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九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私章小說網

到了這個時候,丹西也無須掩飾自己的真正底牌了,那就是以錘柄為支點,猛砸左路!

在主攻的左翼方向,丹西擺出的是一個非常有針對的三梯次攻擊陣形,騎、步、車諸兵種相結合,以攻為主,攻守兼備。

第一梯次全部由騎兵組成,稱為突破編隊,由胡瑪騎將穆斯塔法和親衛縱隊縱隊長凱蘭率領,目的是撕裂敵軍防線,向敵陣進行縱深切割,突破敵防禦體系,混亂和瓦解敵指揮系統。

第二梯次由步兵和騎兵共同組成,步兵居中,騎兵護翼,稱為掃蕩編隊。這個梯隊中,騎兵由索司統率,步兵由尤里奇帶領。他們的任務是,緊跟在突擊編隊之後,加大拓寬已有突破口,摧毀敵軍堅固據點,以掃蕩之勢殲滅敵軍主力部隊。

第三梯次由戰車和步兵混編而成,稱為戰車編隊,由丹西親自率領。戰車編隊裡除了戰車外,還有投石機、弩車等重型遠端攻堅武器。為保護這些嬌貴的武器,熊王班哈率五萬雄壯勇猛,戰鬥力驚人的熊族武士護衛。

該編隊的主要任務是鞏固已有陣地,提供遠端援助,向前兩梯次的進攻編隊輸送武器和弓矢等物資,當受到蠻族側後襲擊時結車防禦。另外,該編隊也是全軍指揮中樞的所在。

牧師們已經退下,返回營地,所有的部隊都已經整軍待發。

此刻,與對面哇啦哇啦地唱著草原戰歌“呼呵”、“咕咳”地狂呼亂叫著的蠻族士兵不同,猛虎軍團這一側,整支大軍幾乎鴉雀無聲,肅穆地等待著血戰的來臨。

打量一遍戰場後,丹西舉起了烏龍

貼身衛士霍夫曼擎起了纛旗,指向長空。

大小的旌旗都被高高地舉起。

突擊編隊的騎兵們豎起馬刀、重劍和刺槍。

戰鼓開始咚咚地擂響。

鼓聲起初並不大,節奏也比較緩慢,當力集中於指揮官令旗的突擊編隊的戰士們覺察到漸次高昂的鼓聲時,脈搏與心跳已經開始跟隨著鼓點的節奏跳動。這樣的戰鼓聲就如一把扳手,將突擊騎兵們身體裡的所有發條緊緊地上滿。

在突擊編隊身後,掃蕩編隊和戰車編隊的戰士們,也開始隨著鼓點的節奏以劍擊盾“歐,歐”、“歐,歐”地吶喊起來。

鼓聲、擊盾聲和吶喊聲,雄壯豪邁,在大荒原上鳴響。所有的將士都無法抵禦它們的染,心澎湃,熱血沸騰。

戰士們熱血沸騰的時候,指揮官卻必須保持雪人一般的冷靜。

風吹得猛了,太陽爬上了樹梢。

看看經過短時間的預熱後,戰士們都已經進入了臨戰的最佳神狀態,丹西手中的烏龍向前一揮:“殺啊!”所有的旌旗都向前疾揮!

“殺啊!”數十萬個膛發出最強的共鳴,驚得禽獸飛奔,天地失

數萬匹烈馬踐踏著大地,發出隆隆的震動!

突擊編隊由胡瑪騎兵和親衛縱隊組成,他們共同颳起一股勢不可擋的颶風,掠起漫天的塵土,朝著遊牧聯軍的右翼席捲過去!

胡瑪輕騎兵的鉤月彎刀高高擎起,灰濛濛的塵幕也遮不住彎刀上淩銳的殺氣與寒意!

當年,他們的祖先因忍受不了資源的匱乏和無窮無盡的廝殺而遷入中央走廊。如今,他們騎著陽光牧場出產的更健駿的戰馬,拿起本族的傳統武器,披上黑巖城出產的優質盔甲,在實力雄厚的猛虎軍團的支援下,要重新殺回闊別數百年的家鄉!

雖然他們目前的生活比起這些昔的草原夥伴富足了許多,吃苦耐勞的神有所減弱,但一直保持的遊牧生活方式,血中的野並未泯滅,對這些堂兄弟們的戰法戰術更是瞭如指掌。

與胡瑪人並肩突進的是猛虎軍團銳裡的銳,由凱蘭率領的親衛縱隊重甲騎兵。他們都是身經百戰、孔武有力的老兵,披著最堅固的防護鋼甲,騎著速度與耐力都屬一的戰馬,手持長得駭人的刺槍,如同一群飛馳的鐵甲戰車,要將任何擋路之人碾成齏粉!

突擊編隊發起衝鋒的同時,猛虎軍團左翼的掃蕩編隊、中軍和右翼的部隊也開始向前進。這是本次會戰的主力部隊,他們組成了一片金的洪,洶湧地朝對面那塊花花綠綠的地毯撲去。

丹西的本陣,猛虎軍團左翼的戰車編隊也開始緩緩向前推進。

兩千多輛戰車在彪悍的熊族武士護衛下,如同一座活動的城池,移動速度雖然不快,步伐卻異常的堅定沉穩。任何騎兵的突擊,碰上他們堅實的外壁,將是以卵擊石的局面,而對付敵人的弓箭,車陣內圈有足夠多的弓弩手,有遠端攻擊威力驚人的投石機和弓弩車。為了對付敵人的火攻,所有的戰車都披上了生牛皮,車上還備有水桶等滅火器具。

突擊編隊越衝越快,越衝越猛!

相對於猛虎軍團的左翼,遊牧聯軍的右翼由鳩蠻、格立西和蒂奇斯三族聯軍組成。

逐水草而居,不斷遷徙的遊牧民族,進攻是他們的本能衝動,天生厭惡挖溝築壘地防守,就更加缺乏這方面的技術了。

壕溝和堡壘雖然可以抵禦敵人和野獸,但更會綁縛住自己的手腳,令他們無法來如風,去如電,象高空中的白雲,自由自在地在廣袤的草原上游動,而這一點正是草原人的靈魂所在。在漢諾大草原上,除了沃薩族在戈連和戈特父子有意識的訓練下,開始注重這方面以外,其他民族尚未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

另外,與猛虎軍團的密集佈陣相反,遊牧聯軍的營地仍然遵循他們的老傳統,極寬極深,疏散錯落,如果要象猛虎軍團那樣用深溝高壘把自己裹起來,恐怕其動土量將以天文數字計算。

不過,這並不是說遊牧民族就沒有防禦的辦法。戰爭總是有攻就有守,在長年的征戰中,遊牧戰士們總結出一套符合草原戰爭規律的特殊防守辦法,既不束縛自己,便於搬遷,又可以起到阻敵的作用。

首先,他們的防禦是一種主動式防禦,只要不是完全絕望,他們就將列隊擊來犯之敵。

其次,他們在宿營地利用帳篷結成防禦線。營地周邊的帳篷都經過特殊的固化和強化,排布也比較密集,中間再套上絆馬索。這些帳篷既可以住人,搬遷和拆卸也非常方便。

再次,在帳篷的外緣,他們還挖了很多散點陷坑。這也是對付遊牧輕騎的非常狠毒的一招,連丹西都不得不服,這次從敵人手裡學會了後,在以後的戰役中多次加以應用。

如果象猛虎軍團那樣挖出一道深溝,不僅工作量極大,一旦搬遷就完全作廢,而且威脅也過於明顯。草原作戰都是輕騎彪馳,來襲之敵看到溝壘,肯定會繞開此處,從別的方向進攻。散點坑不同,不僅工程量也小得多,而且效果也好得多,令人防不勝防。騎隊看似前面一馬平川,沒有危險,衝過去就中了他們的計。當然,其缺點在於防禦體系不夠完整,擋不住對方不惜代價的猛攻。

最後一招,如果實在力量懸殊,蠻族輕騎將三十六計走為上,仗著身輕馬快,拋棄輜重,主動逃竄,以保存實力。

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草原戰士明白,只要有耐心,復仇雪恨總不愁找不到機會。

今天,面對猛虎軍團的兇猛進擊,遊牧聯軍右翼部隊在格立西首領鷹斯的率領下,也施展出自己的機動防禦優勢,把能使的招數全都使出來了。

當突擊編隊發起衝鋒時,遊牧聯軍右翼的三萬前鋒部隊也已經在本方營地前布好了陣勢,擊自己的對手。

鷹斯佈置的是一個“人”字形的陣列,避開對方銳利的正面,著重加強側翼的打擊力度。

當突擊編隊距離敵陣約一百八十米時,蠻兵萬弩齊發。

遊牧戰士的箭術確實令人歎服,他們排成數列,替發箭,密集的箭雨幾乎沒有間歇!

“人”字形的陣列,令箭雨重疊覆蓋,更形成威力驚人的叉火力!

飛蝗般的箭矢和漫天的投槍,朝突擊編隊的騎兵們面撲來,造成相當程度的傷害。不斷有騎兵被殺,無主的戰馬“噅噅”地嘶鳴著,在戰場上狂奔、暴斃。

地上的散點陷坑也開始發揮作用,不斷地有人馬蹄踏空,整個人摔倒仆地,然後被箭矢和投槍釘死在地上!

碧綠的草原被染成了赤紅。短短的不到兩百米的距離,短短的不到幾分鐘的時間,本沒有碰上敵軍,就有三千餘突擊編隊的騎兵躺臥在地,化作了屍骸。

突擊編隊實行的是重騎居中,輕騎繞側的佈置。

胡瑪騎兵一邊引弓還擊,一邊憑藉同樣疏散的陣形,利用飄忽的騎術減輕損失。親衛縱隊的將士們則用小騎盾護住頭臉,依託身上質地優良的重甲抵禦箭矢和投槍的傷害。所有的人都在猛踢馬刺,力圖以最快的速度通過這片死亡地帶。

突擊編隊後方的戰友也在趕來幫忙。掃蕩編隊中裝備有布魯斯長弓的箭手開始引弓發,戰車編隊中的重型投石機也在轟鳴,它們憑藉自己的程優勢,盡力打擊敵軍,幫助自己的戰友。

突擊編隊的前鋒終於跨越這短促而損失慘重的死亡之旅,撲進了遊牧聯軍右翼前鋒部隊中,開始了猛虎軍團擅長的搏血戰!

猛虎軍團這柄大鐵錘,左側的錘頭狠狠地砸在遊牧聯軍彎月狀鐵坫的右側,頓時起震耳聾的巨響,迸出耀眼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