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今天是個大晴天。
大陸歷995年5月14,連場大雨之後,閃北的天氣終於放晴了,多
未曾光顧的陽光摩撫著遭受嚴重創傷的固原堡。
固原堡的戰鬥剛剛沉寂,猛虎自治領的首都巨木堡又不甘寂寞地躍上了表演的前臺,傲然接四方來賓。反虎同盟聯軍終於抵達了此次行軍的目的地,充滿了傳奇
彩,據稱是用金磚鋪地的巨木堡。
有鑑於猛虎軍團狡詐兇蠻的名聲,中央郡戰場的聯軍主力,詹魯人和爾人都是憑藉其雄厚的兵力,採取穩健行進,全面橫掃,環環相扣,步步為營的進攻態勢。由於出動的兵力極多,協調配合困難,兩國主力都採取了寧慢勿亂的行軍方針,不給對手可趁之機。
聯軍的各路指揮官沒有想到,中央郡的獨裁官席爾瓦採取大踏步撤退的龜縮戰略,將廣大國土和無數子民拱手相讓。除了巴維爾那支名聲漸顯的“斷掌軍”外,聯軍尚未碰到什麼其他的麻煩。
不過越是如此,搞不清對方的葫蘆裡賣什麼藥的詹魯國王蓋亞和爾國王習博卡二世,就越是謹慎,越是小心翼翼。他們駁回了一些
進將領的要求,堅持採取佔領一處就鞏固一處,各路軍隊齊頭並進的緩慢平推式行軍。多年戰場廝殺,他們深知戰場的詭異難辨,尚存實力的敵人退縮得越厲害,防禦越空虛,就越有可能埋藏著巨大的陰謀與禍心。西線戰場的變故,就是一個教訓。
魯道夫大軍出征,卻令首都空虛,給狄龍以發動政變的機會。狄龍的反水,動搖整個西線戰場的攻勢,也給反虎聯盟帶來了一個令人心懼的對手。
當然,那只是次要的西線戰場,南北兩大主戰場上,一切都還算順利。閃北的曼尼亞雖然被丹西攻下,但戈特率領的遊牧聯軍已經跟猛虎軍團鬥成一團,並取得首戰大捷。這夥原始野人的壯舉,把聯軍首領們樂得連開幾晚舞會,為具有偉大國際主義
神的蠻族遙遙慶功。他們可不曾想到,這些被他們認為沒有頭腦的蠻族,早把他們自己也作為潛在敵國算計進去了。
在南部的中央郡戰場,聯軍的全面包圍,層層推進,也幾乎沒有遇到什麼阻力。這套戰略說得上是爾和詹魯兩國共同研究的結晶,由蓋亞、習博卡二世和吉卡斯敲定,經過兩**部的老將軍們反覆推敲和完善,幾乎是無懈可擊。它立足於我強敵弱的基點,強調使用正兵和相互協調。侵襲四周,孤立中堅,先打分散弱小城鎮,後集中兵力攻打強大堅固的大城市。
席爾瓦一方兵少將微,要想獲勝只有兩途,一是冒險出擊,二是固守待援。
固守城池,如果丹西的猛虎軍團不能迅速解決戈特,則席爾瓦只有死路一條。聯軍重重圍困下,雙方都沒什麼奇計可想,拼的就是實力,優勢明顯的聯軍,是願意接受這種挑戰的。
如果對方冒險出擊,卻是有諸多不確定因素在內。雖然成功概率不大,但歷史上倒是不乏其例。
在通訊器材和手段都比較落後的時代,戰爭主要依靠通信騎兵進行聯絡和指揮,即便千里快馬也很難適應瞬息萬變的戰場需要。通訊的不便,帶來的是大兵團作戰的調度和指揮相當困難。戰線拉的過長,其空隙必然不少,一旦被人抓住機會,突破某一重要關口,就可能出現全線危機。歷史上數十萬的大軍被少量敵人擊敗的例子,相對概率也許不多,但絕對數量可不算少,局部戰場失利造成全軍崩潰的例子比比皆是。
大陸上一些學究氣的軍事研究員甚至發表報告,一個指揮官的最大指揮半徑只有五公里,以指揮官本身為圓心畫圓,在此範圍內的指揮才屬有效指揮,超過這個範圍,最多隻能發表戰略決心,不可進行實際的戰術指揮,否則一切命令都將只是過去時。
譬如,往往這個通信兵跑來報告說形勢大好,敵方已回撤退後,指揮官馬上下令此處的多餘兵力趕往他處支援。可這個通信兵前腳剛走,另一個又緊步跑來報告,敵人突然來了援兵,戰場局勢危險,請馬上派人增援。這樣的情形總是難免上演,令人無所適從。這麼做,實際上是將軍隊的命運給上帝去投骰子,讓運氣和偶然因素去決定勝負。
是穩穩當當地取得一場有一定損耗的勝利,還是跟席爾瓦來場要麼全部,要麼全不的豪賭,實力雄厚的聯軍一方當然傾向於前一種,並盡力避免後一種。要避免後一種,就必須穩重推進,不貪不躁,清掃周邊,消除隱患,不任何破綻,然後從容地跟對手來一場消耗戰,在巨木堡一決雌雄。
聯軍的進展出乎意料的順利,將領們的心情從不解、狐疑、猜測,等聯軍到達巨木堡時,才輪到欣喜,心上的石頭總算落了地。此時,除了巨木堡和黑巖城兩座孤城外,整個中央郡已經完全落在了聯軍的手中,他們再無任何後顧之憂,可以騰出手來,集中力攻城。
連老謀深算的習博卡二世和蓋亞,也似乎聞到了勝利的誘人氣息,變得興奮起來。以七十萬兵強將圍困兩座孤城,從常理上看,這是必勝之局,唯一的變數,只在於損失的大和小不同而已。
主君們的心情,也染了部下,聯軍從將軍到士兵無不興高采烈,士氣空前高漲,連一些身經百戰的老將也受到影響,第一步戰略目的已經完成,對勝利的前景相當了樂觀。
爾水師是聯軍中第一支趕到巨木堡城下的軍隊,水軍統帥瑞姆達心情舒暢,他
立旗艦“凱旋號”高樓艦的艦首,大手指著前方:“弟兄們,魔鬼的巢
就在前面!陛下已經答應,破城後屠城三
,丹西的一切,大家任取任奪!”他身後的將士爆發出一陣接一陣的歡呼!自從上次澀橘洲的小
鋒後,這支水師就再未碰到過被吹得牛
不已的蛟龍軍團鐵甲艦隊,即便是瑞姆達都不能不懷疑,這個席爾瓦,這個查理,是不是真的跟手下士兵們嘲笑的那樣膽小如鼠。
如果說陸戰懾於兵力的懸殊差距而被迫收縮是情有可原的話,那將制水權完全捨棄就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了。雖然自己盡力以水陸配合的方式來進行累斯頓河水戰,但蛟龍軍團如果真有他們吹噓的那種強勁實力,為什麼一點小挫折後就閉門不出,甚至連過來騷擾也不敢,任憑爾水師在累斯頓河南段縱橫馳騁。看來對方不是膽小鬼,就是實力並不出眾,前面的吹噓也就是一個心理戰法而已。
對於蛟龍軍團也跟隨陸軍龜縮的古怪戰法,瑞姆達不僅沒有任何不滿,甚至是衷心地對方。暢通的水路,令
爾水師在警戒、運輸等多方面淋漓盡致地發揮出自己的作用,尚未開戰,就連續兩次獲得習博卡二世的嘉獎。
今天,是南部戰場各國各城會師巨木堡城下的好子,瑞姆達也將全部主力都調集過來,直趨巨木堡南牆。這可不是他要在各國政要和將軍們面前炫耀
爾水師的雄姿,雖然瑞姆達內心深處難免有這個念頭,但最主要的絕不是這個原因。
身經百戰的瑞姆達清楚,對於象巨木堡這樣城防堅固,衛護嚴密,設施齊全的巨型雄城,可不是大軍一到,就能立刻攻城的。光戰前準備就得花不少時間,短則三五,長則十天半月,各種器具修繕完備,周邊障礙基本清除,慘烈的攻城戰才會真正打響。否則,無異於白白送死,徒增部隊傷亡,要是因此而影響士氣,那就更是得不償失了。
這種情況下,擔負警戒和反擊城內守軍衝擊的騎兵們,可以盡情地炫耀他們的駿馬、甲冑和武器。擔負未來攻堅重任的步兵們,必須開始辛勤地勞作,除承擔首攻任務的戰士們開始養蓄銳外,其他人必須抓緊時間進行各項備戰工作。
在今天,他們都會是觀眾,真正可能成為演員的,恐怕是自己的艦隊了。
不同於陸地上的壕溝遍地,陷阱羅布,蒺藜尖刺堪與野草,累斯頓河面上,除了幾條鐵索外,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阻止水師直城下,開始破壞城防設施或者樹起雲梯攻城。
當然,打到了敵人家門口,欺負人欺負到這份上,恐怕也難說對方會不會狗急跳牆,衝出來大戰一場。實際上,今天對手將城南邊的累斯頓河水面上的五條大鐵索全部鬆開,讓其沉入河底,已經發出了強烈的預示。
無論是否會今天進攻,也無論對方會如何反應,瑞姆達都全神戒備,全力以赴,做好了一切準備。一旦開戰,他一定要打一場彩漂亮的大仗,不辜負兩岸數十萬支持者的厚愛!
近百艘高樓艦在寬闊的累斯頓河面上溯緩進!
每排二十艘,分五排才擺佈得開。它們象一群兇猛的巨鯨,緊盯著巨木堡南牆,隨時準備撲上來將城牆咬個稀爛。跟在它們身後,是無數其他的小型戰船。
船隻彷彿把河面都鋪滿了,搭上幾塊木板,就能架起無數道浮橋。所謂的檣櫓連江,萬帆競渡,亦不過如此了。這樣鼎盛的軍勢,真令人歎為觀止!
不過,更雄壯的軍勢還在後頭。
瑞姆達開始緩緩北進的時候,詹魯國王蓋亞帶領三十餘萬大軍在巨木堡西南方向出現,這裡邊詹魯的主力就有二十餘萬,其餘的是其他小國和城主的部隊。
幾乎是緊接著,爾國王習博卡二世帶領四十萬大軍在巨木堡東南方向出現,這裡面
爾軍十八萬,庫姆奇軍七萬,蘇來爾軍八萬,其餘亦是各城主的部隊。
除此之外,另有約六萬聯軍在爾首相吉卡斯的帶領下前往包圍黑巖城。他們的任務除了有機會就攻城外,更多地是起牽制作用,掩護
爾人的行動,保護攻城部隊後方和側翼的安全。
盟國陸軍進軍的場面真是壯觀!
兩路大軍從河岸的徑道上,從綠意盎然的樹林裡,從因休耕而光禿平坦的原野上,排著整齊的隊伍,敲著鼓點,吹著軍號、風笛,漫山遍野朝巨木堡開來。
這才是真正的旌旗蔽!大小旗幟,從國王的華蓋和王旗,總指揮官的帥旗,戰將的軍旗,各大小佇列的隊旗,各國各城的國旗,到各家族的族旗;赤橙黃綠藍靛紫等各種顏
;除了虎以外的獅熊豹狼鷹鹿蛇牛馬等各種圖案;三角、四方、稜形等各種形狀,你能搭配出來的所有組合,這裡應有盡有。
這才是真正的將士如雲!兩支大軍浩浩蕩蕩,鋪天蓋地,重重疊疊的隊伍,綿延數十里長。無論是黃的、綠
的、黑
的土地,軍士們穿著的在燦爛陽光下熠熠生輝的各
盔甲,如同
動著的顏料,
上哪片土地,哪片土地的本原
彩就完全被遮覆住,剩下的都是在陽光下熠熠閃光的鎧甲和武器。
這才是真正的刀槍如林,劍戟參天!長矛、彎刀、鋌戟、重劍、戰斧、鐵,凡是博物館裡陳列過的武器,在這支大軍裡都可以找到。時不時有一支或幾支隊伍舉起武器吶喊,在大地上變戲法般長出一片或數片槍林、劍林、戟林,此起彼伏,無窮無盡。淩銳的殺氣,籠罩了方圓數百里的地面和天空,太陽似乎都被嚇得失去了顏
,張大嘴巴,漲紅著臉,驚訝於人類的如此傑作。
兩支大軍隔河相望,齊頭並進。他們彷彿在競賽一般,看誰的佇列更齊整,觀誰的盔甲更閃亮,瞧誰的刀劍更銳利,比誰的氣勢更旺盛!
似乎約好了一般,各隊戰鼓陡然擂得山響,號聲、笛聲、嗩吶聲、喇叭聲,各國各城都搬出本軍的樂器,幾乎同時奏響自己的最強音!
所有的人,包括國王、大臣、將軍和士兵,也都在同一時間發出吶喊!
搖山撼海般的聲波如晴空炸雷,直衝九霄,直把人的耳膜震得砰砰作響!
兩隊聯軍的氣勢之盛,真說得上氣萬里,勢蓋雲山!
方圓百里之內,聯軍的吶喊都清晰可聞。
不過,令人奇怪的是,兩岸的聯軍互相比賽似的行軍和吶喊,作為今天正主兒的巨木堡,卻沒有吭聲,全城是一片異樣的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