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四面楚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蒼歷四六四年仲夏,李贄來此的第四個年頭,朝廷任書抵達臨海,命李贄代任臨海郡守。
郝文嶺遂遣人攜書一封,歸於李贄,又率兩萬軍兵佔於天關,名為下屬越河,實則佔地為王!
偏於此時臨松郡守,鄭葉得知此事,心以為,臨海已投吳琳,遂由郡尉賀魁親率十萬兵馬,開赴天關!
越河帳內,眾將愁雲密佈。吳琳此計可謂一石二鳥,一張小小的任書,頓時掀起了颶風驟。
先是命李贄為郡守,郝文嶺定然不服,便借越河之手除滅郝文嶺部,以報石、餘二人之仇。
再者鄭葉是為叛軍,對吳琳鷹犬痛恨異常!何況前有朝廷壓迫,後受臨海威脅,怎容許自身腹背受敵?
二虎相爭,必有一死,吳琳只需坐收漁翁之利!何樂而不為耶!
然而禍不單行,幾方勢力,在此各懷鬼胎,殊不知北夷各部,已然發兵南下。
南、越軍將領齊聚,正分析臨海形勢。突然,營外揚塵滾滾,守將見十餘騎直奔轅門而來,忙大喝:“來者何人?”十餘人勒馬,為首一玉面男子,細眉善目,俊秀端正,倒不比女子若上幾分,他開口道:“清崆山莊陸仕遠,有緊急軍情,求見大人,煩請將軍通報!”
“你且稍等片刻!”守將說著,便呼來傳令,前去通報。
李贄聽得令官來報,急招陸仕遠前來。
“清崆少主陸仕遠,拜見大人!”
“不知陸少主有何急事?”見陸仕遠眉清目秀,李贄頓時來了好,停下議事,且聽一番!
“大人,山城令率軍撤離,山城空虛。恰於此時,北夷來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雖有山莊帶頭,百姓響應,然又能拒敵幾何?而今山城或已失守,我父定然已是凶多吉少!”陸仕遠話說著已是淚滿面!
李贄一眾人等,聞此大驚失!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這可如何是好?
北夷自蒼國建立起始,便是蒼國疆北一亂。
護國公方正謀率軍出征,東出天關,轉而北上,擊北夷與祁山腳下,北夷各部惶恐不安,紛紛割地求和,方定了北夷屬國地位。
你曾想過,諾大個臨海其實皆為當年所割之地,可是巧了!
近年來,蒼國政局不穩,北夷趁機南下,以圖收復失地。要說這北夷各部平散亂無章,然蠻神教做為各部信仰,已處於超然地位。
教主嚴清振臂一呼,各部齊出,以虎狼之勢奔向祁山。北夷這戲臺一搭,頓時亂了越河軍佈局!
“諸位可有良策?”李贄一聲發問,率先打破了寂靜。
“大人,依屬下之見,當聯合郝文嶺部共御外敵!再派人前往臨松求和,事有輕重緩急,相信鄭葉,亦非鼠目寸光之輩。”趙普出言“不可,攘外必先安內,若放任郝文嶺不管,怕在背後生事,亂我軍心!”卓陽隨即應道。
“卓陽先生所言極是,況且郝文嶺若與鄭葉沆瀣一氣,天門關一旦失守,賀魁大軍即可進入臨海。即便勝得狄夷,我方亦無力抵抗賀魁十萬大軍。”正陽宏點頭附和。
“陸少主,可知北夷來敵多少?”
“此前抵達山城的狄夷,乃兩萬先頭部隊,依此來看,北夷來敵亦不下十萬”
“嘶…”眾將倒一口涼氣!
自護國公方正謀敗狄夷於祁山後,北夷因些許利益,亦曾幾次進犯臨海,然出兵皆未超過兩萬,如此小打小鬧,不足為慮!
是以先入為主,三兩萬狄夷亦可抵擋,眾將不疑有他。然十萬之數,遠出此前預料,這不科學吶!
“大人,在下倒有一計,不知當講不當將!”
“但說無妨!”陸仕遠正了正衣冠道:“小人認為當分兵作戰,分五萬兵馬進入山城,依險要地勢,牽制狄夷綽綽有餘!再由五萬兵直取天門,待奪得天關,即可援軍北上,定退狄於祁山之外。”
“不妥,狄夷向來生猛,非十萬地方軍可退,更遑論分兵而戰。既然諸位將軍防範鄭葉,那也可上報朝廷,援軍臨海!”聞此,一旁陸仕遠忙道“趙大人,你可莫長他人威風,滅自己志氣的好!”一句話氣的趙普呲牙咧嘴。
“呵呵,趙營尉且莫生氣,陸兄也是一番好意。不說吳琳狼子野心,出兵來援,則臨海定然不保,就說朝廷出兵,也絕無可能!”卓陽忙上前一笑,解了趙普的尷尬。
“此話怎講?”
“大人您想,時局混亂,各地皆需出兵鎮壓叛亂。吳琳一旦投兵臨海,短期之內若能擊退狄夷,則臨海則為其一大助力。若是戰事陷入僵局呢?他會冒這險嗎?”眾將一聽皆點頭附和!
…
帳內眾人各說風雲,雖一天未食,缺仍爭論不休。李贄見天已晚,便退了帳,待明
再議!
飯桌之上,御龍婉兒、呂敬先,李贄三人各自矇頭進食。
“今天帳中怎不聽你二人出言?”李贄吃著吃著冒出一句話來。
婉兒自是想著如何破此危局,全然未有聽聞。
倒是呂敬先人一個,忙道:“敬先空負武藝,卻無半點腦子,若不是大人賞識,也未有出頭之
。我只聽大人您吩咐,上陣殺敵絕不含糊,要動腦子還是算了!呵呵~”說著傻笑幾聲。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御龍婉兒眼前一亮道:“哎呀!我怎麼糊塗了!大人,您可記得敬先大哥是為何出逃的?”李贄一聽,忙抬頭於婉兒對視一眼,大笑道:“天無絕人之路啊!哈哈哈哈~自作孽,不可活!”呂敬先看他二人喜笑顏開,卻是丈二的和尚,摸不到頭腦。
“敬先,且傳卓陽前來,再與你二人慢慢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