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十三回徵平東倭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一百三十三回徵平東倭(二)中國各軍合兵一百六十萬緊急集合夷州,金旋召集眾將道:“孤逐鹿中原,北定諸胡,南平苗蠻,甚覺輕鬆。但東倭國王實乃大敵也。諸將務要謹慎小心,莫懷輕敵之心。東倭士兵戰鬥力提升速度之快,出孤意料之外。東倭國王必定足智多謀,才華橫溢,聰明絕頂。據我軍情報,東倭國兵力原來有六十萬,加上週邊諸島新得兵力,應在八十萬左右。而我國大軍最多兵力為一百四十五萬,況且一兵團、二兵團多為北方士兵,不習水戰,與其決戰大海之上,勝負難料。我軍對東倭之戰,我軍戰鬥力與持久力將受到考驗。一、二兵團應把握運用陸地作戰之長處,勿與其海上鋒。”眾將皆起立言諾,獨呂布不以為然,道:“區區倭國,一將之力可下,布不才,願率所部與其決一勝負。”金旋道:“奉先萬不可輕敵,前期征討北胡,蕩平中原,下高麗、破南苗,孤皆不以為然。然東倭國主,萬要小心謹慎,此人行軍必不依古理,須要穩打穩紮,切忌貪功冒進。另,我大軍應以保護士兵生命為第一要務,萬不可貪功冒進,而置士兵生命於不顧。孤向來對各位將軍信賴有加,戰術細節向不過問。此戰孤亦不予多問,汝三路兵團軍師自行出謀劃策。另外,我擔心東倭或有先進武器,威力或勝我軍震天雷,大家小心提防。公謹乃我軍智謀之士,其練水軍之法,國內諸將莫出其右。但公謹以三十萬兵與東倭十五萬水軍相持久,足說明其戰鬥力之強大。諸位與東倭戰之前,可向公謹多多求教。”東倭國開國君主,相傳是秦朝方士徐福。秦始皇晚年求長生不老仙藥,徐福以此為名,騙取秦始皇準備大船若干,三千童男童女,諸般匠人若干,百穀、百花、百樹種子等等。諸物準備齊整,又求秦始皇派兵護衛,秦始皇派一萬士兵護送船隊。

徐福帶船隊到達東倭諸島後,暗使心腹破壞船隻,託言神仙留諸人在此,諸人皆不能迴歸。徐福身受皇命,自然是諸人首領。東倭諸島土人部落,安能與秦朝百戰兵抗衡,未及三年,東倭諸島皆平。徐福又偽造秦始皇聖旨,自封為東倭國王。因此東倭皇室、貴族、百官,皆使用中國語言、文字,風俗習慣亦與中國北方無多大差別。

其時共有二百餘萬人口,士兵皆採取秦朝時全民皆兵的方式,士兵共有六十萬。徐閣接位之後,訓練兵,打造水師,出兵周邊諸國,短短時間竟將太平洋夷州東、南海域諸島統治,訓練當地土人為士兵,又得兵二十五萬,共八十五萬大軍,對外詐稱一百萬。

倭國諸將,先前皆以瀛為姓,後人漸多,國主命諸將以駐地名勝或地形為姓,因此東倭諸將有小山、平野、小泉等姓氏。倭國士兵皆秦人之後,原皆高大威武,徵平東倭諸島以後,多娶當地土人為,其後人反而皆短小壯。其高大壯者,大多為漢人正統血脈,因此東倭國人多以高大為美。

徐福前來東倭,準備周全,帶來中原書籍若干,諸將皆習孫吳兵法。其行軍布兵陣法皆屬祖傳,因此東倭佈陣多沿襲秦時古陣,大將領兵皆依兵法,所以東倭士兵戰鬥力,歷來居周邊諸島國之首。

倭國國王徐閣,攻下週邊諸多島嶼後,對夷州虎視眈眈。派大將小山二郎統兵攻打釣魚島,意將此島用作未來屯兵中轉之地。小山二郎短小悍,通謀略。所部倭兵依徐閣訓兵方法訓練後,陣法練,戰鬥力強大。倭兵武器兵械亦經徐閣指點,改進甚多,確為中國士兵之大敵。

張允見東倭水軍來攻,初時不以為意,整兵與其大戰,四萬部兵初戰竟折五千餘眾,才知道東倭水軍為勁敵。統率部兵防衛島嶼,告急夷州。

周瑜聞報大驚,急忙向長安報告軍情,命甘寧率兵駐守夷州,自率黃蓋、蔡瑁等將率大軍急速援助張允。張允與小山二郎又接連大戰兩場,兩軍都損兵折將,各折兵萬餘,旗鼓相當。

周瑜援兵到達釣魚島,駐軍兵力達到十五萬。東倭國王也派來援軍,共十四萬兵力。兩軍勢力相若,在海上大戰幾場,均損失船隻多艘、士兵兩萬餘眾。周瑜輕敵之心頓無,分付諸將謹慎小心,在島上安排無數崗哨,晝夜安排戰艦巡邏,防備東倭突然襲擊。

倭國國王徐閣,正當妙齡,眼高於頂,東倭民眾無人能入其法眼,因此至今仍無婚約。徐閣聽聞金旋傳說以後,大為好奇,與金旋當聽聞徐閣故事時心情相似。

東倭本土共有四島,徐閣當政後,命每島設一郡管理,名曰“東昇、東道、東飛、東天”四郡,東昇郡城為東倭王都。

徐閣聞得金旋親征,聚集東倭大軍七十萬於東天島,借釣魚島衝突擴大戰局。金旋認為水師兵力只有四十萬,與東倭水軍決戰海上,勝算不大。命令一、二兵團諸將在夷州練士兵,周瑜水師集結釣魚島,防備東倭侵犯。

徐閣見中**隊雖然銳,除周瑜水師外,一軍團、二軍團士兵皆無海戰經驗,必不敢輕易出海決戰。指揮東倭水軍進攻釣魚島,借金旋主力在夷州練兵之際,以優勢兵力擊潰周瑜水師。

周瑜水師四十萬士兵,所轄孫策軍團十萬士兵原為騎兵,對海戰也比較陌生,只能用於陸上防禦。周瑜聞徐閣重兵前來攻擊,命令孫策軍團防守釣魚島上戰略要地,甘寧、黃蓋兩軍團將領統領戰艦,防守港口。

徐閣大軍趕到釣魚島海域,要登陸攻擊要,以為基地。不料島上防備森嚴,孫策所部十萬士兵,雖然海戰差強人意,但在島嶼上卻是英勇善戰。孫策部將丁奉、文聘、全琮皆英勇神武,武藝超群,所部兵馬配合默契。徐閣統重兵幾次衝擊,皆被孫策軍團擊退,東倭士兵損失不少。

徐閣見釣魚島防守森嚴,轉而進攻釣魚島軍港,與甘寧、黃蓋軍團展開戰。雖然東倭人多勢眾,但是甘寧、黃蓋軍團背靠港口,與島上守軍密切配合,因而徐閣水師連攻幾,未見寸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