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章小說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說 阅读记录

第三節墨家論政臺一波三折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說!趙亢何罪?”方陣一聲怒吼。白雪侯嬴大皺眉頭。百里老人淡淡一笑。

“趙亢乃秦國本土名士,我本寄予厚望,委以秦國第一縣令。誰想他懦弱瀆職,逃避治民職責,致使眉縣大亂,波及全國。不殺趙亢,吏治何在?莫非名士做官,便可逃刑?抑或墨家也和儒家一樣,認為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麼?”

“嬴渠梁何其狡辯?趙亢反對者,乃衛鞅之害民田制!秦國自行變法,肆意毀田,民拆遷,致使萬民離失所,無家可歸,可是實情?”秦孝公揶揄笑道:“害民田制?衛鞅新法,廢除井田,開阡陌封疆,乃千古大變,雖李悝吳起不能及也。墨家卻將開阡陌封疆說成肆意毀田,將取締散居說成民拆遷,將遷居新村說成離失所,將萬民擁戴的新田制竟然說成害民田制,何其荒誕不經也!足下既曾入秦,何以只在櫟陽蜻蜓掠水,而不到秦國山野,傾聽農夫如何說法?”話音落點,未容苦獲開口,相里勤便站起來高聲接過話頭“嬴渠梁,衛鞅新法,要焚燬民間《詩》、《書》典籍,當作何說?”相里勤穩健細膩,他到在大政主題上已經很難駁倒嬴渠梁,便和禽滑釐低聲商議,突然改變策略。

秦孝公微微一驚,墨家如何知曉第二批法令?他不及多想便道:“此乃尚未頒行之法令,不當屬墨家論政之列。”相里勤冷笑“正因其尚未頒行,墨家才須防患於未然。墨家論政,非但論既成事實,且要論為政走勢。未頒法令,正是衛鞅暴政之要害,如何不論?莫非要等到衛鞅焚燒《詩》《書》,毀滅典籍,坑殺文明做既成事實之,墨家再來管麼?”禽滑釐接道:“治國原非一道,姑且不論。然無論何道,皆應敬重累世文明。今衛鞅變法,竟要毀滅文明,此乃曠古未聞之舉,雖桀紂而不敢為也。雖不殺人,為害更烈,實乃愚昧天下之狼子野心也。”他第一次正面開口,嚴厲冷靜,立論堅實,墨家子弟為之一振,全場視秦孝公,看他如何做答。

秦孝公已經銳的覺到墨家策略的轉變與即將面臨的挑戰。收繳焚燒民間藏書的法令,衛鞅早已經和他議定,要到秦國大勢穩定時再頒發推行,此前要郡縣文吏與民間讀書士子們事先滲透溝通,方可不生動盪。今墨家卻要在這裡將這道法令當作曠古暴行公然爭辯,這等於將一道需要醞釀疏導而後方能頒行的法令硬生生大白於天下!秦孝公對墨家這種強橫霸道到憤慨,他冷冷一笑“墨家以文明衛道士自居,全然不通為政之道,嬴渠梁夫復何言?”相里勤冷笑道:“嬴渠梁未免狂妄過甚!爾為國君,若能誅滅衛鞅,廢除焚書法令,尚可救藥。否則,墨家將呼籲天下,共討秦國!”此言一出,全場氣氛驟然緊張。白雪熱血上湧,就要身理論。百里老人輕輕扯了一下她的衣袖,白雪方才醒悟忍住。

秦孝公哈哈大笑“足下要我殺掉衛鞅麼?”

“此乃拯救文明、洗刷秦公之唯一途徑。”秦孝公笑容收斂,慨然一嘆“列位,嬴渠梁進山,本為崇敬墨家論政求真之神而來。不意嬴渠梁今看到的,竟是徒有其表、以勢壓人的天下學霸…”

“暴君大膽!”全場怒喝,直如雷鳴一般打斷了秦孝公。

禽滑釐面一沉“何謂徒有其表?何謂以勢壓人?”秦孝公心知決戰時刻來臨,豪氣頓生,決意一吐為快“昨在城堡之外,嬴渠梁有幸聆聽了墨家的《憂患歌》,令人為之下淚。多少年來,我秦國庶民正是寒者不得衣,飢者不得食,亂者不得治,勞者不得息,鰥寡無所依,道邊人悲啼。惟其如此,秦國才需要變法改制,富民強國。如今秦國力行變法,舉國振作,農人力耕,百工勤奮,商市通達,貧寒稍減,變法已經初見成效。如此大功,舍衛鞅其誰?衛鞅一介書生,身懷救國救民之壯志,走遍秦國山野,晝夜勞不息,極心無二慮,盡公不顧私,方有今秦國之氣象。此等才華,此等襟,此等大善,此等大義,相比於墨家口頭高喊兼愛、中實無一策之迂闊,何異於天差地別?墨家自命救世,卻只著力於斡旋上層,揚湯止沸;實則隱居深山,遠離庶民,於國於民,何曾有溫飽之助?反之,卻對衛鞅這等真正救世之才橫加指責,肆意歪曲,必殺之而後快。如此偏執,如此狹隘,如此名實相違,豈非徒有其表也!”如此烈尖刻的直面抨擊,墨家子弟當真是聞所未聞。一時人人變,個個奮。鄧陵子早已經怒火中燒,厲聲高喝:“墨家劍陣!誅殺暴君!”一個縱躍,彎月吳鉤已經閃亮出鞘,到秦孝公面前。墨家方陣也平地拔起,將小校場圍成一個方框。

鄧陵子一動,白雪已經輕疾起身,擋在秦孝公身前。侯嬴荊南梅姑三人也已經長劍在手,護住秦孝公。木柵欄裡的玄奇一聲哭喊,飛身衝出,卻被相里勤率數十名墨家弟子團團圍住。玄奇憤難當,頓時昏死。

秦孝公卻是鎮靜坦然,拱手微笑“白公子,嬴渠梁謝過你等。此乃秦國之事,你等魏國商家無須介入。”說著走出四人圈子,將長劍向地上一擲,正對禽滑釐道:“嬴渠梁縱可一戰,亦覺索然無味。今為秦國變法,雖死何憾?”

“拿下嬴渠梁!就地正法!”鄧陵子一聲厲喝,墨家方陣四面聚攏。

百里老人臉驟變,長聲呼喊:“老墨子——,你真的死了麼——”突然,高臺上的白布帳幔之中爆發出一陣長聲大笑。笑聲中,一位老人從臺上輕躍而下,禿頭白眉,布衣赤腳,寬大的布白袍隨風舞動,不是老墨子卻是何人?他大袖背後,徑直來到秦孝公面前,一陣端詳,一陣大笑。秦孝公從容鎮靜,任老墨子端詳大笑。

“好,秦公嬴渠梁無愧王者氣度,人間似乎要有新天地了。”老墨子又朗大笑。

百里老人生氣道:“老墨子,你又搞何名堂?這是論政臺麼?豈有此理?”老墨子晃晃發亮的禿頭,又一陣開心的大笑“百里子呵,試玉要烈火,鐵要千錘,你鬼門豈曉得箇中奧秘?啊哈哈哈…”他顯然愉快之極。

“嬴渠梁見過墨子前輩。”秦孝公深深一躬。

老墨子略略拱手“呵,老墨翟縱橫天下數十年,今遇公,實堪欣。禽滑釐,撤掉論政臺,設論學宴席,與秦公並諸位貴客洗塵。”墨家弟子本來已經對秦孝公心生敬意,奈何不知真情又兼紀律森嚴,自然是令行止。聽得老師話語,已經明白其中奧秘,早已不再緊張,如今見老師下令設論學宴席,頓時歡聲四起,不待禽滑釐吩咐,便雀躍散去準備。

玄奇醒來,高興的淚水在笑臉上湧,她來到老墨子面前撲地拜倒“老師,你老人家,真好…”老墨子大笑著扶起玄奇,寬厚慈愛的拂去她身上的塵土“玄奇啊,是你據理力爭,寧可受罰而無怨無悔,才老師親臨論政臺試探真偽的啊。老師相信你,然也得有個章法,是麼?”

“老師…”玄奇動,淚水又湧了出來。

苦短,論學宴席在校場擺好,已經是月上半山了。

墨家辦事,素來莊重簡潔。這論學宴席是接待天下名士的最高禮節。東側大牌換成了“修學修身”西側大牌換成了“躬行致用”院中全數草蓆,墨家子弟席地而坐,圍成一個一個的小圈子,每個圈中一盞風燈,兩個陶盆。無數個風燈圈子圍在四周,中間便是一張兩丈見方的大草蓆,圍坐著老墨子百里老人秦孝公白雪侯嬴梅姑並墨家四大弟子和玄奇。墨家節用,最反對暴殄天物,所以這最高禮節的宴席上也沒有酒,只有各種奇異的葉子泡成的紅茶綠茶。一席只有一盆,而且是帶著骨頭蒸煮的山豬。宴席結束後,所有的骨頭都要收回大廚,重新蒸煮為骨頭菜湯,供值勤勞作弟子做晚湯用。雖是茶淡飯,庭院山風,但那種親如一家的情誼與甘苦共嘗的神,卻使墨家宴席的氣氛遠遠超出任何山珍海饈的豪門大宴。

禽滑釐手捧陶碗站起,環視四周“諸位貴客高朋、同門學人,秦公以不速之客闖入我墨家總院,通過了墨家的論政大戰,實堪可賀!鉅子明令教誨:自今開始,墨家與秦國誤解澄清,言歸於好,墨家子弟要勤訪秦國變法,以富學問。來,為秦公高風亮節,為衛鞅變法初勝,為諸位高朋遠來,共幹茶一碗!”

“幹——!”全場轟然,大碗叮噹,笑聲一片。

老墨子喟然一嘆“百里子啊,若非秦公此來,只怕我老夫要親自出山,大動干戈了。秦公進山,乃墨家警鐘啊。終究是老了,我沒想到,天下竟出了秦公衛鞅君臣英才,為政論理竟如此透徹闢,老夫深已成西山半月矣。”百里老人大笑一陣“大哉!老墨子也。該隱則隱,何其明睿?”秦孝公謙恭拱手“墨子前輩乃當世聖賢,我輩少時便仰慕如泰山北斗。今前輩雖老,然墨家神則永遠年輕,墨家情將永世垂範。人生若此,前輩何憾之有?”老墨子大笑“然也然也,朝聞道,夕死可矣。何憾之有?”

“老師,這可是孔夫子的話喲。”玄奇笑道。

老墨子詭秘的一笑“孔夫子的許多話,可是不得不聽啊。”他晃動禿頭的滑稽神,引得眾人一場大笑。

百里老人道:“老墨子玄機深遠,能以秦國變法為大道之聞,巍巍乎高哉!”老墨子微笑“秦公,你可知衛鞅老師為何人?”秦孝公搖搖頭“沒有問過,也沒有想過。”

“百里子呢?曉得麼?也不曉得?”老墨子微笑搖頭。

白雪忍不住問“墨子前輩,莫非知道衛鞅師門?”

“你問老夫?我呀,也不曉得!”老墨子縱聲大笑,充滿獨享天下秘密的快樂,笑罷很是鄭重的問“秦公信不信鬼神?”秦孝公沉默有頃“信得三分吧。墨子前輩有敬天明鬼之說,可是真的相信?抑或為了告誡惡人惡政?”墨子悠然道:“老夫與儒家相悖,一生崇信天道鬼神,而且常常到鬼神就在我們周圍。”說得周圍人不肅然顧盼。老墨子卻是慨然長嘆“天道悠遠,人世蒼茫。幽冥萬物,人卻識得幾多?若天無心志,人無靈魂,何來世間善惡報應?人間萬事,非但個人善惡恩怨有鬼神明察,大如國家興亡,法令代謝,亦有天道應鬼神明察。行善政者國家興旺,行惡政者國家滅亡。此所謂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也。”秦孝公肅然拱手“請教墨子前輩,對法家有何評判?”老墨子雪白的長眉一挑“老夫對法家相知至深,其弊在求治太速。速者易苛,易入富國窮民之途啊。天將興秦,惟願戒之。世道滄桑,當從容求治也。”時已月上東山,場中風燈熄滅,更顯月光皎潔。秦孝公默默沉思。老墨子對禽滑釐笑道:“何不對秦公一舞《鬼歌》?”

“《鬼歌》?”秦孝公與百里老人等盡皆驚訝。

“此乃老夫新作,我當親自為諸位一歌。”

“啪啪啪”禽滑釐連拍三掌,中間弟子散開,頓時空出一片大場。鄧陵子奏起古琴,苦獲吹起嗚咽的陶壎。八名少年女弟子扮成山鬼模樣,從場外飄進場中,白長衫,黑髮披散,對月起舞,幽怨陰柔。老墨子站了起來,白衣大袖,禿頂閃亮,在一聲女鬼長哭中引吭而歌,渾厚蒼啞的歌聲迴盪在城堡峽谷:鬼兮鬼兮生者魂魄兮飄忽形之外兮幽冥嘆無極懲惡不能言兮空有悲啼揚善須待時兮月太急鬼目如電察天地兮有誰暗室虧心明鬼明鬼兮天地萬物良知兮月夜之下一片和聲“明鬼明鬼兮,天地萬物良知兮…”