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八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白駿部落馬術冠軍麥耳斯率一支五百人的前鋒探路騎隊在城下現身。這些人遠遠地繞城一圈,又掉轉方向,絕塵西去。

這支部隊的人數不多,給阿拉格侖兵民心頭造成的震駭卻是異常巨大。山林暴民和草原強盜,將在那個可怕的紅髮魔鬼帶領下大舉來犯,而海亞爾再無足夠的兵馬與侵略者抗衡!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繼黑土平原西部戰區之後,阿拉格侖又掀起了逃難大。市民們攜家帶口,蜂擁離城,官吏們不理政務,掛印而走,城內守軍每天都有不少人開小差,當逃兵…

下面亂成一團,政令、軍令和聖旨都失去了效力,但朝堂裡卻還在爭吵不休。

歷史總是非常相似,每到這種時刻,每逢國難當頭,臣子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分裂為投降、逃跑、和談、抵抗四派。除了投降派不敢聲張,披上各種偽裝混在人群中間之外,其他三派都振振有辭,一副全為社稷江山殫竭慮的樣兒。但要真正認識一個人,並非語言而是行動,並非廟堂擘畫之時,而是兵臨城下之際。

強大的外國侵略軍是考驗一個人是否真正忠勇的試金石,誰貪生怕死,誰奮不顧身,誰只考慮為自己撈取政治資本,誰為了國家和民族竭心盡力,略經一試,便清清楚楚,縴毫畢現。

不過,那些亡國之君,卻總是看不透這個簡單的道理。

在海亞爾王宮,目前主要是主戰派和主逃派在爭議。

凱佩爾與以前的冒險主義相一貫,是主戰派首領,他請亞希米德留駐京城,勵軍民死守阿拉格侖,等待呼蘭盟軍來援。為了說服陛下,宰相大人豪言壯語,信誓旦旦,甚至磕破額頭,以示自己肝膽可照汗青,忠心可昭月。

尼失蹤而復起的大將軍武索,是主逃派代表。他詳細剖析形勢,理智地估算敵我力量對比,指出阿拉格侖守軍本無法與席爾瓦侵略軍抗衡,也撐不到彭薩大軍來援。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請國王暫避災禍,待時復國。

兩方爭持不下,甚至到了惡語相加,互相指斥,翻歷史老帳的地步。此時,亞希米德發話了。

要說這個亞希米德,除了格懦弱,優柔寡斷之外,倒也不完全是個笨蛋。他的決定,差點沒把凱佩爾嚇癱癇過去。

“朕東去省親,武索大將軍也有此意,就由大將軍率五千軍護駕同行。凱佩爾宰相忠勇可嘉,就由閣下帶領剩餘兵馬駐守京城,與侵略者一決生死。”聖火國南部邊境,烈火熊熊。一隊隊聖瓦爾尼兵士在殘垣斷壁間搜索前進,而身穿聖火國將士們則在遠方倉惶撤退。

“在上帝光芒的指引下,我軍節節勝利!”利祖興奮地嚷道。

“不可大意。”狄龍搖頭道“敵人只是被擊退,並沒有遭到毀滅損失。”狄龍與波拉丁是老相識了,狄龍的成名之作…蘇蘭姆湖畔大捷就是從波拉丁身上撈取到手的,而“靈之眼”更在波拉丁臉上留下了一道永久的痕跡。

此次入侵,狄龍雖然連連得手,取得很多勝利,但也看得出來,波拉丁的主力完好,並未受到沉重打擊。以狂熱死戰聞名的聖火教徒,也一改自己的風格,遇到挫折後就返身回撤,不再堅守。這種戰法令狄龍不能不起疑心,對方在誘敵深入,以空間換取優越作戰條件,醞釀某種陰謀。

不過,狄龍素來謹慎小心,行軍佈陣無懈可擊,本不會給對手留下什麼機會。如此打下去,聖瓦爾尼將不斷地積小勝為大勝,最終把波拉丁手下的聖火狂徒徹底消滅。

其他國家在本國吃緊的時候可以利用外手段爭取盟友,突然改變兩方的力量對比,而聖火國不同。該國因宗教和歷史原因,外回旋餘地幾乎沒有,不可能有誰會冒天下之大不韙來援助這個異教國家,連丹西這樣敢作敢為的人都不會出此下策。

那麼,波拉丁究竟想幹什麼呢?

難道他一直這麼消極地打下去,直到被自己入死角,最後來一場悲壯的天鵝絕唱麼?如果這樣,狄龍一點也不怕,反而非常歡

但是,異教徒會如此甘心這樣麼?

狄龍越想越覺得蹊蹺…

深夜,聖火國西海岸。

一支龐大的艦隊在此登陸。戰馬、武器、糧草,還有一批批的黑袍武士,從船上卸下碼頭,然後趁著夜幕掩護迅速離去。

沒錯,這就是由一支蛟龍分艦隊護航,從鯊魚島趕來援助教友的馬赫迪部眾,足有五萬援軍。

半島大戰後,威克的海盜艦隊也繳獲了兩艘三桅帆艦,從而讓聖瓦爾尼人攫取了這一海戰利器的製造技術。但由於獲知時間較晚,狄龍又無法像丹西那樣投入鉅額軍費,故而新船廠正在規劃,新戰艦正在設計之中,尚未來得及建造。不過,瓦爾芹海盜確是海上驕子,威克艦隊除防衛本方領海外,還配合對聖火國的陸地進攻,連續兩次打敗異教海軍,並封鎖了該國大部分海域。

蛟龍軍團以護送大商隊前往欽斯尼亞進貢為名,偷偷從鯊魚島運走沙漠戰士,走一條偏僻航道,繞開瓦爾芹海盜防區,向西飛馳。為惑世人耳目,他們刻意先向西行駛數,遠離聖火國海域,然後悄悄返頭,在安全水域卸下這五萬雄兵。

在當今時代,各大勢力矛盾重重,勾心鬥角,互相拆臺,外局勢異常的複雜。宗教矛盾、民族矛盾、國家矛盾、社會階層矛盾,纏繞織在一起,互相影響,互相制約,很難歸結出一個簡化的固定樣式。

僅以宗教為例,基督教與聖火教的對立是一條矛盾主線,但基督教內部東西兩大教廷不和,聖火教內部四大主要教派互相鬥爭,這再加上教廷與世俗君主爭奪本國教會主導權,各國神職人員、文官官僚、軍事貴族之間的分分合合、明爭暗鬥,局外人很難看清楚渾濁而湧動的水面下到底掩藏著什麼東西,有幾條大魚在爭食。

即便是決定所有一切的利益主線,有時候也不是那麼分明。國家、民族、教會、君主、國內不同勢力和集團等,各方的利益關係也在不停地變化,不斷據形勢作出調整。不是核心決策圈的高層人物,據浮現出來的真真假假的表象,據一些支離破碎的線索,很難理清個頭緒,遑論撥開團團霧,剝去層層外殼,看到事物的真正內核。

這真是一個黑暗的世界,盟友之間的關係很不牢靠,敵人與朋友的角區別也模糊不清,誠意缺失,欺詐橫行,背信棄義和賣主求榮,如家常便飯。

當然,一切問題都要辨證看待。

對敵仁慈,就是對己殘忍。不論虛偽狡黠,胡謅扯蛋,還是**地威脅,惡狠狠地敲詐,抑或無恥地落井下石,充其量只是一個個人品德問題,而這些“缺德”

“沒品”的行為,如果都是為了本國本民族的利益,那這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德”很高的“品”不應受到斥責,反要大力褒獎。

活動的職業特就決定了它只顧公利,勿論私德。那種為了個人道德圓滿而誠實待人,把本國情報和盤托出,憐恤敵人苦境而收拳罷手的傢伙,不是真蠢豬,就是假道學。

尤其以後一類人為多,打出所謂的道義幌子,行出賣國家民族利益之實,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缺德”

“沒品”之人。真正的政治家,不可能跟這樣的人做朋友。他們會利用敵方的叛徒,他們會跟三姓家奴做易,但絕不會施以信任…

從目前的走廊局勢來看,丹西與狄龍之間仍是盟友,保持著表面上的和睦與親熱,但隨著半島瓜分完畢,結盟的利益基石被空大半,相互間拆臺破壞,偷施暗算,再度成為兩國關係的主

雙方雖然不願意進行兩敗俱傷的戰爭,但也不願看到對方順利地獲勝,他們都希望對方陷入無法自拔的戰爭泥沼,而自己卻不斷髮展壯大。為此,狄龍策劃了萊德失蹤這樁無頭公案,而丹西則設計了一出“異教徒跨海增援”的好劇。

阿里掌控本土大陸,馬赫迪主管新大陸拓殖,這是艾哈邁德和休倫定下的基調。老皇帝也給二皇子留下八萬兵,作為立業之基。

馬赫迪手上有相當的實力,不可能情願蝸居小島,仰人鼻息,他一直鼓動自己的妹夫丹西,兩人協力消滅狄龍,然後平分其地,而最迫切的,是首先奪回半島西區的狄龍轄地,讓他在大陸上獲得一個立足點。

丹西顯然不願跟狄龍和軻庫裡能兩面開戰,聯合異教徒進攻狄龍,在目前環境下更萬萬使不得。他的建議是,由蛟龍軍團秘密護送一支部隊前去增援聖火國,與波拉丁一起對抗狄龍。丹西答應,只要馬赫迪出兵,就同意在結束東線戰役後與兄聯手進攻狄龍。如果馬赫迪能在聖火國擋住狄龍一年時間,可獲得四分之一的半島份額,如果能拖住狄龍四年時間,丹西將整個半島拱手相讓。

這確是一招損棋。

誰都不可能去援助聖火國異教徒,但馬赫迪出兵卻是名正言順,因沙漠帝國與波拉丁早就訂有盟約。有這支部隊加盟,狄龍在兵力上迅速轉為劣勢,陷入泥沼的可能大增。割讓半島的承諾,更對馬赫迪有極大的勵作用。

馬赫迪亦沒有辦法,惟有一試。他的實力尚不足以單獨面對狄龍,必須找到可以聯合作戰的同盟軍,尤其是他手裡沒有海軍艦隊,必須有蛟龍軍團配合。丹西不同意他直接進攻半島,他也就只有在鯊魚島上乾瞪眼,連登上大陸的船隻都沒有。

進入聖火國與波拉丁並肩作戰,不僅能獲得在大陸上的一塊立足點,而且與教胞和盟國聯手,且能獲得丹西的鉅額獎勵。在聖火國的國土上擊敗狄龍,削弱其實力,即使丹西不履約,將來以這裡為基地進攻半島,受到的阻力也會大大減輕。

基於以上考慮,馬赫迪最終接受了出兵建議。

這次協助馬赫迪登陸聖火國,保密工作完成得非常好,但猛虎軍團還須做足表面文章,以便擺脫干係,不給別人留下任何話柄。

卸下異教徒後,艦隊繼續啟航。二十艘三桅帆艦當然是立刻返航,開向戰火連天的半島南部海域,而餘下的商船則繼續向西,沿著預定航線行進。商船隊除運載馬赫迪部眾之外,還確有一半的船隻上載著貨物,其中有一船半島土特產,是丹西用來獻給費文及賄賂東教廷各位高階神職人員的。

戰艦不再護送商船而返航,理由也相當充分︰離開異教徒控制的水域,進入東教會國家領海,船隊已經安全了,無須再擔驚受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