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80章拔些花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路出巡,都帶着這位美人睡在帳中,把那班回婦丟在腦後,他因為要炫耀自己的勢力,又要討好這位美人,便傳下將令去,着軍門年督富玉山在他帳外吹角守夜。

你想堂堂一位提督,如今替年羹堯打更守夜,未免太叫人過不去,但是害怕他的威力,也無可如何。

年羹堯夜夜同着佳特格格睡在帳中,耳中只聽得帳門外嗚一聲高一聲低地吹着角,心中覺得十分適意。夜夜這般吹着。

那佳特格格便問:“誰在外面吹着角兒?”年羹堯聽了,把格格的手兒向懷中一拉,笑着説道:“因為格格睡在裏面,我便吩咐提督在外面把門。”那格格聽了,把小嘴一噘,説道:“俺不信!

哪有做到提督的的人肯替將軍把門的?”年羹堯説道:“你苦不信俺可以立刻喚他進來給你看。”説着,便吩咐僮兒:“把富提督喚進來。”那僮兒領命出帳去,停了一會,便領進一個人來。年羹堯一看,不是那提督富玉山,卻是那富玉山手下的一個參將。年羹堯問:“富提督到什麼地方去了?”那參將知道事情不妙,忙跪下來説道:“富提督因為有要事,回帳去一趟,喚卑職暫時替代。”那年羹堯聽了,冷笑了一聲,説道:“好一個大膽的富玉山,他敢不守軍令,給我一齊砍了!”這句話一出口,便有刀斧手進來,把這個參將揪出營去。停了一會,便送進兩顆頭來:一個是提督,一個是參將。年羹堯吩咐拿出去號令。自從年羹堯殺了這個提督以後。

他手下的兵心卻漸漸有點不服起來,但年羹堯卻睡在鼓裏,依舊是作威作福,這時他已經出巡回來,住在總督衙裏。

他大兒子年斌已封了子爵,第二個兒子年富也封了一等男爵,都帶着兵馬,駐紮在外面。年斌打聽得父親殺了富提督,擅作威福,心下大不以為然,便特意進省來拜見父親,説:“俺們父子全仗軍心,軍心一散,萬分危險。如今父親殺了沒有罪的富提督,實在叫兵士們寒心的。”那年斌話沒有説完,年羹堯早已大怒,喝一聲:“孽畜!你敢是煽動部下來謀害你父親嗎?俺如今先殺了你!”接着喝一聲:“綁出去!?

便有四個如狼似虎的家將進來,把年斌綁住,這時年斌的子於夫人正在屏後偷聽,見公公要殺他的丈夫,如何不急。

忙趕到內院去,跪倒在她婆婆跟前,求她快快去救丈夫的命,她婆婆陳夫人,只生得年斌一個兒子,聽了如何不急。

但他老夫兩人早已沒有恩情,自己去求情,諒必是不中聽,便想起她家中的教書先生王涵。王涵是年羹堯十分敬重的人,凡是王先生的話,年羹堯沒有不依的。

當下她婆媳二人便站起身來,扶着隨身丫環,急匆匆地從大廳後面繞過西書房去,這時王涵正教年羹堯的小公子,名叫年成的,在書房中對課。

忽然看見她婆媳兩人滿面淚痕急匆匆地走來,跨進書房,便雙雙跪倒,不住地求王先生去救年斌的命。王先生一時摸不着頭腦,還是於夫人約略説了幾句,王涵聽了,拔起腳來便走。趕到大廳上。

只見那大公子正被四個家將押着,垂頭喪氣地出去。王涵忙上去攔住了,一面走進大廳去,見年羹堯氣憤憤地坐在上面,他一見了王涵,卻又滿面堆下笑來,起身接。

王涵坐下來,先説了些閒話,再慢慢談起年斌的事,王先生用極和順的口氣反覆勸説了一番,又説:“大公子是一位孝子。

他怕大將軍中了部下的暗算,才直言進諫。”年羹堯平原是十分相信這位王先生的,如今被他再三勸説了一番,不恍然大悟,忙傳下令去,叫把大公子放了,那年斌進來,謝了父親的恩典,退進後院,拜見母親去了。

這裏年羹堯吩咐擺上酒菜來,賓主二人開懷暢飲。看官,你知道年羹堯這樣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為何卻敬重這位教讀老夫子?

原來這裏邊卻有一個緣由,這個緣由説起來話長,那時年羹堯的父親遐齡,空有萬貫家財,在三十歲上,生了一個大兒子,名希堯。

看看自己到了四十歲還不曾生第二個兒子,心中十分懊惱,後來他夫人在三十八歲上又得一胎,生下一個年羹堯來,把個年遐齡愉活得直把年羹堯寵上天去。

看看到了八歲年紀還不曾上學,年遐齡便去請一位飽學先生來給他上學。誰知年羹堯自小生蠻,也不願讀書,見了先生,開口便罵,那先生生氣,便辭館回去。一連換了五六個師傅。

他總是不肯讀書,他年紀慢慢地長大起來,又天生的一副銅筋鐵骨,他後來不但見了先生要罵,且還要打呢,那許多先生個個被他氣走。從此以後,嚇得沒有人敢上門來做他的先生,那年羹堯見沒先生,樂得放膽遊玩。

這幾年被他在府中翻江倒海地玩耍,險些不曾把家中的房屋拉坍。年羹堯看看長到十二歲了,還是一個大字也不識。年遐齡心中十煩悶。有一天,他帶着兒子在門外閒玩。

忽然一個走方郎中,搖着串鈴兒踱來。走到年家門口,向年羹堯臉上仔細一看,説道:“好一位大將軍!”要知這個走方郎中,以後和年家有什麼關係,且聽下回分解。

***卻説這位走方郎中原是有本領的,當時他看定十二歲的小孩子將來有大將軍之命。年遐齡還不十分相信,那走方郎中又仔細一看,連連説道:“險啊!將來光大門庭的是他,險遭滅門大禍也是他。須要多讀些詩書,才可免得這禍事,”提起他兒子讀書的事體,年遐齡便觸動了心事,嘆了一口氣説道:“這孩子便壞在不肯讀書!”那郎中説道:“老先生倘然信託晚生,包在晚生身上,教導他成個文武全才。”年遐齡聽他説話有幾分來歷,便邀他進府去暫住一宵,那郎中把自己的來歷和教導年羹堯的法子細説一番,説得年遐齡十分佩服,到了第二天,便要請他做先生。

這郎中説道:“且慢,老先生且拿出二萬銀子來給晚生,晚生自有辦法。”年遐齡聽了,毫不遲疑,便立刻拿出一扣錢莊摺子給先生,任憑先生用去。

從此以後,閤家上下都稱他先生,那先生拿了銀錢,依舊不管教年羹堯,只是在年府後面買了一方空地,僱了許多工匠,立刻蓋造起一座花園來。

樓台曲折,花木重重,中間又造一座美的書室,直到殘冬,才把一座花園造成,四周高高地打一重圍牆,獨留着西南方一個缺口。

先生便揀定明年正月十六,為年羹堯上學的好子。到了那,年遐齡便備辦下酒席,請了許多親友來陪先生吃酒。吃完了酒,年遐齡親自送年羹堯上學去。

他向先生作了三個揖,説了種種拜託的話,轉身便走。先生把年遐齡送出了那圍牆的缺口,吩咐工匠即刻把那缺口堵起來,只留一個小小窗,為遞送茶水之用。

那年羹堯住在圍牆裏面,只因花園造得曲折富麗,一天到晚玩着,卻也不覺得氣悶,那先生坐在書房裏終手不釋卷。

也不問年羹堯的功課,年羹堯也樂得自由自在,在花園中游來玩去,他自從到了花園裏,從不曾踏進書房一步,也從不曾和先生談一句,他高興起來,便下衣褲,跳下池中去遊一回水。有時爬到樹上去捉雀兒。

天放風箏,夏天釣魚,秋天捉蟋蟀,冬天撲雪,一年四季,盡有他消遣的事體。有時玩厭了,便搬些泥土,拔些花草,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