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管夷吾智辨俞兒齊桓公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話説山戎乃北戎之一種,國於令支,亦曰離支。其西為燕,其東南為齊魯,令支界於三國之間,恃其地險兵強,不臣不貢,屢犯中國。
“先時曾侵齊界,為鄭公子忽所敗。至是聞齊侯圖伯,遂統戎兵萬騎,侵擾燕國,絕其通齊之路。燕莊公抵敵不住,遣人走間道告急於齊。齊桓公問於管仲,管仲對曰:”方今為患,南有楚,北有戎,西有狄,此皆中國之憂,盟主之責也。即戎不病燕,猶思胳之。
況燕人被師,又求救乎?
“桓公乃率師救燕,師過濟水,魯莊公台魯濟,桓公告以伐戎之事。魯侯曰:”君剪豺狼,以靖北方,隴邑均受其賜,豈惟燕人?寡人願索敝賦以從。
“桓公曰:”北方險遠之地,寡人不敢勞君五趾“。若遂有功,君之靈也。不然,而借兵於君未晚。”魯侯曰:“敬諾。”桓公別了魯侯,望西北進發小卻説令支子名密盧,蹂躪燕境,已及二月,擄掠子女,不可勝計。聞齊師大至,解圍而去。桓公兵至薊門關,燕莊公出,財齊侯遠救之勞。管仲曰:“山戎得志而去,未經挫折,我兵若退,戎兵必然又來。
不如乘此伐之,以除一方之患可也。
“桓公曰:”善。
“燕莊公請率本國之兵為前隊。桓公曰:”燕方經兵困,何忍復令衝鋒?君姑將後軍,為寡人聲勢足矣。燕莊公曰:“此去東八十里,國名無終,雖戎種,不附山戎,可以招致,使為嚮導。”桓公乃大出金,遣公孫隔朋召之。無終子即遣大將虎兒斑,率領騎兵二千,前來助戰。桓公復厚賞之,使為前隊。約行將二百里,桓公見山路
險,問於燕伯。燕伯曰:“此地名葵茲,乃北戎出入之要路也。”桓公與管仲商議,將輜重資糧,分其一半,屯聚於葵茲。令士卒代木築土為關,留鮑叔牙把守,委以轉運之事。休兵三
,汰下疲病,只用
壯,兼程而進。
卻説令支子密盧聞齊兵來代,召其將速買計議。速買曰:“彼兵遠來疲睏,乘其安營未定,突然衝之,可獲全勝。”密盧與之三千騎。速買傳下號令,四散埋伏于山谷之中,只等齊兵到來行事。虎兒斑前隊先到,速買只引百餘騎敵。虎兒斑奮勇,手持長柄鐵瓜錘,望速買當頭便打。速買大叫:“且慢來!”亦
大桿刀相
。略斗數合,速買詐敗,引人林中,一聲呼哨,山谷皆應,把虎兒斑之兵,截為二段。虎兒斑死戰,馬覆被傷,束手待縛。恰遇齊侯大軍已到,王子成父大逞神威,殺散速買之兵,將虎兒斑救出。速買大敗而去。虎兒斑先領戎兵,多有損折,來見桓公,面有愧
。桓公曰:“勝負常事,將軍勿以為意。”乃以名馬賜之,虎兒斑
謝不已。大軍東進三十里,地名伏龍山,桓公和燕莊公結寨于山上。王子成父賓須無立二營于山下。皆以大車聯絡為城,巡警甚嚴。次
,令支子密盧親自帶領速買,引著騎兵萬餘,前來挑戰。一連衝突數次,皆被車城隔住,不能得入。延至午後,管仲在山頭望見戎兵漸漸稀少,皆下馬卧地。口中謾罵。管仲撫虎兒斑之背曰:“將軍今
可雪恥也!”虎兒斑應諾。車城開處,虎兒斑引本國人馬飛奔殺出。際朋曰:“恐戎兵有計。”管仲曰:“吾已料之矣!”即命王子成父率一軍出左,賓須無率一軍出右,兩路接應,專殺伏兵。原來山戎慣用埋伏之計,見齊兵堅壁不動,乃伏兵於谷中,故意下馬謾罵,以誘齊兵。
虎兒斑馬頭到處,戎兵皆棄馬而奔。虎兒斑正追趕,聞大寨嗚金,即時勒馬而回。密盧見虎兒斑不來追趕,一聲呼哨,招引谷中人馬,指望悉力來攻。卻被王子成父和賓須無兩路兵到,殺得七零八落,戎兵又大敗而回,乾折了許多馬匹。速買獻計曰:“齊
進兵,必由黃台山谷口而入。吾將木石擂斷,外面多掘坑塹,以重兵守之,雖有百萬之眾,不能飛越也。
伏龍山二十餘里皆無水泉,必仰汲於濡水。
若將懦壩斷,彼軍中乏水飲,必亂,亂則必潰。吾因潰而乘之,無有不勝。一面再遣人求救於孤竹國,借兵助戰,此萬全之策也。
“密盧大喜,依計而行。
卻説管仲見戎兵退後,一連三不見動靜,心下懷疑。使諜者探聽。回言:“黃台山大路已斷
了!管仲乃召虎兒斑問曰:”尚有別徑可入否?
“虎兒斑曰:”此去黃台山不過十五里,便可以直搗其國。若要尋別徑,須從西南打大寬轉,由芝麻嶺抄出青山口,復轉東數里,方是令支巢。但山高路險,車馬不便轉動耳。
“正商議問,牙將連摯稟道:”戎主斷吾汲道,軍中乏水,如何?
“虎兒斑曰:”芝麻嶺一派都是山路,非數不到。若無水攜載,亦自難往。
“桓公傳令,教軍士鑿山取水,先得水者重賞。公孫隅朋進曰:”臣聞蟻居知水,當視蟻蛙處掘之。
“軍士各處搜尋,並無蟻蛙,又來享復。腥朋曰:”蟻冬則就暖,居山之陽,夏則就涼,居山之陰。今冬月,必于山之陽,不可亂掘。
“軍士如其言,果於山掘得水泉,其味清例。桓公曰:”隔朋可謂聖矣!
“因號其泉曰聖泉,伏龍山改為龍泉山。軍中得水,歡呼相慶。密盧打聽得齊軍未嘗乏水,大駭曰:”中國豈有神助那?
“速買曰:”齊兵雖然有水,然涉遠而來,糧必不繼。吾堅守不戰,彼糧儘自然退矣。密盧從之。
管仲使賓須無假託轉回葵茲取糧,卻用虎兒斑領路,引一軍取芝麻嶺進發,以六為期,卻教牙將連摯,
往黃台山挑戰,以綴密盧之兵,使之不疑。如此六
,戎兵並不接戰。管仲
:“以
計之,賓將軍西路將達矣。
彼既不戰,我不可以坐守。
“乃使士卒各負一囊,實上其中,先使人駕空車二百乘前探,遇塹坑處,即以土囊填滿。大軍直至谷口,發聲喊,齊將木石搬運而進。
密盧自以為無患,與速買飲酒為樂。忽聞齊軍殺人,連忙跨馬
敵。未及
鋒,戎兵報:“西路又有敵軍殺到!”速買知小路有失,無心戀戰,保著密盧望東南而走。賓須無追趕數里,見山路崎嶇,戎人馳馬如飛,不及而還。馬匹器仗,牛羊帳幕之類,遺棄無算,俱為齊有。奪還燕國子女,不可勝計。令支國人,從未見此兵威,無不章食壺漿,
降於馬首。
桓公一一撫,吩咐不許殺戮降夷一人。
戎人大悦。桓公召降戎問曰:“汝主此去,當投何國?”降戎曰:“我國與孤竹為鄰,素相親睦,近亦曾遣人乞師未到,此行必投孤竹也。”桓公問孤竹強弱並路之遠近。降戎曰:“孤竹乃東南大國,自商朝便有城郭。從此去約百餘里,有溪名曰卑耳。過溪便是孤竹界內。但山路險峻難行耳。”桓公曰:“孤竹黨山為暴,既在密選,宜前討之。”適鮑叔牙遣牙將高黑運乾五十車到,桓公即留高黑軍前聽用。於降戎中挑選
壯千人,付虎兒斑帳下,以補前損折之數。休兵三
,然後起程。
再説密盧等行至孤竹,見其主答裏呵,哭倒在地,備言:“齊兵恃強,侵奪我國,意乞兵報仇。”答裏呵曰:“俺這裏正
起兵相助,因有小恙,遲這幾
,木意你吃了大虧。
此處有卑耳之溪,深不可渡。俺這裏將竹筏盡行拘回港中,齊兵翅亦飛不過。俟他退兵之後,俺和你領兵殺去,恢復你的疆土,豈不穩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