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那明朝和朝鮮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多爾袞倒也乖巧,聽了,忙磕頭謝恩,這時小玉兒站在一旁,心裏雖也愛多爾袞,但是見她姐姐和他親嘴,心裏不覺起了一陣醋意,後來聽她姐姐又把自己的終身許給了多爾袞。
她臉上一陣臊,便一轉身飛也似地逃去了。到了晚上,皇后把這個意思對皇帝説了,皇帝也十分歡喜。
立刻傳了內務大臣來,吩咐給十四親王造一座高大的王邸,便在衍慶宮後面。到了第二年,多爾袞和小玉兒都是十六歲了,便行了大禮,這一場喜事做得十分熱鬧,更是他小夫兩口過和十分恩愛。
可是這一來,卻撇得文皇后十分冷清了,雖説有太宗皇帝天天陪伴着,但是從來説的“久生厭”任你是第一等的恩愛夫
,倘然是朝夜不離,行監坐守,甜
到十分,親熱到十分,便也要覺得厭倦起來。
何況赫赫一位皇帝,有的是三宮六院,縵立遠視而望幸的,隨處都是。皇帝到了厭倦的時候,豈有不想異味的嗎?因此太宗空閒下來,也常到別的宮院裏去走走,越發撇得皇后冷清清的。
皇后在十分冷靜的時候,便帶了一班宮女,臂鷹跨馬,依舊到外面打獵去。滿洲人不論男女,都拿打獵當一件消遣事體,皇帝知道了,也不去阻攔她。誰知皇后今天打獵,明天打獵,卻打出意外奇緣來了。
這一天,皇后在花崗子打獵,正追着一頭野豬,皇后馬快趕在前面,追進林子去,那頭豬也乖巧,盡在林子裏左繞右繞。皇后盤馬彎弓,東趕到西,西趕到東,兀身它不着。把個皇后
得嬌
細細,香汗涔涔,正忙亂的時候,那頭豬忽然惱怒起來。
大叫一聲,掉轉身體直向皇后撲來,張着血盆似的大口,着鋼牙似的齒牙,把個皇后嚇得魂不附體,嬌聲叫喚起來,正危急的時候,忽聽得“嗖嗖”兩聲,左右林中飛出兩支箭來,不偏不斜,齊
入那頭野豬的兩隻耳朵裏去。
只聽大嚎一聲,這頭野豬倒在地下死了,接着後面的宮女也趕到了,皇后略定了一定神,便吩咐到左右林子裏搜人去。誰知也不用搜,那林子裏鑽出兩個大漢來,一齊跪倒在皇后馬前。皇后吩咐宮女問他:什麼地方人,姓什麼,叫什麼,為什麼躲在這林子裏?
那兩個大漢見問,便有一個磕着頭説道:“奴才名叫王皋,他叫鄧侉子,都是山東人氏,祖上在關外做買賣,折了本錢,落在遼陽地方,不得回家。因為家貧不能度
,幸喜習得一手弓箭,便以打獵為生。
弟兄兩個常在撫順捉幾頭野豬度。這幾天因為那地方野獸稀少,所以趕到這瀋陽地方來尋些野獸。只因人地生疏,不知道這裏是
地,誤犯了娘娘的聖駕,求娘娘饒恕了奴才一條狗命!”皇后聽他説話伶俐,狀貌魁梧,心裏不覺一動,又想起方才那種慌張的樣子,虧得他兩人救了危急,心裏又有幾分
他,心想:在宮裏終
和宮女纏得怪膩的,這兩人説話又伶俐又
快,倒不如把他兩人帶進宮去,空閒下來也好找他説話解解悶兒。
皇后想到這裏,便自己撥轉馬頭,繞到林子外面去,把個貼身的宮女喚近身來,悄悄地對她説了,自己卻等在林子外面,等了一會,宮女把王皋、鄧侉子兩人領出來。
皇后看時不覺好笑起來:原來她們把這兩個漢子也打扮成宮女模樣,趁皇后回宮的時候,混進宮去。從此這兩個獵户一跌在青雲裏,轉
着侍候皇后,空閒下來,搬出許多鄉間的故事來説説。
文皇后生長宮鬧,這些事體真是她聞所未聞,她越發覺得這兩個人可愛。因此文皇后便安安靜靜地住在宮裏,也不出去打獵了。太宗皇帝終究是英雄格。
他在宮裏和皇后妃嬪廝守得膩煩起來,便天天上朝,和貝勒、大臣們商量國家大事。天聰五年十一月的時候,忽然有探子報稱:“內蒙古林丹汗私受明朝賄賂白銀四萬兩,現今出兵在西剌木倫上源地方,窺探我國邊地。”太宗皇帝聽了十分動怒,説:“我國和林丹汗結盟在先,共拒明國。如今他貪利忘義,罪由自取,朕誓必討之。”一面把國事託給和碩睿親王多爾袞,一面點齊大隊人馬,親自帶領着,直攻察哈爾。
太宗皇帝多年不打仗了,如今帶兵出來卻十分高興。到第二年,又召集了許多蒙古歸附來的部主,到西剌木倫河上,過興安嶺,到達裏泊地方,打敗了林丹軍隊。
那林丹汗帶了他的人民,逃過歸化城,渡過黃河口,到大草灘地方忽然害病死了。太宗皇帝便收兵回去,路過明朝邊地,他便越過萬里長城,到大同、宣府一帶地方,耀武揚威地走着,明朝人也奈何他不得。
天聰九年時候,打聽得林丹汗的兒子額哲逃在托里圖地方,另立一個部落。小玉兒雖説是一個女。
她卻勸多爾滾帶兵去收服額哲,藉此也立此功勞。多爾袞也聽小玉兒的話,便奏明太宗皇帝,出兵到托里圖地方,收服了林丹的部眾,又得了林丹的傳國玉璽回來。
從此,內蒙古各部落完全歸併在太宗部下。太宗見多爾袞有功,便又格外和他親熱,常常傳他夫兩人進宮去,姐妹弟兄四人在一塊兒吃酒説笑。
那皇后從小看多爾袞長大,自然格外親熱些。皇后長得一個美人西子似的,任你鐵石人見了也要動心,這時皇后親手遞一個果子去給多爾袞,多爾袞忙上前接着。
在皇后的臂膀上一擦,覺得滑膩如酥,不覺心中一動,他想:小玉兒的肌膚白淨滑膩和他姐姐不相上下,這皇后身上不知怎麼個有趣。我今生若得和皇后真個銷魂,便死也心甘的。
他只是怔怔地想着,皇后向他説話,也不聽得了。皇后看他這痴呆的樣子,知道他心中不轉好念頭,又看他臉兒,依舊是眉清目秀,紅齒白。
她陡然想起那年在槐樹陰下和他親嘴的情形,不覺心中一動,急回過臉去,不覺一陣臊熱,紅上臉來。幸而這時皇帝正和小玉兒説着話,不曾留意到他們。
但是他兩人,自從這一回種下愛,到底忍耐不住,後來鬧出一段風
佳話來,這也是前生註定的緣分。這都是後話且不提。第二天太宗坐朝。
只見武英郡王阿濟格出班奏道:“今有明將總提兵大元帥孔有德、總督糧餉總兵官耿仲明,帶領他兵士一萬三千八百七十四名前來投降我朝。
如今他兵隊駐紮在安東,現有降書在此,請陛下的旨意。”説着,把那降書捧上御案去。太宗看時,上面大略寫道:“昨奉部調西援,錢糧缺乏,兼沿途閉門罷市,不得食,夜不得宿。忍氣
聲,行去吳橋,又因惡官把持,以致眾兵奮
起義。遂破新城,破登州,隨收服務州縣。
繼因援兵四集,圍困半載,我兵糧少,只得棄登州而駕舟師,飄至廣鹿島。本師即乘機收服廣鹿、長山、石城等島。
久仰可汗網羅海內英豪,有堯舜湯武之襟,是願率眾投誠,特差副將劉承祖、曹紹中為先容。汗速乘此機會,成其大事,即天賜汗之福,亦本帥之幸也。”太宗看了降書,不覺心中大喜。
立刻傳見劉承祖、曹紹中兩人,當面褒獎了幾句。又打發二貝勒、三貝勒、貝子博洛內、大臣圖爾格帶了大隊人馬,到安東接去,那明朝和朝鮮,聽説孔有德、耿仲明兩人在安東上岸,便也調動兵隊前去攔擊。
只因滿洲兵十分厲害,孔、耿兩將的兵也出死力抵抗,便得安全上岸。太宗傳諭賜他田地房屋,在遼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