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九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三十二集第九章中央走廊東部,是指包括庫姆奇、蘇來爾、海亞爾、爾東境一小部分在內的廣闊區域。除了上述涉及到的大中型國家之外,還包括一些附庸公國、封建主領地和眾多獨立城市。

整個走廊東部,人們形象地用這麼一句話來描繪:“兩條飄帶夾著三級臺階。”所謂的兩條飄帶是指北部原始森林構成的綠飄帶和南部海岸線構成的藍飄帶。

南北向的灰巖山脈與東西向的斷腸山脈呈鈍角相,勾畫出中央走廊的北部和東北部邊界。自兩大山脈的角處起,一路往西,直抵以鐵掌坡為中心的熊族山區領地,是一條狹長的寒溫帶原始森林地帶,鬱郁莽莽,無邊無際。在地圖上望去,確實就像一條綠的長飄帶,故而它的名字就叫做“綠飄帶”森林。綠飄帶森林還有另一個別稱,中部大陸之肺。因為這片佔地極其廣闊的森林,起著淨化空氣,為中部大陸呼吐納的重要功能。

飄帶與庫姆奇、蘇來爾、海亞爾三國北部和熊族領地東部接壤,但它的歸屬權卻一直未定。綠飄帶森林裡,樹木密匝,藤蔓如牆,野獸出沒,如一座天然的宮,不存在人跡,也沒有道路。人類還在為適合耕種的優質土地殺得天昏地暗,此時的科技水平也不足以征服原始森林,因而本沒有餘暇顧及,來開發這一林區。

庫姆奇、蘇來爾、海亞爾,猛虎自治領代表熊族領地,四個國家都在外場合宣稱本國對綠飄帶擁有主權,但實際上,沒有任何國家真正派人進入森林大舉開發,只有少數冒險家曾進入森林探索,在外圍轉悠一圈就淺嘗輒止了,無人能夠突入綠宮的核心。

飄帶是指南部的瀕海地區。

兩盟半島的海岸線平直而少凹凸,故而海灣和島嶼較少,優良的港口不多,非常珍貴。這就不同於對綠飄帶那種只有口頭不見行動的態度了,各國對這些優良港口的爭奪非常烈。

不過,令人奇怪的是,除了爾之外,庫姆奇和蘇來爾都沒有搶到出海口,海亞爾是內陸國,自然也不會有。

走廊東部的藍飄帶,除了西邊的爾佔了一小段之外,被三個獨立領和一個公國瓜分。四個狹長的沿海小國如四條蚯蚓一般霸佔了藍飄帶。最東邊的是庫姆奇的附庸國…白塔公國,隨後從東往西依次為三塊具有獨立主權的領地,紅杉獨立領、千湖獨立領、靛河獨立領。

這種格局深刻地反映出各國對區域霸權的明爭暗鬥。

蘇來爾雖然富庶,但並不強盛。它非常希望向南部海岸拓展空間,擺脫在貿易上受制於人,須經他國轉運的窘境,不過,三個獨立領緊密團結,互相援助,共同對抗北方的威脅,西邊大國手其間,暗中支持三個獨立領,致使蘇來爾人一直無法遂願。

爾的國土面積和軍事實力遠大於蘇來爾,是走廊裡數一數二的強國,該國也具有自給自足的完善的農商體系,而礦業國蘇來爾和農業國海亞爾之間存在著很強的經濟互補關係,故而蘇來爾又與海亞爾結盟,共同對抗爾。這也是蘇來爾與海亞爾兩國間具有長期傳統友誼的真正原因。

庫姆奇距離爾較遠,且該國需要將全副力用於提防東部的呼蘭之威脅,不願介入西面糾紛,故而兩國矛盾不大,庫姆奇通過其附屬國白塔公國獲得了出海口。

一綠一藍,一北一南,兩條飄帶為走廊東部鑲嵌下兩條明麗的邊幅。在它們中間,是三級臺階。

走廊東部的地勢,大致呈階梯狀逐次降低。

東部邊境的灰巖山脈和通天山脈,高聳入雲,隔斷了中央走廊與呼蘭大草原的聯繫,僅留下摩雲關一個通道隘口。

往西是庫姆奇高原,也是最高的一級臺階。

高原等地形都是相對於周邊地區而言的,不能純以海拔而論。海拔兩千米的盆地和海拔數百米的高原都是存在的,關鍵看它周圍是些什麼地方。庫姆奇高原屬於典型的矮個子高原,海拔不到千米,比之摩裡王國的雲庭高原、走廊西部的不裡埃高原等,不可同而語。

因海拔不高,地面平坦,故而這裡氣候適宜,空氣清新,水量充足,可耕可牧。

北部是綠飄帶,自不必提。南部的藍飄帶,大部分海岸都是懸崖陡壁,驚濤拍岸,白四濺。白塔公國的整個海岸線上只有兩個港口可以出海。

庫姆奇高原,顧名思義,當然大部分地區都被中等國家庫姆奇王國所佔據。此外,這裡尚有兩個庫姆奇王國的附庸小國,東部與摩雲關直接相連的柚雲公國,南部的白塔公國。

柚雲大公和白塔大公都是隸屬於庫姆奇國王的公爵,享有領地內的自治權,但在政治和軍事與宗主國同進共退。王室與兩位大公之間以聯姻方式加強血緣紐帶,結為永久同盟,三者關係非常牢固。

庫姆奇高原往西是第二級臺階,是以蘇來爾為主體的,一片丘陵、山地和沼澤織的過渡地帶。這片地區,農業以坡地梯田為主,產量不高,但蘊含著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被盛產黃金和各種礦產的中型國家…蘇來爾王國所佔據。

這個地區的海岸線稍微複雜一點,港口多一些,但藍飄帶被紅杉獨立領、千湖獨立領、靛河獨立領完全控制。三個獨立領都位於南部地區,碾轉連結,互相嵌合,恰好把南部海岸線佔滿,使得蘇來爾成為一個沒有出海口的內陸礦業國。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級臺階和第一級臺階之間,緊靠著大陸公路,存在一片緩衝帶。庫姆奇盯著東面的巨無霸呼蘭不敢有絲毫懈怠,蘇來爾揪心西邊的爾而擔驚受怕,兩國一個朝東,一個朝西,主要力都無法顧及中間界處。

凡有權力真空,必有人來填補,於是乎,在這個地區冒出了很多獨立的商業城市。這些城市散落在庫姆奇高原西部和蘇來爾丘陵東部,大多與大陸公路相連,藉助這條商業大動脈發財致富。它們或卡住大陸公路,或佔有附近某片礦區,或控制某塊高效產糧地帶,以這些方式獲得收入,保證本城的開支和生存。

這個以大陸公路為中軸,散落數十座小城的地區,又稱為“環路城市帶”環路城市帶雖然號稱是兩盟半島商業城市群落的小一號的翻版,但實際上兩者完全不同。兩盟半島的商業城市屬於自由城邦體制,而環路城市帶的各大小城市則基本上都是城主一手遮天,軍閥**割據的小諸侯。

環路城市帶的局勢非常複雜。雖然有強硬的城主卓然中立,但大多數城主沒有這等魄力和實力。他們有的投奔庫姆奇,有的親近蘇來爾,有的與呼蘭關係密切,有的跟爾眉來眼去,而且,據“娘”的水的豐厚程度,據各國的實力消長,不斷變換著靠山。

在這些城市裡頭,比較著名的有:盧卡城主坐鎮的白鹿城,他是一個一直保持中立的異類,曾跟隨丹西一起搶購糧食,不僅保證了本城人民的需要,還發了一筆小財;跟呼蘭穿一條褲子,靠轉運東方絲絹發了大財的絲絹城;號稱是遠古大英雄維克托之苗裔,以飼養水鴨起家的水鴨城;由崇尚暴力、喜歡動武的半野蠻民族吠人建立的以制磚聞名的青磚城等。

第二級臺階再往西,第三級臺階就是肥沃的農業平原區,北部為海亞爾的黑土平原,南部為爾平原之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