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九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十六集第九章伊森的攻勢全對準丹西而去,魯道夫趁機身急退,躍馬奔逃,而身處局中的二人對此都無暇,也不屑顧及。

決勝關頭,丹西此刻自然沒有力去理睬魯道夫背叛君子協定的不義之舉,伊森更不會丟西瓜抓芝麻。

靈異的心神應到伊森真氣、力場、各路攻勢的動意圖,丹西猛力劃刀斜削,充盈的銀灰真氣鼓盪在長刀周圍,化作一道兩臂合抱細的光柱!

平平無奇的一招,卻似有移星轉鬥之能。任你四路來,我只一路去,刀路明快,後發先至!

伊森執意繼續,當然能將丹西擊個粉碎,但在這之前,丹西的長刀也會將伊森的軀體截為兩段。

完全異乎常理,恍若時光倒。伊森剛才還是閃電般的身影,此時像山一樣凝定,好像本未曾動過。其他三招則攻勢不改!

丹西同歸於盡的刀法看似勢必落空。

然而,就像事先知道伊森會有如此異能一般,丹西的長刀斜削立變直推,動作行雲水,毫無阻滯,兩招刀法彷彿就是同一招。

前招的削勢與後招的推勢相聯,威力疊加,一高過一,更加巨大。如不相避,還是與敵偕亡;如若相避,另外三招不攻自破。

伊森竟不躲閃!

就在伊森使出預謀良久的一擊時,身後破空之聲傳來!

“老賊看箭!”瑞奇以“棲息地一號”命名的蜆蝦口據點,是自由軍團的第一個據地,並漸成為輻河岸地區的反侵略義軍的總部。

港汊河灣,大小湖泊,水道縱橫織,地形複雜,通便利,歷來都是僅次於山嶽地形的發展游擊戰的寶地。歷史上的海盜、河賊、水寇,都曾利用這一地形,演出過無數的武劇。

有蛟龍軍團的水軍弟兄撐,蜆蝦口又是天然優良的深水漁港,加上河岸地區遭受的劫難最為悽慘,群眾基礎深厚,瑞奇等人招兵買馬,願意參加自由軍團,反抗侵略的民兵景從雲集。

僅蜆蝦口基地就聚集了近萬民兵,棲息地一號甚至取代了蜆蝦口本名而為民眾所知。除此以外,瑞奇和米勒等人還沿著河岸發展了多個分支基地,大大小小的民兵集結點從棲息地一號一直排到了棲息地十五號。

草原騎馬,水鄉行舟。對於生活在河湖港灣地區的人來說,船兒就是他們的戰馬,是代步的絕好工具。上岸也如同下馬,將小舟往碼頭渡口一系,就像把馬兒拴在樁上,主人可以安心地去幹自己的事情。

有了累斯頓河這條天然的黃金水道,蛟龍軍團又護衛著他們的安全,不僅各個基地間的聯繫十分密切,信息傳遞快捷,而且令自由軍團的行動非常靈活,機動極強。

當聯軍派大軍進剿時,早有各處散佈民間的眼線通風報信,義軍立刻上船離開,或轉往他處,或就在水面靜候,聯軍前腳一走,義軍後腳立刻殺回。

侵略者費時耗力,最多燒掉幾間屋子了事。反正河岸地區早被剿得稀里嘩啦,成為了斷壁殘垣,打游擊戰的自由軍團可沒有什麼罈罈罐罐供聯軍戰士發洩怒火。

回來之後,民兵們豎樁、釘塊板,不到半天時間就又造出一大片遮風擋雨的窩棚來。

由於蛟龍軍團控制了累斯頓河,聯軍兵力就是再多也無法把沿岸所有地方都變成堡壘基地,只能採取重點集結、機動防禦的策略,這對付大兵團沒有問題,但遇到自由軍團這種游擊戰的義軍,漏就像篩子一樣多。

沿著累斯頓河兩岸,自由軍團和很多自發興起的義軍基地,就如河邊的水草一樣蓬旺盛地生長著。

瑞奇一個人就發展出十五個基地,糾集了兩三萬民兵,自由軍團副軍團長阿施塔也在東岸上游的雙魚渡建立了一個三千多人規模的反侵略基地,與蜆蝦口遙遙相望,互為呼應。

原自由軍團的四百多名弟兄們也有不少人已經完成了招兵和殺敵任務,帶著手下的勇士們開始往河岸邊集中。

這些隊伍多則上千,少則數十,如淙淙涓,不斷地匯入這股越來越壯大的反抗侵略的洪之中。

更多的是民間自發興起的義軍來河岸這片寶地生落地,瑞奇和阿施塔坐著船穿梭來往於各處,願加入自由軍團當然好,不願加入也不勉強,反而好言相待,稱兄道弟,與其結成反侵略同盟。

蛟龍軍團除了派軍艦巡航河道外,更多的是派出運輸艦隊或護衛民間船隊沿河運送軍需,調運人員和物資,把糧食和武器送到願意與侵略者奮戰到底的每一個民兵的手中。

作為自由軍團最大的基地,蜆蝦口對於水上工具也極為重視,在漁港的碼頭上,大大小小的船隻進進出出,繁忙不已,還有更多的小船隱藏於繁密的水草中,系在岸邊的小樹上,隨時可供軍事調度和物資運送使用。大小的漁船也在河面上徘徊來往,通過打漁補充軍糧供給,減輕後勤壓力。

蜆蝦口大船見了不少,但都是運輸船,軍艦很少光顧。既要在水面協助巨木堡的城防,又要巡航河面,蛟龍軍團的鐵甲艦雖多,尤勒的造船廠也夜不停地加緊施工,但還是有些顧不過來。

不過今天上午頗有些異樣,一艘懸掛著蛟龍軍團軍旗的鐵甲艦緩緩駛入了蜆蝦口漁港,高昂的蛟龍狀船首像之下“聖龍號”三個大字咄咄人,來的正是蛟龍軍團軍團長查理的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