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抗戰波瀾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五百五十二章抗戰波瀾(一)宋哲武接過賈景德遞過來的電報,把葉常貴的那封摺好揣進上衣口袋裏,把其餘兩封電報給梁璧。
賈景德明白,韓光第和高志航的電報是要存檔的,而葉常貴的電報那是不能留下的,關於這件事,那是絕對不能留下任何文字記錄這個明顯的把柄的。
宋哲武對等在一旁的梁璧道:“給韓光和高志航回電,告訴他們,我給他們記大功一次。”宋哲武點起一支香煙,一邊思索着,一邊開始下達指示。
“任命王鐵漢為東抗第四師師長。要韓光第,在積極擴充隊伍的同時,要儘可能地控制住四平街,截斷南滿鐵路,使吉林的軍無法利用南滿鐵路得到迅速補給和增援,拖延
軍佔領吉林的戰略部署,給張作相整合吉黑兩省軍事力量爭取時間。”
“告訴韓光第,我很理解他現在的處境。雖然他不缺武器彈藥,甚至也可能不缺兵員,僅在四平街周邊地區,就可能招募上萬兵員。可是新兵訓練需要時間,而關東軍是不會給他這個時間的,南滿鐵路對軍對
軍十分重要,
軍進攻四平街時,他最大的依靠就是史明、王德的部隊,再就是王鐵漢等原第七旅的官兵。”
“因此,要韓光第充分利用東抗將領們和東北軍吉黑兩省將領的關係,儘可能爭取他們加入東抗。對於一時不願加入東抗的東北軍部隊,只要他們不投降軍做漢
,也要積極幫助支持他們,和他們一起共同抗戰。對於東北綠林人員,只要願意抗
,就歡
,不可歧視。有他們在,可以幫助東抗更好地在東北長期進行抗
。”
“同時,要和瀋陽、吉林、哈爾濱的大學聯繫,鼓動學生、知識分子和商人們,以及不願意做亡國奴的青壯年,撤到北蒙和山西、綏遠來。如果他們對安置的地點不滿意,也可以送他們到北平和國內其它地方。”
“我們在太原重建《東北大學》,專門培養東北青年,東北學生就學一律免費,這件事要韓光第在東北廣為宣傳。農民如果願意撤到北蒙,在那裏可以免費分給他們土地。吉黑兩省所有想要離開東北的人,都要到齊齊哈爾集結,我們在那裏有車隊接運。在瀋陽的,則可以通過鐵路進關…”坐在一旁的賈景德明白,這是宋哲武想要儘可能地掏空吉黑兩省的人力、財力資源,避免為偽所用。
“再告訴韓光第,要他密切注意洮遼鎮守使張海鵬的動向,此人和關東軍有勾結,有投敵的可能,要防止被他從北面偷襲四平街。此外,對東省特別區長官張景惠、吉林省代主席熙洽、東邊道鎮守使於芷山、延吉鎮守使吉興等人要尤其注意,這些人都有投敵的可能。還有,把東北航校和講武堂的學員、教官都儘快安全送至太原。”宋哲武了口煙,仔細想了想,關於東抗的事情暫時只能先
代這些。
“命令高志航,到達曼來後,要告訴東北軍的飛行員,張學良是不會和軍主動正式開戰的,這些飛機回到東北軍也是擺設,此刻我們第四路軍抗擊蘇軍正需要這些飛機,所以飛機我是一架也不會還的。再告訴東北軍所有空軍人員,只要他們願意加入第四路軍,我們都歡
,都要留用,打完了老
子,時機成
時,我還要用這些飛機來打
本鬼子。至於陳海華嗎…”
“可以讓高志航告訴陳海華,我希望他擔任第四路軍空軍總隊參謀長,高志航是最優秀的戰鬥機飛行員,卸任參謀長,他可以專心研究組織訓練他的戰鬥機聯隊…”賈景德提醒宋哲武説:“文戈,那些東北兵工廠的中外專家也要想辦法妥善安置,最好能把他們都留在北方機械裝備製造公司。”宋哲武點頭道:“是的,不過,這件事要蕭蔘謀長親自辦。”賈景德想了想,有些擔心問:“我們拿了張學良許多武器彈藥和這三百來架飛機,張學良不會向我們討要吧?”宋哲武笑着搖頭,非常肯定地説:“不會,絕對不會。”
“這些東西我們不拿,本人也會都拿走,這一點張學良很清楚。那批武器彈藥就不要説了,都是留在東北抗
的,張學良沒理由找我討要。至於飛機嗎,看在我給他的那兩千萬上,他也不好開口。況且,張學良雖然有諸多不是,可他
格直
、坦蕩,絕不會做那種無賴小人之舉…”果然不出所料,對喪權辱國的行為反應最為
、行動也最迅速、最
烈的各地大中學生們,在得知因為張學良的東北軍不抵抗,導致遼吉兩省幾乎一夜之間淪喪大半的消息後,紛紛在各地有組織地開始舉行大規模的遊行示威,聲討
軍野蠻入侵東北的罪行。
不過,這次最先反應的,並不是一向具有反帝抗爭傳統的北大、清華等北平地區的學生,而是以復旦為首的上海大學生。
也許是因為看似軍入侵東北的最大受害者張學良駐蹕北平,或者是北平和東北盡在咫尺,讓北平的學生們
受到的震驚更大的緣故,直到第二天,北平、天津平才爆發了十幾萬大中學生的反
大遊行。北平的學生們先是到東
民巷
本駐中國領事館前集會聲討,接着又到張學良的北平副司令長官公署前集會,要求張學良積極組織東北軍打出山海關,反攻遼吉,收復失地。
神情頹喪的張學良面對遊行的學生們,不得不出來發表談話,聲稱:“人違反國際公法,破壞東亞和平,然東北軍決取不抵抗主義,一切聽各國裁判,並以電顧維鈞、湯爾和來平,向各國使節説明
人暴動真相,並電呈中央候命。”面對驚愕不已的學生們,張學良可能是也發覺此話不妥,又補充説:“
抵制
本,則中國必統一。如果中國在統一之下,我敢雲此事不會發生。”張學良的意思就是説,‘並不是他不想抵抗
軍入侵,而是因為打不過
軍。如果要抵抗
本的侵略,必須立即結束寧粵分裂的局面,在中央政府統一領導下,以全國之力來抵抗
本的侵略。’張學良的講話,震驚得學生們一時轉不過彎來,就好像一團烈火遇到了一座冰山,雙方不僅沒有發生絲毫共鳴,學生們的
情倒被澆滅了不少,只得怏怏散去。
第二天,張學良給國民政府的電報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被中央報刊載出來。
張學良在電文中説:“兵自昨晚十時,開始向我北大營駐軍施行攻擊,我軍抱不抵抗主義,毫無反響,
兵竟致侵入營房,舉火焚燒,並將我兵驅逐出營,同時用野炮轟擊北大營,死傷官兵待查。城內外警察各分所,均被
兵
擊,警士被驅退出,無線電發報台亦被侵入,向
領迭次
涉,乃以軍隊之行動,外
官不能直接制止等語相告,顯系支吾,並雲由我軍破壞南滿路之橋樑而起,實屬捏詞,截至本
午前五時,尚未停止槍炮。以上等情,均經通知各國領事,伊等尚無表示,職等現均主張堅持不與抵抗,以免地方糜爛。最後復得沈電台報告,
軍已於今晨六時三十分入省城,佔據各衙署各通訊機關,驅逐我警察,遮斷我北寧路站,此後消息完全阻斷,情況不明。
方宣傳,因我軍襲擊南滿路,故
軍施行追擊。但事實上我方絕無此事,即
軍犯我北大營時,亦毫未與之抵抗。除電呈國民政府外,敬電奉聞。張學良叩皓。”沉浸在丟失國土悲憤中的國人,從電文中奇怪地發現“我軍抱不抵抗主義,毫無反響”、“即
軍犯我北大營時,亦毫未與之抵抗”等語,竟是張學良從“頗有政績”的角度向中央進行彙報的。
天津《大公報》也刊登了對張學良的採訪:“君來為訪問瀋陽之新聞乎?實告君,吾早已令我部士兵,對兵挑釁不得抵抗。故北大營我軍,早令收繳軍械,存於庫房。十八
晚十時許,
兵突以五六百人闖入我營,開槍相擊。我軍本未武裝,自無抵抗,當即被擊斃三人。先是
方以車頭載兵將皇姑屯中
鐵路
叉處轟毀。隨即退去。故
方發表謂我軍破毀滿鐵路軌,絕對無有其事,蓋我方避人挑釁之不暇,豈能出此?駐沈各國領事,俱能明瞭真相。
兵既入北大營,每間五分十分鐘,即由附屬地開炮,直對北大營轟擊,當經我方商之駐沈
本林總領事,請於五分鐘內,速予制止林氏先請以十分鐘為限,嗣又來電謂已成軍事行動,本人無法制止云云。自是
兵佔領所有
通機關,並本人住宅亦有
兵守衞,惟截至昨上午六時半上,秩序未壞,我方官民,悉不準備抵抗。吾信臧式毅主席必在城內,努力維持,不令秩序破毀。此事自應由政府負責
涉。
本此次,既未下最後通碟,又未宣告開戰,而實際採取軍事行動,令人不解,仍望國民冷靜隱忍,勿生枝節。”
謝“70生人”書友的打賞第五百五十二章抗戰波瀾(一)第五百五十二章抗戰波瀾,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