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就在吳老太爺遺體入殮的那天下午,離開上海二百多里水路的雙橋鎮上,一所陰沉沉的大房子裏,吳蓀甫的舅父曾滄海正躺在鴉片煙榻上生氣。這位五十多歲的老鄉紳,在本地是有名的“土皇帝”自從四十歲上,他生了一位寶貝兒子以後,他那種貪財吝嗇刻薄的天就特別發揮。可惜他這位兒子雖名為“家駒”實在還比不上一條“家狗”因此早該是退休享福的曾滄海卻還不能優遊歲月,甚至柴米油鹽等等瑣細,都得他老人家
一份心。
而最近兩三年來,他的運氣也不行。第一幅青天白滿地紅的旗子在雙橋鎮上飄揚的時候,嚷得怪響亮,怪熱鬧,又怪認真的“打倒土豪劣紳”確使曾滄海一驚,並且為萬全計,也到上海住過幾時。後來那些嚷嚷鬧鬧的年青人逃走了,或是被捕了,雙橋鎮上依然滿眼熙和太平之盛,可是曾滄海的“統治”卻從此動搖了;另一批並不吶喊着要“打倒土豪劣紳”的年青人已經成了“新貴”並且一步一步地從曾滄海那裏分了許多“特權”去。到現在,曾滄海的地位降落到他自己也難以相信:雙橋鎮上的“新貴”們不但和他比肩而南面共治,甚至還時時排擠他呢!
“真是人老不值錢了!”——曾滄海被擠緊了的時候,只能這樣發牢騷,同時用半個眼睛屬望於他的寶貝兒子家駒。
這天下午,曾滄海躺在花廳裏的煙榻上生氣,卻並不是又受了鎮上“新貴”們的排擠,而是因為吳蓀甫打來的“報喪”急電到的太遲。這封急電遞到他手裏的一剎那間,他是很高興的;想到自己無論如何是鼎鼎望族,常在上海報上名字的吳蓀甫是嫡親外甥,而且打了急電來,——光景是有要事相商,這就比昨天還是拖鼻涕的
小子的鎮上“新貴”們很顯見得
基不同了。但當他翻譯出電文來是“報喪”他那一股高興就轉為滿腔怒氣。第一,竟是一封不折不扣的普通報喪電,而不是什麼商量地方上的大事,使他無從揣在懷裏逢人誇耀;第二,是這電報到得豈有此理的太慢;第三,那位寶貝外甥吳蓀甫也不把老舅父放在眼裏了,只來了這麼一通聊以
責的電報,卻並沒專派一條小火輪來請他去。如果他還是往
那樣的威焰,在此時一怒之下,大概那位耽誤了他們曾吳兩府要電的本地電報局長總該倒楣的了;但現在“人老不值錢”的曾滄海除了瞪眼睛吹鬍子,更沒有別的辦法。
他霍地從煙榻上爬起來,在屋子裏踱了幾步,拿起那張電報,到光線好些的長窗邊再仔細看,愈看愈生氣了離的”;第3卷“道德學”提出他的個人主義道德觀,認為,他覺得至少非要辦一下那個“翫忽公務”的電報局長不可。但此時,他的長工阿二進來了,滿頭是汗,一身是泥。瞧着曾滄海的臉不對,這阿二就站在一邊
聲地
氣。
“哦,你回來了麼?我當是七里橋搬了家,你找不到;——我還打算派警察去尋你呢!留心!你再放肆下去,總有一天要送你到局裏去嚐嚐滋味!”曾滄海側着頭看定了阿二,冷冷地威嚇地説。這樣的話,他是説慣了的,——每逢阿二出去辦事的時間耽擱得長久了一點,曾滄海總是這一套話語,倒並不是作真;但此時剛剛碰在他的氣頭上,加之阿二隻顧站在那裏抹臉氣,竟不照向來的慣例,一進來就報告辦事的結果,曾滄海可就動了真氣。他提高了他那副乾啞的嗓子,跺着腳罵道:“畜生!難道你的死人嘴上貼了封皮麼?——討來了多少呢?”
“半個錢也沒有。——七里橋今天傳鑼開會——”阿二突然縮住,起藍布短衫的衣襟來,又抹臉兒。在他的遮黑了的眼前,立刻又湧現出那個幾千人的大會,無數的鋤頭紅旗,還有同樣紅的怕死人的幾千隻眼睛;在他耳邊,立刻又充滿了鍠鍠鍠的鑼聲,和暴風似的幾千條喉嚨裏放出來的咆哮怒吼。他的心像脹大了似的卜卜地跳得他全身發熱氣。
可是這一切,曾滄海想也不會想到的。他看見阿二不説下去,就又怒衝衝地喝道:“管他們開什麼會!你是去討錢的。你不對他們説麼:今天不解清,明天曾老爺就派警察來捉人!你不對他們那些混賬東西説麼——什麼
會!”
“那麼,你派警察去罷!你殺我的頭,我也不去了!七里橋的人,全進了會,…他們看見我,就知道我是替你討鄉賬去的,他們罵我,不放我回來,還要我…”阿二也氣沖沖地説,而且對於他的“老爺”竟也稱起“你”來了。這不是一件小事。然而一心關念着討債不着的曾滄海卻竟忽略了這個不懂規矩,他截斷了阿二的話,拍着桌子怒喊:“狗的會!陳老八,他是狗
的農民協會的委員;他自己也放印子錢,怎麼我放的債就讓鄉下人白賴呢!我倒要找陳老八去講講這個理!——哼!天下沒有這種理!一定是你這狗奴才躲懶,不曾到七里橋去!明天查出來要你的狗命——”
“不是陳老八的那個會。是另一個。只有七里橋的自家人知道,鎮上人還沒聽得過呢!他們今天第一次傳鑼開會,幾千人,全是赤腳短衣,沒有一個穿長衫的,全是道地的鄉下窮人…”阿二忽然對於曾滄海的威嚇全沒怕懼,反而興高采烈地説起來了;但他又突然住了嘴,為的他一眼看見曾滄海臉變成死白,手指簌簌地抖,一個踉蹌就躺在煙榻上,閉了眼睛,——這平常
子威風凜凜的老爺也會像鬥敗的公雞似的垂頭喪氣,阿二在曾府做長工十年以來,還是第一次看見呢!
阿二反倒沒有了主意。他是一個老實人,一眼看着曾滄海那種“死相”一面他就想到假使嚇死了這個鴉片煙老頭子,那他的罪過可不小,天上的菩薩要不要折他的壽?然而他是白擔憂。躺在煙榻上的曾滄海猛的睜開眼來,眼是兇狠狠地閃着紅光,臉也已經變成鐵青;他跳起來,隨手抓住了鴉片煙槍氣吼吼地搶前一步,照準阿二的頭上就打過去,發狂似的罵道:“你這狗奴才!你也不是好東西!你們敢造反麼?”拍!——一聲響,那枝象牙鴉片煙槍斷成兩段,可並沒打中阿二的頭。阿二揮起他的銅鐵般的臂膊一格,就躲過去了。他渾身的血被這一擊
成沸滾。他站住了,睜圓了眼睛。曾滄海舞着那半段鴉片煙槍,咆哮如雷,一手搶起一枝錫燭台,就又避面擲過去。燭台並沒命中,但在掉到地下的時候,燭台頂上的那枝銅針卻刺着了阿二的小腿。見了血了!忿火從阿二的眼睛中
出來。
“打死那盤剝窮人的老狗!”——一句從七里橋聽來的話驀地又兜上阿二的心窩。他捏緊了拳頭。
如果曾滄海再上一步,阿二準定要乾的!
但此時忽然一片哭罵聲從花廳後面爆發了,跟着便是一個妖媚的少年女子連哭帶嚷闖進來,撲在曾滄海身上,幾乎把這老頭子撞倒在地。
“幹什麼?阿金!”曾滄海扶着桌子氣急敗喪地喊。那時候,又一位高大壯的少年婦人也趕進來了!聽不清楚的嚷罵的沸聲充滿了這小小的三開間的花廳。曾滄海搖着頭,嘆一口氣,便去躺在煙榻上閉了眼睛。雖然他是遠近聞名的包攬訴訟的老手,但對於自己家裏這兩個女人——他的非正式的小老婆和他的兒媳中間的糾紛,他卻永遠不能解決,並且只能付之不聞不問。
阿二已經走了。兩個女人對罵。媽抱了曾滄海的孫子,還有一個
做女僕,都站在花廳前滴水檐下的石階邊聽着看着。曾滄海捧起另一枝煙槍,滋滋——地
煙,一面在心痛那枝斷成兩半的象牙老槍,一面又想起七里橋的什麼會了。現在他頗有點後悔剛才的“失態”;現在他的老謀深算走了這麼一個方向:共產黨煽動七里橋的鄉下人開會,大概其志不在小罷?可是鎮上有一營兵,還有保衞團,怕什麼,藉此正好請公安分局捉幾個來辦一下,——賴債的都算是共產黨。…還有,鎮上竟沒人知道這回事,平常排擠他老人家頂厲害的那幾位“新貴”也還睡在鼓中呢!——想到這裏,曾滄海的黑而且瘦的臉上浮出笑容來了。他已經想好了追還他的高利貸本息的好方法,並且又算好了怎樣去大大的揭
一下“新貴”們的糊塗混賬;他們竟還不知道七里橋有了共產黨,他們管的什麼事哪!
“好!就是這麼辦。叫他們都嚐嚐老子的辣手!哈,哈!”曾滄海想到得意處將煙槍一放,忍不住叫了出來,又連聲哈哈大笑。這枯啞的笑聲在花廳裏迴盪,很單調地進他的耳朵,他這才意識到兩個女子的吵鬧已經在不知道什麼時候無條件終止了。他愕然四顧,這才又發見阿金獨坐在煙榻對面的方桌子邊,用手帕矇住了面孔,像在那裏哭。
“阿金!”曾滄海低聲喚着。沒有回答。覺得為難了,曾滄海懶懶地坐了起來,正想走過去敷衍幾句,阿金卻突然出臉來對曾滄海使一個白眼;她並沒在那裏哭,不過眼眶稍稍有點紅。
“明天我就回鄉下去;賴在這裏捱罵捱打,真是賤骨頭麼?”阿金尖着聲音説,猛的哭起來了;是沒有眼淚的乾哭。
“啊,啊!吵什麼啊!我,沒有力氣和那種婆娘吵鬧;回頭等阿駒來,叫他去管束罷!是他的老婆,應該要他去管束!——叫阿駒打她一頓,給你出氣罷。好了,好了,阿金!犯不着和那種蠢貨一般見識。——你去看看燕窩粥燉好了沒有。我要吃了出去辦公事!”曾滄海一面説,一面就踱到了阿金身邊,用他那染滿煙漬的大袖子在阿金面上拂了幾拂,算是替她揩眼淚。阿金把頭扭了兩扭,斜着眼睛,撲嗤一笑:“哼,你的話,算得數麼?”
“怎麼不算數!我説要辦什麼人,就一定要辦!我做老爺的,就不用自己動手。——上次你的男人吵上門來,不是我答應你重重辦他麼?後來不是就叫警察辦了他麼?不過自己的媳婦總不好送局去辦,應該叫兒子辦。回頭阿駒來了,我就叫他結結實實打那個辣婆娘!我的話,向來説出算數。”
“噯,説出算數!上月裏就答應給我一個金戒指,到現在還沒——”
“哎,哎,那另是一件事了!那是買東西,不是辦人;——金戒指,究竟有什麼好?戴在手上,不會叫手舒服。我把買金戒指的錢代你放在錢莊上生利息,不是好多了麼?好了,快去看燕窩粥罷。等我出去了回來,就給你一個錢莊上的存摺:一百塊錢!還不好麼?”似乎“一百”這數目確有點魔力,阿金帶幾分滿足的意思,走了。這裏曾滄海暗暗匿笑,佩服自己的外手腕,再躺到煙榻上,
神百倍地燒起一個很大的煙泡來。
可是煙泡剛剛上了鬥,還沒得半口,裏邊的吵鬧又爆發了。這回卻還夾着一個男子的叱罵聲,是曾滄海的寶貝兒子出場了。曾滄海好像完全沒有聽得,鄭重地捧着煙槍,用足勁兒就
,不料裏邊沸沸揚揚的嚷罵聲中卻跳出一句又尖又響的話,直鑽進了曾滄海的耳朵:“不要臉的騷貨!老的不夠你煞火,又
上了小的;我就讓了你麼?”這是兒媳的聲音。接着卻聽得阿金笑。突然又是兒子狂吼,兒媳又哭又罵。以後就是混成一片的哭罵和廝打。
曾滄海捧着煙槍忘記了,呆呆地在
味那一句“老的不夠煞火”雖説這些事不比錢財進出,他頗能達觀,然而到底心裏有些酸溜溜地怪不舒服。此外更有一點使他老大掃興:原來兒子的肯打老婆,卻不是“敬遵嚴命”而是別有緣故。
這對於兒子的威權之失墜又使他漸漸得悲哀了。
俄而沉重的腳步聲驚醒了曾滄海的沉思。兒子家駒,一個相貌極醜的野馬似的十九歲青年,站在曾老頭子的面前了。將手裏的一本什麼書拍的丟在一張椅子裏,這曾家駒就在煙榻旁邊的方凳上坐了,臉對着他的父親。
“阿駒,吳府上老太爺死了。你的蓀甫表哥有電報來。你在鎮上反正沒有事,明天就到上海去弔喪,帶便託蓀甫給你找個差使。”不等兒子開口,曾滄海就先把剛剛盤算好的主意慢慢地説了出來;可是什麼“老的,小的,煞火”還是在他心裏糾纏不清。
“我不去!我有要緊使用,馬上給我幾十塊錢!”
“什麼!又來要錢了!哎,你不知道錢財來的不容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