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32章猛力攻打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俺大軍到時,他們躲到哪裏去了?如今候俺出了關,卻又來追趕。這明明是裝幌子,哄他主子的。我量他來也沒有勇氣的。孩子們!快快去殺他一陣。”一個號令傳下去。

大貝勒和四貝勒各帶本部人馬,直殺上去,那巴克什額爾德尼令另外兩貝勒也帶了兵馬,前去策應。張承陰見滿洲兵來勢洶湧,便靠山分扎中、左、右三營,開掘壕溝,排列大炮,那八旗兵個個奮勇攻上山來。火炮下去。

山下兵馬死了不少,正相持時候,忽然西南角起一陣狂風,飛沙走石,直嚮明朝兵營打去。大貝勒吶一聲喊,搶上前去,見人便砍,見馬便。四貝勒也向山南奮力地攻打上去,正在血戰的時候。

忽然山後金鼓大震,巴克什額爾德尼令另外兩貝勒的人馬又從明兵的後營殺來,把張承陰的兵隊擠在半山裏,進退兩難。四百滿兵把包圍在核心,可憐張承陰、顧廷相、蒲世芳和遊擊梁汝貴等五十員戰將,都死在亂箭下。

那殘兵敗將向四面山下逃去。滿兵追殺四十多里,才止住這一場殺。四位貝勒獲得戰以九千匹,盔甲七十副,兵仗器械不可勝數,他們一路唱着凱歌,回到大營。英明皇帝給他們在營裏大開慶功筵宴。這且不去説他。話説明朝神宗皇帝。

看着國弱民貧,百官偷情,心下十分憂慮,忽然接到建州入寇、撫順失守、李永芳投降、鄒儲賢死節的消息,不由得驚慌起來。

立刻傳諭升勤政殿,召見六部臣工,那兵部侍郎楊鎬出班奏稱:“建州夷人努爾哈齊,久有反意。臣前任遼東巡撫時,一再奏陳。

無奈那時李成梁一味敷衍。我朝又因軍餉缺乏,遇事因循,到如今鬧成這不可收拾的局面。依臣愚見,現在建夷自稱可汗,屢次寇邊,他目中久無天朝,可想而知。

為今之道,我朝非大發兵馬,痛痛地剿伐他一下不可,但出軍關外,非尋常戰事可比,必然要選悉關外人情地理的,才可以去得。據臣所知,有老將李如柏,罷職多年,求皇上下旨徵召他起來。

授他遼東統兵之職。又有杜松、劉綎、劉遇節、馬林、麻崖、賀世賢等,都是深明關外情形的。

請陛下調進京來,一一委任他大小各職,跟着李如柏帶兵二十四萬出關,去實力征剿。至於出軍之路,愚臣也早有計劃,約分大軍為四路,可令杜松及劉遇節等統兵三萬從瀋陽出撫順關,沿渾河左岸入蘇子河之河谷。可令馬林和麻崖等會合葉赫部的援軍一萬五千人,從開原鐵嶺方面出三岔兒入蘇子河一帶。

可令李如柏和賀世賢等統兵二萬五千,沿太子河出清河城,從鴉鶻關入興京老城。可令劉綎帶兵一萬,會合朝鮮援軍一萬,從寬甸出佟家江一帶,入興京老城的南面。

另委統兵大員,帶領大軍駐紮瀋陽,遙為策應。這是進退兩利、一網打盡之策,望陛下采納。”楊鎬奏罷,退回原班。

兩旁官員見他洋洋灑灑説了一大篇,他們也沒得別的説了。皇帝便傳旨退朝。楊鎬回到家裏,自有一班同僚前來探望。第二天。

果然宮裏傳下聖旨來,拜楊鎬以兵部侍朗兼遼東經略使駐紮瀋陽,為四路總指揮官。其餘李如柏等,都依了楊鎬的原奏,各個加上這銜,跟着大軍出關,去征伐建州夷人,那兵士和糧餉都從福建、浙江、四川、甘肅各省四處搜刮來的。

可憐自從萬曆四十六年四月下了這道徵奴的上諭,直到第二年二月才得雜湊成軍。大軍開拔的這一天,楊鎬傳集人馬在大校場聽點。劉綎是先鋒官,早在將台伺候。

楊鎬騎馬到了大校場一看,那四處八方來的人馬,號令不一,服式也不一樣,零亂散雜,他心裏老大不高興。

回想到國家府庫艱難,也是沒有法子的事件,當下他略略檢點一過,傳令祭旗。劉綎走到帥旗腳下,一頭牛捆綁在地,他手下兵士見先鋒官到來,便拔刀斫牛,連砍三刀。

那牛頭才落下來。劉綎心想:“如此笨拙的兵器,如何出關去與建州夷人廝殺?”當下勉強把旗祭起,楊鎬便把大軍分作四路。

分派停當,暫回府中住宿。楊鎬的夫人聽説丈夫要帶兵遠征,心下有説不出的悽惶,當便備了一桌酒席,在內堂替丈夫餞行。説起建州夷人萬分強悍,此去不知勝敗如何,那夫人和如夫人、公子、小姐都淌下淚來,楊鎬忙喝住了,説些閒話。舉家正憂悶的時候。

忽然二門上的家人跑來回説:“外有劉將軍請見。”楊鎬問明是劉綎,心想:“我們才在校場上見過面,如今他又有什麼緊要公事呢?”一面想着,一面走出去,那劉綎見了楊鎬,劈頭第一句便問道:“大帥,看我們的軍隊可用得嗎?”楊鎬聽了,不覺嘆了一口氣,説道:“這也是沒法的事體。”劉綎説道:“大帥要知道,此番出師,不是兒戲的事體。像這樣雜湊的軍隊,末將怕是靠不住。

依末將的意思,求大帥奏明皇上,另練新軍二三萬人,歸末將統領。教練一年,便在勁旅,那時不用勞師動從,便是末將一人,也可以抵住那建夷十萬人馬。”楊鎬聽了,又嘆了一口氣,舉起一隻手來,在劉將軍肩上一拍,説道:“老弟,你還怕不知道吧,如今國庫如此空虛,滿朝站的又大半是臣。

便是這雜湊的軍隊,也是經過八九個月才得召集成功,哪裏又經得起將軍去另練新軍?不用説國庫裏拿不出這一宗軍餉,便是這一年的耽擱,那建州人怕不打進關來麼?事到如今,也是沒得説的了。

老弟,你看在下官面上,出去辛苦一趟吧!”劉綎原是一個血男子,聽了楊鎬這一番話,便站起來拍着脯説道:“元帥既這樣説,末將拼着一條命結皇上和元帥罷了!但是…”劉綎説到這裏,覺得又是礙嘴,不好意思説下去,楊鎬聽了,便追着他問道:“但是什麼?”一看。

那劉綎已是掉下眼淚來了。楊鎬心裏明白,便拍着脯説道:“老弟放心,怕此番出軍不利,老弟身後的事,有下官替你料理。”劉綎忙上前跪下來,説道:“這樣請元帥受末將一拜。”楊鎬也跪下去答拜,説道:“俺二人拜做兄弟罷!”站起來兩人拉着手,淌着淚。劉綎説道:“末將益發連家小的事也託付大哥了。”楊鎬心下萬分難受,迴心一想,大軍未發,先為此痛哭起來。

它不是不祥之兆嗎?忙止住了哭,索拉他到內堂去拜見夫人,留他坐下喝酒。第二天,楊鎬先把劉綎的家小取進府來,一塊兒住着。

一面催促大軍浩浩蕩蕩殺奔關外去了。看看到了瀋陽,楊鎬傳集大小將領商議軍事。探馬報來説:“金國皇帝親帶八旗兵丁,每旗七千五百人,約有六萬大軍,已離我軍不遠。”楊鎬聽了,便拔下一支令箭,令馬林等帶領本部人馬,會合葉赫援軍約一萬五千人,從開原鐵嶺方面出三岔兒入蘇子河一帶,擾他南面。

只許混戰,不許對壘,引他深入南方,便立了第一功。馬林得令去了。第二支令箭,傳劉綎上帳,説道:“你帶領一萬人馬,會合朝鮮一萬援軍,從寬甸出佟家江一帶入興京老城南面。你打聽得西路兵開仗,便從東路猛攻,斷其歸路。”劉綎得令去了。第三支令箭,傳李如柏上帳來,説:“你帶領二萬五千人馬,沿太子河出清河城,從鴉鶻關直搗興京巢。三路兵中,你這一路道途崎嶇,最不易走。你卻須晝夜趕程,路上不得停留。早到興京,便是你的第一功。”第四支令箭,喚杜松和劉遇節上帳,説道:“你二人帶領三萬人馬,從瀋陽出撫順,沿渾河左岸入蘇子河河谷,抵當敵軍正面,須穩紮穩打,打聽得南面軍隊開戰,才許你動身,猛力攻打,不得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