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163章便樂得答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卻説圓明園偌大一個花木勝地被巴夏禮付之一炬之後,頓時煙消霧滅,那四之中,要算牡丹的結果最好,那海棠進得園來,因想念金宮蟾想得厲害,不到一年工夫,在咸豐帝最寵愛的頭裏,她便鬱郁而死。只有杏花得到皇上寵愛的子最多。

她手頭積蓄的錢也最富,她在宮中,和誰都沒有情,無論什麼人託她在皇帝跟前説一句話。

她總非錢不行,因此宮裏的人沒有一個不恨她的,但是杏花手頭的錢一天多似一天,她有二十萬兩銀子,託她主母放在外面生息,此外零零星星三萬五萬的,都由總管太監替她拿出去存放在錢莊裏。

她自己的屋子裏還存着二三千兩黃金,此外金珠首飾不計其數。只因她平待人不好,到了出事體的這一天,那班宮女太監們各自逃命,也沒人去通報她。

待到天明,杏花從枕上醒來,皇上已去了,園裏已是天翻地覆似地鬧成一片。杏花正要起來打聽時,早有一班年老的太監宮女們惡狠狠地打進房來,便在牀上大家齊動手,把杏花活活勒死,把她所有的金銀珠寶搶掠一空。

可憐一個脂粉嬌娃,她屍首在牀上,直到渾身腐爛,也沒人來收拾。再説那陀羅。自從她進得園來,每在一座小庵里長齋禮佛。宮中人人見她可憐,到皇上臨走的一天,便有管宮太監悄悄地去告訴她。陀羅自進園來,早把死生置之度外,聽了太監的報告。

她也不驚惶,依舊念她的經卷,直到園中的宮女太監們俱已走盡,便有一個小太監來勸她出園去,又説:“如今園裏沒有人查問,儘可以放膽出園回家去。”陀羅聽説可以回家,不覺心中一動,便也略略收拾些細軟物件,跟着小太監走出庵來。看看滿園荒涼,到處塵封,她心中起了無限慨,迴心一想。

如今家裏母親為她死在宮裏了,便是要回去,也沒有家了。生成一個薄命人,便是出得園去,也沒有好過的,她便起了一個決心,這時正走到“萬方安和”的字橋上,看看那小太監在前面走着。

她便出其不意地一縱身向池心裏一跳,只聽得噗通一聲,那池面很大,陀羅一個嬌小身軀早不知盪到什麼地方去了,這時候園中靜悄悄的,四面不見一人,也無處可求救,倒累得這小太監對着池子大哭一場。這陀羅溺水以後的第七天上,那圓明園便遭了火災。

寂寂一座園林,一任那狂風烈焰把它卷得寸草全無。圓明園被毀的消息傳到行宮裏,把個咸豐帝氣得病勢越發加重,厲害的時候還暈絕過去幾回,那英法聯軍又聲稱要攻打紫城。孝貞後得了這個消息,忙傳諭給恭親王,叫他從速議和。

這時有一個俄國海軍少將,名叫普查欽的,他見有機會可乘,便去鼓動俄國公使,名伊格葉替耶夫的,出來排解,勸英、法兩國和中國議和,照道光年間的和約,增加九條,法國也增加十條和約,把天津開做商埠。

賠償英國兵費銀一千二百萬輛,賠償法國兵費銀六百萬兩。這和約奉到行宮裏,咸豐帝把端華、肅順兩人召進宮去商議,那端華、肅順兩人,和恭親王是素來不對的。

當下看了這和約,便説道:“大爺辦事如此不中用,照此下去,將來俺們還有好子過嗎?”咸豐帝也拿不定主意,因為孝貞後和懿貴妃是素預聞朝政的,便也把這一後一妃喚來,和她們商議。這孝貞後是忠厚人,見如此大事,卻一時不敢下斷語。

獨有那懿貴妃,她卻大着膽侃侃而談,説:“如今兵臨城下,外國人不滿所,決不甘休的,這件事錯在當初那班耆英、牛鑑、桂良、花沙納混蛋手裏,當初事尚可為,便一味地媚外誤國,示弱乞和,以致鑄成今天的大錯。

如今天子蒙塵在外,京師危在旦夕,南有髮匪之禍,北有捻匪之亂,內訌未清,怎當得再有此外患?不如請佛爺幹機獨斷,就此準了他們的和約,一來外兵可以早退去,二來佛爺也可以早迴鑾。

在宮中養病,總比在這行宮裏諸事不便的強得多。”一席話打中了咸豐帝的心窩。咸豐帝抱病在外,原天天想回宮去,當下便依懿貴妃的主意,批准了和約。一面諭令恭親王收拾宮殿,繕修城郭。

直到秋末冬初,才把宮收拾停妥,聯軍也退出京了,仍由恭親王領銜,籲請皇上皇后返蹕。誰知這時候咸豐帝大發起哮病來,住在行宮裏一步也動不得,只得暫把迴鑾的事體擱起。

懿貴妃帶了皇子載淳,早晚在皇上榻前侍奉湯藥。咸豐帝經此亂離之後,見了懿貴妃,想起從前的一番恩愛,便把從前的宿恨一齊忘去,漸漸地依舊寵愛她起來,懿貴妃見自己又得了勢,豈肯錯過這個機會?她便拿出體己銀子來,在宮裏聯絡安、崔兩個總管,又託崔總管暗地裏去聯絡他的侄兒榮祿。

卻説懿貴妃的母家原有一個弟弟名叫桂祥,懿貴妃住在“天地一家”最得皇上寵愛的時候,真是言聽計從,懿貴妃滿意要把她弟弟提拔起來做一個京官。

在外面也可以和她通通聲氣。誰知這桂祥卻是一個傻子,雖做了京官,卻還是呆頭呆腦的,一點事體也不懂。懿貴妃看看自己的兄弟不中用,便改變方針,一意提拔她的侄兒榮祿。

榮祿是一個聰明刁滑的人,他得了功名,便在滿朝中拉攏。別人看他是寵妃的家裏人,自然另眼相看。不多幾年工夫,竟被他爬上滿尚書的地位,在朝中也頗有權勢,他見恭親王是皇上親信的人,便也和恭親王好。

這恭親王也不知不覺落在他彀中,兩人十分莫逆起來,如今見他姑母打發崔總管來聯絡他,姑侄一家人,沒有不幫忙的。

彼此心照不宣,由榮祿去聯絡恭親王,從此恭親王也做了懿貴妃一黨的人。懿貴妃看看裏外都已打點停妥,在皇上跟前便慢慢地掌起權來。

那孝貞後原是不會説話的人,凡在外來奏章,都由懿貴妃讀給皇上聽。皇上這時神十分衰弱,凡事都叫送孝貞後決斷去,這孝貞後又看懿貴妃生得比自己聰明有才情,便諸事和她商量,後來懿貴妃索獨斷獨行,自己在奏摺上批定了,再給孝貞後看,孝貞後心中不以為然。

但她也無意爭權,便一任她做去。自有一班朝中大臣打聽得懿貴妃預聞朝事,便大家拿着整萬的銀子走安、崔兩總管的路子,去孝敬懿貴妃。懿貴妃得人錢財與人消災,便也替他們在皇上跟前説説好話。

偶然説幾次,皇上卻也不覺得,後來見懿貴妃盡替外面大臣們説好話,咸豐帝便覺得這妃了有些靠不住,心中便有些厭惡她起來。

這時咸豐帝病勢一天重似一天,懿貴妃知道皇上是不中用了的,便想到將來自己的地位,緊拉着皇子,天天在皇帝榻前絮聒,説:“佛爺只有這一個皇子,將來百年之後,總是這載淳繼承大統了,如今外面大臣頗有主張立長君之説,佛爺何不趁現在立定了太了,免得後俺們孃兒吃虧。”咸豐帝聽了,心知這是懿貴妃有意造謠,但是如今只有這一個皇子,將來這個皇位,總是逃不了是她兒子的了,便也樂得答應她,又安她:“不必多心,將來總傳位給你兒子,總給你升做太后。”懿貴妃聽了皇上這幾句話,心才放下。皇帝害的是癆損病,那身體一天瘦似一天,神一天委頓似一天,他心地卻十分明白。

他在病中暗暗地留心懿貴妃的舉動。覺得貴妃仗着自己將來可以做太后,便漸漸有些跋扈起來,有時甚至和孝貞後對口,不肯相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