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待裝裱成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前面斜着肩兒彎着兒走着。皇太后走過幾重佛殿,見塑的盡是天神天將。繞過後面月
門,便
出一座花園來,蓋造得
緻曲折。花園裏隨處養着鶴、鹿、孔雀、錦雞、白兔之類,也有在草地上跑着的,也有在假山
裏躲着的。皇太后看了十分歡喜。走過幾處迴廊麴院,才見正屋,蓋的是九間正廳,五明四暗。
廳上已排列着茶桌,廳對面建着一座金碧輝煌的戲台,這時滿屋結着燈綵,戲台上預備下場面。兩邊暗房是皇太后皇后的更衣室。皇太后皇后入更衣室,略略休息一會。
外面茶果擺齊,戲台上鑼鼓一響,戲文開場。峒元道士早已把內廷供奉的幾個戲子邀在觀裏,聽候太后點戲。皇太后出來用茶果,果然點了一出《混元盒》、一出《趕三點》。
皇上點了一出《回龍閣》,皇后知道皇太后是愛小旦戲的,便點了一出《鴻鸞禧》,太后十分歡喜。
一屋子官眷們都陪坐着聽戲,台上笙歌嘹亮,台下珠圍翠繞。文武官員一律迴避着,獨有這峒元道士在脂粉隊裏如穿花蝴蝶似地跑來跑去,承着皇太后的
笑。
這一場戲直看到落西山,皇太后才擺駕回宮,那班女眷們正看得出神,聽説太后要回宮去了,大家只得依依不捨地個個出門上車,跟着太后進城去。
這裏留下那班大臣們,峒元道士便把那王爺大臣們邀進正廳去坐,那班大臣們都和峒元道士好,大家稱兄道弟地喝酒聽戲。
有許多戲子原認識那班王爺大臣們的,唱完了戲,個個打扮着下台來,坐在大人們身後,那班大人們見了戲子,越發樂得忘形,個個摟着小戲子狂呼痛飲起來。
這一場酒直喝得黃昏入靜,才個個打着燈籠坐車進城去。隔了幾天,峒元道士進宮去謝恩,皇太后留着他在宮中一連住了幾宵。
峒元道士講些練氣打坐的功夫,又教着皇太后練“八段錦”功夫,説每在起牀之前練習一套功,能延年益壽。皇太后聽信他的話,從此便認真練習起來。
後來便習慣了,隨便在什麼地方,總須練過一套八段錦才肯起身,這功夫直到老也不間斷的。因此,慈禧太后的身體見豐美,到老也不衰敗。這都是後話。
且説這峒元道士得了皇太后的歡心,常常宣他進宮去賜座,奏對道術,從早談到晚也不厭倦。有許多王公大臣見他得了勢,便輪着請他進府去置酒高會。
喝酒喝到高興頭裏,便把自己的夫人福晉格格小姐們喚出來,拜峒元道士做師父。這個風氣一開,京城裏有許多官家眷屬都搶着拜在峒元道士門下做一個女弟子,算是十分榮耀的事。
那做女弟子的都有贄儀,多則上萬,少也數千。銀錢以外,還送着各種繡貨,有繡一件道袍的,也有繡一件鶴氅的,也有繡佛着幢幡的。
那官階小些或贄見禮少些的,硬把自己女湊去拜他,還不在他眼睛裏呢。有許多王爺求着要和他換帖,峒元道士還推三阻四地不肯,他只和李蓮英拜把稱弟兄,為的是結下這個
情,彼此在太后跟前可以互相説着好話。
又因這一年正月十五太后親到白雲觀中拈過香,從此每年正月十五這一天,便有京城裏文武官員到觀中來拈香,皇太后皇上也必要下諭派一位王爺代行拈香,這一天,峒元道士備下戲酒,邀着王爺大臣們在觀裏熱鬧一天。
從十五這一天起,便把廟門開放,任人進廟燒香,直開到二十五,在這十天裏面,紅男綠女進廟來燒香的,擠得水不通。京城裏人稱做“會神仙”來會神仙的不獨是平民百姓。
那京城裏王爺的福晉、大臣的命婦以及貴家的格格小姐,都打扮得花朵兒似的到廟裏來會神仙。
他們的會神仙又與平常婦女不同,到了廟裏,決不肯當回府,必得要在廟中睡下一宵,真的去會神仙,名叫宿山。
如此這班貴婦女大半是峒元道士的女弟子,年輕的格格小姐們又寄名給峒元道士做乾女。因此那班貴婦、小姐見了道士,大家搶着把師父幹爺嚷成一片。峒元道士見女弟子、乾女兒來了,便格外巴結。
在廟裏預備幾十間美房間,錦繡牀帳,留她們女眷住下會神仙去。內中有長得美貌的,越發留着多宿幾宵,有許多官員想升官的,便託他
女在這會神仙的時候求着師父幹爺,給她自己的丈夫父親在太后跟前説幾句話,又拿整萬、幾十萬銀兩
給峒元道士,託他上下打點,只須師父幹爺一答應。
那官兒在十天裏面便可以往上升,那班官眷會得神仙的,便出來對同伴們誇耀着,只有幾個年紀略大些的官太太,或是銀錢不濟事的,竟有幾年會不到神仙的。記得那年有一個杭州的吳侍郎,在京城裏做了多年的窮京官,實在窮得過不下子去。
要走走門路,手頭又苦於沒有銀錢。吳侍郎的子鬱氏,是個頭等美人,京城裏一班官家眷屬人人都知道的。
這一年也是正月十七這一天,鬱氏到八王府中去拜年,那王爺的福晉正打扮着,要到白雲觀去會神仙。鬱氏一時之興,也跟着福晉同去。峒元道士一見了鬱氏,忙問這位是誰家的太太。福晉便對他説是吳侍郎的夫人。
鬱氏的美名,峒元道士也是久慕的,如今見了她,如何肯放,當時便要收鬱氏做乾女,鬱氏推説沒有帶贄儀。
在峒元道士跟前做女弟子或是做乾女,多少總要獻贄儀的,多則上萬,少也要幾千,況且這做乾女兒、做女弟子的事體,都要那班官家女眷再三求着,峒元道士才肯答應。如今這峒元道士自己求着鬱氏,要收她做乾女兒,這是何等榮幸的事體!
當時那福晉便在一旁慫恿着,叫鬱氏快答應,師父一定有好處給你,後來,聽鬱氏説不曾帶得贄儀,福晉忙着説:“我有!我有!”説着,忙掏了一張二千銀元的莊票來給鬱氏。
鬱氏轉給峒元道士。峒元道士搖着手説:“貧道看吳太太臉上有仙
,俺們結一個仙緣,不用贄儀的。”當晚鬱氏便在白雲觀中會得了神仙,一連宿了三宵,跟着八王爺的福晉回家來。鬱氏臨走的時候,峒元道士還給她一張一萬兩銀子的莊票,算是幹爺的見面禮兒。
一過了二十五,廟會收場,峒元道士受鬱氏之託,便進宮去奏明太后,説吳侍郎如何清苦,求老佛爺賞他一個差使,這時太后正要下諭點放學差,在中國各省中要算廣東學差的缺分最美的了,如今因峒元道士的説話,便放吳侍郎做了廣東學差。
那吳侍郎接了這個上諭,親自跑到白雲觀去謝恩,回家來又對他子鬱氏磕頭謝恩,興高采烈地赴任去了。有一天,慈禧太后在宮中和峒元道士閒談,説白雲觀中花園造得很好,只可惜少些字畫。
峒元道士聽了,忙跪下地去磕着頭説,求老佛爺賞幾件字畫。慈禧太后一時高興,便吩咐李蓮英磨墨,拿起大筆來寫了一個極大的福字。又拿出平畫成的一堂花卉畫屏來,一齊賞給峒元道士。
峒元道士又磕頭謝恩,歡喜喜地捧着出宮去,
裱畫匠裝裱起來,待裝裱成了,峒元道士又揀了一個
子,在白雲觀裏擺下戲酒,把慈禧太后的字畫張掛起來,邀着許多王爺大臣在花園裏吃酒聽戲。吃酒中間,有一位王爺説起老佛爺每年賞給大臣們的字畫很多,老佛爺雖能寫字作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