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5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汗息怒。”范文程在說出這句話時便已料到皇太極的反應,也早已想好對策。
“大汗,林丹汗提出的要求雖然過份,可眼下咱們最大的敵人卻是遼東,實在不宜與蒙古搞僵,只要咱們能逃過此劫,別說給他們阿勒楚喀就算把吉林割讓給他們也無所畏,只要讓遼東、蒙古結下死仇,無暇顧及我後金。等咱們東山再起之時便是他遼東、蒙古血債血償之時!若是咱們戰死城下。一切都如過眼煙雲,就算把遼東給咱們,也無用此。”一邊的豪格也勸道:“父汗,範學士所言不錯。遼東軍戰力強大,今
一戰咱們損失慘重,兩藍漢旗三萬人傷亡近萬,兩黃旗和三大家族家奴萬餘人也傷亡大半,只有多爾袞所率正白旗損失較少。可也僅剩下不到六千。反觀遼東軍,擁有飛彈、手雷這等利器,全軍三萬餘人,死傷還不到一萬,咱們兵力佔優尚不能勝之,明曰再戰,恐怕凶多吉少啊!”皇太極雖然心比天高,可無奈眼下形勢
人,不得不作出妥協,道:“罷了,罷了,阿勒楚喀就割給蒙古吧,只要能保住後金最後一口元氣,這個罵名不由我來背吧!不過早晚有一天我要讓他們十倍百倍償還!”沒想到皇太極話音未落,門外卻有人
言道:“大汗不必為難,末將可為大汗解憂!”隨著一聲巨響,大門竟被人踢開,未等皇太極等人看清門外之人,卻從門外衝進幾百士卒,各個手執利刃,將殿中眾人包圍。殿中眾人一時搞不清發生了什麼事,只能聚在皇太極身前,以防不測。以豪格為首地眾武將拔出隨身兵刃將皇太極、范文程等文臣保護在中央。這時從門外又走進幾人,皇太極藉著火把燈光,終於看清來人。怒道:“多爾袞,你這是想幹什麼?難道你要造反嗎?”來人正是多爾袞及其弟多鋒。多爾袞哈哈一笑,諷刺道:“皇太極,你不虧是我們的大汗,我們如此明顯的意圖你竟然也能發現!”
“你…”皇太極被氣得說不出話來。豪格一舉手中戰刀喝道:“多爾袞,你真膽敢造反?你就不怕城中幾萬大軍不答應嗎?你就不怕城外遼東軍趁咱們大亂之機坐收漁翁之利嗎?”
“我怕,我怕得要死!可我更怕錯過了這次再也無法報我殺母大仇!”多爾袞此時已是淚如雨下,指向皇太極喝道:“你當年殺我母親時可曾想過會有今!至於城中幾萬大軍,你以為我在阿勒楚喀這些年在幹嘛?如今正白旗具是我等親信,他們已將城中幾萬大軍繳械,他們還能有何做為?城外的遼東軍雖然可惡,那吳三桂更是堪比魔鬼,可我早已被那個魔鬼所利用,再說只要能報了母仇,就算是投靠這些魔鬼又有何不可?”說完多爾袞又冷笑道:“如此說來,皇太極你倒是應該
謝我才對,你只要一死便可保全你一世英名,所有的罵名全由我替你背,你還有何遺言,快說吧,明年今
便是你等忌
!”皇太極一拍椅背,道:“那吳三桂幾次三番從我軍手中逃脫俱是你在暗中相助,我後金能有今
也全拜你所賜?”看著多爾袞微微點頭,皇太極大恨,道:“我只恨我當年一時心軟,斬草卻未除
,留下了你們這兩個禍害…”
“算了吧,皇太極,你還會有心軟之時?當時你不過是看我與多鐸年幼,卻手握大軍,想要拉攏我兄弟二人對付阿和代善、莽古爾泰而已,你以為我會領你這個情嗎?多說無宜,多鐸,為母報仇就在今
,給我殺!”多鐸幼年喪母,若非多爾袞百般照顧如何會有今曰,所以對多爾袞的話他從來都是確信無疑。聽多爾袞一聲令下,一擺手中戰刀第一個殺了上去,其餘軍卒也具是多爾袞親信,隨後也殺了上去。可憐皇太極手下曾有十幾萬大軍,幾百萬百姓,可此時在他身邊的不過十幾人,其中有力反抗的不過七八人而已,那裡是這幾百士卒的對手,就連皇太極也不得不持刀抗敵。不到片刻,衝在最前面受到多爾袞等人重點照顧的豪格便傳出一聲慘叫。
皇太極抬眼望去,卻見豪格身上了三杆長槍,鮮血正順著長槍
下,片刻即將白臘杆染成血紅。眼見豪格是不行了,可那多鋒竟怪叫一聲,手執利刃撲上前來,一刀斬下豪格頭顱,提著豪格長辮,猙獰的看向皇太極。皇太極手中一頓,慘叫了一聲:“不…”聲音嘶啞,彷彿受傷的野獸發出最後的吼聲。隨多爾袞前來的這些士卒早已把
命賣給了多爾袞,當然不會再對皇太極的身份有所顧忌,沒有人在乎他是不是大汗,幾把長刀一齊向皇太極砍來,特別是多爾袞已經忍了幾年之久,眼見皇太極分神,一刀下去,正砍在皇太極右臂。其餘幾名軍卒也刀刀見血,皇太極瞬間失了右臂,混身是血。到了此時,皇太極也知道今天是在劫難逃,不過他卻強忍著傷痛,指著多爾袞道:“就算我下了地府也不會放過你…”未等皇太極說完,多爾袞上前一刀刺入了皇太極心臟,皇太極一把抓住多爾袞
襟,張口還想要說些什麼,可嘴一張開。卻是一口鮮血噴
而出,正噴在多爾袞臉上。多爾袞毫不在意,用手一擦,看著只剩下最後一口氣的皇太極,冷冷發笑,低聲道:“皇太極。你就放心的去吧,我會把你的
女兒子一個不剩的送到地府去陪你,決不讓你在地府寂寞。若是見到代善和莽古爾泰也告訴他們快去地府尋親,我會把他們的親友也全部送支地府報道,讓他們在地府團聚!”皇太極聽完此話,喉頭微顫,雙目睜得竟比平時大上一倍,最後終於是氣絕身亡。堂中眾人見皇太極、豪格先後陣亡,也知大勢已去。今後恐怕不再會有後金。幾名跟隨皇太極征戰多年的老將軍一刀劈開眼前敵人,看了倒地身亡地皇太極一眼,叫道:“大汗,末將(老臣)來陪你了!”說罷回刀自刎。一腔忠血灑在地上。
范文程在多爾袞闖進來時便知大事不好,又聽那多爾袞竟有意投靠吳三桂,范文程頓時絕了最後希望。若是多爾袞想要取皇太極而代之,自己也許還有活命的機會,不論是誰當上後金大汗。都需要自己為其出謀劃策。可多爾袞若是投了遼東,在場眾人誰都可以投靠遼東,唯有自己不行。若是落在吳三桂手中,自己必然命難保,而且還不知這吳三桂會用什麼招術對付自己這個叛國之人。看到皇太極陣亡時,范文程從地上拾起一把不知誰掉落的戰刀,想要自盡,卻不料刀剛及頸,卻被人一腳踢在手腕上,范文程只覺手腕
斷了一般,刀也不知飛到何處。抬頭一看卻是多鐸,只聽多鋒自念道:“你可是我們兄弟送與吳三桂的厚禮…”范文程只覺雙耳如雷鳴一般,再也聽不到多鐸說些什麼,看來自己終是難逃吳三桂的毒手。此時堂中反抗之人已盡被誅殺,只有幾名文臣想要自盡卻被多爾袞手下攔了下來,押在一邊等侯發落。多鐸此時提著滴著鮮血的戰刀來到多爾袞面前,道:“大哥,咱們終於報了母仇,可咱們真地要投降於那吳三桂嗎?此時皇太極、豪格已死,放眼後金唯有大哥可繼承大汗之位,若咱們說動城中幾萬兵馬歸附咱們,咱們大可與遼東一戰!況且還可向蒙古求緩,鹿死誰手尚不可知!”多爾袞自母親死後,一直與多鐸相依為命,對這個弟弟他從未忍心責罵,可今
卻一反常態,怒道:“胡鬧!你以為就算咱們收服了城中幾萬軍卒就可以對抗吳三桂了?你真是太小看他了。哥哥自當年與吳三桂在酒館中相遇便知其決非池中之物,並非哥哥妄自菲薄,幾年來他吳三桂可以說是將我玩
於股掌之中,哥哥卻
本無力反抗。再說這才是短短几年,他竟已是手握重兵的一方豪霸,更在半月之內即殺得我後金七零八落,十幾萬大軍都不是其對手,你以為就憑你我兄弟二人就可以與其苑敵了嗎?今
就算咱們不動手,皇太極也必逃不過明
之戰。何況你以為吳三桂驅大軍入侵後金,會不防備蒙古嗎?就算吳三桂不能及時回援,恐怕蒙古也無法攻入遼東半步。咱們若是再繼續與之為敵,可以說毫無勝望,到時再想投降怕是他吳三桂再不容我等。還不如在咱們手中還有些實力時投靠於他,也許還能獲得重用,保我女真一脈不絕。
若等將來他吳三桂登上大寶,咱哥倆也可算是開國之將,一生榮華富貴決非妄想,豈不好過冒險與之為敵?
“多鐸雖並未真將多爾袞的話聽入耳中,可大哥即已做出決定,他也不敢反駁,低聲道:“那咱們現在就請遼東軍入城?”
“不錯,依蘭城畢竟是三大家族的地盤,咱們只靠六千軍卒恐怕無法威懾多久,為免夜長夢多,咱們馬上卻遼東軍入城,到時咱們便是大功一件。”吳三桂做夢也沒想到,這世上竟真有天上掉餡餅的事。剛才還在營中與眾將商議明
如何對付後金大軍,卻一直沒想到有什麼辦法可以減少損失。今
後金軍的頑強讓吳三桂
到頭痛,若是強攻雖可勝之,可損失必然慘重,恐怕幾年都無法回覆元氣,到時防守也許還行,卻再無力進攻。就在眾人一愁莫展時,帳外卻突然有人來報,說後金有使者求見。眾人不知此時後金派人來又有何事,等後金信使說明來意後,帳中眾人只以為自己聽錯了,依蘭城中的後金軍竟然想要投降遼東?而皇太極和一眾大臣已被斬首!不過看著那信使從背後包裹中取出皇太極那尤帶血跡,尚未暝目的頭顱時,卻由不得眾人不信。有了多爾袞的投靠,依蘭城唾手可得,遼東大軍當夜便進駐依蘭城。不過吳三桂卻不敢掉以輕心,多爾袞即能忍那皇太極幾年之久,直至今
才乘機發難,得報殺母之仇,那自己這個滅其國的大仇人,多爾袞又會如何呢?只是此時正是用人之機,何況後金尚未全部歸順,自己因有蒙古犯境,只能率部返回遼東,尚需多爾袞幫助平叛四方,因此吳三桂對多爾袞也只能暗中防備,在多爾袞當面卻不能
出半分惡意。為了拉攏多爾袞、多鐸兄弟二人,三桂先是好言相勸,又當即任命二人為騎兵一團第六營正副營長,編制暫定為一萬人,兵員便在這依蘭城中的女真族降卒中挑選。騎兵營組建後,就地出擊,務必要將原後金所屬的三姓、阿勒楚喀轄區殘留敵軍全部巢滅。
為了制約多爾袞,防止其趁自己與蒙古戰時,重收後金,自立為王,三桂又在依蘭城中連發命令,任命留在盛京的阿
為騎兵一團七營營長,編制同樣暫定為一萬人,由其在兩藍女真旗殘部和盛京後金降卒中挑選兵源,負責剿滅盛京、吉林的後金殘敵。阿
同樣是殺死多爾袞兄弟母親的重要幫兇,今曰多爾袞即敢殺死皇太極,阿
又豈不不心寒,恐怕也要防備其一二,只要這兩人不能聯手。便不怕殘餘的後金勢力重立新主,這二人便也只能給吳三桂當槍使。為了以防外一,三桂又命吳宇率騎兵二團剩餘三營駐守寧古塔,在平定寧古塔的同時,防備多爾袞及阿
謀反。吳三桂自己在依蘭休整兩
後,又命阿桑和吳初率兩營軍卒押解此戰所獲幾萬俘虜和近萬傷兵返回遼東。而他自己卻率騎兵一團剩下的萬餘騎兵不知去向。五
後,瓦察爾圖察漢浩特林丹汗的汗帳中,看著手中戰報地林丹汗正躊躇滿志。幾
前下令調集境內各部六萬大軍,現在已有四萬聚集在自己周圍,其餘兩萬大軍三
內便可抵達,到時自己便可率六萬大軍南下遼東。想及自己少年即位至今已有三十年,今
終可一展報復,林丹汗如何能不得意。
可就在這時,帳外突然有人來報。稱境內竟發現大股遼東軍騎兵。他們四處殘殺各部落百姓及牲畜,所過之處寸草不留。林丹汗心中一驚,暗道:遼東報復來得好快,自己大軍尚未出動。他們竟已深入蒙古境內,難道遼東與後金之戰已經結束了?遼東竟已能出手來對付自己?林丹汗忙叫人召集部下帳中議事。片刻功夫,林丹汗手下幾員大將先後趕到,正是當年隨林丹汗一起攻擊大明
剌關的齊賽諾延、巴克、
本、桑噶爾等人。巴克依然未改當年的火爆脾氣,一進帳便大叫起來:“大汗。聽說遼東狗賊竟敢到我蒙古境內殺我族人,你快下令,讓我率部下兒郎去將他們一一斬殺,好為我族中百姓報仇血恨。”林丹汗一聽眉頭一皺,道:“巴克,你是聽誰說的?”巴克滿不在乎的道:“現在城中都已經傳遍了,就連城外那幾萬聽令而來的軍卒也正嚷著要回部落,殺那些遼東狗賊一個片甲不留。”林丹汗面
更是難看幾分,自己也不過剛剛得到消息,為何城中卻已傳遍,這分別是有人故意散佈這一消息,想要在自己軍中造成恐慌。要知自己調來地這六萬大軍來自境內各大小不同部落,一旦這些這個消息被確認,那些大部落還好些,應該還有防備的能力,可一些小部落壯丁具已被自己調出,如何還能抵抗遼東鐵騎。只要有一個部落被遼東襲擊,這些臨時
調來的壯丁為了保護自己部落的家人和財產,馬上便會四散而去。
本也知道其中利害關係,上前一步道:“大汗,這恐怕又是遼東的詭計,不過城外各部落好像信以為真,不少人向我等打探消息,有幾個小部落甚至想要離去,被我強行留下。大汗若是不能及早澄清謠言,恐怕對我軍不利。”沒想到林丹汗卻依舊未開口,
本心中一動,失聲道:“大汗,莫不是這謠言竟是真的?”林丹汗微微點頭,道:“遼東犯境已不是謠言這麼簡單,我剛得到探哨來報,已有幾個部落被遼東鐵騎一舉掃平,整個部落寸草不留,這謠言恐怕正是遼東特意散佈,專為動搖我軍軍心。我現在最關心的卻不是達支犯境的遼東軍,而是遼東與後金之戰到底如何,遼東竟然能在與後金大戰後,立即派出騎兵犯境,難道他們此戰損失並不慘重?還是故意如此,想讓我等產生錯覺,不敢輕易南下攻擊遼東。”一向足智多謀的
本也只能低頭沉思,只因情報太少,此時還無法得知遼東與後金一戰結果如何。
“來人…”林丹汗高喝一聲,帳外馬上進來一名親兵。林丹汗吩咐道:“馬上派人令各地哨探加緊探明遼東與後金一戰戰況如何,如有消息馬上來報,不得延誤。”林丹汗等人在此拿不定主意,可在距他不過百里之外地一處山丘上,吳三桂卻是得意得很。吳三桂當率一萬大軍出了依蘭城,直奔蒙古境內。一路上眾人並不急於趕路,反正林丹汗想要聚齊大軍,沒有半月
本無法成行。而吳三桂率軍一進入到蒙古,針對蒙古各部落分散地特點,加上各部落青壯大多已被林丹汗調走,防禦力量薄弱,馬上令全軍以連為單位,分赴各處,各自為戰,務必要發揚出遊擊戰的
髓,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打一槍換個地方,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駐我擾,敵疲我打。吳三桂的策略很快便收到成效,僅僅剛進入蒙古境內不過兩天時間,各連捷報頻傳,二十餘個遼東騎兵連便如蝗蟲過境一般,所過之處,片草不留,已先後剿滅蒙古十幾個臨時聚居之地,甚至有幾連騎軍聯合消滅了一個有兩千餘人的小部落。隨後吳三桂又利用遍佈草原的遼東商人將這一消息傳遍整個草原,在草原上造成了一片恐慌。
三桂看山丘後的五百親衛已休息得差不多了,一揮手,五百銳騎兵翻身上馬,三桂一馬當先奔了出去,五百親衛緊隨其後。只看這一隊騎兵行進間動做劃一,便知其訓練有速。三桂之所以敢以身犯險也是因為有這五百親衛保護,再說這五百人所騎戰馬全是千里選一,若形勢不好,撤退時無人能追得上,在這茫茫草原上,要想全殲這五百騎兵,沒有幾萬人圍追堵截恐怕
本想都不要想。吳三桂在這裡殺得痛快,林丹汗卻彷彿被置於蒸籠中一般難熬。不過三
功夫,境內已有幾十處被襲,這些地方少的只有十幾名族人,多的卻有幾千人,加在一起已有近萬百姓傷亡,損失的牛羊更是不計其數。誰知這卻僅僅是一個開始,就在林丹汗愁眉不展時,又有人來報,一支奉命前來會合的騎軍中了遼東軍埋伏,全軍兩千餘人,僥倖逃生的不到百人,而據那逃生人稱,伏擊他們的遼東軍竟不過千人,卻打得他們
本無還手之力。此言一出,林丹汗也不得不重新估算遼東的實力。
隨後各處消息不斷,卻偏偏沒有一個能令林丹汗到高興。先是派到北方防範北蒙的探哨來報,北蒙竟有調兵跡象,而兵鋒所指正是自己。派去後金打探消息的哨探也有回報。稱當
依蘭城下一戰,遼東雖然損失了近萬軍卒,可當天夜裡那後金貝勒多爾袞竟斬殺了皇太極,舉城投降,此時已被吳三桂封為騎兵一團營長,正與早先投靠遼東的阿
各率大軍平叛後金殘餘勢力。而遼東軍卻早已返回遼東,嚴陣以待。林丹汗一聽此言便已知後金滅亡已成定局,沒想到後金竟如此不堪一擊,僅不到半月時間便已被遼東徹底滅亡,原本想要趁遼東後金兩敗俱傷之機,進攻遼東已是不可能。林丹汗暗恨,這都怪蒙古軍制害人,自己雖為大汗,可平時手中可用之兵不過萬人。其餘軍卒俱是各部落私兵。每想要調兵時,先要需各族族長同意,不能像大明、遼東一般,所有軍隊統一管理。統一調配,可以如臂使手般得心應手。若自己能有一支幾萬人的隊伍,便可以抓住後金、遼東相持之機一舉攻陷遼東。看來達一陋習是到了非改不可地時侯了,不然等遼東實力大漲,揮軍北上。自己臨時調軍如何來得及,到時拿什麼來抵擋遼東大軍。雖知事已不可為,可林丹汗還是有些不甘心,長嘆了口氣,命人將
本和齊賽諾延叫到帳中,至於巴克和桑噶爾兩人
情過於暴躁,若讓他們衝鋒陷陣還可以,讓他們處理政事,只能是幫些倒忙。二人進帳口尊大汗,林丹汗讓二人稍坐,親筆修書一封,命
本即刻派人送至遼東,同時令齊賽諾延至城外軍營安撫人心。
本拿著林丹汗的親筆書信,大吃一驚,道:“大汗,難道咱們便如此掩旗息鼓,坐視遼東
下後金不成?此時若不能進攻遼東,削弱其力量,等遼東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將後金徹底消化,遼東實力至少增長一倍以上,到時咱們那裡還有與之抗橫的本錢?”這一切林丹汗又如何不知,將案頭哨探送回的信報遞與
本,
本一目十行掃過,怒道:“察哈爾欺人太甚,竟如此不顧大局,難道他忘了大家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孫,難道他們以為遼東將來會有好果子給他們吃嗎?”
“現在說這些都已晚了,遼東與後金之戰,遼東損失並不嚴重,相反,他們擊敗後金,俘虜了後金幾萬大軍,其中大部分是漢人,這些漢人本就懷念故土,對後金不忠,想必只要稍許恩惠,便是遼東最好的兵源,遼東如此一來勢力必然大漲。少了後金這個最大地敵人,只要半年,實力便可更勝往惜。雖明知如此,可咱們又有什麼辦法,他們只派出幾隻遊騎便已攬得咱們天翻地覆,各部不安,又有察哈爾從中作梗,咱們兵力有限,本不足以兩線做戰。何況咱們今
雖可召集幾萬大軍,可一旦開戰,若勝還好說,巨大利益可以堵住各部落人的嘴,若戰事不利,你以他們還會支持咱們嗎?唉,咱們若是也能像遼東一樣有一支長備之軍,何懼他人?”
本和齊賽諾延也是無言以對,只能搖頭而去。兩
後,林丹的親筆書信才終於
到吳三桂手中,此時的吳三桂正與手下親衛圍坐在篝火邊,手舉一隻幾斤重的烤羊腿吃得正香。聽說有林丹汗親筆書信,將手中羊腿
與一邊親衛,雙手油膩在衣襟上擦了擦,接過書信,打看一看,哈哈大笑,道:“沒想到林丹汗這蒙古漢子竟也懂得這些虛套。”一邊親衛好奇的問道:“師長,那林丹汗說些什麼?”
“他在信中祝賀咱們大戰告捷,還謝咱們殲滅後金,說是為其去了哽喉之刺,可在他心中,恐怕咱們才是他最大的心病吧!他還說願與咱們世代
好,永世不起兵戈,那他瓦察爾圖察漢浩特附近聚集的幾萬大軍難道是要開狩獵大會不成?最後他竟說有小股漢匪深入草原,殘殺蒙古百姓,希望咱們能出兵剿滅!”四周親衛聽後都是哈哈大笑,漢匪?那不說是在說自己嗎,可自己如何才能剿滅自己確實是一個大難題。看著書信三桂知道,這是林丹汗在向自己示弱,表明態度。自己威壓蒙古,迫其撤兵的目地已經達到。這倒不是三桂懼怕了蒙古,只因蒙古大軍若進入遼東,不論最後勝負如何,倒黴地都是自己,辛辛苦苦發展起來的遼東很可能在這場刀兵之中化為烏有。能阻敵與境外才是最好的結果。
第七十三章得勝返遼吳三桂此行目的已經達到,對四周親衛笑道:“即然他林丹汗不歡咱們,咱們也不好繼續留在這裡充當惡客,只是這裡烤羊腿確是美味,不知下次何時才能再嚐到。”
“師長,等咱們把這蒙古也劃入到咱們遼東的地盤,這烤羊腿還不是要多少有多少!”一邊親衛當然明白吳三桂心思,接道。
“好,等咱們下次來他林丹汗若不親自給咱們烤上幾隻羊腿,咱們便不走了!”想讓蒙古大汗親手給他烤羊腿,除非蒙古亡國,林丹汗成為他的階下囚方有可能,吳三桂對蒙古的野心昭然若揭。三後,吳三桂終於率大軍凱旋而歸。從遼東出發之
算起,至今已有近一月時間,得知吳三桂回城的消息,義州百姓穿上了節
的盛裝,自發走上街頭
接他們的師長,城中大小官員更是出城十里列隊相
。騎在馬上看著兩旁百姓發自內心的笑容,三桂覺得自己所受的苦和累便都值了。此次從後金押解回來的幾萬漢旗俘虜,使幾萬家庭重新團聚,難怪全境的百姓如同過年一般高興。待大軍行至內城城門時,三桂看到杜鳳、
罕貝、碧豔站在城門下,忙跳下馬來,三位夫人帶著一陣香風撲到三桂懷中,淚
不止。雖只有短短一月時間,可三人卻彷彿過了幾年一般,每曰軍中戰報都牽動了三人的心,她們可以為一次小勝而興奮的徹夜不眠,也會為一場小雨而擔心得吃不下、睡不著,當她們得知遼東大勝的消息時,
動的淚
滿面,滿以為終於可以等到三桂回來了。可沒想到丈夫卻又率軍孤軍深入蒙古境內。只把他們嚇得花容失
,今
終於等到三桂大勝而歸,再也顧不得什麼矜持,當著幾萬大軍和全城百姓的面撲到了三桂懷中。
三桂抱著三位夫人,看著她們有些消瘦的臉龐,低聲道:“這些子辛苦你們了。為夫定會好好補償你們。”三桂與夫人們在城門口上演地這一幕只看得四周軍民尖叫不已,這才是他們心目中那個有血有
、敢作敢為、情義無雙的遼東大帥。不過四人站在城門口,已經阻住了大軍入城的道路。其他人卻不敢打擾三桂,唯有三輔上前幾步,笑道:“三位嫂嫂,大哥可是毫髮無傷,有什麼貼心話還是回府再敘吧!”一句話說得三女面如桃花,杜風自小與三輔一起長大,打罵慣了。沒有那麼多忌諱。一下子跳出三桂懷中,伸出小手要掐三輔耳朵,口中罵道:“我讓你亂說話,看我不好好教訓教訓你。”三輔如今怎麼說也是一團之長。要是當著全城軍民的面被人掐著耳朵,顏面何存,偷偷掃了四周一下,低聲道:“小嫂子,你就饒了我吧。給我留點面子,等四府我再向嫂子請罪。”杜鳳今
心中高興也就沒再為難三輔,只是笑罵道:“你個小猴子也長大了,知道要面子了,好,等回府再教訓你。”被三輔這麼一打岔,幾人也不好當著全城百姓的面繼續親熱,三桂鬆開了懷中的
罕貝和碧豔,二女紅著臉低頭不語。三桂心中高興,對著全城百姓喝道:“今
我遼東大勝而歸,全軍放假三
,軍民同慶!”這個消息馬上傳遍全城,頓時城中更是如同歡樂地海洋,人人面帶笑容。而三桂卻顧不得一路勞累,返回帥府,處理軍政。此仗雖然是勝了,可善後事宜卻一點也不比打上幾場大仗輕鬆,此戰中死傷的幾萬遼東軍卒、俘虜的後金大軍、新收的幾十座大小城池及城中幾百萬百姓都需要一一進行處理。在接收了後金地盤後,遼東將直接與朝鮮、羅剎兩國接壤,如何與兩國
好,防備其趁自己立足未穩之機討取便宜也是克不容緩的事情,不然恐生內亂。而且遼東自立之事雖然已是天下人皆知,可畢竟自己名義上還是大明的官員,受著大明的管治,無論如何都得向大明通報一聲才行。三桂坐在府中翻閱著書案上各地報來的信報,腦中快速的將各地信息進行處理,直至看完最後一封,才終於長出了口氣。抬頭一看外面,天
竟已經黑了,從用過午飯後坐在這裡,不知不覺間竟已經有七八個小時了,難怪肚子也要造反。聽著外面不時響起地鞭炮聲,三桂知道這時城中百姓在慶賀遼東大勝。這時房門被人輕輕推開,三桂抬眼一看,卻是碧豔。碧豔手中端著一隻湯碗來到三桂身邊,輕聲道:“老爺,你都忙了幾個時辰,也該歇歇了。這是我叫人燉地雞湯,快趁熱喝了吧。”三桂接過湯碗,打開一看,裡面翠綠的蔥段、鮮紅的大棗、
黃的薑絲,加上已被撕成一絲絲地雪白的雞
,不用問也知道,這決不會是下人燉的,只有夫人們才知道自己的喜好,燉得出如此合自己心意的雞湯。幾口雞湯下肚,吳三桂只覺得混身都暖了許多。
“燉了半天了吧!”三桂好似隨意地問道。
“可不是嘛,鳳兒都熱了好幾次了,要不是下人說老爺已經忙完了,還不知得熱多少回。”碧豔此時正站在三桂身後為他輕按雙肩,突然反應過來,輕捶了三桂幾下,道:“你又騙我…”三桂哈哈一笑,將雞湯放在案上,反手將碧豔抱到自己腿上,輕輕撫摸著碧豔豔似桃花的雙頰,道:“辛苦夫人了,不過這些小事還是下人們做就是了,別累壞了你們。”
“不辛苦,我們都願意看著老爺喝我們親手燉雞湯的樣子。”碧豔又看了看案上已被收拾整齊的信報,道:“老爺都看完了嗎?鳳兒和貝兒還等著老爺一起用飯呢!”
“你們還沒吃?”自己是忙得忘了用飯,可鳳兒她難道也一直等著自己?
“可不是嘛,鳳兒說什麼也要等著老爺一起吃飯,都把我們餓壞了,老爺要是忙完了就快走吧,可別把你的寶貝鳳兒、貝兒給餓壞了。”第二天一早,雞剛叫過頭遍,三桂便因心中有事驚醒過來,輕輕拉開碧豔搭在自己前的玉臂。為怕吵醒
睡的碧豔,三桂抱著衣褲,只著內衣出了內室。穿戴梳洗完畢後,孤身來到書房。遼東此次大捷殲滅了稱霸關外數十載的後金,雖有所損失,但得到的遠比失去的多得多,總體實力大漲,境內軍民又是上下齊心,百姓只知有吳不知有朱。而大明此時卻內亂不止,躲在商洛山中的李自成等叛軍尚未完全剿滅,國庫空虛,各地貪官無數,惡霸橫行,百姓怨聲載道。如此以來只要儘快消化此戰勝果,遼東不論是從領土面積,還是從經濟、軍事來說都可與大明相提並論,再不需仰人鼻息生存。只是現在遼東名義上還屬於大明治下,吳三桂也還擔著大明遼東總督的官職,取得如此戰果當然要向大明報捷,看看朱由檢又會有何反應。鋪開紙墨,三桂奮筆直書。此戰已是天下皆知,有些事情想要瞞也瞞不住,三桂也不需將戰果再有任何誇大,便足以振驚全國。
奏摺傳入山海關,不到三便已被快馬送到朱由檢案頭。從遼東對後金開戰之
起,大明朝堂之上圍繞是戰是和的爭吵便一
未曾停息,只吵得朱由檢頭痛不已。當看到被
夜兼程送到案上的奏摺及錦盒中皇太極那顆斗大的人頭,朱由檢卻是喜憂參半。與大明對峙幾十年的後金終於被滅,固然欣喜,可隨著後金滅亡,一個更大的危機卻已擺在眼前。遼東雖然不同於後金,但也相差無幾,當年後金又何嘗不是大明治下。可還不是反了?如今的遼東實力更勝後金,他後金當年最為鼎盛時期,全國控弦軍士達十幾萬之多,卻還是被袁崇煥阻在寧遠城下,從未攻到山海關。可遼東卻無需一兵一卒,便已兵陳關下。又有威力無比的飛彈,就算山海關上有火炮數十門,怕也擋不住那密集地飛彈。最可怕的是這股寵大的勢力卻
本不掌握在自己手中,這已叫朱由檢寢食難安。但是現在遼東羽翼已豐,想要對遼東開戰,不但要考慮到軍事、經濟等方面因素,還因遼東本屬大明治下,若沒有一個讓人信服的開戰理由,百姓會如何想?加上前不久剛剛集全國之力才將李自成等叛軍徹底壓制在商洛山中。平叛的十幾萬大軍此時尚圍在商洛山周圍。本想讓大軍休整一段時
,便開始進山剿匪。可若與遼東開戰,必無瑕顧到李自成等叛軍。山中叛軍便會再次乘機而起,四處
竄。自己費盡心機經營的大好局面將一夜盡喪。況且將一旦開戰,若能勢如破竹,迅速擊潰遼東還好,可若是戰敗,反而
怒了吳三桂。他若率軍反攻山海關,朝庭大軍又能守得住幾
?攻打遼東朱由檢又實在是下不了這個決心,可若由遼東曰益壯大,則大明危矣!
朱由檢坐在龍椅上苦思半,還是不得要領,只得令人召來朝庭重臣,書房議事。很快內閣首輔周延儒,閣臣何如寵、錢象坤,兵部尚書楊嗣昌及剛剛返回京師述職地總督洪承疇被叫到御書房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