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正德闖關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王大人,您還是去休息一下吧?小小的馬賊,怎麼可能敢來居庸關放肆?這裡給弟兄們就行,不要勞煩大人了,您看,你都在城頭上站了一天了。。”居庸關守將於無極於參將現在很頭疼,要說這些文官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呢?這個王御史真是麻煩到家了,昨天夜裡接了一封飛鴿傳書,然後就突然對自己說什麼有可靠情報,有一股馬賊從京城方向
竄而來,想要從關口遁走,要自己務必加強防衛,將馬賊擋住。
這不是笑話麼?大明開國百餘年,就從來沒聽說過這樣的事情,馬賊奪關?先不說他們奪不奪得下,就算成功了,然後他們是去宣府鎮還是據關第116章正德闖關而守?宣府鎮的可都是常年跟韃子作戰的邊軍,馬賊去宣府是去送死嗎?至於據關而守…呵呵,那可能嗎?
所以於參將討厭文官呢,芝麻大點事兒,還搞得這麼興師動眾的。他本來敷衍了幾句,就想應付過去,誰知這位王御史竟然上了城牆,而且已經連續呆了一天一夜了於參將也有點糊,難不成真有馬賊,可是要攻下居庸關,那得是多大規模的馬賊啊?這樣的馬賊怎麼可能從京城方向過來呢?京城的三大營都是吃乾飯的嗎,還是說真的只是這位王御史拿著雞
當令箭,想立功想瘋了。
“本官受了朝廷俸祿,自然要為朝廷分憂解難,現在國難當頭,江山社稷在風雨飄搖之中,正是我輩不惜熱血,以身當之的時候,本官怎能退縮?於將軍,你不必再勸,只安排軍士嚴守關門即是。”王御史肅容答道。
瘋了,真的瘋了,於參將搖搖頭,這個王大人真的是讀書讀壞了腦子,這太平盛世間居然說什麼風雨飄搖…就算真的風雨飄搖了,你們這些書生又能派上什麼第116章正德闖關用場?又不是韃子來了,最多也不過是一小撮馬匪而已,至於麼。
“那…大人心憂國事,本將實在敬佩,就不在此打擾大人了,告辭。”雖然不以為然,對方地位畢竟較高,於參將也不想失了禮數。
“於將軍自去,有本官在此,居庸關萬無一失。”王御史端坐城頭,目視遠方,大有當年於少保臨危不亂,指揮若定的風範。
“…告辭,告辭。”於參將往南面看了一眼,又嘆了口氣,便是沒你在,這居庸關也是萬無一失。你自己在城頭慢慢發瘋吧,這大冷天的在城頭上吹風,純屬沒病找病啊,再吹兩天,你就知道厲害了,哼,老子可不伺候了。
於參將瞥見王御史似乎點了點頭,不過還是正襟危坐的模樣,他也不在理會,徑自去了。
這位王御史就是大學士李東陽說的那位弟子了。王新亮王御史今年剛到而立之年,正是風華正茂、意氣風發之時,他為人剛直,在京城便素以敢言著稱。
新皇登基不久,他就曾經上過奏摺,彈劾宗室的諸多不法之舉,贏得了極大的讚譽和美名。也同樣是因為這奏摺,他也得罪了宗室,不得不在恩師的安排下出京暫避風頭。
這段時間王御史心中也極為憤懣,今上寵信宦官,yin亂宮闈,又不安居宮廷,更是不遵禮儀,正是自己這樣的敢言之士效力之時,卻不想就因為自己直言上書,居然被趕出了京城,這叫心憂國事的王御史情何以堪?
身處江湖之遠而不忘天下之憂,王御史期盼能有為國效力、大展宏圖的機會啊。
也許是自己的執著動了古之聖賢,上蒼真的賜下了機會想到這裡,王新亮不由
神大振,心中的熱情如烈焰般高漲,連冬夜裡刺骨的寒風都不能絲毫讓其動搖。
皇上從京城偷跑了老師從京城中送來了信,並且吩咐自己一定要設法將陛下擋在關外,萬萬不能讓陛下前往邊關險要之地。王御史接到信之後,先是驚訝,繼而興奮,最後狂喜,這是多好的機會啊,青史留名就在眼前在京城中彈劾宗室或者勸諫皇上,那些都是小事了,我王新亮今天是要將至尊的皇上拒之關外古往今來,曾經做出這樣的事情的人,無不是青史留名的忠臣良將,漢之周亞夫,唐之李靖…今天就是我王新亮了王御史心懷澎湃,只盼著正德早出現在城下,憧憬著自己義正言辭將皇帝勸服,使其回返京師…這是力挽狂瀾,拯救江山社稷之功啊。再說,陛下可是在三位大學士眼皮底下偷跑的,若是被自己成功勸服,那自己不就…
當然了,我王新亮是念舊的人,對於老師我還是要敬重的,不過,劉大學士已經老了,應該沒幾年就要致仕了吧…
王御史的臉上浮現出了笑容。
那個姓於的坯走了也好,省的在這裡問東問西的,還讓自己破例說了違心之言。可是皇上偷跑這件事又不能傳揚,不說馬賊又能如何?難道要告誡居庸關的守軍連錦衣衛都要攔住嗎?
哼,一群鄙不堪的武夫而已,沒有學過聖人的微言大義,他們怎麼可能有那種膽子?王御史在心裡鄙夷了一番,再次收斂心神,眺望著京城的方向。
儘管在冬夜裡什麼都看不見,而且寒風也愈加冷了,就算是厚厚的冬衣,也一樣難以抵擋。可王御史心中有熱切的期盼,一片火熱,口中喃喃唸誦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其實就算是白天,他也未必看得見東西,因為居庸關防守的方向就是北方,南面則全不在意,若是敵人出現在南面,居庸關本身也就沒有意義了。所以,居庸關南面連樹林都沒砍掉,完全不像北面那樣空曠,可以一望無餘。
此時,王新亮最為期盼的人,正躲在這片樹林裡,雖然樹林裡的樹都是光禿禿的,可如果人不多的話,倒也不虞城上的人看見。
“萬歲爺,城頭上坐著的那個就是監察御史王新亮了,之前彈劾過范陽王的就是他,那脾氣真是又臭又硬的,跟他老師李東陽完全不一樣。”城頭點著火把,城下的人倒是看得清楚,劉瑾指著王新亮給正德介紹。
“嗯,嗯…”正德點頭。
“萬歲爺,他擺出這副架勢,那一定是不會讓咱們過關的了,您也知道那些御史的脾氣,不讓您過關,這麼好的機會,他們是不會放棄的。”劉瑾詳細的闡述道。
“嗯,嗯…”正德繼續點頭。
“萬歲爺,這條路看來是不通了,不然咱們繞路或者在京城附近玩玩就回去吧?”黑夜裡,劉瑾也看不清楚正德的臉,聽他似乎認可了自己的說法,便勸誘道。
“嗯…”正德含含糊糊的應了一聲。
劉瑾以為正德同意了,心中大喜,道:“那萬歲爺,咱們是走紫荊關還是去八達嶺轉轉?”
“誰說要繞路了?”正德終於說話了“朕要趕在元宵節之前趕到宣府,繞路哪裡來得及?咱們就走居庸關。”
“可是,萬歲爺,有那個王新亮在…”劉瑾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