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傷心到極點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條款上原寫明,賠款付清後,聯軍才把廣州城還中國。如今聯軍在廣州城裏一住兩年半,看看絕無
還的意思,便有一個佛山鎮團練兵的頭目忍不住一肚子的氣憤。
他想想廣東這件禍事都是英國領事巴夏禮鬧出來的,害得中國賠款割地,喪師辱國,他便出了一張告示,説願出一千兩銀子的賞格,買那英國領事巴夏禮的腦袋,那巴夏禮聽了,不覺嚇了一跳。
這時英國公使還在上海,巴夏禮便打了一個電報到上海去,告訴這件事體。英國公使聽了大怒,便動公文給桂良,要他奏革兩廣總督黃宗漢的職,還要着他立刻去解散團練兵。
桂良無可奈何,只得一面答應他,一面仍舊簽定條約,一時暫不掉換。外國人見桂良不換條約,説他沒有講和的誠意。
那英國船便開到長江一帶去遊弋,直到漢口地方。法國兵也到內地去亂闖,又到處設立天主教堂,地方官都嚇得不敢出來説話。
這時,有一位滿親王名僧格林沁的,見外國人這樣肆無忌憚,忍不住大怒起來,拉起一本摺子奏參直隸總督譚廷襄,説他疏於海防。
便親自派人在大沽口修築炮台,在海口打一道木樁,再拿鐵鏈鎖住港口。待到換約這一天,各國的兵船都開到天津來會齊。中國官廳送過照會去,叫他們兵船改道在北塘口下碇,不許他們在大沽口行動。
那英國兵船如何肯依,便一定要開進大沽口來,他們見大沽口已有鐵鏈鎖住,便拿炮轟斷,一面開進十三隻小兵輪來,船頭上着紅旗,和炮台挑戰,
向炮台開炮,拿炮轟打中國步兵。看看打勝了,便一擁上岸,搶上炮台來。
炮台上開炮還擊,打沉了幾隻小兵船,那上岸來的外國兵也被中國兵殺死了幾百名,又活捉得一個英國將軍。英國兵船隻剩下一隻,逃出攔江河外面。
那大兵船上見自己的兵吃了敗仗,便退出大咕口,到旅順、威海衞測量海勢,慢慢地向南退去。
廣東人民聽得英國人吃了敗仗,便急急修造船隻,怕他再來報仇。由富商捐銀三百萬兩,暗地裏去送給英國人,求他不要打仗。英法兩國公使照會通商大臣何桂清,情願遵守咸豐八年的條約。
那桂清只求平安無事,無奈這時咸豐帝信任僧王的話,不答應外國人的要求,只答應他照道光年間的事體通融辦理。又吩咐他仍在上海議和,不得率行北來。如有外國兵船再敢駛入攔江河的,必痛加剿辦。
一面由僧格林沁動用內幣一百餘萬經營北塘口,後來忽然有人主張在北塘口引敵上岸,咸豐帝卻也説不錯,便又吩咐把北塘口的軍備盡行拆去。
那時翰林院編修郭嵩燾上疏竭力説不可,北塘紳士御史陳鴻翌也奏説不可撤去北塘兵備。咸豐帝不聽他們的話,不到幾天工夫,英國、法國的小兵船開進北塘,拔去港口的木樁。
打頭陣是英國將軍額爾金、法國將軍噶羅,帶了一百多隻兵船打進來。外國兵拖着炮車上岸,中國兵卻不敢動手,只送照會叫他到北京去換議和條約。外國兵到了這時候騎虎難下,如何肯依,便催動各國聯軍一萬八千人,從北塘打進內港。
這時適值退,外國兵船一齊擱在淺灘上,他們只怕中國兵在兩岸夾攻,便掛起白旗,假做求和的樣子。中國兵見了白旗,果然不敢攻打。待到
漲水大,那兵船上便出其不意直撲上岸來,炮火連天,把中國兵打得四散奔逃。
一萬八千聯軍直打到新河地方。僧王帶領三千勁旅上去抵敵,無奈外國兵營裏炮火厲害,槍彈如雨,一陣子打,可憐三千個騎兵打得只剩七個人。新河陷落以後,看看大沽危急,皇上便命大學士瑞麟帶領京中的八旗兵到通州去防守。
那聯軍果然進大沽,拿開花彈攻打北岸炮台。開花彈落在火藥庫裏,一聲轟天價響,烈焰飛騰,把巍巍一座炮台打倒,提督樂善死在炮火裏,這時僧王正駐兵在南岸,見了這個樣子,忙退兵到通州的張家灣地方。
看看天津也保守不住了,告急的文書雪片似到得京裏。咸豐帝看了,心中一急,舊病復發。一面命桂良到天津去議和。
那桂良送照會到英國公使衙門裏去,那公使回了一個公文,説要增加賠款,開天津為商埠。還要每國酌量帶領兵隊進京去換約。
皇帝在病中,子十分暴躁,聽説外國人要帶兵進京來,又聽説英國派的議和大臣便是巴夏禮,心中越發生氣,便下旨一律拒絕。
英法各國兵隊見中國皇帝無意講和,便又進兵攻打河西,進通州,那北京地方的人心便頓時慌亂起來,咸豐帝聽孝貞後的話,連夜從河南把勝保召進京來,命他帶領一萬
兵到通州去抵擋外國兵。一面由怡親王載恆邀集英法各國公使開一個宴會。
吃酒中間,載恆提起議和的事體,那巴夏禮大聲答道:“如講和,非面見中國皇帝,並須每國帶兵二千名進京去,才可開議”這樣兇橫的條件,叫載恆如何答應得下來,只得回答説:“這事須請旨才能答覆。”巴夏禮見怡親王做不得主,便也閉着嘴不説話了。任你載恆如何去和他敷衍説笑,他總是閉着眼假睡在榻上,給你個不理不睬。載恆無奈,只得不歡而散。
第二天,接連的報馬報進軍情來,説通州勝保的軍隊大敗,僧、瑞的兵也敗退下來,英將額爾金帶領大隊外國兵快要打進京來。整個京城頓時鬧得沸反盈天。
那大學士端華和尚書肅順,看看時勢危急,便在半夜時候到圓明園去請見皇上。咸豐帝這時病勢很重,孝貞後早晚在一旁伺候着,懿貴妃在房中料理湯藥。
忽傳説端華和肅順請見,皇帝知道大事不好,把他嚇得臉慘白,渾身索索地打顫。孝貞後一面傳御醫進來請脈下藥,一面把這兩位大臣傳到御榻前來問話。
肅順把外面的軍情一一奏聞,又奏稱:如今外國兵來勢猖狂,皇上萬乘之軀,自宜從早出狩,住在萬安的地方。
咸豐皇帝説:“現在昏夜,朕身體又十分疲乏,到什麼地方去好呢?”當時大家商量了一會,還是孝貞後有決斷,説:“俺們不如到熱河去走一趟罷。”皇上聽了,也點頭稱是。當時那御醫還不曾走,便奏説:“快把鹿血拿來請皇上服下,便立刻可以增長神,加添氣力。”早有太監去殺翻兩頭花鹿,取得血來,還是熱騰騰的。咸豐帝吃下一碗去。
果然立刻身體旺壯起來,神也有了,便傳諭恭親王留守京師,着肅順統率御林軍隨往行宮,端華照料園裏的事體。這個消息一傳出去,好好一座圓明園頓時鬧得人仰馬翻,鶯啼燕吒。
咸豐帝也顧不得這許多了,自己坐了一輛園中的黃蓋車,肅順在半夜裏去打開車行的門來,僱得四輛敞車,車上面略略遮蓋些蘆蓆,一輛請孝貞後抱着皇子載淳坐了,其餘三輛,便有許多妃嬪宮女們搶着坐。
可憐一輛車子擠着五六個妃嬪,擠得她們痠骨痛。內中一位懿貴妃,她平
席豐履厚,何等嬌養,如今從半夜裏逃出園來,吃盡苦楚,早見她嬌
細細,珠淚紛紛。
此外還有許多妃嬪宮女坐不着車子的,只得互幫牽引,跟着皇上的車子,哭哭啼啼地走去。內中有幾個平和太監要好的,便有太監們來揹着她走了一程,沿途僱得騾馬,扶她爬在騾馬背上走去。懿貴妃在車子裏簸盪了半夜,早把她的頭髮也撞散了,額角也撞腫了,她傷心到極點,便在車裏嗚咽咽地痛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