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136章直攻進嶽州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再用雞蛋塗着油麻門去打練,再慢慢換用鴨蛋鵝蛋,又換用鐵彈,練到門中能十兩重的鐵彈十顆,便算成功了,那平常庫兵的本領只能到六七粒。因此那班庫兵到年老時候,都害痔漏等病的。

他們辛辛苦苦做着這偷盜的事體,那做户部尚書的,卻安享着他們的孝敬,那時他們參去了一個覺麟。

接着又參去一個滿人大學士譽德。因他是穆彰阿的親家,這時牆倒眾人推,凡是穆彰阿的親戚故舊便是沒罪的,也是有罪,何況那譽德原是個貪官,御史便參他某年盤查六庫的時候犯了偷盜庫寶的罪。

什麼叫六庫?那六庫便在大和門的左面,原是明朝遺留下來的,有金庫、銀庫、古玩庫、皮張庫、衣服庫、藥庫。

裏面藏的也有十分珍貴的東西。不説別樣,單説衣服庫裏,有一頂明朝皇后用的珍珠帳,寬長有八尺,全是用珍珠穿成的,四圍用紅綠寶石鑲邊,那珍珠小的和綠豆一般,大的竟和桂圓一般。

只因年月太久了,那線索都枯斷了,每一次盤查,便有許多珍珠落下來,那班司員假裝做拾起來用紙裹着,封着,加上印,貼着籤條。實在那紙裹裏面都換成假的了,那真的早落入司員們的包了。裏面還有明朝妃嬪穿的繡鞋十多箱,弓鞋瘦小,鞋尖兒上嵌着明珠。

那珠子都是十分名貴的,早已換上假的了。還有皮張庫,都換上沒有的皮板,好的皮也早被司員們偷去。

這都是歷來盤查大臣和司員們作弊的結果,如今便統統把罪名推在譽德一人身上,鬧得譽德因此丟了官,抄了家,還充軍到黑龍江去,那時,凡是穆彰阿的同黨,都被參的參,革的革,趕得乾乾淨淨。

咸豐帝初登大寶,十分注意整頓朝綱。宮裏一位孝貞皇后也十分勤儉端正,管教着許多妃嬪。咸豐帝的皇后原是穆彰阿的女兒,在正宮不多幾年便死了。孝貞後姓鈕鈷祿,原是貴妃,因她容貌美麗,舉動端莊,咸豐帝十分寵愛。

那穆後死了以後,便把鈕鈷祿妃升做皇后,宮中都稱她東後。這位東後十分儉樸,平在宮裏總穿布衣,那簾幕幃帳都不繡花的,她生平最恨用洋貨,説它好看不中用。自己穿的繡鞋和妃嬪穿的,都督率着宮女們做。

自己每年必親自做一雙皇帝的鞋子。外面有進貢來的衣服首飾,她都叫宮女拿出去退還。常對一班妃嬪説道:“臣子多一分貢獻,便是百姓多費一分錢財。

倘然收了他們的貢獻,便是暗暗地教他們做貪官去。因此,萬萬收不得。”孝貞後一舉一動都識禮節。

她在大熱天氣從不肯赤身體,便是洗澡,也不要人伺候,她每一次見皇上,總是穿着禮服,她最恨的是輕狂的樣兒。

有一個榮妃,身材嬌小,十分俊俏,她穿着空心靴底,刻着梅花瓣兒,裏面裝着香粉。走一步,那梅花粉印兒便印在地上。孝貞後見了大怒,説她有意勾引皇帝。

立刻把榮妃傳來,打了一頓,去關在冷宮裏。咸豐帝原也是愛風的,見這皇后如此嚴正,卻也十分敬重,便取她一個綽號,喚她“女聖人”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卻説咸豐時候,清宮裏還有一位孝穆皇太后也是十分賢德的。這孝穆太后原是道光帝的寵妃。

那時因靜妃長得標緻,雖召幸靜妃的時候多,但靜妃常常仗着皇帝的寵幸,十分驕傲,總沒有孝穆後情温柔,心地慈悲。有什麼正經事,都去和孝穆後商量。去靜妃那裏,不過玩笑取樂罷了。

那時,道光皇后被皇太后謀死,丟下四皇子孤苦零丁,道光帝便把四皇子託給孝穆後,吩咐她好生撫養。

凡是四皇子的冷暖飢飽,孝穆後時時在意。孝穆後原有兒子的,便是那六皇子奕欣,但是孝穆後看待四皇子勝過自己親生兒子,她説:“四皇子是沒有母親的孤兒,原該多疼他些。”因此四皇子也十分依戀這孝穆後,平總喚她媽媽。道光帝要立太子,也曾私地裏和孝穆後商量過。道光平很愛六皇子,因他明強幹,格和自己相像。

後來聽了四皇子幾句仁慈的話,心裏便打不定主意,回宮來和孝穆後商量。孝穆後這時一味要得到好名氣,便竭力保舉四皇子。道光皇帝卻有定六皇子的意思,孝穆後再三推辭説:“這是萬萬使不得的!

不説別的,那四皇子原是正宮生的,也強過她兄弟萬倍。”道光帝聽了孝穆的話,便立四皇子做太子,從此心裏越發敬重她。道光帝臨死的時候,把這孝穆妃再三託給咸豐帝。

咸豐即了位,知道自己是皇位是全靠孝穆幫的忙,便立刻晉封孝穆做皇太后,請她住在慈寧宮裏,自己天天去叩問聖安,像對待自己親生母親一般。

又封六皇子做恭忠親王。清宮裏規矩是,父皇死了,除做太子的以外,別的皇子不許進宮來。獨有咸豐帝格外開恩,准許恭忠親王隨時進宮謁見太后。

因此他母子二人十分咸豐帝,但是後來孝穆皇太后年紀老了,慢慢地後悔起來,想到親生兒子遠隔在宮外,自己年紀又老了,倘然早晚有個不測,也沒一個送終的親人。

那時悔不把他立做太子。想在這裏,便十分怨恨着咸豐帝,每逢咸豐帝朝見的時候,總不給他好臉看。咸豐帝常捱罵,卻仍是和顏悦地孝敬着皇太后。

後來皇太后病重,恭忠親王雖常進宮來問候,但終因宮森嚴,不能夠在宮中住宿,只有咸豐帝卻早晚在皇太后病慶前料理湯藥,常常和孝貞皇后兩人輪班看守着。有一天,太后從睡夢裏醒來,天已晚,只見牀前有一個人坐着。

他錯認做是奕欣,便伸手過去拉住他的手,説道:“我的兒,你母親早晚便要去世了。受當今皇上孝養了八年,便死了也值得。

只恨當年先皇立太子的時候,被我再三辭去,這個念頭一錯,便害了我兒從此低頭在別人手下過子。”太后説着,便灑下淚來。誰知那牀前坐的並不是恭忠親王而是咸豐皇帝,皇帝聽了,非但不惱,反勸太后好好養病,不可胡思亂想。

那太后忽然清醒過來,知道説錯了話,心中萬分懊悔,一陣咳嗽,痰湧上來,便死去了。咸豐帝依舊十分敬重太后,當時下詔發喪,行着太后的喪禮,始終拿好心看待恭忠親王。親王也十分忠心辦理國家的事體,這時南方洪秀全正鬧得厲害,在永安地方建立太平天國。

咸豐帝下詔,先重新起用林則徐,帶兵到廣西剿匪。林則徐到得州,便一病身亡。皇帝只好下詔派向榮、張必祿兩人帶兵堵截,那太平天國的兵馬十分活躍,避開向、張兩人去打得桂平、貴武、宣平一帶州縣,又取得泉州。

朝廷見官兵人馬單薄,便委兩江總督李星沅,會同大學士尚阿、率領都統巴清、副都統洪阿,帶着京中兵去圍攻泉州,打退了楊秀清。

誰知太平軍見西面不能得手,須轉身東向,打進湖南地界去,得了全州,又得道州。接連着得桂陽、郴州,渡河奪得安紅、醴陵。

咸豐二年七月,打到長沙,圍城七十多天,打不進去。洪秀全在長沙南門外得到一顆玉璽,從此越發有併天下稱霸稱王的意思,那時太平天國西王蕭朝貴戰死在長沙。

九月,又轉向常德,得了常德,又得益陽。捉得小船幾千只,渡庭湖,直攻進嶽州城,得到許多康熙年間清兵討吳三桂時留下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