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須求慧妃去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慧妃也不敢進去,急回身走到慈禧太后宮裏,説:“皇上大病才有轉機,見了皇后,怕又要糟蹋了身子,再發起病來可不是玩的。”慈禧太后聽了慧妃的話,不覺大怒,説:“這妖狐,硬是要死皇帝嗎?”説着,氣憤憤地趕到幹清官去。一腳踏進寢宮。
那孝哲後正伏在牀沿上,低低地説着話。慈禧太后看了一眼,一縷無名火直衝頂門,她也顧不得什麼皇后不皇后,臉面不臉面,便上去一把揪住皇后的頭髮。
在兩面粉腮兒上一連打了十幾下嘴巴,口口聲聲地罵道:“騷狐!你敢是打聽得皇上的病有些轉機,又來死他嗎?”打得皇后雲鬢蓬鬆,嬌啼宛轉。
慈禧太后還氣憤憤地喝令宮女拿大來,急得同治帝只在枕上磕頭求饒,那滿屋子的宮女太監也一齊跪下來磕着頭,齊聲喊着:“老佛爺”那孝哲後也跪下地來,一面磕着頭,一面説道:“老佛爺!
姑念俺是大清門進來的,賞俺一點面子罷。”一句話觸動了太后的心病,她明知道皇后在那裏譏笑她自己不是從大清門進來的。又因清官的祖制,皇后從大清門進來的,只能廢黜,不能辱打,這一氣把個太后氣得一言不發,一轉身便回宮去了。
同治帝見勢不妙,忙傳旨召軍機大臣侍郎李鴻藻進宮,那李鴻藻正在軍機處,還不曾退值,聽得皇上宜召,忙跟着太監進宮去。
走到寢宮門外,便站住不敢進去。小太監替他進去通報了,同治帝吩咐掛簾,把李鴻藻喚進屋子去。皇后站在皇帝牀前,正在那裏抹眼淚,見李鴻藻進來,急避去。
皇帝拉着皇后的袖子説道:“你也不用迴避。李師傅是先帝老臣,你是門生媳婦,朕如今有緊要話須和師傅説,你也可以聽得。如今你先去見過師傅罷,將來全仗師傅照應呢!”説着,不覺也掉下眼淚來。孝哲皇后正要過來拜見李鴻藻,慌得李鴻藻忙下帽子,趴在地下磕頭。
同治帝説道:“師傅快起來,現在不是講禮節的時候呢!”説着,叫小太監上去把李鴻藻扶起,又在皇帝榻前安設一張椅子,喚李鴻藻坐下。皇帝伸出手來,握住李鴻藻的手,只説得一句:“朕的病怕不能好了!”皇帝、皇后和李鴻藻三個人,六掛眼淚一齊淌下來,尤其是皇后,哭得嗚咽難。
皇上接下去説道:“朕既沒有生得太子,那西太后又和皇后不對勁兒。朕死後,別的沒有什麼不放心,獨怕她要吃虧呢。”這時皇后正哭得和淚人兒一般。
聽了皇帝的説話,越發撐不住,悲悲切切地哭起來,皇帝一手搭在皇后的肩上,説道:“現在不是哭泣的時候,俺們商量大事要緊。
朕倘有不測,第一要緊的便是立嗣皇帝。你心裏愛立誰做嗣皇帝,快對師傅説定了,朕可以和師傅商量寫遺詔的事體。”孝哲皇后聽皇帝説到這裏,忙抹乾了眼淚,跪奏道:“國賴長君,臣妾不願居太后的虛名,誤國家的大事。”同治帝聽了,微笑着點頭,説道:“皇后很懂得道理,朕無憂了。”便和李鴻藻低低地商量了半天,決定立貝勒載澍為嗣皇帝。
同治帝嘴裏説着,李鴻藻爬在榻前寫着遺詔,那遺詔很長,上面説的都是預防西太后的話,説得十分嚴厲。寫完了,皇帝拿去細細看過,説道:“很好。”便在遺詔上用着印,給李鴻藻藏好。
李鴻藻一時無處可藏,孝哲皇后便親自替他拆開袍袖來,藏在袍袖的夾層裏,又替他密密縫好。同治帝説道:“師傅且回家去休息,明天或還要命師傅見一面兒呢。”李鴻藻磕着頭,退出幹清官來。
正要走過穹門去,忽聽得身後有人低低喚師傅的名字,李鴻藻是心虛的,聽了不覺嚇了一大跳,急回頭看時,原來不是別人,正是惇親王奕諒。李鴻藻一見了,他心知大事不好了,忙上前去請安問好。
惇親王冷冷地説道:“師傅在皇宮耽擱多時,敢是做顧命大臣來?師傅辛苦了,俺和師傅到太后宮中去休息休息談談心。”説着。
也不由分説,上去一把拉住李鴻藻的袖子便走。李鴻藻心中嚇得亂跳,那兩條腿不得不跟着。走到皇太后宮裏一看。
那恭親王奕欣、醇親王奕譞、孚郡王奕譓、惠郡王奕詳一班王爺都在那裏。虧得李鴻藻乖覺,當時他見了恭親王,便上去請安,説道:“原來六爺也在宮中,俺方才得了皇上的密詔,正沒得主意,打算出宮找六爺商量去。”恭王聽了,問道:“什麼密詔?”李鴻藻不慌不忙,便拆開袍袖,把那同治帝的遺詔拿了出來,滿屋子王爺們看時,嚇得大家臉上變了顏。
這時慈禧太后正從裏屋子裏走出來,恭親王不敢隱瞞,便把那詔書呈上去。慈禧太后一邊看時,一邊氣得兩隻手索索地發抖。看完了,氣憤極了,把那詔書扯得粉碎,丟在地上,怒目看着李鴻藻。
嚇得李鴻藻忙跪下地去,連連磕着頭,磕得頭上淌出血來,又不住地説:“臣該死,求老佛爺賜臣一死。”那兩旁的大臣也一齊跪下,替他求着情。隔了半晌,才聽得皇太后罵一聲:“起去!”李鴻藻又磕了幾個響頭,謝過恩退去。隨後私地裏連夜送了五萬兩銀子來給崔總管和李太監,求他們兩人在太后跟前替自己説説好話。
西太后俟李鴻藻出去以後,便和諸位王爺開了一個御前會議,索把慈安太后也請了來。慈禧太后第一個開口,一邊淌着眼淚説道:“皇帝的病,看來是救不轉的了!
但是嗣皇帝不曾立定,是俺一樁大心事。大家幫着俺想想,到底立誰做嗣皇帝好。”慈安太后聽了。
接着説道:“國賴長君,溥倫和載澍年紀都長成了,可以立做嗣皇帝。”慈禧太后聽了,不覺陡地變了顏,厲聲説道:“你也説立長君,他也説立長君。
立了長君,俺們兩個老婆子還過子嗎?”幾句話,把個慈安太后嚇得忙閉着嘴,從此不敢開口。
停了一會,慈禧太后説道:“俺家溥字輩,沒有可以立作嗣君的。依我的意思,醇王爺的大兒子載湉,今年四歲了,和皇帝的血統很近,俺意思,想立他做嗣皇帝。載湉的母親原是俺的妹妹。
如今俺們立他的兒子做了嗣皇帝,大家也得個照應。”當時醇親王站在一旁,聽了也不敢説什麼。慈禧太后又回過頭去對慈安太后道:“姐姐的意思怎麼樣?”慈安太后只得連聲説“好!”慈禧太后便接着對大家説道:“你們聽得了麼?東太后的懿旨,要立醇親王奕譞的兒子載湉做嗣皇帝。六爺快擬詔書!”當時恭親王便寫下兩宮太后的懿詔,立載湉為嗣皇帝。詔書中大略説道:皇上龍馭上賓,未有儲貳。不得已以醇親王奕譞之子載湉承繼文宗,入承大統,俟生有皇子,即承繼大行皇帝為嗣。
當時各王爺都在詔書上籤了字,才散出宮來。這裏慈禧太后待眾人去了以後,便又悄悄地去把慧妃喚進宮來吩咐一番。
可憐這裏正在召將飛符,那邊同治帝還一點不知道。誰知那慈禧太后早已傳下諭旨,吩咐斷了皇帝的醫藥飲食。同治帝躺在牀上,一天也不見送湯藥送茶粥的來,肚子裏又飢又渴,忙喚小太監要去。
那小太監去了半天,空着手回來説:“太后吩咐,叫不給俺宮中醫藥飲食。”同治帝聽了,不覺嚇了一大跳,再叫小太監去打聽時,才知道那遺詔的事體發作了。
如今權柄都在慧妃手裏,皇上為要得飲食,須求慧妃去,這時皇帝的身體己健朗了許多,也行動得了。聽了小太監的話,忙叫去請皇后到來。待到孝哲皇后到時,同治帝求她用印傳下懿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