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説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57章蠱毒父斷韋鷗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唐朝節眾多,其中老母節是在六月,這一天,不管你是百姓商賈,還是皇親貴親,都要吃杏仁酥餅。

韋后端坐寢宮,秀眉雙皺,好像是在等待什麼人似的,這時,門外一宮女傳話,户部侍郎崔湜求見,韋后一聽,急忙説道:“快快傳他進來。”這崔湜家中還有三個兄弟,崔蒞、崔、崔滌弟兄四人個個都生成眉清目秀,面如冠玉,崔湜一個一個地引他們進宮來,和韋后見面。韋后見了這許多美貌少年,一時裏愛也愛不過來。從此,韋后行走坐卧,無時無刻都有這崔家弟兄四人追隨陪伴。其中,崔湜最是得寵。

崔湜剛一進殿,韋后就把殿內所有宮女都支走,看殿中只有二人,小聲道:“怎麼樣了?”崔湜一雙賊目眯在一起,從懷中取出一個小瓷瓶,説道:“我已帶來。”把瓷瓶遞在韋后手中。韋后正要打開蓋子聞一下,崔湜忙上前制止道:“皇后娘娘,這可萬萬使不得,這東西毒可大着呢!當年則天皇帝結果章懷太子就是用的這個!”韋后當然聽過怎個故事,驚道:“哦?這東西到底是什麼?”崔是冷笑一聲,説道:“這個就是‘四更滅’。”

“這個果真能結果皇上命嗎?”韋后問道。

崔是説道:“這個當然,不知皇后娘娘這邊佈置的怎麼樣?”韋后站起身説道:“我已讓韋温和韋睿帶兵從驪山趕來,隨即把守大明宮,不讓任何人進入,再由刑部尚書裴談,工部尚書張錫處理國政,在東都留守;命令左金吾大將軍趙承恩,左監門衞大將軍薛崇簡率領,五百兵前往均川,防備譙王李重福。”李重福是中宗的第二子,由於韋后陷害,早在中宗即位之初,就被貶謫到均州,負責當地防守,不許過問朝政,也不準前來京師,韋后心裏有鬼,害怕李童福在中宗死後鬧事,便對他採取了防範措施。

崔湜陰笑道:“娘娘想的果然周全。”説着就向韋后靠了過來,一雙魔掌在韋后身上來回遊走。

韋后把他推開,説道:“現在可不行,你先回去,等我的消息。”崔湜慾火難發,心中鬱悶,但他也知道今晚十分重要,想了想,轉身向外走去。韋后從方案之上,拿出一盤杏仁酥餅,把“四更滅”喂在餅上。這時,安樂公主如約而至。韋后向酥餅指着説道:“就是這個,快把它端了去。”安樂公主雖然權極重,想當皇太女,但是李顯畢竟是她的父親,想着自己將要殺死自己的親生父親,心中既是不忍,又是害怕!

韋后看安樂公主有打退堂鼓之意,急忙催道:“快去啊!你若在不去,以後就再也不會有這機會,你可想好。”安樂公主端起盤子,看了看韋后,心下一狠,轉身向李顯寢宮而來。走在路上,安樂公主心中還是有些猶豫,不呆呆出神。

這時,突然一女子從她身側閃了出來,她苦笑道:“哦,原來是上官婉兒啊!”上官婉兒説道:“公主,這麼晚了,您這是要上哪去?”安樂公主説道:“給父皇送杏仁酥餅。”她怕夜長夢多,對幾個隨身宮女説道:“走吧!”上官婉兒心中雖然有所疑慮,但也不好問其緣由。

實際現在的李顯對安樂公主很是失望,先是在709年正月,與長寧公主多縱僮奴搶掠百姓子女為奴婢,又在同年九月,與太平公主各樹朋黨,準備奪權,還讓其自己親信大臣在朝堂之上請求李顯立她為皇太女。要不是宋景和姚崇這些德高望重老臣相勸,李顯早已就範,現在細細想來,李顯也覺得安樂公主太過分了。

李顯看着奏摺上又有提到安樂公主的名字,説她賣官拍爵,置立別墅,反正都是一些不中聽的話,李顯越看越氣,直接把奏摺扔在龍座之上。

安樂公主一進門就看到這一幕,心中有鬼,忙跪倒在地,哭道:“父皇,孩兒向父皇請罪來了。都是孩兒不孝,惹的父皇生氣,孩兒罪該萬死,還請父皇降罪於孩兒。”李顯之前被武則天貶卒,全憑安樂公主和韋后相陪,他才能渡過難關。所以對安樂公主極是疼愛,現在看到安樂公主跪在地上,一副楚楚可憐的模樣,心中又是一軟,急忙了過去,説道:“好了,好了!快起來,快起來,別哭了。”安樂公主演戲一,瞬間就可進入角,越哭越是傷心。李顯把她扶到龍座之上,安樂公主泣道:“父皇,都是孩兒的錯,孩兒再也不當那個皇太女了,立皇嗣之事理應由父皇和各位大臣作主才是。”李顯現在正在為難,一聽安樂公主這般“通情達理”煩惱頓時煙消雲散,笑道:“這就對了,好了,不哭了。”安樂公主看氣氛烘托的也差不多了,對李顯説道:“父皇,今是老母節,女兒親自做了一些您最愛吃的杏仁酥餅,以表女兒一點孝心,您可一定要嚐嚐才是。”李顯笑道:“父皇現在已飽,一會兒再吃不遲。”安樂公主撒嬌道:“父皇您吃嗎,女兒要看着您吃。”李顯拿起一餅,説道:“這餅烤的很緻,但是父皇現在真的飽了,待會兒再吃。”

“不嗎!父皇,您現在就要吃,女兒要看着你吃。”安樂公主心底雖黑,但卻不能否認她是一美女,撒去嬌來也有板有眼,甚是醉人。

李顯看今安樂公主乖張聽話,心裏十分受用,笑道:“哈哈…父皇吃!”李顯拿起酥餅正待要吃,突然傳來一女子聲音,説道:“陛下。”李顯向那女子看去,説道:“哦,原來是婉兒啊!”上官婉兒手中也端着一盤杏仁酥餅,她雖然也是政治犧牲品,但她和李顯曾經也有過一段情意。適才看安樂公主惶惶張張,其中肯定有所貓膩,特來試探。

上官婉兒端着杏仁酥餅笑道:“陛下,今是老母節,臣妾特意做了一些陛下最愛吃的杏仁酥餅,還請陛下嚐嚐。”

“哈哈…你們兩人都做了酥餅,現在朕吃的誰的才好呢?”安樂公主急忙撒嬌道:“父皇,當然要吃女兒的,吃嗎,吃嗎!”上官婉兒打斷道:“陛下,今天是老母節,同時也是臣妾的生。”

“哈哈…朕差一點給忘了。”李顯看着安樂公主笑道:“所以啊,朕還是吃婉兒的吧!”安樂公主一看上官婉兒估計從中作梗,眼睛一轉,説道:“不,父皇,這老母節第一塊餅應該給誰吃呢!”

“忘了,忘了!”李顯拍着腦袋説道:“這老母節的第一塊餅應該獻給老母才是。”李顯端着上官婉兒那盤老母過來到殿外,望着明月,向天一拱,遂把老母餅拋向空中。重新又回到安樂公主身邊,安樂公主端着那盤老母餅説道:“父皇,這第二塊餅應該吃女兒的吧?”李顯笑道:“對,對!吃我兒的!”上官婉兒説道:“陛下…”這個時候,安樂公主一雙毒目望去上官婉兒,李顯看出異,問道:“安樂,你怎麼了?”安樂公主苦笑一聲,説道:“女兒…女兒怕酥餅裏的糖放太多了。”

“哈哈…沒關係,朕就喜歡吃甜的。”安樂公主和上官婉兒看着李顯把整塊餅一點一點吃了下去。…安樂公主拜退李顯後,跑到韋后寢宮,她現在就象是不過來氣,抓着側簾,整個身子不由癱倒在地。韋后向她看來,安樂公主微微點了點頭,以示任務完成。

將近四更,一個宮女正要給李顯宵夜,但走近一看,李顯面蒼白,已沒了呼,大叫道:“啊…來人啊!來人啊!”這時,身在奴房的高力士聽到聲音,急忙身來看,但同一時候,韋后已到李顯寢宮,抓着那個宮女就是一巴掌,怒道:“你喊什麼。”又向韋温使個顏,轉身來到李顯屍體旁邊。

韋后看着躺在龍牀上一動不動的李顯,不屑一笑,心想:陛下,你不能怪我,象你這般懦弱無能,怎麼能當個皇帝呢!與其給了他人,不如成全了臣妾,你跟你幾十年,一半都在時間都在受苦,現在就當是您還我的吧!

所有宮女這個時候都跪在李顯寢宮之中,韋后轉身向她們走來,怒道:“誰要是敢把皇帝駕崩的消息傳出去,就跟她一樣。”這時,殿外傳進一聲慘叫,就是適才第一個看到李顯屍體的宮女,已被韋温殺之。

這一切,躲在殿柱後面的高力士都看在眼內,急忙身而退。清晨,一宮女遮面,來到太平公主府邸,説了李顯駕崩的消息,太平公主大驚失,急忙穿衣準備進宮問個明白。

早朝之時,文武大臣已等了好長時間,但始終不見李顯蹤影,一個小太監説道:“皇后懿旨,今皇上身體不適,免朝!”高力士馬不停蹄到長安靈佛寺,來到正殿,走至一箇中年和尚身邊,笑聲説道:“普潤師父,皇上已經駕崩,韋后已開始下毒手了,快去告訴臨淄王。”普潤答應道:“好!”太平公主梳洗完畢,立刻進宮,但卻被韋睿攔在大明宮之外,太平公主怒道:“你幹什麼?”

“哼…奉皇后娘娘懿旨,在此把守,不讓一人進入。”韋睿得意道。

太平公主繫寶劍,説道:“這把是則天皇帝賜給我的寶劍,我有先斬後奏之權,給我讓開了。”太平公主推開韋睿,向太極殿而來。剛一進殿,就見正殿四周已掛滿白稠帶,奴僕宮女各穿白喪裝,分列正殿兩側,太平公主走到李顯屍體旁邊,掀開白單一看,只見李顯十分安逸的躺在那裏,臉上毫無血,身體已經冰涼。

“七哥,七哥。”太平公主抱住李顯屍體,哭道:“七哥,告訴妹妹,是誰下的毒手,妹妹定要把她碎屍萬段。”這時,殿外走進許多御林軍,為首那人正是現在位居兵部尚書的宗楚客,他兩側還站着韋温、韋睿。宗楚客走到殿階之前,冷笑道:“原來是太平公主呀!”太平公主擦去臉上淚痕,又恢復出一副巾幗之,轉過身,看着宗楚客説道:“宗楚客?你來幹什麼?”

“我等前來奉命守靈。”宗楚客得意道。

“守靈?”太平公主怒道:“皇帝駕崩,我這個當妹妹不知道,倒召來你一個外人守靈,這卻是哪家的規矩?這是誰出的主意?”太平公主大氣凜然,看宗楚客等人無言以對,走下台階,接着説道:“哼…你私入後宮,肆無忌憚,無法無天,我問你,皇帝陛下是怎麼死的?你説!”宗楚客大聲説道:“請公主立即回府!”

“放肆,你給我立刻滾出宮去,把這裏的御林軍盡數撤回驪山。”太平公主説道。

宗楚客沒有辦法,既然軟的不吃,我就來硬的,單手一擺,韋温和韋睿手握軍刀,已有上前之意。太平公主毫無懼,把出武則天賜於他的寶劍,大叫道:“誰敢!”太平公主觀看四周,要是硬拼,一個女人又怎麼會是他們對手,索冷笑道:“我,則天皇帝之女,大唐皇帝之妹,你們這些人居然敢拔刀相向,這不是謀反是什麼?把皇后給我叫出來。”宗楚客等人正上前,突然聽到一個女子聲音:“都給我退下。”太平公主一看,正是韋后。適才,韋后一直在自己寢宮和上官婉兒商量擬昭之事。韋后現在手中有宗楚客、韋温和韋睿三張軍牌,皇宮四周已被御林軍圍的水不通,表面大勢已穩,實際還有最重要一步。

上官婉兒看大勢已去,沒必要和韋后死纏爛打,把自己命也搭進去,就出主意,讓韋后寫一封遺詔,效仿當年武則天的辦法,先立李顯幼子——李重茂為皇太子,然後韋后臨朝聽政,穩定大局。為了朝中大臣能心服口服,韋后還要讓相王——李旦跳出來監國。

李旦是李顯親身哥哥,又是武則天的親身兒子,李顯曾多次立李旦為皇嗣,這在朝中早已傳開,可謂是眾望所歸。韋后知道,讓李旦監國,那就是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但上官婉兒卻説,如果不讓李旦監國,第一個不答應的就是太平公主。

韋后走到太平公主身前,兩人四目對視,眼神之中都充滿着殺意。過了一會兒,韋后想起現在還不是太過暴自己的時候,忍氣聲道:“皇帝陛下猝然駕崩,正公主和相王共商後事。”太平公主狠狠瞪了韋后一眼,一句話也沒有説,冷哼一聲,拂袖而去。韋后沒有想到風聲走漏如此之快,急忙派韋温和韋睿包圍長安,誰要違令,先斬後奏,又命宗楚克留守皇宮。韋氏兩兄弟得令,立刻先把太平公主和相王——李旦府邸圍了個水不通。…景龍四年六月十二,唐中宗李顯死後的第十天,韋后在重兵盤壓之下,正式發喪。中宗皇帝的猝然駕崩,將帶來李唐王朝滅頂之災。這些情景對於宋景、姚崇這些元老重臣來説,猶如昨

當年武則天為了登上大唐皇帝寶座,曾親手殺自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李宏和李弦。今天韋后母女又殺死了武則天的第三個兒子、她們的夫君和父親,當今的大唐皇帝——中宗李顯。

韋后站於李顯之柩旁邊,拿着假遺詔,讀道:“景龍四年六月二,先帝中宗駕崩,遵先帝遺詔,立温王重茂為皇太子…”韋后一邊私擬遺詔,一邊糾集親臣朋黨,調集兵馬,震懾羣臣,至此,韋后要登上大唐皇帝寶座,宮闈之內,於之相抗衡的只有三人。他們是武則天的第一個兒子,相王李旦、武則天的愛女太平公主和遠在潞洲,武則天的嫡孫——臨淄王李隆基。

六月十七,李隆基率親隨壯士五百於人,喬裝打扮,由潞洲向長安秘密進發。

十八,韋后以重兵進駐太極殿,宣佈皇太子繼位,改年號為“唐隆”至此韋氏朝廷初具規模。李唐王朝,名存實亡。

好景不長,李隆基在葛福順、陳玄禮、高力士、薛崇簡和其四個兄弟合作之下,率領御林軍,打進宮裏,殺掉了韋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武延秀、魏順安、宗楚客、韋温、韋睿等人,徹底剷除了韋氏集團。太平公主這時出面,重新恢復唐睿宗李旦的帝位。

公元710年六月二十四,相王李旦即位,是為睿宗,國號“景雲”登基大典之時,太平公主就坐在李旦身旁,勢有臨朝聽政之意。文武大臣禮畢之後,高力士宣讀褒獎昭:冊封李隆基為平王、李隆範為岐王、李成器為寧王、任姚崇為中書令兼兵部尚書、任宋景為左相兼吏部尚書、任張悦為禮部侍郎、任李成義為身王、任薛崇簡為吏潔王。隨後,移至麟德殿,歌舞昇平,臣君共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