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二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朱學勤選定三月十六動身到熱河。此去行蹤,不宜張揚,而且既非赴任,亦非回籍,只是份內供職,所以餞行等等應酬,一概辭謝。話雖如此,他自己還是在百忙中出工夫來,到幾位致仕的大老那裏去走了一趟,一則辭行,二則請教。

這些致仕而大多因為家鄉淪陷,或者道路阻隔,不能回籍的大老,隱清議,對於朝政國是,亦依舊可以專折建言,所以連皇帝見了他們都有些頭痛。至於肅順,可以排擠他們去位,但一旦在野,卻不能止他們以科名前輩,影響門生故吏的作為,這也就是肅順私心中,挾天子以遠避的原因之一。

在野的大老,第一個要數祁雋藻,道光二十一年就已入直軍機,當今皇帝即位,穆彰阿象和珅在仁宗即位以後一樣,立即垮了下來,於是祁雋藻成為軍機領袖。等到肅順逐漸當權,彼此議論大政,常有衝突,特別是在重用曾國藩這件事上,皇帝聽從了肅順的建議,祁雋藻便不能安於位了,堅決告病,退出軍機。他是山西壽陽人,所以都稱他“壽陽相國”

“壽陽相國”這年六十九歲,神卻遠不如他同歲的大學士周祖培。朱學勤去了沒有見着,見着他兒子祁世長,是後輩中講理學的。朱學勤與他雖,卻沒有什麼談頭,寒暄一番,告辭而去。

離了祁家,朱學勤去見原任吏部尚書許乃普。他是嘉慶二十五年的榜眼,除了祁雋藻,翰林前輩就要數他。朱學勤算是他的門生,又是同鄉後輩,而且同寅至好許庚身是他的胞侄,所以用家人稱呼,叫他“六叔”這許乃普也是受肅順排擠的一個。肅順的手段一向毒辣,但許乃普一生服官清慎,捉不着他的短處,直到上年八月二十三,英法聯軍入京,許乃普正在圓明園,聽得警報,倉皇逃散,年紀大了,受不住驚嚇,才告病開缺。肅順的親信,兵部尚書陳孚恩,一直就想吏部尚書這個缺,這下終於算如願以償了。

這天朱學勤去辭行,還談到這段往事。許乃普極有涵養,夷然不以為意,他的長子許彭壽卻頗有不平之,而細談起來,他的不平,又另有緣故。

“修伯,”他説“肅六倒還有可取的地方,比附他的那班小人,你想想,是什麼東西?陳孚恩,穆彰阿門下的走狗!蒲城王相國死諫,他替穆彰阿一手彌補,把王相國劾穆彰阿誤國的遺疏掉了包,王抗不能成父之志,叫大家看不起,至今抬不起頭來,這不是受陳孚恩所害?”

“是啊!”朱學勤意味深長地説:“你的身分可以專折言事,有機會,何妨上個摺子!”許彭壽官居詹事府少詹事,屬於文學侍從的天子近臣,照例有建言之權,所以朱學勤這樣慫恿着。

“我早有此意,只等機會。也還不止陳孚恩一個!”朱學勤不願再有所問。對於剛才那一句話,他已在自悔,失於輕率,所以顧而言他地問道:“近來作何消遣?”許彭壽朝上看一看他那正在“咕嚕嚕”水煙的父親,笑笑不響。朱學勤心裏明白,必是那些名士風的勾當,礙着老父在前,不便明言。

“也還有些雅的。”許彭壽又説“正月裏逛琉璃廠,得了個文徵明的手卷、草書,寫的范成大《田園雜興》四十首。我臨了幾本,自己覺得還得意,回頭你來看看,有中意的,讓你挑一本帶走。”

“好極,好極!”朱學勤滿面笑容地拱手稱謝。

“對了!”許乃普捧着水煙袋站了起來“仁山,你陪修伯到你書房裏坐吧!回頭叫小廚房添幾個菜,留修伯在這裏便飯。”

“六叔,”朱學勤趕緊辭謝“等我熱河回來,再來叩擾。

明天一早動身,還有一兩處地方,得要去走一走。”

“這,也好,等行在回來,替你洗塵。”

“我先謝謝六叔。回頭我不進去了,此刻就給你老人家辭行!”説着要跪下來磕頭。許彭壽一把扶住,朱學勤便就勢垂手請了一個安。

等目送許乃普的背影消失,許彭壽才陪着朱學勤到他書房,取出文徵明的手卷和他的臨本來看——是濃墨油紙的摹寫本,點畫波磔的氣勢神,幾乎與原本無異,轉折之處,絲毫不帶牽強。不見原本,怎麼樣也想不到出自摹寫。

朱學勤高興極了,老實不客氣挑了本最好的,連連稱謝,然後告辭,並又問道:“可有什麼話要帶給星叔?”

“明年會試,叫他多用用功。有工夫也寫寫大卷子。”

“寫大卷子的工夫,怕是沒有了。星叔跟你不同,其志不在翰林。”

“翰林到底佔便宜。”許彭壽説“象李蘭蓀,咸豐元年考取軍機章京,未到班‘行走’,第二年點了翰林,以後當考官,放學政,中間還丁憂守制了兩年,前後算起來不過六年的工夫,就儼然‘帝師’了!”話中有些牢騷,朱學勤一面敷衍着,一面便向外走,聽差見了,高唱一聲:“送客!”於是中門大開。照門生拜老師的規矩,朱學勤由邊門進來,大門出去,叫做“軟進硬出”兩人走着又談,許彭壽忽然問道:“修伯,聽説翁叔平跟你換了帖?”

“是的。”

“你這位把兄弟,孝悌忠信四字俱全,人也還風雅。”朱學勤點點頭,覺得他的話中肯而中聽。

“不過也是個會做官的,如果你不是赫赫的‘紅章京’,他這個狀元未見得看得起你這個進士。”説罷,哈哈大笑。

朱學勤卻有啼笑皆非之,但此時無可分辯,一揖登車,恰是要到南橫街去看翁叔平——翁同龢。

翁同龢正在書房裏寫“應酬字”朱學勤不願分他的心,搖搖手示意聽差不必出聲,叫自己的跟班取來衣包,在翁家小客廳裏換了便服,悄悄站在翁同龢身後看他揮筆。

翁同龢直待寫完一張條幅,才發覺身後有人,叫了聲“大哥”趕緊放下筆,取了長袍來穿上,一面又問:“從那兒來?”

“你先別問。我給你看樣東西。”説着,他把許彭壽送他的字,在書桌上攤了開來。

翰林的字都寫得好,講究黑大光圓,富麗堂皇,稱為“館閣體”許乃普就是寫“館閣體”有名的。時下是翁狀元的顏字,當行出,他收藏的碑帖不少,眼界甚寬,對於此道比朱學勤又內行得多,所以一看就能指出,是摹寫的文徵明的草書。

“那麼,”朱學勤問道:“叔平,你看是誰的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