝,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又無一人非其所生所養。

故天父上主皇上帝以外,皆不得僭稱上,僭稱帝。自今眾兵將,可呼朕為主,不可稱上以冒天父。天父稱天聖父,天兄稱救世聖主,天父天兄得稱聖。自今眾兵將呼朕為主,不可稱聖,以冒天父天兄。天父,神爺也。

又魂爺也。從前左輔右弼前導後護之軍師,朕命為王爺,此乃姑從不正之例。若據真道論之,有冒犯之嫌。今特封左輔正軍師為東王,管治東方各國。

封右弼又右正軍師為西王,管治西方各國。封前導副軍師為南王,管治南方各國。封后護又副軍師為北王,管治北方各國。又封石達開為翼王,使羽翼天朝。以上所封各王,俱受東王節制。

別詔稱後宮為娘娘,貴妃為王娘。欽此。天王發下上諭以後,便把各王爺邀集在宮中,開了一個大宴會。

吃酒中間,天王敍述了歷史,如何得到神靈的啓示和幫助,以資證明他不是凡人:“如今俺們能夠旗開得勝,馬到成功,都是朕依着天父天兄的教訓,俺們大家都該這兩位救世聖主。”説着,便吩咐天妹宣嬌畫一幅老人的像,供在當殿。大家學着老人的樣子,一齊把頭髮留起來,當時有人背地裏都喚他“長”國外有英國的侵略,國內有廣大農民跟着洪秀全造反,皇宮外面已經造得一塌糊塗了,裏面穆相國還瞞着消息。道光帝這時常常害病,神也不濟事。

這時,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了,便立刻宣召宗人府字令載銓,御前大臣載垣、端華、僧格林沁,軍機大臣穆彰阿、賽尚阿等一班親信官員進宮來,囑託了一番後事。

這時奕詝、奕欣、奕誴、奕譞一班皇子,都站在御榻兩旁聽父皇的話,一齊掉下眼淚來。道光帝把後事吩咐過了,便令穆彰阿和文慶兩人到正大光明殿去,把金盒拿下來,當着眾大臣宣讀詔書,把皇位傳給四皇子奕譞。這奕詝奉了詔書,身父皇謝過了恩。

道光帝便在這時候兩眼一翻,長辭人世了。眾大臣一面把奕譞擁上太和殿去,鳴鐘擊鼓,受了百官朝賀,做了咸豐皇帝。

一面由內務府行文各省,為道光帝發喪。這咸豐帝一登上皇帝寶座,便放出手段來整理朝綱,他第一道諭旨,便把軍機大臣穆彰阿革了職,把兩廣總督耆英降做五品員外郎候補。

這穆彰阿原是三朝元老,威權煊赫一時,但到這時,年紀也老了,家財也富足了,見皇上格外開恩,不抄他的家。

他樂得做個乖人兒,趁此收場,回家享福去了,他在家裏,十分信奉喇嘛教,他自己説修行的工夫已到了可以成佛成仙的地步,他又愛喝酒,常常請了許多客人,在家裏大開筵席。

有許多御史官見他是革職人員,還不知罪,一味行樂,氣他不過,又上了一本參折,請皇上從嚴查辦。

穆彰阿的一個親戚得了信,便悄悄地去報信,那穆彰阿聽了大笑,説道:“我明天便要回去了,還怕他怎樣?他説俺不該行樂,俺明天還要大開筵宴呢。”到了第二天,穆彰阿真的備下盛筵,到各處親戚朋友門生故吏家裏去下帖子。

帖子上寫明某某時辭世,望屈駕一別,那班人看了這帖子十分詫異,到了時候,便一齊趕到穆彰阿家裏去,那穆彰阿見了客人,照樣的接談笑,也一點看不出死樣兒,這一天客人來得很多,在大廳上擺下四十桌酒,擠滿了一屋子。

穆彰阿一一和他們把盞,吃到一半,他看了影,説道:“是時候了!請諸位稍待。”説着,便進去淋浴更衣,穿上朝衣蟒袍,先到內院和妾兒女話別。又走出外院來,向眾人一拱手,説了一句:“少陪!少陪!”便盤腿兒坐在炕上,閉上眼睛。

一會兒便斷氣死了。穆彰阿死了以後,接着便有御史參奏户部尚書覺麟偷盜庫銀一案。朝旨下來,把覺麟革職,發往新疆效力。講到偷盜庫銀這件事體,是歷任官員所不能免的。只因覺麟是穆彰阿的親戚。

他偷銀子竟偷到二十萬兩,也太多了,那時户部銀庫郎中原是一個美缺,補這個缺,大都是滿族,三年一任。

任滿以後,貪心的可以得到二十多萬兩銀子的好處。不貪心的,也可以得到十多萬兩銀子。不説別的,只説那庫兵,每一位也可賺到幾萬兩銀子。庫兵也是三年一任,都是滿人充當。漢人必須冒滿人名字才能進去。

庫兵出衙門去,必須有鏢師保護。京城裏有許多無賴,常常邀集黨羽到户部衙門外去候着,見要有庫兵出來。

便綁去做票,鎖在秘密屋子裏。一面打發人到庫兵家裏去報信,勒令他拿一二千兩銀子出來贖回,倘不去贖回,他便把庫兵關過卯期才放出來。

那庫兵誤了卯期,衙門裏便除去名字,另行點派,那庫兵非但誤了他三年發財的機會,且又白丟了這六七千兩孝敬銀子,因此,那庫兵家裏總願拿出銀子贖回的。

庫兵每三年點派一次,每次點庫兵四十名。每月開庫堂期九次,又有加班開庫堂期五六次。開庫的時候,有把銀子搬出來的,也有搬進去的。庫兵便是專為搬銀子用的勞力。每搬一次進出,總在一千萬以上。每一庫兵不能每期都輪到,大約每月輪四五期。每期進出庫門,多則七八次,少也三四次。

每一次夾偷的銀子,最少五十兩。銀庫為了防止庫兵偷銀,所以每逢開庫,不論冬夏,庫兵卻得赤條條的,由堂官一一點名,在公案前過去。走進庫房,再穿上官制衣褲。庫房裏沒有桌椅,倘到乏力的時候,便可以出來息力。

但依舊赤,走到公案前,擺開腿兒,向地下一蹲,兩條臂兒向上一抬,張着嘴喊一聲,才許出去,但庫兵偷銀,每次便在這出來的時候,那銀子是門裏的。每一次,那有本領的,便能十隻江西圓錠,每一隻圓錠便是十兩銀子。

離庫門一箭之地,有小屋一間,門户緊閉,窗外圍着木柵,便是庫兵衣御贓的地方。北京地方遍地灰沙,每逢開庫的時候,便有清道夫挑着木桶到庫裏來灑水,庫兵便和清道夫打通一氣。

那水桶都有底的,庫兵悄悄地把銀子藏在水桶夾底裏。候銀子搬完,庫門封鎖,堂官散去以後,才慢慢地把水桶挑出去。

後來,有一位祁世長做户部尚書的時候,他是一位清官,有一次開庫,他親自去督看着,見一個清道夫挑着水桶走過他跟前,那桶底忽然落,滾出許多銀錠來。

祁世長大怒,立命把清道夫拿下,打算第二天提奏查辦,後來他有一個貼心的師爺,勸他把清道夫釋放,把這事隱瞞下來,莫興大獄。

倘然皇上知道了,徹底查辦起來,那歷來的滿尚書都該砍腦袋,大人的腦袋,怕也要被仇家割去了。祁世長聽了害怕,便也把這樁大案隱去不提了。如今再説那班做庫兵的,都是世代傳下來的專門職業,他們在年輕的時候,便要找尋那有大雞巴的人,常常雞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