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三十一集第五章誠如卡拉曼所分析的那樣,在數月僵持之後,持續一年多時間、歷經多次拉鋸的兩盟半島宗教戰爭,平衡局面突然被打破,形勢急轉直下,直令人措手不及!
蛟龍軍團全殲敵軍之後,立刻南下,不斷對半島南部沿海地區用兵。本就兵力薄弱又遭馬赫迪調,半島南部的各座港口城市
本無法抵禦來自海上的侵襲。蛟龍艦隊駛過之處,各座海港紛紛降下星月幡,豎起十字架。
查理的海上進攻,採用的是蛙跳戰術。
艦隊先自海面攻取一座座大型港口,取得陸地立足點。接著,海陸並進,協力齊攻,由點到線,以線帶面,沿著海岸線把敵控區悉數變為己控區。最後,以艦隊護航,以港口為依託,從後方不斷運送陸軍兵力至敵後,開始向內陸地區深入。
就這樣一路蛙跳,短短三週之內,蛟龍艦隊的兵鋒就已接近中部大陸最富庶的城市…薩格爾。
別亞的內陸反擊則恰好相反,採用滲透加拔釘子戰術,先面後點,先易後難。
半島義勇軍先進行幅面橫掃,在敵後領土上一片片滌盪碾踏,把廣大的鄉村市鎮控制到手中,接著再拔釘子,一個個地攻佔大中城池和強固據點。
別亞這麼做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井鹽市戰役中,別亞雖然依靠地道襲營及人海戰術奪取了最後的勝利,但為了消滅那夥狂熱的聖戰分子,義勇軍自身也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四萬聖火狂徒竟然拉了八萬義軍墊背,令別亞大兵力不足,捉襟見肘。
為了補充兵員,必須要先擴大地盤,掌控更多的人力資源。先佔地,然後再發動民眾,徵募義士,蠱惑、裹脅與利誘三管齊下,擴大隊伍,方能集結出足夠的兵力。等義軍如滾雪球般壯大後,再圍攻城池,拔除據點,將整片地區入腹內消化掉。
海陸兩軍雖然相互配合呼應,但查理與別亞之間也隱有競爭之意,潛意識裡都有爭做兩盟戰爭最大功臣的想法。
兩支軍隊都在馬不停蹄地攻城略地,急遽擴張,把土地和民眾從異教統治中解放出來。短短三週時間,帝國後方被捅得稀里嘩啦,撕得七零八落,半島南部的半數地區上了神聖聯盟的旗幟。餘下各帝國控制地區,也一小塊一小塊地,零亂地散落半島南部各地,被敵人重重合圍,陷入各自為戰,朝不保夕的苦境之中。
在這些地方,惟有兩處還算井然有序,軍隊的編制也算完整和集中,牢牢地控制在沙漠帝國的手中。
一處是薩格爾。
馬赫迪帶千餘騎兵突圍後,立刻向薩格爾逃逸。
自飛梭、古土兩城及其他內陸據點跑出來前往井鹽市增援的守備部隊,偽軍聽聞戰敗後大多散夥而逃,但兩萬多帝國正規軍卻絕不可能就此放棄。他們當然不敢前去復仇,聽聞皇子戰敗的消息後,也不再返回原駐地,而是繞開勢頭正旺的義軍,率部南逃。別亞一場惡戰後也不願馬上堵截再接著來一場,故而也批亢搗虛,返身把兵力非常薄弱的飛梭、古土兩城拿了下來。
與這些先增援後逃竄的部隊相繼匯合,一路上又陸續收集殘兵敗將,再加上到達薩格爾後整合當地駐軍,馬赫迪獲得了兩萬五千帝國正規守軍,外加四萬多偽軍,形成一支總計六萬五千人的部隊。依靠這股力量,馬赫迪開始在薩格爾附近構造防禦圈,意固守這個最後的撤退據點,等待父皇前來會師,然後再做商議。
應該說,馬赫迪斷然拋棄中途各城,一直撤退到薩格爾方才停住,確屬高招,並未因慘敗而失了方寸。由於海陸戰場上連續失利,在這場雪崩式的後方戰場大潰敗中,只有集中兵力,方才有制服洶洶叛的可能。薩格爾既是大陸中部最大、最繁華也是最南端的城市,更是帝國進攻半島或撤退本土的最後踏板。倘若失去此城,帝國遠征軍將被困死在半島中部,連跳海的機會都沒有。
另一處則是以聖傑西城為中心的主戰場一帶。
不管怎麼說,二十五萬帝國遠征軍主力擺開架勢,如此數量和質量的正規部隊,絕非民間義勇軍敢去觸踫的。
無論蛟龍艦隊也好,半島義勇軍也好,都知道自己的份量,知道在戰爭中該扮演什麼角。查理和別亞都小心翼翼地躲避這支敵軍主力,與他們隔開相當遠的距離,不去招惹這群沙漠狂徒,而把這
硬骨頭丟給丹西去啃,自己繼續在敵後戰場上縱橫馳騁,把他們的腹地掏空,把南部半島的後方駐防區啃得支離破碎。
兩盟半島是一個蜂型半島,細蜂
恰以聖傑西城為中心,形成一道寬僅百公里的狹地。這片狹地是天然的陸上防禦地帶,也是兩盟長期對峙的前沿,本次宗教戰爭中,沙漠帝國和神聖同盟也把對壘僵持的主要戰區設在了這裡。由於艾哈邁德主力大軍的威懾力,距離前線以南五十公里處開始,無論蛟龍艦隊還是半島義勇軍都不敢涉足踏入,從而形成了一條長百公里,寬五十公里的狹長的矩形區域,被完整地控制在沙漠帝國的手中。
這是一個似乎被掛上了符咒,施加了魔法的區,入者即死,無論海軍還是陸軍,正規軍還是民間義軍,都小心地保持著距離,沒有誰敢輕舉妄動,打破這個局部戰場的暫時的平衡態勢。
當然,艾哈邁德的主力看似有相當大的生存空間,尚無短期內的致命壓力,然則誰都看得出來,海上的蛟龍艦隊和陸地的半島義軍已經隔斷了軍隊與主要經濟支援區的聯絡,一道看不見到繩索已經套到了他們的脖子上,如不能迅速扭轉被動局面,就如一個被關在不透氣的鐵屋子裡的巨人,力氣再大,也會被對手緩緩壓迫,被收縮,慢慢地窒息而亡。
目前的局勢下,他們無外乎進攻硬打、固守靜等或馬上撤逃三條道路可以選擇。
硬打的勝算不大,而且越來越小。
因制海權在手,沙漠帝國在沿海地區的防禦比較空虛,再加上馬赫迪的調,故而當制海權突然易手時,調度不及,被蛟龍艦隊順利地殺了個四底翻天。
與沙漠帝國不同,因一開始制海權未能掌握在手中,神聖聯盟在後方佈設了十幾萬正規軍和大批新徵募的民軍協同駐守,以防禦來自海面的威脅。當海上的威脅消失後,這些部隊一批批地開拔,大膽地離開後方駐防基地,登船進擊敵後,或者奔赴前線加入主力部隊陣營。
正面戰場上,丹西和狄龍統帥大軍面南佈陣,與敵軍主力對峙相望,牽制並監視艾哈邁德兵團的行動。隨著後方部隊的陸續加盟,正面總兵力已經達到三十萬左右,即使在兵力上也反超對手,形成了數量優勢。
神聖聯盟並沒有立即動手的意思,他們的兵力益厚實,軍營
漸牢固,守於營內嚴陣以待,相當於築起了一道銅牆鐵壁,就在那裡坐等敵人前來撞牆。艾哈邁德倘若孤注一擲地出戰進攻,顯然難以討得好去。
固守也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