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200章所有陳設寶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過京中的消息還是十分險惡,西太后心上很覺不安,於是命車駕即西進。光緒帝在出奔時原很不贊成的了,現在西太后駕幸長安,光緒帝便竭力反對,母子間口頭上的爭執也鬧過好幾次。西太后哪裏肯聽,光緒帝拗不過太后,只好隨從西去。既到了長安,西太后就下詔罪己。

那時,榮祿已代擬詔書,召李鴻章進京,開始議和。八國中由德國領頭,要求很是苛刻。經李鴻章費盡心機,尋出一條門路來,那門路是誰呢?就是津沽的名賽金花。

原來賽金花本是殿撰洪鎔的寵姬,當洪鎔出使德意志時,和德國炮兵上尉瓦德西很有情,賽金花同瓦德西也締做密友。照西國的習慣,男女際是應該有的,所以賽金花與瓦德西從友誼漸漸入了戀愛程度了。

洪鎔回國之後便一病不起。賽金花因受大婦的欺凌,就下堂求去,重墮風塵,此時聯軍進迫津沽,系假戕殺德使克林德之名和中國宣戰的,因是各國推德國出面,德將瓦德四做了聯軍總帥。李鴻章急於議和,便委託賽金花去謁見德帥瓦德西,令她於中説項。

瓦德西和賽金花既是舊歡重逢,自然十分要好。一場和議得着賽金花的助力很為不少呢,但大體方得就緒,李鴻章忽然積勞成疾,竟至撒手西歸了。西太后聞得李鴻章的死耗,很是震悼,立命賞治喪費萬元,着奕匡代表祭奠,以忠魂,並諡號文忠。這且不提。再説李鴻章議和的條約,共計十二條,雖經告成。

但還有許多的手續未曾完備。西太后隨即派了王文韶去繼李鴻章的任,終算將一樁大禍完全結束。

等到雙方簽約的時候,西太后眼見得辱國喪權,自己責備自己時,也不覺下兩行珠淚來。卻説光緒帝被囚在瀛台的時候,一腔鬱憤本來無可發,到了聯軍進京城,太后倉皇出走。光緒聽得消息,便朝服整齊地要往使館中去。西太后大驚道:“你此時前去,豈不是送羊入虎口嗎?”光緒帝坦然説道:“他們是文明國人,對於鄰邦的君主決不至於加害的,而且經此一去,如議起和來,也容易入手了。”西太后忙阻攔道:“你就是要去。

也不應在這個時候。試問你這時就是到了使館,算去認罪呢,還是去議和呢?真是毫無理由,何必去冒險呢?”光緒帝不聽,當時認定要去。西太后謂皇上受驚神經錯亂,命內監等擁着光緒帝強行登車。

後來到了太原,西太后令西進長安,光緒很不願意,又經一番力爭,西太后只説皇上神智不清,叫內監們去好生看護,依然迫着上車,但車駕西發的時候,光緒帝尚垂淚不止。

因為倘太后西去,留皇上居京,那京裏有了維持的人,何至受外人如此蹂躪呢?所以人謂德宗昏庸。

那話未免冤枉他了,不過,自車駕到西安後,光緒帝終鬱鬱不樂,言語之間不時作憤之詞,可是西太后卻不能見諒,強説皇上患心疾,她要使臣子們見信。

一天,乘慶王長女元大隨侍在側時,暗中示意皇上,令取元大的奩具,把它藏過了。光緒帝不曉得西太后的用意,真個去做了出來,等元大梳洗時尋不見奩具,瞧見皇上放在那裏,便問他取回。

光緒帝不許,道:“那是太后所賜,怎敢私下相授呢?”元大見説,也只得罷了。及謁見西太后,把這事提起,西太后笑道:“堂堂帝皇,竊人的奩具,他還不是患了瘋病嗎?”經這一度之後,光緒帝患心疾的話説漸漸有人相信了。其時光緒帝何嘗有什麼病呢?無非西太后要埋沒他罷了。這且不提,當下,那和議告成,十二條中有懲辦罪魁一條,在迴鑾之前自然要實行的。

於是,就在西安下詔,載瀾、毓賢正法。端王遣戍新疆。剛毅得了信息,已急死在西安旅中。其他凡參與義和團的朝臣,多半革職。

諸事妥當,準備迴鑾。後人有詩,嘲西太后蒙塵西安,道:烽火連天戰鼓驚,夷兵夜入燕京城。車駕匆匆奔城外,喊殺號呼血染塵。嗟兮事急如狼犬,滿朝無有保駕臣。

深居宮食,倉皇道途飲糜粥。頤和園裏多繁華,今朝卻來荒郊宿。如意館內諸寵臣,回憶往事掩袖哭。出亡千里入太原,君臣惟知避強敵。不願長安成帝都,百官草草朝班列。

辛丑年的七月下旬,西太后命近臣勘視東路的行宮和鑾輿所經的道路,以便回京,但傳諭地方官吏,凡鑾駕所歷的州縣,無須過於供張,諸事務求儉約。

這是西太后蒙塵時受了痛苦,也算是一種覺悟啊。到了迴鑾的那天,西安城中的街道一律粉飾成黃,兩邊的房鋪都懸燈結彩,十分熱鬧,這時比較來的時候,情形又是不同了。

西太后又傳諭,把鑾輿的黃緞幔打起,任民間的婦女瞻仰聖容。當車駕未出城之前,由彈壓的兵丁執着藤鞭掃清了街道。

後面便是前導馬,一對對地過去。前導馬之後,是黃衣黃帽的內監和穿黃馬褂的官員。其次又是乘馬的太監,那步行的宮監都是手提着香爐,香煙縹緲。街上寂靜得鴉雀無聲。隨駕左右的人多半是繡服黃裳王公大臣之類。衞軍過去,便是光緒皇上和皇后妃嬪的車駕。後面黃轎裏坐着大阿哥,並許多保駕的親王。

西太后的鑾輿用三十六人抬着,都穿着團龍褂子,很整齊地過去。不料在這警衞森嚴的當兒,忽然街道上衝出一個赤身體的大漢,揚着兩臂,直奔西太后的駕前,要知後事如何,再聽下回分解。

***卻説西太后的鑾輿方出長安時,街上忽然來了一個大漢,赤膊跣足,臉上塗着花彩,雙手亂舞地直撲西太后的駕前。兩旁侍衞立刻將大漢擒住,一刀斬在街旁。

這時扈從的大臣深怕有刺客犯了御駕,即命追究那大漢的來歷,經地方官報告,才知道那大漢原是個瘋子。

當下鑾輿經過,民間的婦女都長跪兩邊送。西太后在輿中瞧婦女中間有一個穿補服的婦人,很恭敬地跪在那裏,西太后知道是個命婦,令賞給銀牌一面,這樣的一路進了潼關,沿途都有官員長跪送。護駕的兵丁除了原有馬玉昆的五百之外,又有鹿傳麟、宋慶和的軍隊。

過太原時,光緒帝命將駐蹕地方的祠廟統賜匾額一方。其時,南書房供奉只有陸潤庠一個人,不到半天功夫,把七十多處的匾額都已題就了。光緒帝誇獎了陸潤庠幾句,還賜了一百匹銀絹。

但西太后住西安的時候,有侍臣榮辛的兒子也常常在太后地方,很得太后的歡心。因為榮辛的愛妾是侍候西太后的,所以他的兒子得跟隨在左右,那個小兒年紀不到四歲,卻十分聰明。

西太后賜他的食物,必先行了禮才敢取食。因此西太后不時召見他,後來,等西太后迴鑾,那小兒忽然死了。西太后很覺鬱郁不歡,足有三四天,才旋旋忘去。車駕到了大同,山西撫台恩銘已預備了火車,車上設了御座,裏面一齊都用黃緞,繡着龍鳳花紋。

西太后登上火車,不覺望着王公大臣微笑道:“咱們倒還有今天的子。”説着,便瞧着光緒皇上,光緒帝卻低了頭,只做不曾聽見一樣,火車啓行,好似風馳電掣一般,直向北京進發。既到了京中,早有滿漢文武大臣和各國的公使在城邊接。

公使們見太后、皇上下車,都帽致敬。西太后只對他們略略點頭,便乘了鑾輿進城回宮,可是,一到了宮中。

只見什物零亂,所有陳設的寶物,失的失去,毀的毀壞,真是繁宮華庭頓成了荒涼世界。西主後不由潸然淚下。西太后迴鑾之後,腦子也漸漸地變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