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16章走得越遠越好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時他收伏的地方很大,明朝的總兵也見了他害怕,他年年進貢的時候,也不把明朝的長官放在眼裏。

明朝進貢的規矩是,每年在撫順地方開馬市,各處部落都拿土產去進貢,長官坐在撫夷廳上驗收。上上馬一匹,賞米五石,絹五匹,布五匹。中馬,賞米三石,絹三匹,布三匹。下馬,賞米二石,絹二匹,布二匹。

駒,賞米一石,布二匹。王杲進貢,偏要拿下馬去充上上馬,硬要討賞,那長官為懷柔遠人起見,便也將錯就錯地收下了。誰知道這王杲越發得了意,照進貢的規矩。

那各部落貝勒一律站在撫夷廳階下等候長官驗貢完了,便賞各貝勒飲酒食。獨有這王杲不服法令,他等不得長官分賞,便搶上廳去,搶着貢菜便吃。

左右的人見他來得兇惡,便也不敢和他為難,他單是搶奪酒倒也罷了,誰知他酒醉飯館,便撒酒瘋,對着長官拍桌大罵。

明朝的官吏看看他鬧得不成樣子,便吩咐左右,把他扶下階去。一面通告建州都督,下次不該再差王杲來進貢,那塔克世知道王杲大膽,敢當廳辱罵明朝長官,以為十分得意。第二年仍舊打發王杲去進貢。

那王杲越發鬧得不成樣子,別的貝勒看看王杲可以無禮,我們為什麼這樣呆?便也個個跋扈起來,明朝隆慶年間,有一位長官十分有膽量,他預先派了許多兵士駐紮在撫夷廳兩廂,自己當廳坐着。

看看王杲大搖大擺地走來,他是走慣了的,一腳便跨上廳來,只聽得兩旁兵士一聲吆喝,那廳上的侍衞擎起長槍,把王杲趕下廳去,後來驗到王杲的馬匹,又是十分瘦弱,長官便把他傳上廳去,呵斥了一陣,退回他的馬匹,也不賞米絹和酒

王杲覺得臉上沒有光彩,怏怏而回。一肚子怨氣無可發,便沿路殺人放火,關外的百姓被他殺得叫苦連天。

明朝的總兵知道了,反説長官不好,奏明皇帝,把長官革了職。王杲知道了,越發長了威氣,他每到進貢的時候,便帶了許多兵馬在撫順左近的地方胡鬧。

到了馬市散了,他也不退兵,常常引誘明朝的百姓到他營裏去,捆綁起來,要他家裏人拿十頭牛馬去贖回。倘然遲了一步,便要把那人殺了。

這時有一個撫順在客商,趁着馬市的時候到清河、靉陽、寬甸一帶去做些買賣,經過王杲的營盤,被王杲拖進宮去捆綁起來。

他外甥裴承祖,是撫順的遊擊官,得了這個消息,便親自到王杲營裏去求情。王杲便冒他舅舅的筆跡,把他哄進營去,一齊捆綁起來。

破他的肚子,挖他的心肝,裴承祖帶來幾個兵士,也一齊被他殺死。這個消息報到總兵衙門裏,總兵大怒,一面奏報皇帝,一面點起兵馬,準備廝殺。王杲不知進退,依舊是姦擄掠,無所不為。到十月裏的時候,在半夜裏,忽然被明朝兵將四面圍住。

一支鐵甲軍直衝進營來。這許多韃子兵都人不及甲,馬不及鞍,被他殺得屍橫遍野,血滿地。

王杲赤着一雙腳,逃出後營,爬過山頭,息住腳一看,足足丟了一千四百多兵士。王杲知道敵不住了,回家的路也被明兵攔住,便打算投到蒙古去。走到撫順關外,見關樓上掛着榜文,又畫着自己的相貌,榜文上寫着:捉得王杲,賞銀一千兩。王杲看了,不由得倒一口冷氣,只得退回舊路。

在深山裏躲着。過了幾天,王杲看看躲不住,便想起那哈達萬汗王台一向是認識的,如今何不找他去呢?

當下帶了他殘餘兵馬,到哈達地方見了王台,把以上情形細説一遍。王台聽了,便擺上酒席,替他壓驚。王杲見王台如此看待他,心中説不出的,當夜安睡在客帳裏,正好睡的時候。

忽然驚醒過來,見屋子裏燈火照得雪亮,自己身上被十七八道麻繩綁住了,動也不能動。王杲大聲叫喊起來,只見王台踱進帳來,手裏捧着令旗,口中大聲説道:“奉明總兵李成梁將令,捉拿王杲反賊。”説着。

也不容王杲分辯,上來八個大漢,把王杲打入囚籠,連夜送到撫順關去,那總兵李成梁,坐堂審問,王杲也不抵賴,一一招認了。李成梁吩咐擺酒,一面和王台在廳上吃酒,一面叫劊子手動手,在院子裏把王杲殺了。

第二天,李成梁申報朝廷,聖旨下來,封王台為龍虎將軍。李成梁趁此把鳳凰城東面的寬甸一帶地方收服下來。

這王台得了明朝封號,便一路上耀武揚威地回去,自有許多部將前來賀喜。王台在將軍府裏大擺筵宴三天,各部將吃得酒醉飯飽,王台在席上面吩咐部將,回去整頓兵馬,預備去爭城奪地。

這個消息傳到建州都督耳朵裏,那塔克世正因明朝殺死了他右衞都督指揮使,心中老大個不快活。又聽到王台帶着兵馬到處攻城略地,那許多小部落,見王台得了明朝的封號,便紛紛地投降他。

看看王台軍隊侵犯疆界,快到寧古塔一帶地方了,那寧古塔許多貝勒,便一齊趕到建州地方,在都督府中議起事來。這六位貝勒年紀已老,覺昌安又是多病,一切公事都由他兒子塔克世料理。會議的時候,聽説王台如何強盛,大家面面相視,一籌莫展。

塔克世看了這樣子,不覺嘆了一口氣説道:“我們堂堂愛新覺羅氏的子孫,空擁有這許多城池,難道去抵敵一個區區的王台都抵敵不住麼?”正在議論的時候,只聽得身後有一個人大聲喊道:“王台是我們世代的仇人,我祖我父,不可忘了!”大家回頭看時。

只見一個大漢,面目黎黑,衣服破碎,站在屋角里,圓睜兩眼,嘴裏不住地哼着,原來這時候是十月天氣,在關外地方,雪已經下得很大,這大漢身上只穿一件破碎的薄棉衣,怎麼不要冷得發哼?説也奇怪,這塔克世一見了這大漢,便拔下刀來上前去要殺他,他大哥禮敦巴圖魯看見了,忙上去攔住。那塔克世嘴裏還是“賊人!”

“畜生!”地罵不絕口。你道這大漢是誰?便是塔克世的大兒子努爾哈齊。塔克世一共有五個兒子,第二個兒子舒爾哈齊、第三個兒子雅爾哈齊和這個努爾哈齊,都是大福晉喜塔喇氏生的,第四個兒子巴雅哈齊,是次納喇氏生的。第五個兒子穆爾哈齊,是他小老婆生的。

講到納喇氏的姿,又勝過喜塔喇氏。喜塔喇氏在,因為她是大福晉,自然不敢輕慢她,誰知到了努爾哈齊十歲上,喜塔喇氏一病病死了。

那納喇氏便把大福晉生的三個兒子看做眼中釘一般,常常在丈夫跟前挑眼,説他弟兄三人有滅她母子的心思。塔克世聽了納喇氏的話,自然十分火怒,擎着大刀趕着努爾哈齊要殺他。努爾哈齊忙去躲在他祖父覺昌安懷裏。

他祖父原是很愛這個大孫子的,如今塔克世發怒,自己又年老,無力去阻止他,只得含着一眶眼淚,對努爾哈齊説道:“我的好孩子!父親今天要取你的命,你快離了此地罷!”説着,祖孫兩人摟抱着大哭一場。哭夠多時,覺昌安悄悄地給他些銀錢,陪着他去辭別父親。

誰知他父親聽了納喇氏的話,心中早已厭惡他弟兄三人,説道:“你既要去,便帶了你二弟三弟去,走得越遠越好,從此以後不要見我的面!”努爾哈齊無法可想,只得帶了舒爾哈齊、雅爾哈哈齊二人,啼啼哭哭走出建州城去。走到半路上,弟兄三人坐下地來,努爾哈齊把祖父給他的銀錢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